正文

說走就走去拉薩第五天 絨布寺--珠峰大本營

(2018-10-28 14:03:22) 下一個

一路青山綠水,

藍天白雲俯首祥和。

風雲莫測,

珠峰頂上雲蒸霧遮,

峰回路轉,

目光焦灼,

期待雲開霧破。

山巔乍現,

迎來陣陣歡呼,分享無盡的喜樂!

一路從日喀則向珠峰大本營行駛,出發前,大家先去旅遊用品店看睡袋和氧氣瓶。團裏有一個大氧氣瓶,有兩個隊友各自買了25元一瓶的液氧,可以噴40下兒。一個人租了睡袋,因為珠峰營舍的被褥據說從四月份到九月份不洗不換。

大家上了車,對當天夜宿大本營各自憂慮。

耳聞有人低語:“今晚,我用你的瓶子噴一噴,可以嗎?”

“今夜,你陪我上廁所行嗎?”

今天有七個小時車程,沿途要過幾座海拔在五千米以上的山口,並能看到數座海拔八千米以上的山峰。

也能看到青稞。

青稞:別名叫裸大麥、元麥、米大麥,是藏族常食用的糧食。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曆史,距今已有3500年曆史。

青稞穀粒可以磨粉炒熟,食用時加酥油茶或清茶用手捏成坨,叫做糌粑。 青稞可釀製青稞酒,一種低度麥酒。 

五點半到達絨布寺,導遊和裏麵的喇嘛用藏語打招呼,經師傅許可,拍了蓮花生大師的金身憤怒像拍照(1900年製作)。

蓮花生(生卒年不詳,傳說蓮花生無父無母,由蓮花而生,故名蓮花生。),或譯蓮華生大士。八世紀印度那爛陀寺僧人及雲遊僧,後應寂護論師與藏王赤鬆德讚禮請入藏創立僧團,後人尊稱為蓮師,所帶入的密法稱為前譯派,為今寧瑪派所信奉。

絨布寺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紮西宗鄉,是一座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為僧尼合住的寺院。

絨布寺依山而建,共有五層,現仍在使用的僅有兩層。絨布寺主殿內,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及蓮花生像。

絨布寺,又稱“紮絨朵阿曲林寺”,全稱“拉堆查絨布冬阿曲林寺”,海拔約5100米。

珠峰大本營:東坡大本營在定日縣曲當鄉的嘎瑪溝地帶,海拔5200米。

到大本營已過八點,司機說快照日落,若穀下了車,拍一張雪山,匆匆向珠峰方向走去,原來依然那麽遙遠(19公裏)。穿過營地,營地上空炊煙嫋嫋,遊人們相互問候,飯菜的香氣提醒著大家晚飯時間到了。可是不想錯過日落,天色漸暗,營地後麵人影婆娑,或拍照,或來來往往。

風,發出各種悅耳的聲響,令人無法忽視。走到路被攔住的地方才止步。天色已晚,沒有去上絨布寺,上麵影影綽綽有幾個人。 回來的路上遇到幾個扛著三角架的攝影愛好者,不遺餘力地想拍張最佳的夕陽晚照,可雪山頂上的雲霞沒有能比下車時更炫麗輝煌。

營房在第一個,主人很隨和,晚飯有各種麵,蔬菜麵清湯清水20元,在這荒僻之地,有碗熱麵湯喝,頓時感覺溫暖無比,埋頭又吃又喝,一碗麵下肚,精神恢複了大半。當然,去廁所要有勇氣,若穀計劃十一點鍾才去廁所。

導遊幫大家烤了新鮮的金菇,香氣溢滿營房,若穀嚐了一片,又鮮又香又嫩,據說這菇在內地比鬆茸貴得多。可大家食欲不佳,嚐到即止。

爐子的燃料是犛牛糞,大家顯然很快適應了爐火的香氣。

十一點望星空,星羅棋布眨著眼睛,銀河飄渺如煙似霧。上了廁所,定好鬧鍾,兩點半再起來看星空。

半夜,鬧鈴聲此起彼伏,睡眼看到對麵的隊友鼻子前橫著管子在吸氧。出門見星河依舊,調皮地眨著眼變換著隊形.

極目仰望,除非通過天文望遠鏡,若穀還沒見過這麽多繁星。直看到頭朦朧,眼朦朧。

美女說:“陪我去廁所好嗎?一仰頭,就頭疼。”

帥哥說:“好失望,和十一點鍾看到的差不多。”

終於可以躺下,半夢半醒之間,“呲呲。。。“,有人在噴氧。

“外麵的星空好美,去看看不?“

一分鍾後若穀已站在星空下:

遠離塵世喧囂,

忘記了世界娑婆,

狂跳的心不再被高反折磨,

飄搖著上了九霄,

牽手流星,

消失在浩瀚的星海銀河。

      三維立體的星空宛若巨型的水晶燈懸掛在眼前。

刹那間:星空,我,大地在夜色下完美融合,天地化為烏有, 沒有黑夜白晝,沒有時空間隔。一顆流星劃過,一切又恢複了平靜。

“要不要走到遠離營房的黑暗處去看看,這裏太亮。“

“山坡上閃著莫名奇妙的光,難道那裏是邊防?”

“不去了,頭仰得久了,有些眩暈,想吐。“

“不去了,明早還有看日出。快四點了。“

爐火早熄滅了,爐邊擺著兩碗吃了一半的麵條,和好幾個金菇,若穀靜靜地躺著,感覺著不急不慢的心跳,讚歎隊友們好勇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