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的心聲

我多麽期望有一天,我們的民族能夠把自由、民主和人權大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而以嶄新的麵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個人資料
加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研究成果被肯定,是對母親的最好紀念

(2018-01-11 16:15:34) 下一個

遼寧中醫學院組織胚胎學教授宋繼美(1924-1987

同她的先生解剖學教授王鍾明(1925-1997

我的父親和母親,生前都是遼寧中醫學院教授。他們在文化大革命中備受摧殘,但依然堅持科學研究。母親首先提出皮膚肥大細胞與經穴現象相關的假說,認為肥大細胞可能是經穴“感傳”和“得氣”現象的細胞學基礎。

四十年來,經過多個科研機構的獨立實驗驗證,先後有上百篇中英文相關科研論文發表。有學者認為母親提出的肥大細胞與經穴關係的假說,應該被命名為“宋氏理論”(Song’s Theory),並認為此理論將繼續指導針灸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探索。

母親生前的研究成果能在去世三十年後被認可,我以為這是對她的最好紀念。現將李永明博士在《遼寧中醫雜誌》發表的文章轉貼於下。我在此對李永明博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

紀念宋繼美教授及“宋氏理論”

李永明

美國中醫藥針灸學會,美國紐約

摘要:四十年前,遼寧中醫學院組胚教研室的宋繼美老師首先提出皮膚肥大細胞與經穴現象相關的假說,認為肥大細胞可能是經穴“感傳”和“得氣”現象的細胞學基礎。後經多個科研機構的獨立實驗驗證,先後有上百篇中英文相關科研論文發表,近年有多項國家針灸課題聚焦肥大細胞研究,目前已經有足夠證據表明肥大細胞的確在經穴的結構和功能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據此,肥大細胞與經穴關係的假說被命名為“宋氏理論”(Song’s Theory),此理論將繼續指導針灸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探索。本文簡要介紹了宋氏理論提出的時代背景和遼寧中醫學院研究人員的貢獻。

 

關鍵詞: 宋氏理論、肥大細胞、經穴實質、經絡感傳

In Memory of Professor Song and “Song’s Acupuncture Theory”

Yong Ming Li, American TCM Society, New York, USA

Abstract

Forty years ago, Professor Jimei Song from Liaoni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first proposed a hypothesis that cutaneous mast cell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some phenomena of meridian and deqi in acupuncture. The hypothesis was supported by hundreds of later publications and many current research projects in acupuncture funded by national foundations in China are focusing on the action of mast cells. With ample of evidence, this newly named “Song’s Theory” may lead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described a brief background of Professor Song’s proposal and original contributions by researchers at Liaoning College of TCM during 70s to 90s.

Key words: Song’s theory, mast cell, meridian essence, and meridian transmission

從上個世紀初開始,中外科學和醫學工作者就一直努力,試圖用解剖和組織學方法找到經絡和穴位的實質結構,以解釋古人留下的經絡學說和臨床所見到的針灸感傳和得氣等“針灸現象”。60年代初,通過大體解剖發現的人體經絡和穴位處的神經和血管組織比非穴位處更豐富,提示神經血管在經穴結構和功能方麵發揮重要作用,由此提出經絡的“神經血管學說”。70年代後的研究發現,針灸能夠通過內啡肽等神經體液因素起到生物效應,繼而出現了“體液學說”。而針灸研究的另一個領域,針灸的組織細胞學基礎也一直備受學術界的關注,其中皮膚“肥大細胞與經穴現象相關理論”就是首先由中國學者宋繼美教授在1977年提出的重要針灸基礎理論。

1.     “宋氏理論”提出的背景

1970年代後期,中國醫學工作者曾經在全國範圍開展大規模的經絡感傳現象調查。據1977年在合肥召開的全國經絡感傳專題會議資料,通過對17萬人的調查,肯定了經絡感傳現象的普遍存在,觀察到普通人群中有“感傳現象”者占五分之一,並發現了數百名“經絡敏感人”。記錄到的感傳現象和特征包括感覺的性質、循行路線、感傳速度、可阻滯性及溫度感。觀察到的現象包括沿經紅線、白線、皮丘帶、皮下出血點等。首次群體調查發現的這些“感傳現象”,與針灸治療中常見的“得氣”現象等反應非常相似,對解釋針灸的臨床作用機理和發現針灸經絡和穴位的實質很有價值。調查的結果也給生命科學界出了個難題,因為這些現象顯然不能完全用當時流行的針灸“神經血管學說“或”神經體液學說”來解釋。當時最大的疑問是,“經絡感傳”的速度、感覺和皮膚特征與已知的神經、體液及血管所產生的生理現象不完全一致。那麽是否還有其它組織或細胞參與經穴活動呢?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時任遼寧中醫學院組織胚胎教研室教師的宋繼美,於1977年首次提出“肥大細胞與經絡現象”的假說,發表於《遼寧中醫雜誌》的文章成為後來“宋氏理論”的奠基之作[1]

宋繼美1947年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生物係,曾在湖南湘雅醫學院和大連醫學院任組織胚胎學教師,是1958年創建遼寧中醫學院的首批教師之一,曆任教授、組織胚胎教研室主任等職。宋繼美教授不僅受過良好的生物學與醫學教育,具有紮實的組織學功底,還接受過西醫學習中醫的訓練。1960年代朝鮮的金鳳漢弄虛作假,聲稱發現經穴特異的“鳳漢小體”。遼寧中醫學院也曾成立研究組做重複實驗,宋繼美老師對學院領導要求她參與研究的回答是:“我從事人體組織學教學和研究這麽多年,在顯微鏡下看過上萬張組織切片,從來沒有見過鳳漢小體那樣的結構,這樣的研究我不能參加。” 金鳳漢的造假事件敗露後,院領導意識到,多虧宋老師對真理的堅持,使遼寧中醫學院沒有卷入這場偽科學醜聞,院領導在文革中也沒有因此事受牽連。

還應該說明的是,宋繼美老師出生於四川大戶人家,其舅舅是中華民國著名元老戴季陶先生,家學淵源。年輕時如果想出國留學並非難事,可是宋老師卻選擇了留在祖國,加入大學教師行列。宋老師的先生王鍾明教授,也是遼寧中醫學院解剖教研室的創建教師之一。兩位老師從50年代到80年代一直在遼寧中醫學院辛勤執教,培養學生無數。文革期間,因“政治問題”吃了不少苦頭,但絲毫沒有改變他們為中醫事業培養人才和全身投入中醫科學研究的獻身精神,很多當年他們教過的學生和同事都對兩位老師的敬業精神留有深刻的記憶。

2.     肥大細胞與經絡現象

上世紀70年代,遼寧中醫學院的科研條件簡陋,沒有國際學術交流渠道,外文醫學書刊很少,更無國際文獻數據庫可查閱。宋老師隻能通過關係,到北京中國科學院查找國外文獻,宋繼美老師通過閱讀大量國際領先專業醫學術雜誌後認為,“在閱讀近年來國內外有關文獻資料基礎上,根據肥大細胞在人體內的分布特點和機能意義,初步設想它與經絡現象有一定關係。”

據此,宋老師撰寫了題為《肥大細胞與經絡現象》的論文,於1977年2月發表於《遼寧中醫雜誌》[1]。文章約4千字,引用參考文獻16篇,其中12篇是英文文獻,最晚近的一篇發表於1975年英文《內分泌》雜誌。宋老師根據國際醫學前沿研究,結合針灸研究中的實際問題,在尚無條件進行實驗研究的情況下,就能提出肥大細胞可能與經絡現象有關的假說,並描繪出針刺後肥大細胞生理反應的細節,是難能可貴的。

宋繼美老師的這篇論文,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皮膚組織細胞直接參與經穴現象的假說,成為經穴實質研究的經典之作,開辟了針灸細胞學反應的一個全新領域。隨後幾十年中,許多實驗室和臨床研究機構通過獨立研究證實了這個假說,累計已有上百篇中英文研究論文發表。宋老師提出的諸多細胞和生化反應細節,幾乎每一個都得到實驗研究的證實。據此,筆者在發表於《中國針灸》的文章中建議,宋繼美老師提出的假說,應該正式命名為“宋氏針灸肥大細胞理論”(Song’s  Acupuncture Mast Cell Theory,簡稱宋氏理論 Song’s Theory)。這可能是第一個以中國學者名字命名的針灸基礎研究原創理論[2]

宋氏理論以皮膚組織中的肥大細胞為中心,解釋針刺後可能出現的生理反應,推測肥大細胞會釋放多種因子以產生生物效應;肥大細胞並與臨近的神經及血管組織相互作用,可能出現神經、中樞、器官、體液和係統反應。雖然宋氏理論的細節受限於1970年代的細胞生物學知識與技術,但其立論的基本生物細胞學原理和解釋至今仍是正確的。

宋氏理論首次探討了肥大細胞與經穴現象的關係,對臨床所見的經絡“感傳”和針刺“得氣”現象作出了較合理的生理學解釋,是對神經體液經絡學說的重要補充。宋氏針灸肥大細胞理論的核心內容是:肥大細胞是真皮中常見細胞,內含多種生物因子。針灸針穿透表皮後可能直接刺激真皮內的肥大細胞,誘發肥大細胞釋放多種因子,對臨近神經和血管產生一係列影響,還可誘發神經中樞、器官、體液和係統的連鎖反應,起到“激發器”的作用。以肥大細胞為中心的針刺反應可能是臨床針灸所見的“經穴感傳”和“得氣”現象的生物學基礎之一。

3.     遼寧中醫學院的後續研究

宋氏假說提出後麵臨的最初疑問是,如何證實肥大細胞同經穴現象有關?人體穴位皮膚組織中的肥大細胞比非穴位處更多嗎?

為此,宋繼美老師等設計了一個簡單而巧妙的人體實驗,由遼寧中醫學院的組織胚胎教研組、病理教研組、及附屬醫院的外科和針灸科醫生合作實施。實驗要回答一個關鍵問題,即肥大細胞在人體穴位的分布。實驗在遼寧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進行,研究對象為6名因不可逆疾病準備截肢的患者。先由醫院針灸專家在準備截肢的2個上肢和4個下肢精準標記15個常用穴位,包括承山、合穀、風市、太衝、太溪、三陰交、曲池、手三裏、臂臑、外關、陰陵泉、四瀆、間使等。在截肢術前,醫生對患者穴位施行針刺直至“得氣”,然後用染料標記穴位。待截肢手術完成後,迅速在標記的穴位處切取皮膚及皮下組織,同時在穴位旁取材作為非穴位對照。標本經固定後,製成病理片,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和記錄肥大細胞數目。

在宋老師的直接指導和參與下,第一個人體穴位肥大細胞研究報告於1980年3月發表於《遼寧中醫雜誌》,題目為:《穴位組織中肥大細胞的初步觀察》,署名為遼寧中醫學院組胚教研室和病理教研室[3]。論文由宋繼美執筆,結論是:在人體肢體穴位的真皮層確有肥大細胞存在,呈彌散或成群分布,在小血管、神經束或神經末梢處較多。穴位區肥大細胞數量顯著高於臨近的非穴位區(總數:穴位336;非穴位222)。作者在討論中提出:“當針刺入皮膚內時,廣泛分布在神經束、神經叢或神經末梢周圍的肥大細胞感受刺激,釋放其生物活性物質(如組織胺,五羥色胺等),可能影響於結締組織基質中遊離神經末梢和其它感受器,興奮沿某種傳入纖維傳入大腦產生感傳感覺。因此我們認為,從穴區組織內肥大細胞的數量和分布特點來看,可以初步設想肥大細胞在經絡感傳過程中,是一個‘激發器’的作用。”

“穴位組織中肥大細胞的初步觀察”論文原稿,現存於《遼寧中醫雜誌》社。發表在《遼寧中醫雜誌》這個臨床實驗研究報告,運用簡單而直接的組織病理學方法,首次在人體經絡穴位的真皮層觀察到肥大細胞的聚集現象。通過與非穴位區的比較,肯定了穴位區肥大細胞相對數量較高,有神經組織周圍集聚現象。此項觀察為確立肥大細胞在經穴中的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為研究是在人體進行,在活體上經針刺穴位“得氣”後標定穴位,所得出的結果具有動物實驗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對病理取材的穴位組織的準確性也無異議,文中觀察到的肥大細胞分布應該接近人體的正常狀態。

宋老師領導的遼寧中醫研究團隊通過一個簡單而直接的人體臨床實驗,用較小樣本回答了經穴區肥大細胞分布的基本問題,肯定了“宋氏理論”的細胞學基礎,為後續研究指出了方向,應該是當時經穴實質生物學研究中的重大發現。

“宋氏理論”發表並得到初步臨床研究的驗證後,時任遼寧中醫學院院長茹古香,在各種會議上屢次介紹宋繼美老師的肥大細胞理論,直至今日,很多當年的學生仍然在記憶中清楚地把茹院長同肥大細胞聯係在一起。筆者也記得,在當年的一次學院科研大會上,當學院領導介紹完肥大細胞和經絡的研究成果後,宋老師當眾謙虛地表示,“這僅僅是一個初步的想法”。

遼寧中醫學院領導當時十分重視這個原創研究項目,組建了專門科研組從事肥大細胞同經絡關係的實驗研究。據有關研究人員回憶,在李忠院長主持科研工作時,曾大力支持肥大細胞的研究,向省高教局申請經費購買研究儀器。因當時科研經費短缺,遼寧中醫購進一台進口顯微鏡竟花費了全省教育口一年的科研外匯指標。

4.     宋氏理論開創的新領域

繼肥大細胞與經穴相關理論提出後,上世紀80年代後陸續發表了一些研究。論文的數量不多,以基礎研究和動物實驗為主,均發表在中文醫學雜誌上。進入本世紀,有關針灸穴位特異性的研究再次將穴位的實質研究導向肥大細胞,近年來發表的論文數量明顯增加,在英文文獻數據庫中也出現了一些論文,絕大多數來自中國醫學研究機構。

遺憾的是,有關肥大細胞的研究在遼寧中醫學院未能持續深入,在宋繼美老師去世後,後續發表的科研論文十分有限。能夠查到的論文有,高山等於1981年報道電針對大白鼠局部穴位肥大細胞超微結構的影響[4];蘇紅星等1991年報道肥大細胞脫顆粒對大鼠垂體的影響[5];明彩榮等於2000年報道電針刺激引發大鼠的“足三裏”穴位深筋膜處肥大細胞發生明顯變化[6]。近十幾年,遼寧中醫學院似乎已經退出肥大細胞與經絡現象的研究領域。

多方信息顯示,肥大細胞與經穴關係的研究已經成為近年來中國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課題,許多一流科學家和多個中西醫研究機構正在深入探索研究。在近年完成的一項國家973計劃,題為“經穴效應特異性臨床評價及生物學基礎研究”的結題報告中[7],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建院60周年針灸究成果的兩篇重要論文中 [8,9],在最近出版的《係統針灸學》[10],以及許多近年發表的關於經絡和穴位實質的研究,以及關於穴位的“本態”研究論文和專著中,針灸引發的肥大細胞在穴位的形態和功能的變化都被視為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也是唯一被認為具有相對穴位特異性,可移動的皮膚組織細胞。近年來,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朱兵及景向紅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複旦大學教授及上海市針灸經絡研究中心主任丁光宏領導的研究團隊、成都中醫藥大學梁繁榮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以及天津中醫藥大學實驗針灸中心等單位,都在肥大細胞與經穴方麵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科研基金方麵,也有多項國家重點基金和自然科學基金支持肥大細胞與經穴的研究工作。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問世。

5.     結論

由宋繼美教授於1977年提出的肥大細胞與經穴現象的假說,幾十年來經受了多個研究機構的獨立實驗驗證,已有足夠證據表明宋氏假說的科學性,及其對針灸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的重要價值,宋氏假說已經成為“宋氏理論”。按照宋繼美教授提出的原始設想,有關學者的深入研究已經取得了多項重要科學研究成果。這個領域的深入研究,可能會在用現代生物學理論解釋傳統經穴現象方麵產生突破,從而進一步推動針灸的臨床發展和國際化。

(致謝:本文得到許多老師、領導及宋老師家人的幫助,包括:初傑教授、明彩榮教授、張永誌教授、李忠院長、覃芳教授、隋誼深醫生、原源編輯,及王鍾明和宋繼美老師的長子王自勉博士等,特別致謝。 說明:本文部分內容取自作者以前發表的文章 [2]

作者簡介:李永明,男,1958-, 分子免疫學博士,美國執照西醫師及針灸師,皮膚病理專科醫生,遼寧中醫77級醫療係學生,哥倫比亞大學專科醫師畢業,近年研究涉及皮膚肥大細胞,E-mail:ymli@aol.com

參考文獻

[1]          宋繼美. 肥大細胞與經絡現象[J]. 遼寧中醫雜誌,1977;(2)59

[2]          李永明. 關於肥大細胞與經穴現象的 “宋氏理論” 及研究方向[J]. 中國針灸, 2016, 36(10): 1063

[3]          遼寧中醫學院組胚教研室,病理教研室. 穴位組織中肥大細胞的初步觀察[J]. 遼寧中醫雜誌,1980;4(3):26

[4]          高山,明彩榮,吳玉微. 電針對大白鼠局部穴位肥大細胞超微結構的影響[J]. 遼寧中醫雜誌,1981;(5)40

[5]          蘇紅星,高山,明彩榮. 電針“足三裏”穴肥大細胞脫顆粒對垂體ACTH細胞影響的研究[J]. 遼寧中醫雜誌,1991;15(10):40

[6]          明彩榮,蔡朔,蔡玉文,等. 電針“足三裏”穴區深筋膜肥大細胞的熒光顯微鏡研究. 針刺研究, 2000;25(1);51

[7]          梁繁榮,朱兵,丁光宏,等. 經穴效應特異性臨床評價及生物學基礎研究(973計劃)[Z]. 國家科技成果,2011.

[8]          何偉,吳美玲,景向紅,等. 穴位的本態:穴位組織細胞化學的動態變化[J]. 中國針灸,2015;35(11),1181

[9]      朱兵. 穴位的可塑性:穴位本態的重要特征[J]. 中國針灸,2015,35(11):1203

[10]   朱兵. 係統針灸學:複興“體表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12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