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史實:朝鮮戰爭始末

(2016-03-16 06:58:30) 下一個

史實:朝鮮戰爭始末

蘇聯解密檔案證明,朝鮮戰爭的發動者是北朝鮮共產黨獨裁者金日成(Kim II Sung)。北朝鮮(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是蘇聯以占領方式所建立的共產黨國家,1947年斯大林挑選了一個聽命於蘇俄的朝鮮人(冒名金日成),指定他統治北朝鮮。1948年7月20 日南朝鮮建立“韓國”(Korea),長期從事獨立運動的朝鮮民族英雄李承晚(Li Seung-Man)當選總統。韓國的民主體製被金日成所敵視,1949年他奔走蘇俄,請求對韓國發動侵略戰爭(共產黨稱之為“統一”),斯大林未允。 1949年8月29日蘇俄首次成功試爆了原子彈,由此有了安全感。1950年1月份美國總統杜魯門和國務卿艾奇遜(Dean Acheson)分別公布了美國對東亞的保護責任和軍事援助,而未明確包括韓國和台灣。這個失誤刺激了共產黨的擴張之心。隨即,斯大林批準了金日成的戰爭 計劃。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13萬軍隊突然越過邊界(北緯38度線)攻擊韓國,發動戰爭。當時,韓國軍隊奇弱,裝備低劣,麵對猙獰侵略,缺乏抵禦 能力,韓國首都首爾(Soul)很快淪陷,全國僅剩了麵積很小的釜山基地,亡國隻在眼前。韓國平民驚恐逃命,向南道路全部堵塞,死亡高達百萬人。國際社會 群情憤慨,而北朝鮮和蘇聯寄望於美國坐視不救。

早先,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製定了一個“圍堵”戰略:不觸動現有的共產勢力範圍(包括蘇聯東歐中國和北朝鮮),但製止共產陣營向其他國家或地 區的擴張。美國對朝鮮戰爭的反應與行動的基石,正是杜魯門主義:不允北朝鮮吞並韓國,也不使韓國占據北朝鮮。此時美國人民對北朝鮮破壞和平的反應很強烈, 杜魯門決定美國同國際社會以“有限戰爭”反擊北朝鮮的侵略,他表示:(共產黨)這個挑戰擺明了針對我們,我們當然也要擺明地反擊;為消除世界上的一切侵略 行為,美國“以全人類亙古之願,樹法度於萬邦之林。”聯合國迅速行動,授權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奔赴朝鮮半島保護韓國。是時,美軍二戰後已裁撤90%軍 隊,駐遠東的美軍兵力極為薄弱,他們即刻投入戰爭,艱苦反擊有如一群人空手攔擋洪水。8月,聯合國的多國部隊完成了兵力整備。9月15日美軍名將麥克阿瑟 實施了風險極大的“仁川登陸”(Inchon Landing)戰役,在北朝鮮軍隊的後方跨海登陸,圍殲侵略者。北朝鮮軍隊全線潰敗。10月1日聯合國軍收複韓國失地。戰事順利,麥克阿瑟要求乘勝追 擊,越過“38度線”將共產主義勢力逐出朝鮮半島。10月19日聯合國軍攻占平壤。金日成棄首都平壤(Pyongyang)逃往朝中邊境藏匿。斯大林不能 接受共產黨擴張的失敗結果。斯大林授意中國入朝參戰。

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共隱瞞真相,把北朝鮮的侵略行為說成是朝鮮半島的“內戰”,反誣美國和韓國發動了戰爭,使用行政命令在中國城鄉發動聲勢浩大的民 眾集會,舉國聲討“美帝國主義”。中國人的仇美反民主的表演從此開場。毛澤東極力主張派兵參戰以挽救金日成政權。10月2-5日,在北京,毛澤東連續召開 高層會議,討論出兵朝鮮事宜,但“多數人不讚成出兵或存有種種疑慮。理由主要是中國剛結束長期國內戰爭,經濟困難,亟待恢複,土匪特務還未肅清,武器裝備 也落後於美軍,更沒有製空和製海權,軍隊中存在著厭戰思想,擔心朝鮮戰爭拖下去,中國負擔不起等等。”毛澤東有意讓林彪統兵入朝作戰,但林彪不讚成介入朝 鮮戰爭。據中共總參作戰部副部長雷英夫所說,“在中央會議上,林彪認為中國的當務之急是恢複國力,入朝作戰並非上策。”彭德懷也證實:“(林彪)他對‘抗 美援朝’不滿,說中國和美國的(戰爭能力)差別太大,不能打。”毛澤東對林彪的看法並未介意,不過這被另一個中共大員鄧小平暗記在心,22年後他向毛澤東 寫信,重算舊賬,批判林彪“拒絕到朝鮮(與美國)作戰”。

10月5日毛澤東命彭德懷率兵參戰。為否認國家的身份,中國詭稱參戰者是“誌願軍”,盡管沒有任何中國人“誌願”參戰。蘇俄助予中國參戰所需的武器 裝備。從10月19日起,大量的中方軍隊從滿州安東地區潛入北朝鮮,在10月25日偷襲聯合國軍,一夜之間把中國變成了世界公敵。在中國國內,全民叫囂戰 爭,熱烈支持自己國家卷入這場侵略戰爭,捐錢捐物貢炮灰(大量被征兵),一個女戲子為討好中共,甚至傾劇團集體之財捐助了一架小飛機,為破壞世界和平貢獻 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不願支持的人則被施以迫害,例如年輕的上海藥商王康年和正直的愛國企業家盧作孚。在整個中國,沒有一絲“反戰”聲音,更沒有維護和平 的善良願望。這是“新中國”剛剛建立後對文明世界的攻擊。

中國從此與國際社會結仇二十多年,也破滅了美國對中國的善待情結,導致美國重新保護了台灣。

實際上,對於把中國投入朝鮮戰爭充當共產陣營的打手,毛澤東並不理直氣壯。幾年後毛在黨內講話:“斯大林不信任我們,以為我們是鐵托(注:獨立於蘇 聯的南斯拉夫共產黨領袖)。直到抗美援朝(中國參戰)之後,才開始信任我們。”可知毛澤東執意把中國投入“朝鮮戰爭”,原因之一是為了向斯大林表明他不是 鐵托。其中既有“不得已”之意,也透露了悔意。

戰爭相當殘酷。中共最初投入朝鮮戰場的兵力為76萬人(為聯合國軍的五倍),最多時兵力為190萬人,而戰爭全程輪番入朝參戰的中方軍隊多達400 萬。此時中共在國內大量征兵,擴軍至650萬人。因中共還沒有空軍,蘇聯飛行員秘密參戰。在朝鮮戰爭初期,美軍在陌生而寒冷之地的巨大困境中展示了鋼鐵意 誌,而中共指望以人數充沛取勝。但中方勢如波濤的“人海戰術”在美軍猛烈炮火、空中轟炸和自動步槍麵前終難奏效,傷亡枕藉。斯大林訓導毛澤東,“沒有任何 根據可以認為,美軍會像蔣介石那樣愚蠢,讓你們能夠按照你們的選擇每次一個整營地殲滅其部隊。”事實上,美軍有能力一舉消滅中方的“人海”資源,但殺生過 多,有違美國人的尊重生命觀念。而中共的“人海戰術”會留下多少孤兒寡母和家庭破碎,不在中方的考慮之內。據美軍士兵所說:“中國人的一次攻勢發動時,有 30萬軍隊沿整個前線進攻。他們徹夜吹喇叭(注:中方的軍號),試圖擾亂我們的心理。因為害怕我們的飛機,中國人白天不敢攻擊,但是在晚上我們的炮兵也會 痛擊他們。那是很恐怖的景象,人的軀體和殘肢碎肉飛散到半空中。當他們衝鋒時,從四麵八方湧來,彼此之間靠得那麽近,你開槍絕不會打不中。但是他們人多的 不得了。白天時可以看到山麓躺著數百具屍體。常常在一次戰鬥後,陣地前有一百碼看不到土地,滿滿都是中國人的屍體,然後你會想:他們怎麽可能受得了這樣的 損失?不過到了晚上,他們又會再來。他們一波波地攻上來,我們就一直射擊,把他們擋在陣地之外。整個晚上我們一直在想,那些家夥一定是瘋了,他們大批地陣 亡,卻還一直被命令衝上來。天亮後他們撤退時,我們看到戰果。整片戰場上都是死掉的中國人,而這些還是他們在夜裏沒能拖回去而留下的一部份而已。”一位現 居芝加哥的美國老兵評論彭德懷說:“他是一個毫不珍惜自己士兵的混賬將軍。”“人海戰術”始於1916年歐洲戰場“凡爾登(Verdun)戰役”,終結於 1950年朝鮮戰場“長津湖(Chosin Res)戰役”—— 美國海軍陸戰一師在長津湖地區遭到中共第9兵團(12個師)的圍攻,臨危不懼戰鬥多日,以900多人陣亡和3,000多人受傷的代價,重創第9兵團使之傷 亡6萬人而喪失了戰鬥力,陸戰一師突圍揚長而去,中共軍隊莫敢攔截。

為保衛自己的國家和自己的自由,韓國軍人也在戰鬥,例如韓軍“白馬師”浴血鏖戰四日夜擊潰了中共王牌38軍(四個師)的圍攻。

由於華盛頓(注:美國政府)的“有限戰爭”政策的限製,美軍不被允許以優勢戰力贏得朝鮮戰爭,甚至不被允許封鎖中朝邊境的鴨綠江(使中方軍隊和戰爭 物資不能入朝)。1951年初麥克阿瑟將軍因反對華盛頓的搖擺立場而被解職,華盛頓宣布對朝鮮戰爭的全部預算和增兵也到此為止。美軍將領馬修•李奇微 (Matthew Ridgway)在這種窘況下接任聯合國軍統帥,他手頭隻有很少的兵力和資源。但他具備敏知慎行的智慧,因此有可能在“有限戰爭”框架內獲取勝利。他查閱 了先前的戰況記錄,發現了中方軍隊“7天攻勢”規律:中方攻勢起初凶猛,但由於補給缺陷,中國人隻能隨身攜帶不多的彈藥和炒麵,五天後彈盡糧絕再餓兩天就 撐不住了,必定回撤。於是,李奇微設計了一種簡單奏效的戰術,用少量兵力一再大量殲滅中方軍隊,使中方發動的“第四次戰役”遭到失敗,中國參戰以來所得戰 果盡數吐出。此時美軍配置了M65型280mm加農炮,火力更加強大。1951年5月下旬,中方孤注一擲投入70萬兵力發動“第五次戰役”,在美軍打擊下 潰敗,中方死傷十幾萬人,兩萬人投降,“誌願軍”失去了指揮和方向,漫山遍野自行逃亡,搶糧吃死人肉,精疲力竭地在殘酷的潰逃中求活。見證者說:“漢江北 岸黑壓壓地堆滿涉水爬上來的(中方敗兵)人群,嘈雜的呼叫聲響成一片……越過死亡線上岸的,就驚呼狂叫,慶幸自己還活著。”聯合國軍的觀察是:橫貫朝鮮半 島數百公裏長的戰線上,中方部隊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崩潰景象,武器裝備丟得到處都是,傷員和屍體被大量遺棄。彭德懷無奈,隻得告訴毛澤東無論再投入多少兵力 也不能支撐戰爭了。毛澤東請求斯大林允許停戰。金日成也向斯大林請求停戰說“敵方在不停地使我方遭到人力和物質上的巨大損失,而他們自身並沒有受到任何損 失。”中朝認輸,但斯大林對結束朝鮮戰爭還躊躇不決,於是戰爭維持在“邊打邊談”的狀態,雙方進行著血腥的陣地戰,又導致數萬人民的死亡。

朝鮮戰爭曆時將近三年。美國“有限戰爭”政策、蘇聯的武器軍火供應和戰時經濟援助,是支撐中國能夠在朝鮮作戰一年多的原因。但蘇聯並不是富裕強大的 國家,它對支持朝鮮戰爭也頗為吃力。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猝死。3月19日蘇共政治局決定結束朝鮮戰爭。於是1953年7月27日,朝鮮戰爭的停戰協 定簽署,戰火熄滅。結果是北朝鮮與韓國的邊界仍回到北緯三八線,成功地製止了共產黨在東亞挑起的侵略擴張,也達成了美國的守護自由與和平的意圖。

朝鮮戰爭造成約500萬人的死亡,其中韓國平民死亡約200萬,無數家庭因戰爭而破碎。聯合國軍及韓國軍死傷總計58萬人,其中美軍陣亡 33,629人,韓軍陣亡137,899人。中方和北朝鮮方麵死傷160萬人,其中北朝鮮軍陣亡25萬人。中方軍隊的確切死亡人數,中共當局迄今不肯公 布。據《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資料說,中方陣亡46萬人;據聯合國文述說,中方軍隊死傷總計120萬人,其中陣亡40萬人。“誌願軍”副司令洪學智在 回憶錄中也承認中國在朝鮮戰爭“犧牲了幾十萬人”。近年來中國也有資料披露:中方在朝鮮戰爭的參戰兵力為190萬人,傷亡和失蹤978,122人。

這場戰爭耗費了中國財政100多億美元,還另欠蘇聯巨額的戰爭債務。在國際上,中國被絕大多數國家視為“侵略者”,在23年的時間內被聯合國拒之門 外。在斯大林死後,蘇聯領導集團對中國援建了基本的工業體係,使中國經濟得到較快恢複。由於美國派遣“第七艦隊”保護台灣,致使台灣岌岌可危而最終不危, 並在半個世紀後走入民主國家行列。在朝鮮戰爭中,美國展示了保衛人類自由與世界和平的王者風範。朝鮮戰爭之後,美國大力援助民主盟國,並致力於建設遠程核 打擊能力。美國在全球26個國家設立了450處軍事基地,另有20個國家與美國簽訂同盟條約,甚至包括獨立於共產陣營的南斯拉夫。截至1955年,美國生 產了1,100枚Mark-6原子彈,並配備200架重型運載轟炸機以及航母艦載機,包括莫斯科在內的蘇俄主要城市均為美國有效打擊的覆蓋目標。從此,美 國以派出大量人員和每年支付數百億美元的代價來保衛世界的和平與自由。確實,“自由不是免費的”(freedom is not free)。

美國有何必要為保衛自由而戰?在華盛頓的韓戰紀念碑上刻有如下銘文:我們國家以她的兒女為榮,他們響應召喚,去保衛一個他們從未見過的國家,保衛他 們素不相識的人民(Our nation honors her sons and daughters, who answered the call to defend a country they never knew, and a people they new met)。2004年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Henry Rumsfield)到韓國的美軍陣亡將士紀念碑憑吊,他說:“碑上銘刻著在韓戰中犧牲的美國人名字,其中有來自新特裏爾高中(New Trier High School)的我的摯友──迪克•奧基夫(Dick O’Keefe)。美國為何把自己的青年人派往韓國去流血犧牲?我辦公桌上有一張衛星拍攝的朝鮮半島夜景照片。在分界線以北,漆黑一片。在南邊,燈火通 明,展示著勃勃生機和自由。三萬多名美國人和成千上萬的其他人獻出了生命,贏得韓國自由的代價是慘重的,但這如同解放德國日本和意大利一樣值得。”

作者投稿

此條目發表在 作者投稿, 華夏快遞, 曆史回顧, 古今中外 分類目錄,貼了 標簽。將固定鏈接加入收藏夾。
 

 

本文短鏈接為 http://hx.cnd.org/?p=12219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