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懷無與言,獨立心自省

(2016-01-31 13:55:10) 下一個

有懷無與言,獨立心自省

知道王小波是近年的事了(他作品火的時候,我已去國離鄉),據說他曾影響了很多人。

如果說,一個好的作者,除了語言能力和想象力外,一定要是個好的觀察者的話;那麽,傳世的作者,就恐怕還要是個好的思想者和創造者才行。王小波即是個例子。

我先讀的,是他的《黃金時代》。黃金時代在希臘神話中,是指沒紛爭,不幹活,還有吃有喝的時代,挺像共產主義社會。而對王二來說,精神世界被軍代表們扭曲了,物質世界被現實壓垮了,剩下來的,隻是尚可肆意妄為的情欲世界了。所以,作者筆下的黃金時代,和希臘神話恰恰相反,而且異化成了性的黃金時代。反喻和自省的辛辣,比多米尼加的辣椒還虐心。

他的小說sharp,幽默,理性,不媚俗,讀起來即使不能賞心悅目,也可以大汗淋漓。精彩之處,恰似運動後再洗個澡。但讀多了,最好休息一下,總出汗洗澡,有點發虛。

接著看完《白銀時代》和《青銅時代》後,便轉而去讀些輕鬆的作品。

可王小波就是王小波。他更像一個啟蒙者,打開了我思想的井蓋後,讓我終究對藍天白雲充滿了渴望。

於是便借來了《沉默的大多數》。這是一部思想的隨筆。他談文化,文學,科學,人性,道德,知識分子。。。

像我這個年齡的人,知識分子曾經是以“批評和自我批評”精神為榮的。後來,覺得活著不易,幹嘛和自己過不去,便進化成隻以批評為榮了。這大概是憤青的由來,也似乎符合人性:媳婦是別人的好,想法是自己的好。

我就有這毛病。看別人的缺點時,有時視力可以達到1.5度,還往往自以為站到了真理的珠穆朗瑪峰上。可有時良知閃現時,看到山峰上站滿了同類,要麽瞪著火眼金睛,要麽講著天地道德,也會嚇出一身汗,心裏開始發虛。

王小波把這歸於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中古遺風。所謂中古遺風,他指的是那些“既不像遠古的中國知識分子(如孔孟,楊朱,墨子)那樣建立道德體係,也不像現代歐美知識分子跨價值觀的立論(價值中立)。最愛幹的事是拿著已有的道德體係說別人”。

他接著說,“現代的歐美知識分子就是這麽討論社會問題:從人類的立場,從科學的立場,從理性的立場,把價值的立場剩給別人。咱們能不能學會?”

我想他希望我學的,是不以自己的價值觀評判別人。

其實,拿著已有的道德體係說別人的,不光是中國人。他的話讓我警醒的是個體層麵上的。

最近讀了許多曆史傳記科學哲學類的書,關於中國的,歐洲的,美國的,以色列的, 等等。感覺伴隨我們文明主線的,主要是道德倫理。所以我們的古代哲學還是挺牛的,再有就是抒發道德的詩歌,和書寫倫理的書法了。有一天,低頭看書的LD抬起頭問我:中國近現代對人類的貢獻都有啥?我使勁地想了一會兒,便低頭不語,認真擦汗了。

據說中國人就個體的聰明度來說,和猶太人差不多。我曾經的公司有個猶太人,她本是財務主管,因為前台離職,誰也不願意兼任,她便主動坐在那裏。不光負責起迎來送往,還每天下班前巡視各個辦公室,把同事們扔在桌子上的垃圾和公共水杯,送到廚房。她做這些是沒有額外報酬的。無論是按古代還是現代標準,她遠不如我們聰明。

可到底什麽是聰明呢?在我們依舊文人相輕,甚至人人相輕的時候,猶太人把目光投向了自身,投向了世界。於是,科學界,哲學界,思想界,文學界,藝術界。。。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推動了人類的進步和發展。

小說家思想家藝術家們,可以用批評性的思考給讀者以啟迪。但作為我個人,也許多一些對內心的凝視好一點。春上春樹不是也說,“隔在健康的自信和不健康的輕慢心之間的那堵牆,非常薄”嘛。

回望我成長的曆史和來處,我似乎找不到多少真正可以傲視別人的東西,為什麽有時會固執地抱著輕慢心呢?前幾天重讀魯迅的文集,好像忽然讀懂了,魯迅和王小波作品中那無聲的呐喊。

看來,要那堵牆厚起來,還挺費勁。可能要點視野,要點自省,也要顆謙卑心吧。

而讀書讓人開闊,讓人清醒,也讓人謙卑,這也是讀書讓我著迷的地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