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

對於她來說,無論是異鄉或者故鄉,她隻要它的心----愛,安穩,寧靜和信賴。
正文

生日感懷時,贈己雙明珠

(2023-06-13 10:34:35) 下一個

生日感懷時,贈己雙明珠:《香水百合——爾雅小說自選集》跋

俯仰之間,人生如白駒過隙。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小時候,每到端陽時節我的農曆生日,外婆便給我煮兩隻帶殼的雞蛋,以為慶生。那白煮蛋真是好吃。清脆地敲開殼,我像小貓舔食,一點一點幸福地吃完,意猶未盡。外婆說,吃雞蛋,過生日,下一年的日子便如雞蛋般順滑,一滾便過了。

待長大成人,感歎日子滾得飛快。外婆說:好日子才過得快,若日子難過,才度日如年呢!

記得看老舍《茶館》改編的電影,蒙太奇的鏡頭:20年後、又20年後、再20年後,主人公便由青年、壯年變成了滄桑老人。看來人生真的沒有幾個20年。

而人生百年,夢寐居半,勞碌居半,繈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僅存者,不多也。

俗世忙碌,素未慶生。前段時間突發奇想,想送自己一份生日禮物:不是兩顆白煮蛋,而是兩本書!網上總是說,女人首先要自己愛自己。我想,出版自己寫的兩本書送給自己,應該也算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吧。於是便開始籌劃整理自己的書稿:一為散文集《誰念西風——爾雅散文自選集》;另一為小說集《香水百合——爾雅小說自選集》。並幸運通過兩家出版社的書籍出版審閱評估。雖是分屬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仍可把其看成姊妹篇或雙胞胎。從去年的虛歲到今年的實歲,也算是一個裏程碑式的生日。正所謂:生日感懷時,贈己雙明珠。

我以散文的形式,寫下了自己的心靈世界、果樹庭院、悄然墜入茶杯的茶花、陽台上孤弱的幼鴿、遊蹤所及,巴黎的浪漫、布拉格的風情......有人說:爾雅的文字,纖細、唯美,處處透出一個女性寫作者特有的母愛與悲憫之光,將作者對美與自由的追尋,通過行雲流水般的美文,涓涓滴滴,落入讀者的心靈深處,引起靈魂一陣輕微而恒久的共鳴與顫栗。

《誰念西風——爾雅散文自選集》購書鏈接:https://na01.safelinks.protection.outlook.com/?url=http%3A%2F%2Fwww.dwpcbooks.com%2Fproduct%2Fhtml%2F%3F512.html&data=05%7C01%7C%7C49d8af02ef194d2b288508db6c36e93a%7C84df9e7fe9f640afb435aaaaaaaaaaaa%7C1%7C0%7C638222755320773394%7CUnknown%7CTWFpbGZsb3d8eyJWIjoiMC4wLjAwMDAiLCJQIjoiV2luMzIiLCJBTiI6Ik1haWwiLCJXVCI6Mn0%3D%7C3000%7C%7C%7C&sdata=8LRTCz8ibA85CY8PUin62bisvR6dKlcQ63wGbcErnw4%3D&reserved=0

一步步走來的人生,見過許多場麵、行過不少地方、經曆過太多人與事,以為自己已然不惑,洞明世事,卻不料仍有諸多彷徨迷惑。看來,人生就是一場不斷的修行。所謂修行,其實都是修心。而內心的一些東西、人生的意義,或許可以通過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來尋求沒有答案的答案。

毛姆的小說《人性的枷鎖》、《刀鋒》,黑塞的《納爾齊斯與哥爾德蒙》,都是我喜愛並珍藏的書,主題也都是感性人生與理性人生的探討與實踐。依我之見,書中所表達的,與東方古老的人生哲學不謀而合,比如《蘭亭集序》中:“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短短幾句話,便精辟總結了小說所要傳遞的的核心問題。毛姆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又無時不在枷鎖之中”。但即便有條件按自己願望選擇生活方式與人生道路,都不會是全麵而完美的,總有缺憾,而缺憾本是人生的常態。

在美國,我常常想起雨城,那是我年少時曾極力想逃離的故鄉。想起小時候的大雜院,院中的青瓦平房。夜晚,雨點打在瓦棱上的脆響,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積攢的雨水從陰瓦槽中順屋脊流下,把每家瓦片洗得幹幹淨淨。我們用大木盆接了幹淨的屋簷水,用於洗衣,用於淘菜......便不急於下河挑水了。想起大雜院中的各色人物,江家的“農二哥”、“蓮妹”,尤家的“三姐、“四妹兒”,院後麵的許家“小妖”,趕牛車的劉家,討嫌的“雨肚皮”,以及“毛根朋友”水月……

他們的命運與人生軌跡,構成了雨城《清明上河圖》的一幅幅畫卷,隻不過這幅圖,不全是靜好的市井閑情,而是有嚴酷的風刀霜劍。他們各自命運的小舟,與時代和曆史的波濤共顛簸、翻卷、沉浮;他們身上,有著時代的烙印、曆史的折射與縮影。回望故鄉,煙雨迷蒙,記憶渺遠,我用小說的形式寫下了一組《雨城夢語》。小弦切切如私語,他們是我故事中的主角,也是雨城如水墨畫般洇暈開來的魂靈。

身為作家不能改變曆史,能做的也就是有限的觀察、紀錄與反思。這也是舍伍德.安德森《小城畸人》的文學價值。每篇小說之間並不是截然相隔的,人物從這一篇串到那一篇。他用這些人物故事構建成一個小鎮,紀錄了在現代來臨之時,人們的失落、煩惱、欲望與孤獨。又如汪曾祺《大淖紀事》,他以散文筆調寫小說,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隻是身邊人身邊事,疏放中透出凝重、平淡中顯現奇崛,有著寓言的意味。這些文學“大家”,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寫作之路的明燈。

其他多篇,如《香水百合》、《空花》、《蝴蝶水上飛》、《莊生曉夢》等,則嚐試魔幻現實主義的方法,把現實與幻景溶為一體。有些甚至是無中生有,杜撰式的創作,在某些部分借用夢境表達潛意識的流動,在似睡非醒,亦真亦假,亦夢亦幻中推動故事發展。所謂小說,故事的情節真假並不重要,關鍵是筆下人物的情感是讀者熟悉的、人性是共通的。通過虛構來表現人物的情感、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命運。

一路走來,雖不在乎世俗意義上的慶生,內心卻也歡喜彩舞萱堂的熱鬧喜慶,向往長醉洞雲的率性不羈。

“彩舞萱堂喜氣新。年年今日慶生辰。

碧凝香霧籠清曉,紅入桃花媚小春。

須酩酊,莫逡巡。九霞杯冷又重溫。

壺天自是人難老,長擁笙歌醉洞雲。”

作者簡介:爾雅,本名張曉敏。華裔女作家。生長於四川雅安青衣江畔,現定居於美國加州蒙特瑞灣區。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秘書長、北美中文作家協會等多個文學社團會員,《世界華人周刊》“舊金山專版”執行主編、《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特約專欄作家,著有散文集《青衣江的女兒》、《陽光如賒》、《誰念西風——爾雅散文自選集》、《香水百合——爾雅小說自選集》,主編《程寶林詩文論》、《大疫中的愛與恨》等,作品發表於海內外各報刋雜誌及文學網站,獲獎多次,並被收入三十多種文學選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