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哥

葉色至深,落地滋根......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歪理丈母娘

(2019-11-20 07:39:02) 下一個

作者        金太陽

 

第16章

 

 

   好歹又累又困對付睡了一夜。第二天,葉阿姨吃過麥圈牛奶及麵包花生醬早餐,帶學楠一家出門。改坐轎車,沒狗味,學楠才敢上車。他請求先找地方吃早餐,心裏希望有粥、鹹菜加饅頭或包子的小吃部,卻被帶到了麥當勞。孩子非常喜歡,尤其是兒童套餐還配有塑料人玩具,洋洋很開心。許莉開始時猶豫,覺得帶玩具一定貴,可算來算去,還是兒童套餐便宜,就掏錢同意了。吃完漢堡薯條兼喝咖啡,許莉覺得似飽非飽,臨走時說,“這頓飯核人民幣差不多一百元,夠咱們在國內吃一個月早餐的了,哼!”

   學楠也算了一下,不過擱在心裏而已。他甚至偷眼看葉阿姨,不吃不喝一邊作陪,久了,商家會否攆她?國人省吃儉用,到處可以體現。

   等到了沃爾瑪百貨大店,他們想買筷子沒有,本該買一台自行車,看了一下價格,算起來比國內貴好幾倍,就希望買舊貨。看他們挑來選去啥都嫌貴,葉阿姨不耐煩地搖頭,又無可奈何。用的暫且可以緩緩,吃的總要填飽肚子吧?他們又去較遠的華人副食商場,買了最便宜的雞蛋、掛麵、豆芽、菠菜,還有絕對實惠的雞大腿和雞胸肉。

   “總算有些吃的了,不然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老婆孩子咋辦?住家附近又沒有小賣部,買瓶醬油都得開車跑很遠!”學楠如此想著,又擔心葉阿姨會因笑貧而過於嫌棄,就在離開商場推著菜車奔向轎車時,追上葉阿姨逢迎道,“您太能耐了,開車哪都能找到。美國真好,還有這麽大的華人商場,買菜有手推車,不必提兜子挎籃子,真方便。但這裏菜刀菜板鍋碗盆勺還是挺貴,如果哪有更便宜些的,把廚具再買上,就基本解決我兒子的吃飯問題了。”

   葉阿姨聽是誇讚她,就打開車後箱站一旁繼續聽,而沒急於自己先入車。當得知尚沒買炊具時,便聯想到原本無意帶他們去的較遠的那家一元便利店,現在看來必須得去了。否則回府,麵對借用,那更討厭了!於是,就強裝笑顏地對滿臉問好還在用匯率計算每個菜核人民幣價錢的許莉說,“你老公真會說話,我這人心軟,聽到表揚就找不到北,隻好帶北方人你們再去更遠的Dollar Tree。”

   她故意最後說成洋文,顯得自己洋氣些,無形反映中國的南方對東北高貴許多。學楠和許莉都無法把英文跟商店規模及貨物價格對上號。而且他剛才卸完貨走遠去還手推車,回來又隨孩子一起瞪大眼睛看旁邊幾乎不畏人而搶吃半塊麵包的鴿子,所以未太聽清其它,隻注意最後的英文便立即翻譯了最後這個 “Tree” 字是樹。但琢磨先生對前一個英文字音“倒了”,忽略了翻譯直接變成“倒了樹”,難道那裏風大,樹都倒了,所以貨物賤賣?許莉算完菜價,也來翻譯,“Dollar Tree......一元樹,那是啥樹這麽便宜?”

   “哈哈......不是一元樹,噢,也是一元樹啦,我也不知道具體怎麽翻譯,可能比喻樹上的東西都一塊錢吧?”葉阿姨邊開車邊笑,特意揚脖出大聲,明眼即可看出,裝得很假。

   “樹上有啥東西?鬆針,鬆塔?誰買那玩應兒幹啥?哈哈。”許莉得意於所謂想象力豐富也笑。

   “爸爸,鬆塔裏有鬆子,我愛吃。”聽話聽音的洋洋插話。

   “嗯,爸知道。”學楠想打斷許莉,又怕影響了兩個女人的興致。

   “唉,老美專門在聖誕節時候買那些東西,還另外掛上去許多零碎。” 葉阿姨繼續賣弄。

   “真的呀?我們東北滿山都是鬆樹,白給不要。”許莉跟著誇大其詞。

   “你們那歪脖子鬆樹,隻能上吊,當然沒人要。”葉阿姨拒理孫子輩的插話,繼續張揚她所知所感,不避嫌話已越出大格。

   “也是。”許莉此時深覺有些別扭,但由己引起的話題又不得不應對。

   “人家這都是落葉鬆,再掛上燈籠球什麽的,好看,就像天然的紅花配綠葉,藝術。我家這幾年也跟風,女兒願意掛那些吊墜兒,一點不閑麻煩,還折什麽彩色紙鶴,也畫一些誇張的雪人、十二生肖動物什麽的卡片掛上,展示她與眾不同的特長與天分。兒子平時悶得厲害,就隻拿到聖誕禮物時才露牙笑一下。還有,那美國人,過完元旦就把樹丟掉了,樹尚枝鮮葉綠呢,好浪費呀。就如到期的牛奶便倒掉一樣,其實還能喝,變成酸奶豈不是偏得了發酵品?但過期的奶得熱開了喝,否則壞肚子。我們家都是充分利用聖誕樹,一直過完正月十五鬆葉黃了才丟掉。但每年丟樹都很費勁,還得另外交錢讓人來回收,免費的車元旦過後就不理了,氣人不?而且葉子幹了鬆針落滿地,不好掃,地板縫裏的,吸都不肯出來,我就罵兒子把它們搞出來,要不心裏堵的慌。他一開始用嘴吹,鼓起腮梆子弄尖嘴唇長出氣,麵紅耳赤,眼冒金星,有的還不出來,他則不想玩活兒了,倒地板上放橫裝死。想了半天,起身又去拿來一根兩頭尖的牙簽,一根一根挑出來,總算讓我去了塊心病。” 葉阿姨興高采烈地唱獨角戲,情不自禁,情緒越發高昂,“我女兒的天分像她爸,但我們離婚了。開始,我是一個人赴美留學,撇下五歲的兒子和畫家老公,上了一個多月課,慢慢已適應了學校的習慣,卻發現月經不對勁了,一直沒來例假。起初以為美國生活好,加上自己調時差沒性生活,是身體狀況客觀改變造成的,屬於正常反應,後來才發現是懷孕了。我開始想打胎,覺得這孩子就是個禍害,是來搗亂影響自己前程的。可教會人都勸留著,說不能扼殺生命。我猶豫折騰了好一陣子,最後才聽勸生下來了。還好,因此能辦計劃生育全家綠卡,何樂而不為?靠留學畢業後工作去熬綠卡,沒年月。可我老公蹩勁不?人家免來,用離婚嚇唬也不來!那怎麽辦?隻好離。他又反悔想要女兒,那怎麽能行?我女兒出生就是美國公民,跑中國去算咋回事?別的家長都是花錢把孩子往美國送,他卻是本末倒置!那絕對沒門兒。我生的我說了算。兩個孩子都歸我,也真有......”

   葉阿姨話匣子打開,根本沒我們插話的縫兒,又什麽都放開說,盡量顯示,還毫不遮羞地陳述。有些話令人臉熱心驚並極度害臊,她還是控製不了炫耀情緒,天南海北都招搖,表示她知道的多,添油加醋,過分也在所不惜。

   學楠昨天的印象,葉阿姨並不善言談,而且盛氣淩人。想不到今天竟然如此能講,跟她女兒顯擺天分有何兩樣?能不隨嗎?自己的兒子洋洋,今天真懂事,一路跟著走,好奇地觀望,沒額外喊要任何東西。

   在Dollar Tree店裏,還看到有賣氣球的。學楠不禁琢磨起來。連氫氣罐都有?現場充氣飄高,彩球上還帶各種圖案的,比大陸帶來的單彩好多少倍?傻眼,他們的那麽多氣球賣誰去?石膏磨具看來也是垃圾了...... 這無情的打擊,讓人灰頭土臉,慚愧汗顏。

   回到家卸貨時,學楠發現後備箱內有份華文舊報紙,就謹慎地跟葉阿姨借到手。雖然是繁體字看著別扭,有招工廣告足以令其如獲至寶。也到中午了,新移民一家煮了雞蛋麵條吃過後,學楠開始照廣告打中文電話,主要是看餐館招工,裝修要到處跑,不固定,沒車幾乎不可能。但有的餐館隻講廣東話或英文,他隻好放棄,最後問到一處說可以見工,可沒車怎麽去?又得去求葉阿姨說想買自行車,她卻回,“我家就有,兒子有時健身用的,但不賣,租你一天十塊。”

   “能借半天嗎?”學楠懇求。

   “兒子不同意!再說,美國沒有借錢的,也不興借東西。”葉阿姨瞪起商人大眼。

   “那好吧,十元一天。”學楠求車心切,且腦海裏掠過地是習慣思考的人民幣,話音剛落,才反過味兒來講的是美金,太貴了!又勉為其難反悔再去討價還價,隻能硬頭皮承受。

   “租車的話,免費送給你地圖。”葉阿姨看出來者的猶豫,就附送推銷。

   “那可太謝謝了。”學楠欣然感激,想是地圖一定也很貴,不禁一再致謝。哪知這些地圖都是免費從保險公司拿來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