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愛的習得

(2019-11-15 20:38:10) 下一個

父母給孩子的愛才是成就一個人的根本

在小時候,孩子前行的動力有兩種,一種是出於,一種是出於恐懼。出於恐懼的孩子會跑得會飛快,出於愛的孩子看起來有時候真讓人著急。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出於恐懼的孩子早早就累壞了,他一點也不能享受這個跑的過程,即使最後能堅持下來不出什麽問題的話,他的幸福指數也會非常低。最近一周我接二連三地聽到在美國的華裔大學生自殺的消息,有的還是一家中的兄弟兩個,可以想像他們活著的時候有多痛苦。但是以愛為動力的孩子,他的每一次前行都是一個充電的過程,會讓自己變得更強壯。
    可是我們中國父母,不管是我的父母那一代,我的同齡人這一代,還是年輕父母這一代,好像都忽視了這一點。這三代人跟孩子小時候說過的話分別是:你不好好學習,
長大要去掃大街;你不好好學習,父母要失望;你不好好學習,考不上小升初。周圍人人都這樣想,仿佛是天經地義的。

    這其實是個很大的問題。問題有可能出現在孩子小時候,父母沒有認識愛,沒有學會愛。愛是一種積極的正麵的態度。父母和孩子能建立良好健康關係的根本,就是父母首先要認識真正的愛是什麽並付諸行動。    
    孩子是上帝給父母的禮物,這禮物不是為了將來養兒防老,不是為了將來光宗耀祖,而是借著孩子,給了父母一個機會去認識愛,給了父母一個強大的動力去學習愛,去實踐愛。我們想把最好的給孩子,所以我們開始尋找什麽是最好的。最後,父母與孩子能夠彼此成就。  
    我們知道小孩子的身體,大腦的發育在嬰幼兒期間是發展得最快最關鍵的時期,但我們可能忽視了那也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美好而緊密的關係建立起來的最快最關鍵的時期。等孩子長到一定年齡,精神食糧就比物質食糧還要重要了,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就是輸送精神食糧的那根臍帶。   
    這種鏈接建立得好的孩子,怎麽都不會長得太差。在國內有一個叫歐陽豔琴的留守兒童長大以後成功地辦了一所留守兒童職業學校,他當年的家境和教育條件是非常差的,但是他之所以能夠成長為一個有追求有能力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當我回顧自己的成長,我覺得,我能成長,是因為我自己被充分地愛過。我的每一個成長時刻,都發生在被愛的時候。”
被愛過的孩子,有更強的自我修複的功能。相反,我見過幾乎所有問題兒童,都是發現本質上和父母的關係有問題,而且很難再改變。
那麽對孩子的愛是什麽呢?
愛是對這個生命完全的接納。愛是陪伴,是努力,是為她喝彩為她加油,陪她渡過苦難尋找幫助。愛是不求自己的好處,不輕易地發怒。愛是相信,是包容,是忍耐,是盼望。對孩子的愛是隻問投入,不問產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種愛是永不停息的。
愛別人是難的,愛自己的孩子相對容易,學會了愛自己的孩子以後發現去愛別人也變得容易了。這是孩子給我們的另一個禮物。
那麽怎樣去學習愛孩子呢?
首先, 我們先要來檢測一下自己的內心。
第一個要清理的是功利心:
什麽是對孩子的功利心呢?就是做事是以結果為目標的。對孩子成長來講最重要的她的經曆,體驗和美好的回憶,當我們以結果為目標的時候,這些必定受到傷害。如果達不到目標,父母就會著急,會生氣,最終會使得孩子把負麵情緒和正在做的事情聯係在一起。比如現在孩子都學很多才藝,很多父母都會看到別人家孩子取得的成就,去看那個結果,去羨慕那個結果,然後不知不覺中把這種態度放到自己的孩子身上,那麽孩子的態度一定就是抗拒了。為什麽要清理功利心? 因為功利心最後害了的正是自己的孩子。
再回到孩子初生的時刻,那時候我們對她所有的期望無非是:健康,幸福。健康是為了什麽? 是為了她能夠領受這個生命。 幸福是為了什麽?是為了她能夠更好地去領受這個生命。而我們看中的那些結果真的和生命有關嗎?我們是不是因為看重那個結果,反而傷害了真正和生命有關的東西?願我們常常記得為人父母最初的願望,記住他們出生時的模樣。就是因為愛孩子,所以才能夠放棄對結果的執著。
第二個要清理的是虛榮心:
什麽是對孩子的虛榮心呢?就是在意別人怎麽看。不管是在意別人的誇獎,還是在意會不會被人笑話。孩子好,有人誇,當然高興。可是誇多了,就要小心了。這個道理其實在孩子小時候我就悟出來了,但後來還是經常忘記。我家大女兒在上初中的時候,經常得獎,我興奮的焦點就轉移到得獎上了。我已經分不清楚是因為她得到了肯定而興奮,還是因為她的運氣好而興奮,還是因為朋友的喜愛和誇獎而興奮。高中第一年,新學校不再參加各種比賽,沒獎拿了,孩子做事也開始有些急躁,我也覺得好像不那麽帶勁。當你給一幅畫的某個地方塗上黑色的同時,你也給那個地方周圍塗上了白色。因為得獎而興奮的同時,也就為不得獎增加了失落。我才意識到參加那麽多比賽其實是有害的,越是能得獎越不該參加。虛榮心就是這樣悄悄地爬進來,在潛意識裏改變了一個人做事的目的。

我們為什麽要時刻清理虛榮心?因為父母的虛榮心最後傷害到的肯定還是自己的孩子。這麽微妙的高標準要求看起來不容易做到,但是因為愛孩子,我們就有動力去做也能做到。這是父母的修行,也是孩子給父母的禮物。

第三個要清理的是心中的懼怕:
心裏沒有怕的人,才是真的強。我想養育無畏的孩子,但我發現自己心裏有那麽多的,怕說錯話,怕惹老媽生氣,出門怕遲到,開車怕走錯路,坐車怕坐過站。在我的女兒小時候尤其明顯,我怕的東西,她也怕。生活中的焦慮,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生活的態度。沒有別的辦法,隻有消除懼怕,讓自己變得強大。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愛才是我們的源動力。

那麽,怎樣去實踐愛呢?

從戰略上講,父母要尋找自己更高的人生目標,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對孩子無為而治,身教勝於言傳。生活的重心不要放在孩子身上,如果你做事的目標還是孩子,孩子也會看出來的。自身的成長,夫妻的關係才是更重要的事。我曾經自己總結出這樣一句話:給孩子的都是給別人的,給自己的才是給孩子的。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在育兒這件事上就不用努力。恰好相反。
從戰術上講,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驟都不要鬆懈。孩子小時候,父母要明察秋毫,不露聲色,適當時候再準備好了行動。 孩子長大以後,一直為她加油,遇到困難幫她想辦法,幫她尋找資源和幫助,引導她到一個積極正向的環境中。並不是時時刻刻想著這些事,但是要把孩子持續地放在心上。這是我認為的為人父母最好的狀態。
從對待孩子的態度上講,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好,為孩子驕傲,這種狀態才是對的。覺得自己的孩子好,不是說我覺得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好,而是父母要能看到自己孩子的閃光點。每個個體都是特殊的。有個中學同學是心理治療師,她在聽到同學們抱怨自己的孩子後讓每個人說出自己孩子的八個優點。此外什麽也沒說。後來據說這些孩子情況都好轉了。如果讓你說出孩子的八個優點,你要是說不出來,那就有問題了。父母心裏的想法孩子其實是知道的,看到她的優點,她就能從你的態度裏得到肯定,得到鼓勵,變成一個徹底的自推娃。父母對孩子的態度,長大以後就變成了孩子對自己的態度。

還有一點,就是我們中國人都特別謙虛,從不吝嗇辭藻去誇別人家的孩子,卻總說自己家孩子這裏不行,那裏不好,雖然有時是口是心非。但是孩子們都看著呢。肯定自己的孩子,就應該理直氣壯說出來,對別人的誇獎也都是真誠的。

我們養育孩子的目標,是有一天可以放手,放心地放手。是將來離開我們以後,他們想起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光,隻有幸福和溫暖的回憶。我們要好好地珍惜這個禮物,因為距離他們離開我們的時間一天天在減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eeeet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北方' 的評論 : 現在回頭看看自己寫的,感受又不同。孩子已經上大學了,如果說在孩子前十八年什麽最重要的話,我覺得是:要把美好和熱愛放到孩子的心裏。其他的都不重要。
南北方 回複 悄悄話 "父母給孩子的愛才是成就一個人的根本" 讚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