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這四個月讀的十二本書

(2024-04-25 21:59:09) 下一個

 當我在時光中穿梭,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裏亂竄,

當我想著逝去的父母,又竭力想把視線拉開,

當我發現已讀了一堆書卻一筆沒記,

於是就有了這篇不像讀後感也不像雜記的大雜燴。

《Going Infinite》走向無窮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信息量巨大,敘事結構迭代清晰,作者眼光有X光一般的透視性,心理分析微妙深刻,語言是一句廢話沒有,作者真是個天才。不僅把紛雜的人事寫得清楚,係統,明白,還寫得那麽有趣。

作者Michael Lewis就是《The Big Short》《Liar’s Poker》等16本暢銷書的作者。這本書2023年10月3日剛剛出版,2024年1月就選為我們讀書群在讀的書。

據說作者遇到Sam Bankman-Fried的時候很是興奮,他一直想寫複雜的人和事,SBF本人就已經足夠複雜了。

在這個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世界裏,已沒有人再關心這個名字了:Sam Bankman-Fried,或者SBF,他是Mathcamp和MIT畢業的數學天才, 是斯坦福大學法律係教授夫婦的兒子, 是Jane Street的Trader, 是紅極一時的曾擁有3200億市值的加密貨幣組織FTX的創始人,是時代雜誌評出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是Effective Altruism(有效利他主義)的擁護者,是被幣安的趙長鵬捅倒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後倒下再也爬不起來的法庭上的罪犯。

且慢,不要看到一個中國名字就和愛國聯係到一起,趙長鵬隻是一個不擇手段為自己謀利的投機分子。我也沒想表揚誰或追捧什麽,如時代周刊所說:“在加密貨幣的藍圖裏向來充斥著謊言,享樂主義和貪婪。” 從SBF踏進這趟渾水的時候,就該知道是貪婪在作怪,隻不過,貪婪加上了一件美麗的外衣:“有效利他主義”,就是盡量掙更多的錢,之後好把這些錢用於做世界上對他人有益的事。但是,多少才夠多呢?全世界夠不夠?這就是本書的名字《走向無窮》。

這本書,精彩的地方太多,比如,SBF在Jane Street實習期,把他看不順眼的某位的100元錢,以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卻合乎規則的方式輸過來的數學邏輯;再比如,SBF研究出兩股完全不搭嘎的股票強相關性的緣由,竟是某小地方股票交易員的辦事習慣。

錢來得太快真不是件好事,SBF能以他的聰明看見FTX的賺錢方式,卻沒能以他的人文素養和閱曆預見到不該這麽賺錢。不過SBF是無法擁有人文素養的。他是這樣讀莎士比亞的:“1600年以後出生的人口有一半是在近100年才出生的,莎士比亞寫作的時代大部分人是農民,隻有很少的人去讀大學,大概隻有一千萬人有文化。相比現代西方就有10億人有文化。那麽最偉大的作家出生在1564年的幾率有多大呢?統計分布函數真是不太對。” 笑翻,作者怎麽能這麽理解SBF的腦回路呢?

這本書寫的基本是新聞時事,三月份SBF就被宣判了。他的倒閉了的Alameda Research還不上投資人的錢,昔日明星瞬間就變成了大騙子,那天才般的發型也瞬間變成了騙子的發型代表。世界是荒謬的,加繆說的對,世界是荒謬的。SBF隻是個腦回路和我們不一樣的人,是個和我們一樣會因貪婪而犯罪的人。

FTX公司裏這些二十出頭的小孩子們不肯招收“成年人”進入公司, FTX裏唯二的兩個成年人,一個職務界定不清需要管什麽了就去管什麽,另一個是心理谘詢師,也是唯一一個能描述出FTX公司組織結構的人,他是從每個人的心理谘詢的描述裏推斷出誰是頂頭上司。這可真是一個神奇的公司,沒人知道怎麽運作的卻能折騰出這麽多錢。

我比較佩服作者的地方就是:他真敢寫。FTX倒閉後那個愚蠢又落伍的律師,總想得到別人肯定的SBF的前女友Carolin Ellison,小心眼,言而無信又會耍手段的趙長鵬,專門在破產的大公司上割走最後一塊肥肉的著名律師事務所,這些都是現在活著的有權力地位的人,他們批準了作者這麽揭短嗎?作者不怕被人告嗎?即便說的都是事實。佩服Michael Lewis的膽量。

這本書沒有什麽結局,寫到最後一頁之後,就得從每天的新聞裏看續集了。我可是一邊查著字典,一邊搜索著internet科普,一邊認真又八卦地看完了。我已經很多年沒有這樣:上個廁所還一路小跑見縫插針抓緊時間地讀小說的經曆了。

記住Michael Lewis這個名字,一個帶你看世界的明白人。

《Never Enough》

這是讀書群二月份的書,熱門到圖書館排大隊,不得不花銀子買了一本,還可以盡情地在書上寫寫畫畫。其實,我對育兒已不那麽感興趣了。看前半段還自鳴得意,作者用大量數據和專家采訪得出的結論,和我一個草根媽媽自己琢磨出來的一樣嘛。可是看到後麵,全盤推翻。

一個在更高更快更強的世界觀裏長大的人,有一些觀念已經長在了骨頭裏,過腦子的東西還是難以過心的。可惜,我的孩子都已經長大。改造自己的路在孩子長大以後還是要繼續。推薦各年齡的人看這本書。“卷”不是屬於哪個民族哪個國家的,是屬於全世界的。“卷”的後果,是讓孩子,尤其是讓父母,成為更好的人。丁克們是沒有這個成長機會和成長動力的。育兒是一麵鏡子,育兒的書裏這本最好。

《我與地壇》

當時三月份,讀書群正在讀《Crying in H-mart》,因為我剛沒了媽媽,不想哭,就去讀別的書。找到這本,還是沒繞開,這本其實也是追憶逝去的母親的書,隻是,這本寫得更好,更貼近我媽,而且所有細膩的描述都是在生我養我的故鄉北京。讀那本《Crying in H-mart》倒沒哭,讀這本哭得稀裏嘩啦。

如果不提母親,單從語言的精妙,思想的深度,意境的真實,感觸的細膩來講,這本書也是藝術中的上乘之品。那種安靜的心靈,是我一直向往的,在別處沒有見過的。一直以來,我對此書熟視無睹,大概是被貌不驚人的書名和大老粗似的作者名“史鐵生”蒙蔽了雙眼。在中文散文集裏,我還沒有讀到過這麽好的書。當然,也不是整本都一樣好,我最喜歡前麵七篇。

“當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嗎?“

《Elon Musk》

聽完了整本英文書,在送娃接娃堵車的路上,耗時一個月。不囉嗦了,引用古人詩句做個精簡書評再恰當不過:

“不將俗物礙天真,北鬥以南能幾人。“

《了不起的蓋茨比》

你們說,這世上,是沒有得到愛更可怕,還是沒有了愛人的能力更可怕?

都可怕,但是後者最可怕。因為這世間,除了父母,其實沒有人真正愛你。

美貌,財富,名譽,青春,都會褪去,

在沒有愛的心裏,最後留下的隻能是仇恨。

不愛一個人,就不該和他結婚;黛西毀掉的,是兩個人的人生。

在媽媽去世後的這幾個月裏,找姐姐還是找不回來,我讀到了起這本書。

結果,這本寫愛情的書,就被我讀成了這樣。

《AoPS Intermediate Algebra》

這是一本給高中生的數學競賽書。這本書放這兒不是來搞笑的,我的確是讀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廢寢忘食。以精益求精的執著編了套講義,為了夏天教課用。任何講義上的不完美我都要改個不停,後來我覺得已然不是為了學生,而是OCD(強迫症)在作怪了。整整10周,每周10個小時把題也做一遍,終於完成可以放一邊玩去了。

這可真是本好書,永遠有懸疑需要思考和解決,總能讓人發現事務背後的相通之處,能層層推理,關鍵是推的不是特例還是真理,比任何懸疑科幻都好看,都考驗腦力。相比,我就更不喜歡《三體》了,科幻就真的寫科幻,那《三體》基本寫的還是非科幻和美也根本不著邊。數學至少是美的,待人去發現,也從不故弄玄虛。

《巨流河》

即齊邦媛逝世之際,發現了這本書。讀完震撼之餘已單獨寫了一篇發在公眾號“發現一本好書,一口氣讀完《巨流河》齊邦媛”

《荷花澱紀事》

《巨流河》之後又偶然重讀了孫犁的《荷花澱》,上一次讀還是在上初中的時候。

不談政治,如果談論政治,那這兩本書在政治上的觀點恰好是截然相反。兩位作者背景也不同,一個是英國文學學士,一個是草根。但我喜歡孫犁,他是溫情派,從他童話般對抗日戰爭中小人物的描寫中,感覺到那麽強烈的對美好世界的向往。他的文字就像一幅幅鄉土畫,溫暖得讓人不想離去。我喜歡他的從從容容,閑閑淡淡裏流露出的溫情。其實我就是成長在那樣的氛圍中,血肉相連。

這本書在《巨流河》之後適時地出現在我眼前,讓我意識到對美的追求的角度可以這麽不同。

《看見》

看了柴靜最近為朱令做的三個訪談(油管上有,尤其第一個信息量很大)。用她以前同事的話形容她的采訪:“溫柔的小刀,左一刀右一刀,沒幾刀就見了骨頭”。其實這本書又可名為“柴靜的成長史”或者“溫柔的小刀是如何煉成的”。你不得不佩服柴靜挖掘人物時的立體感,和對人性挖掘層次之深。

在所有這些采訪的記錄中,我最喜歡的是一個相對比較小的事件:華南虎照片之真假。

村民周正龍聲稱發現已絕跡的華南虎,並拿出了照片,引起轟動,受到懷疑。

領導堅信照片是真的。理由是“盛世出國虎,虎嘯振國威。”他說:“連國外的專家都沒說是假的,這些人就是不愛國。”

柴靜問:“您不覺得它首先是一個科學問題,而不是一個政治問題?”

“為什麽我們一定需要一個真相呢?”

“真相是一個民族發展最基礎的東西,即便將來你査到有華南虎,這個照片真假你仍然不能繞過,因為這是民意的要求。”

“現在華南虎事件巳經不是簡單的一個照片的真假問題,而是關係到社會誠信、社會道德底線的問題,我們說一個不關注真相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民族,一個不追求真相的社會,必然是一個墮落的社會。”

 但這這種不關心不是隻屬於現代中國。在《中國人的性格》出版時,亞瑟·史密斯已經在晚清中國生活了二十二年,他在書中寫道:“一個拉丁詩人信奉一句格言:‘一個了解事物原由的人,才是幸福的。’如果他住在中國,會把這格言改成:‘試圖尋找事物原由的人,是要倒黴的。’”

 最終國家林業局用兩年科考證明該地區不可能再有華南虎生存,照片也被證明是畫報剪輯偽造,周正龍因欺詐罪入獄兩年。但部分官員此後仍堅持虎照為真。2012年周正龍出獄,對媒體說,他要用餘生,上山尋虎。

《穆斯林的葬禮》

讀書群裏有人看,我就跟著一起看,正好沒看過。聽完整本書,怎麽說呢,我隻會說實話:

這本書還是很引人入勝的,但白描有點過多。我第一次從小說裏了解到穆斯林的的世界,玉器業的介紹讓人感受到曆史的厚重感。可是,歸根結底,這本書要說什麽呢?

愛情,梁冰玉自己給否了。她引用的英國詩人布萊克的詩:“愛情常會對錯誤視而不見,永遠隻以幸福和歡樂為念,它任意飛翔,無法無天,打破一切思想上的鎖鏈。欺騙永遠隻能秘藏在心間,守法、守禮,道貌岸然,它除開利益,什麽也看不見,永遠為思想鑄下鐵監。“

相比之下,我倒更喜歡《麥田裏的守望者》裏的那句“愛情是想碰觸但又收回手“。這個翻譯不好,還是原文好” I think that love is a touch and yet not a touch. “

信仰,穆斯林虔誠,每日敬虔,飲食婚姻多有禁忌,行為禮儀多有規範。可是,心靈呢?除了用一生去麥加朝聖的吐羅耶定巴巴,書中所有穆斯林都是假的,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犯罪而不自知。

《古蘭經》裏的曆史大都是從《聖經》來的,翻譯成穆斯林的話應該是:拋開世間一切的追求才能全心向真主而不被蒙住雙眼。那麽多的繁文縟節隻是文化,不是信仰。

《許三觀賣血記》

我不喜歡讀賣慘的文學,因為那個時代已一去不複返了,而且掙紮在活著的邊緣,又能探究到多少人生的深度呢。讀著讀著,這種想法被徹底顛覆,不得不蔑視一下自己的偏見。這部作品是一件純粹的藝術品,是木刻,曆史與時代,人性的複雜,希望與愛,都揉搓在在那幾道粗曠的線條裏,看似樸實無華,實則入木三分,直搗人心。

《孤獨的質數》

“質數隻能被它們本身或1整除。它們是孤獨的數字,沒有其它數字擁有的共同的因子。在質數中還有一些“孿生質數”,它們能離得很近,幾乎是彼此相鄰。可是在它們之間永遠還有一個偶數,阻隔了它們真正的親密接觸,11 和 13,17和19,41和43,假如你有耐心數下去,你會發現這樣的孿生質數會越來越難以遇到。”

不,這不是一本數學書,是一部悲劇,是講人和人之間脆弱的難以逾越的溝,也是講心靈的脆弱和對完美的祈盼,是講青少年時期的殘忍bully,是創傷之後再也難以抓住幸福的人生。為了你家的青少年,一定要去讀一讀這本書。

其實仔細想想我這個質數,是很幸運的,因為我很2,此生得以和一個正好叫3的質數比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仁可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