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歌唱二小放牛郎》告訴了我們什麽真相?zt

(2015-11-16 08:01:06) 下一個

作者:萊茵的黃金

《歌唱二小放牛郎》全文歌詞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

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敵人向一條山溝掃蕩,

山溝裏掩護著後方機關,

掩護著幾千老鄉。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

敵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頭昏腦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帶路。

 

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麵,

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

四下裏乒乓乒乓響起了槍炮,

敵人才知道受了騙。

 

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

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麵,

我們那十三歲的二小,

可憐他死得這樣慘。

 

幹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

他卻睡在冰冷的山間,

他的臉上含著微笑,

他的血染紅藍的天。

 

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

它把這個動人的故事傳揚,

每一個村莊都含著眼淚,

歌唱著二小放牛郎。

--(作於1942年)

這首我們唱了幾十年的歌,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

歌詞主題目的是為了讚揚全民抗戰的艱辛和兒童團員不怕犧牲的品格。那麽,今天讓我們來看看歌中隱含著什麽?

首先歌中很明確告訴我們:敵人掃蕩,恰好遇上十二歲的放牛娃,於是勒令帶路,放牛娃把敵人帶進我軍的包圍圈,以自己犧牲換來打擊敵人的目的。

好的,這是一場預謀的埋伏嗎?---是的,

“山溝裏掩護著後方機關,

掩護著幾千老鄉”----敵人的掃蕩任務已經被我軍偵破。

“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麵,

把敵人帶進我們的埋伏圈”----埋伏圈是事先準備好的。

 

問題出來了:

問題1:如果二小不把敵人帶進包圍圈,那麽我軍的埋伏就白費了?

從歌詞我們看到:伏擊是有效的。最後“幹部和老鄉得到了安全”。在我軍武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組織一場成功的伏擊戰,應該是策劃地非常周密的行動,怎麽會漏了“把敵人帶進包圍圈的”一個角色呢?

 

問題2:幾千老鄉都撤進山裏了,為什麽二小還帶著羊群大模大樣地在公開活動?二小不屬於撤離的一部分嗎?

有朋友會說,二小不知道撤離的命令,或者真的貪玩,掉隊了。而事實卻是:二小是兒童團長,大規模伏擊戰之前不可能比其他兒童更貪玩。而且--他知道伏擊圈在哪裏!

 

我其實不願意得出這個結論:王二小是我軍伏擊圈的誘餌!----準備著故意犧牲一個少年來吸引敵人上當!

戰爭沒有不死人的,是殘酷的,我們不否認為了贏得勝利可以不擇手段。

有朋友會說“你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人家作詞者隨便一寫,你去較什麽真啊?”

我實在不想看到影響我們幾代人的偶像,是詞作者隨便杜撰出來的。我相信歌詞的真實性的同時,必須接受這麽一個事實:

王二小的犧牲精神,其實超過了我們大部分成年人能夠接受的限度!

他遇上敵人不是意外!

最後,再次緬懷這句歌詞:

“二小他順從地走在前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