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史新解讀10

(2015-11-16 05:11:41) 下一個
     

第四節:問題的提出-貿易逆差的起源和危害

鴉片戰爭前,中國的白銀存量大概在5-6億兩左右。鴉片導致的白銀流出大概1億兩不到吧,也就是戰爭前後那二十年時間裏,1850年後就又入超了。[1]原因嘛,主要是江南生絲,茶葉的生產力被海外需求激發出來了,一發不可收拾。另外鴉片交易隻有在違禁之際,才具有吸取中國白銀的特異功能,一旦開禁成為普通商品,反而失去了這種作用。甲午戰爭以前那三,四十年是清外貿的黃金時代。政府的限製取消了,國外的需求滾滾而來,觸角從上海伸出,遍及長江流域。而西方物質文明又還沒有形成對大眾的吸引,西方的東西能被中國普遍接受的,就是棉紗,棉線,和少量的棉布。再有就是鴉片了。從海關的進出口紀錄來看,1864年到1890年這27年裏,貿易逆差總共2.23億關兩。考慮到當時關冊數據統計方法的不合理,根據蕭梁林先生的修正,這27年裏中國錄得了1億關兩的貿易順差。同期海關記錄了1.45億關兩的白銀淨流入。似乎也驗證了蕭先生的修正。就是說截至甲午戰爭,西方國家對中國並沒有形成絕對的貿易優勢,中國的國際收支一直保持著平衡且略有入超。反過來也說明,隻要堅持開放的,自由的貿易,以農業,初級原料為主要出口商品的落後國家其實未必不能維持其國際收支平衡。隻有當它開始工業化後,收支狀況才會惡化。[2]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你放棄了自己的比較優勢!

洋商運洋貨到口岸銷售完了後,手持白銀必須購買土貨運出。僅將白銀運回是商人的失敗,因為這些白銀不能產生如生絲,茶葉般的利潤。所以洋商必須按購買清單大肆收購,直到耗盡他的白銀為止。反過來也一樣,洋商要是收購土貨過了頭,要支付白銀來做最後的結算,那麽下次他一定會多帶暢銷的洋貨來賣,鴉片不就是這麽來的嗎?所以說,進出口是相互促進的。貿易的雙方互持比較優勢。在自由貿易的環境裏,貿易雙方可以充分運用自己的比較優勢,取長補短,不但促進貿易量的增長,而且保持貿易的平衡。長期持續的貿易不平衡是不可能產生的。以商人的唯利是圖和無孔不入怎麽可能允許不平衡長期存在?商人總能找出交易對手的比較優勢來為自己牟利,這就是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原則。例子不勝枚舉。鴉片就是眾所周知的壞例子。那好例子呢?多的是啊!1850-1890年代中國出口的拳頭產品就是生絲,茶葉,後來給中國人做爛了。那怎麽辦?馬上洋人就開發出了新產品:豬鬃,皮革,桐油,冰蛋,花邊,草帽。這些產品都是過去中國人聞所未聞的。有些根本就不會,比如花邊,都是洋人手把手教出來的。那洋人又不是你父母,憑什麽教你吃飯的手藝?因為他自己要吃飯! 不然你用什麽來購買他的進口洋貨?! 自由貿易之偉大就在這裏!

鴉片戰爭後的清政府對民生持放任的態度,這無意之中和自由貿易合了拍。清政府甚至拿這個做借口用在外交交涉上,讓奧地利人啞口無言。所以1850-1890年代的中國是自由貿易的輝煌時代。隻要你在治外法權的保護之下,你就可以享受無與倫比,空前絕後的貿易自由。3%的關稅,2.5%的國內稅,沒有企業注冊製度,沒有所得稅製度,沒有工商行政管理,沒有物價管理,沒有外匯管製。這樣的貿易環境,即使在全球範圍內,150年來隻有中國一家實踐過。英國號稱自由貿易的堡壘,這個實踐的榮耀他情願讓給中國。所以中國是怎麽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遇裏脫穎而出的?第一要歸功的,就是中國懵咚咚,誤打誤撞地實行了50年徹底的自由經濟,直到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的初衷是進口替代。當時的口號是“以爭利權”,防止洋人用洋貨吸取過多的中國白銀。實際上是以李鴻章,張之洞為首的士大夫官僚階級看中了近代化企業的巨額利潤。舉張謇的大生紗廠做例子,1899年開辦資本金50萬兩,1900年盈利8.6萬兩;1903年資本金100萬兩,當年盈利44萬兩,公積金累積14萬兩。1913年資本金200萬兩,當年盈利88萬兩,公積金累積52萬兩。這種財富增長的速度是傳統農,商經營所不能比擬的。官僚士大夫怎麽可能不動心?於是官辦,官商合辦的近代企業紛紛出籠,來搶分一塊蛋糕。企業主體從自由商人變成了國家官僚,企業行為從自由競爭變成了特權壟斷。李鴻章的上海織布局,開辦之初就獲得了整個上海地區的銷售專利。後來廠子燒掉了,織布局成了空殼子,靠收專利費照樣過日子。有人統計過洋務運動中開辦的企業,即使是純民辦的,開辦人無一不是有官銜在身的,和衙門的關係千絲萬縷,糾纏不清。這種官務侵入商務的現象從洋務運動開始慢慢滋生,成了中國政府以國家名義介入經濟生活的開端。以後雖然有過一戰後民間投資的大爆發。但是這種國家強力主導的工業建設模式卻被日本現代化的所謂成功經驗強化,變成了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不二法門。由商人主導的自由貿易,自由經濟逐漸淡出,自1928年之後加速走入曆史。再也沒有出現過。

從洋務運動開始,中國出現了長期持續的貿易逆差。1896年對外貿易第一次出現了2890萬關兩的逆差。以後幾乎年年逆差,1896-1936,41年裏,順差年隻有6年。逆差總金額達到50.4億關兩。究其原因,就是一句話:自由的貿易環境被打破了。試以紡織業為例說明之:1890年以前,中國幾乎沒有紡織工業。洋紗洋布要暢銷中國,必須拿土貨出口來相抵,不然就是白銀外流,而洋人之誌,不在白銀。上麵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因此1890年以前的中國國際貿易總能得到平衡。洋務運動後,紡織業成為中國工業化的急先鋒,到1910年,中國已經裝備了100萬紗錠。1936年,中國的紗錠總數達到500萬錠,中國也由棉紗進口國一變而為棉紗出口國。表麵上看起來的確替代了進口,實際上棉花從出口國變成了進口國。大量進口的還不光是棉花,還有紡織機械,動力機械,發電設備,輸電設施,還有損耗輔料,比如機針,小東西,利潤豐厚到不敢想象,又是消耗品。想不想替代?那就要建立鋼鐵廠,機床廠,模具廠。這就像釣魚,下個套,你慢慢往裏鑽,越陷越深。

理論上說,通過工業化,實行進口替代,可以縮小貿易逆差,最後達到國際收支平衡。對後進國家算是一條出路。實際上工業化越深入,進口量就越大,進口需求就越來越變得硬性。自由的貿易歸根到底是由自由的供需決定的,供需被扭曲,貿易條件也被扭曲了。脫離自由貿易環境的,大規模的,急迫的進口替代實質上是放棄了自己的比較優勢。工業化的後果,隻是表麵上生產出了可以替代進口產品的本土產品,其背後是購買了先進國家的工業體係,工業專利,技術,工藝,經驗。那麽至少在工業化前期的30-50年裏麵,你花費出去的錢財遠遠超過進口製成品,而你的工業產品並不能和國外同類產品競爭。想要用出口來衝抵你的進口,那隻有壓價傾銷,由此造成或名義,或實際上的虧損。如果此時你居然還保留了你自由商人的本性,那你自然不幹,選擇內銷牟利,再說這不本來就是你搞工業的初衷嗎?長此以往,你的出口是收縮的,你的資源分配扭曲著進入了你的劣勢領域,由此產生的貿易逆差是結構性的,幾乎不可逆轉。那你怎麽辦呢?怎麽來支付洶湧而來的進口產品呢?換句話說,中國近代的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是怎麽解決的?這是研究中國近代史必須回答的問題。

 

[1]1813-1826年印度海關紀錄顯示中國白銀年均流入180萬。從1827到1846年,中國學者的估計數是9000多萬兩。一年450萬兩。印度海關的數據1830-1843年中國白銀流入5877萬兩。年均420萬兩。1846年後就沒有白銀流出這碼子事了。

[2]更有甚者,還可以乘全球原料上漲大發一票。印度就是因為美國內戰引起全世界棉花價格大漲積累起原始資本,從而開創了自己的本土紡織業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豆腐幹' 的評論 : 財權政權相輔相成嘛,在中土,中央和地方的關係一直是很微妙的,涉及到各級官僚權利利益的分配問題 在米國則是各利益集團之間的分配問題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晚清爭來爭去,爭得就是財權嘛。現在也是這樣。爭財就承認爭財,又不丟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挺正常的事。偏偏不承認。用各種各樣的道德借口混淆之,含糊之。搞得近代史一團迷霧。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豆腐幹' 的評論 : 前兩年看過一本電子書"晚清財政和社會變遷",從太平天國起義,各地督撫各自籌措軍費說起,寫到保路運動,作者是從檔案館查了好多資料寫成的,內容很翔實。記得馬關條約前後,有廢厘金加關稅之爭,因為涉及好多地方利益最後沒成,厘金到了民國後期才慢慢廢除。從厘金想到土地財政:)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有關係。一方麵是日本產品輸華障礙完全取消,戰前戰後中日貿易量突飛猛進,日本對華出口成品,進口原料,形成對華巨大逆差。另一方麵既然允許外資前來辦廠,就沒有了限製內資的借口。官僚資本,買辦資本異軍突起。中國迅速進入工業華,需要進口大量機械,技術,人員。而出口不能同比提高。
哈神探 回複 悄悄話 1896 開始出現逆差,會不會與馬關條約的簽訂有關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