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史新解讀6

(2015-11-10 05:14:13) 下一個
正文
白銀的流入
(一)
中國古代的白銀存有量,根據零碎的史料,平均攤薄,則北宋銀課年15萬到20萬兩。以一百年礦產的開采期,共1500萬到2000萬兩的銀課。北宋是十課二的。 則北宋的全部白銀礦產量為7500萬到1億兩。但是北宋沒有用銀的習慣。這些白銀多半做了工藝品用途。鑄成錠儲備起來作為支付使用的,大概隻有政府收去的那2000萬兩。當然這裏的“兩”和以後我們說的“庫平兩”還不是一回事,一則宋斤640克,一兩合40克,二來它的純度應該沒有紋銀那麽高。
        換個角度計算,結論也差不多。1126年金人圍城,北宋政府滿城收刮白銀賠款,得白銀480萬兩。這是一個汴京城裏的白銀貨幣存有量。假設汴京白銀居北方之半,南北方白銀貨幣存有量又各居半,則南北宋之際,中國的白銀貨幣存有量為2000萬兩。南宋政府經常拋出1,2百萬兩白銀購入會子以穩定幣值。那它擁有的白銀貨幣存量應該在1000萬兩以上。
        元代白銀的進出口情況複雜些。元代的海外貿易由於政府的提倡大為發達,按理就會有白銀流入。但是色目人是蒙古人的經濟代理,他們拿了蒙古人給的紙幣後大量套現白銀運往西域,所以,元代的白銀從南方流入,從西方流出,這裏麵到底是入超是出超不好判斷。姑且算它略有出超吧。因為在明初,白銀缺乏,購買力很強。而在元初,民間普遍用銀。元劇裏有大量的用銀情節。哪怕幾分的小額都用銀。這個至少說明元初的某些經濟發達地區,比如江南,白銀的存量足以支持日常經濟的周轉。
南宋到元,政府都是提倡海外貿易的,其結果就是金屬貨幣的大量流出,到了明初中國不光是缺金缺銀,連本來還有一點的銅都變得缺乏了。日常生活都用寶鈔。金瓶梅裏賣燒餅的武大郎隨便往口袋裏一掏就是四,五十貫。白銀的流通要到1450年,才終於代替了用鈔,這要多少白銀才能撐起全國的商業流通盤子呢?估算曆史上的商業銷售總值除了以史載的商稅數據估算外,還可以從人口來估算。比如北宋後期的商稅為四,五百萬貫,假設稅率是銷售額的10%,這已經是高稅額了。則北宋後期的商業銷售總額在四,五千萬貫。再假設黑白經濟對半,則北宋後期的商業銷售額大概有近一億貫。而北宋的人口大概也有一億(五千萬肯定不對,在中國一億是個坎,人口到了一億,經濟會呈現出一種類似資本主義萌芽的繁榮,唐中期,宋中期,明中期都是這樣,你看一眼經濟就知道當時的人口絕不止五千萬)。這樣說來,人均商業銷售額一年一貫。考慮到宋明二朝中國經濟模式並無大變,可以將人均一貫這個參數用在明朝。隻要將北宋的一貫的實際購買力搞清楚就是了。北宋後期的一貫足,大概值一石半大米,絹一匹。那麽假設明中期的人口仍然是1億左右。明一石大米是宋石的1.5倍,按照一石米的人均銷售額,明中期的商業銷售總額約為1億石米,一石米0.25兩白銀。那麽需要2500萬兩白銀,這個算是一年周轉一次。
明的白銀礦課總數1550年前大概1000萬兩,十稅三,礦銀出產總數3000多萬兩,這3000萬兩應該大部分成為了貨幣。那麽到1550年為止中國本土的白銀貨幣存有量大概是5,6千萬兩。這樣說來,1450年前後,日本,歐美白銀進來之前,中國其實並不缺銀,缺銀是後來的事。萬曆年間,大米一石0.5兩了,人口2億了,商品銷售額超過了白銀存量,而白銀因為窖藏周轉的越來越慢,這才開始缺銀起來。
1550年以後中國人瘋狂地追逐白銀,既是缺銀所致,也是出於對財富積累的衝動。中國百姓有史以來就不儲存財富。沒法存,存物吧,易壞。存錢吧,銅錢本身名義價值就超過實際價值,而且死沉,緩急之間很不方便。鈔更是扯蛋。所以白銀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適合老百姓的財富儲存工具。以中國之財富,一旦集中到某樣商品上購買,那整個世界都將供應不上。今日之奶粉,往日之白銀,都是如此。16世紀的幸運在於發現了大量的白銀。百年之後西班牙人終於明白過來了。這些白銀是個禍害。歐洲實際上承受不了這樣大量的白銀。當時世界上誰都沒能力承受這些白銀。除了中國和印度。中國默默地承受了超過自己經濟需要數倍的白銀衝擊,不聲不響地消化了。白銀儲蓄是很大的原因。這樣的分析可以合理地解釋明中期忽然爆發出來的白銀狂熱,為什麽中國會出現超過自身需要的白銀需求,為什麽數倍於正常需求的白銀流入,中國經濟沒有發生大的通脹?為什麽到了明末中國反而出現了白銀短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Ixiaob,謝謝你的推薦。學無止境。對問題的理解也是無止境的。新年好!
lxiaob 回複 悄悄話 明代通貨問題研究——對明代貨幣經濟規模和結構的初步估計 -劉光臨, 另外南京審計學院金融學院的陳昆對明代白銀的研究還比較深入,值得讀一讀
豆腐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鼓勵。
隨意001 回複 悄悄話 請繼續,很好的文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