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沉重的貝多芬序曲:艾格蒙特 ------ 獻給父親

(2015-10-21 07:40:02) 下一個

我的好友馳喻的散文Essay之一(也稱為論文Thesis-上帝的答卷)

 

艾格蒙特

2015-10-21

 感謝公司, 上班還可以聽音樂。

心頭在滴血,最大音量於 BEETHOVEN: Egmont Overture, Op. 84 - BERNSTE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MrFo3uDTkU

 看看維基的文章, 音樂欣賞: 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  -- 震撼!

這部作品的主題是曆史和艾格蒙特伯爵的英雄主義。在音樂中,貝多芬表達他個人的政治理念,尤其是對一個因強烈反抗壓迫而被處死的英雄的讚美”。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9%BE%E6%A0%BC%E8%92%99%E7%89%B9_(%E8%B4%9D%E5%A4%9A%E8%8A%AC)>

作品由以下部分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序曲、歌曲“鼓聲隆隆”和《克拉勒之死》:

  1. 序曲: Sostenuto, ma non troppo - Allegro
  1. 歌曲: “鼓聲隆隆”
  2. 幕間曲: 行板
  1. 幕間曲: 小快板
  1. 歌曲: “充滿快樂,充滿悲傷”
  1. 幕間曲: Allegro - Marcia
  2. 幕間曲: Poco sostenuto e risoluto
  3. 克拉勒之死
  4. 配樂朗誦

…...

馳喻:

這是一部讚美死亡的宏大優美的作品, 也是筆者的最愛之一,筆者“熱愛”悲劇、死亡,可是您不能用“變態”這種過於簡單的詞匯來描述筆者的感受

樂曲的704分, 是全曲的最強音,威權當局處死了艾格蒙特(好友老耿可是個知音,他這樣指出);

然後接著是老套的故事: 星火燎原; 貝多芬用美得令人窒息的“上帝語言”----無須翻譯的音樂符號來講述這一美麗的悲劇。

別人見到路邊的墓地, 會產生恐懼, 對於馳喻 --- 那是意味著PEACE.

別想歪了, 馳喻並不嗜血, 恰恰相反, 他是一個非常悲天憫人之徒。

馳喻想到了他的剛剛過世的父親 --- 一個抽象的“英雄”, 他文革中坐了15年大牢; 遠遠不是後來的那個被大難折磨後, 抽空了靈魂的, 充滿瑕疵的病態老者。

人生百年, 酸甜苦辣…  倒也是豐富多彩。

感謝母親, 她遺傳給了我與貝多芬、莫紮特、舒伯特、門德爾鬆的靈魂共鳴的天賦。使人生永遠可以把“美好”放在第一位, 而去忘記原諒世間的一切腐臭和罪惡。

馳喻已經體悟了足夠的“美好”, 他從來也不去苛求“健康、長壽”

莫紮特僅僅活了35歲, 寫了626之樂曲, 其中至少500首超過“梁山伯與祝英台”(陳剛、何占鼇畢其一生僅僅寫下這首美輪美奐之妙音)

對不起, 我無法用中文來描述莫紮特和貝多芬, 我們中國人在音樂創作領域僅僅是幼兒園水平。

可莫紮特、貝多芬永遠是不朽的!地球上每一秒鍾都有人在演奏/聆聽他們的音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done_that 回複 悄悄話 貝多芬也是我的最愛。艾格蒙特序曲的戲劇性多於沉重。
另外莫紮特雖然偉大,卻也沒寫500首超過“梁山伯與祝英台”的作品。還是不要太妄自菲薄了。
silverbug 回複 悄悄話 沒有一個音樂家能像貝多芬那樣感動著我。 他的音樂超越了音樂本身,他的音樂就是對真理不懈的追求。

一個小筆誤:“何占鼇”應是何占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