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本心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正文

論友情

(2015-12-31 11:38:17) 下一個

到年底了,想起一些老友與同學們,想聊幾句,其實也沒話可談。就想上網上找點東西,發給他們,應應景吧。

找到了下麵的英文,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把下麵這段話翻譯成漢語:
【“When we honestly ask ourselves which person in our lives mean the most to us, we often find that it is those who, instead of giving advice, solutions, or cures, have chosen rather to share our pain and touch our wounds with a warm and tender hand. The friend who can be silent with us in a moment of despair or confusion, who can stay with us in an hour of grief and bereavement, who can tolerate not knowing, not curing, not healing and face with us the reality of our powerlessness, that is a friend who cares.”  ― Henri J.M. Nouwen, Out of Solitude: Three Meditations on the Christian Life 】

在豆瓣網上看到好像有作者的中譯著作,但我沒讀過。我就試圖把這段話翻譯一下,也許詞不達意,畢竟,他【中文翻譯是-盧雲神父】是宗教人士,談靈修,我沒有那個層次。下麵是我的翻譯;
=================================================================
如果我們誠實的捫心自問,哪一個人是我們生命中最為不可或缺的人?
我們經常發現,他|她不是那些給我們提供睿智的人,不是給我們找到出路的人,也不是那些給我們治愈傷痛的人;
他|她是願意共享我們的苦痛的人,是願意用溫暖而輕柔的雙手撫慰我們傷口的人。

真正的友人,是在我們絕望與困惑的時候與我們一起共享寂然的人;
真正的友人,是在我們悲傷而痛失摯愛之時與我們呆在一起的人;
真正的友人,是能夠容忍我們不能自知自治與自愈的人;
真正的友人,是願意與我們一起麵對我們的無能為力;
這樣的友人,才是真正關愛我們的人。 

=================================================================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盧雲神父首先用【取非】的方式,定義一個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人,這與道德經中【道可道,非常道】是相合的。哲學家,或者這位靈修人士,想去定義【形而上】的概念,可是不得不求助於【形而下】的東西。

我認為我讀懂了這段英文,想把它翻譯出來與人共享。可我把【形而上】與【形而下】放在一起的時候,我發現也許並沒有明白什麽。

沒想玩弄詞藻,是真的糊塗了。經常有人感歎中文的博大精深,但我也是真沒明白【not curing】與【not healing】 的細微差別在哪裏。任何語言,都有自身的魅力。

如果找不到恰當的語言,那也許共享寂靜,真的是最高的關愛境界。
如果物質不能提供更多的解脫,那麽容忍是不是更為偉大哪?
反反複複,總是不能擺脫紛紛擾擾,需要麵對的,是無能,而不是無助。

 

還是盧雲神父的話:

“Forgiveness is the name of love practiced among people who love poorly. The hard truth is that all people love poorly. We need to forgive and be forgiven every day, every hour increasingly. That is the great work of love among the fellowship of the weak that is the human family.” ― Henri J.M. Nouwen 

寬恕,是那些不能很好踐行【博愛】的人給【愛】賦予的一個名號而已。殘酷的真相是所有的人都不能很好的踐行【博愛】。我們需要每日每時累積不斷地寬恕與被寬恕。寬恕與被寬恕,是博愛的傑作,是在我們軟弱低微的人類大家庭中博愛的傑作。 

=================================================================
年輕人,理解寬恕過早,也許就會太老成而失去了朝氣,也許並不好?

有了一把年紀,還事事放不下,不寬恕別人,更不寬恕自己,那可怎麽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