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兩宋係列四:真宗為政之七:宿將高瓊病逝與前樞密使王顯去世

(2020-09-29 09:37:15) 下一個

景德三年(遼統和二十四年)即公元1006年九月下旬,夏州的羌首趙德明派人向北宋奉表納款。

九月二十八(丁卯),麟延(陝北)鈐轄張崇貴入朝上奏說:“趙德明派牙校劉仁勖來進獻誓表。請陛下將該表收藏在盟府。”還上言說:“臣早先請求的回圖(即商旅往來免收關稅)和開放青鹽禁令,雖然朝廷沒有準許,然而既然趙德明已發誓立功效命,還希望朝廷將此作為異日的獎賞。”宋真宗趙恒賜給他詔書表示嘉獎。

這月,遼聖宗耶律隆緒前往南京(幽州)。冬十月初一(庚午),遼聖宗率領群臣為蕭太後上尊號為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承天皇太後;群臣也為遼聖宗上尊號為至德廣考昭聖天輔皇帝。

同一天,宋真宗任命趙德明為定難軍節度使兼侍中,封西平王,給他的俸祿也跟內地的藩臣一樣。朝廷又抄錄了趙德明的誓表,讓渭州派人帶著它到西涼府給那裏的各個蕃部看,並轉告甘、沙二州的蕃部首領。朝廷又要求趙德明送子弟到京師當人質,但趙德明覺得他的先世沒這樣做過,所以沒派子弟前來,隻是進獻駱駝和馬匹謝恩而已。

十月初八(丁醜),宋真宗任命張崇貴為趙德明旌節官告使,太常博士趙湘為副使,去賜給趙德明襲衣(一套官服)、金帶、金鞍勒馬,銀一萬兩,絹一萬匹,錢二萬貫,茶二萬斤。

十月二十五(甲午),兩浙轉運使姚鉉因違法被官場除名,貶為連州文學。

十月二十八(丁酉),朝廷將宋太宗的明德皇後安葬在永熙陵(即宋太宗的皇陵)。

十一月初四(壬寅),罕得一見的周伯星再次出現(當年五月已出現一次)。

十一月十二(庚戌),宋真宗改任知永興軍府(長安)周瑩為邠、寧、環、慶都部署,然後任命孫全照代他出任永興軍。

十二月初五(癸酉),出現太白晝見(白天見到金星)的天象。五天後,已經臥病數月的忠武節度使高瓊去世。

高瓊家世代是燕人,祖父是高霸,父親是高乾。五代時,李景占據江南,暗中和契丹勾結,每年雙方都互派一名使者。高霸曾奉契丹主的詔命,帶著高乾出使江南的李景。他們剛到江東時,江南人想挑撥契丹和中原的關係,緩解戰場的危局,因此殺了高霸,把高乾安排在濠州居住。他們聲言說高霸是被汴人(後周)所殺。高乾在濠州生了三個兒子。因江東弱小,很快他就帶著家小回歸中朝。朝廷給他亳州蒙城的田畝,因此高瓊成了那裏人。高瓊少年時勇猛無賴,淪為強盜。事情敗後,官府準備將他在集巿處死。當時暑熱多雨,他的創傷潰爛。看守的人因此大意了,高瓊於是趁機砸開枷鎖上的釘子逃走。後來他到北宋大將王審琦手下做事。趙光義(即後來的宋太宗)人開封尹時,知道他的勇猛,因此召他到自己帳下。趙光義曾在禁中侍宴陪伴宋太祖,結果喝得大醉。退下時,宋太祖送他到苑門。當時高瓊與戴興、王超、李斌、桑讚跟從趙光義。高瓊左手拉著韁繩,右手扶著馬鐙,趙光義才能勉強爬上馬背。宋太祖看到高瓊等人十分魁梧強幹,因此賜給他控鶴禁軍的官服和腰帶及禮器玉帛,並勉勵他們盡力侍奉趙光義。

宋太宗即位後,提擢他為禦龍直指揮使。他還跟從宋太宗親征太原。宋太宗命令他帶領兩班弓弩手,合圍攻城。當出討幽薊失利時,禦駕倍道兼行趕回京師,留下高瓊和軍中的儀仗鼓吹殿後。後來六班扈從都來不及跟上禦駕,隻有高瓊首先率領所部趕到行宮去見宋太宗。宋太宗非常高興,慰勞了他一番。太平興國四年(979),高瓊升遷天武都指揮使,兼領西州刺史。翌年,他改任神衛右廂都指揮使,兼領本州團練使。禦駕巡幸大名府時,命令高瓊和日騎右廂都指揮使朱守節分別擔任京城內巡檢。後來他因事被支出朝廷,去擔任許州馬步軍都指揮使。

剛好當時有幾十個逃亡的龍騎士卒,想趁著許州知州臧丙到郊外去的機會,劫持他作為首領反叛。高瓊得知這陰謀後,馬上轉告了臧丙。臧丙急忙趕回州城,高瓊然後親自率領幾十名隨從,挾著弓矢騎馬前去追捕。到了榆林村,他們趕上賊眾。賊人躲進村子後舍,爬到牆上抗拒。賊首青腳狼張開弓弩準備射殺高瓊。高瓊開弓一箭就把青腳狼給擊斃了,將賊眾全都生擒後送到州裏。臧丙上奏了這事。剛好宋太宗打算北伐,便召他歸來。授他為馬步軍都軍頭,兼領薊州刺史和樓船戰櫂都指揮使。他率領一千艘戰船趕赴雄州,接著又進駐易州。王師回來後,宋太宗任命他為天武右廂都指揮使,兼領本州團練使。

端拱初年(988),高瓊升遷左廂,不久改領富州團練使。那年秋季,他出任單州防禦使,又改任貝州部署。他當時的任命狀是和範廷召、王超、孔守正一同下達的。幾個月後,範廷召等人全都重新恢複了禁兵軍職,高瓊為此悶悶不樂。當時王承衍鎮守貝丘,他妻子秦國長公主經常出入禁中,所以知道宋太宗還是很信任高瓊,所以經常寬慰他。端拱二年,宋太宗召他回朝。按照慣例,隻有廉察(諸如觀察使)以上官員入朝時,朝廷才會賜給茶藥。這時,宋太宗特意賜給高瓊茶藥,表示對他的恩寵。那年三月,朝廷調換朔、易一帶的帥臣,宋太宗下製授高瓊為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兼領歸義軍節度使。範廷召他們這時才加觀察使,所以不能和高瓊相比。不久他出任並州馬步軍都部署。當時大將潘美也在太原。按照舊製,兼領禁軍職務的節度使位置居上。高瓊因為潘美是宋太祖舊臣,所以上表請求自己位居其下,宋太宗也準奏。有些衛戍士兵因廩食陳腐而喧嘩,頗有怨言。高瓊知道後,有一天出去巡視諸營。士卒正聚集一道進食,高瓊順便拿來他們的飯,自己吃了起來,然後跟大家說:“如今邊陲沒有警報,你們坐著吃飽穿暖,應當知道自己是很幸運的。”怨言因此止息。不久他改任鎮州都部署。至道中年,他改任保大軍節度使,照樣兼領禁軍。

宋真宗即位後,加高瓊為彰信軍節度使,還任命他為宋太宗山陵部署。接著高瓊再次出任並代都部署。鹹平中年,契丹侵犯邊塞,契丹國母(即蕭太後)的車帳抵達狼山大夏。宋真宗親自出巡河朔,派楊允恭飛馬前往,去召高瓊率領所部兵出土門,和大將石保吉在鎮、定一帶會合。後來傅潛因故意逗留拖延獲罪,宋真宗當即召高瓊取代他。罷兵回來後,高瓊恢複本任。轉運使上言談到高瓊的政績,宋真宗下詔褒獎了他。鹹平三年(1000),高瓊接受替代回朝,以手傷不能持拿牙笏。宋真宗因此下詔讓他拄拐杖入宮謁見,授他為殿前都指揮使。先前,範廷召和桑讚所部的兵馬臨陣退卻,言政的人請求對他們治罪。宋真宗征求高瓊的意見,高瓊回答說:“兵違將令,於法當斬。然而陛下去年已赦免了他們的罪,如果現在又要對他們治罪,而他們又駐紮在各路,突然臨時易將,臣擔心會造成軍心浮動。”宋真宗也就算了。

景德中年,禦駕北巡。當時前軍已和遼兵接戰。宋真宗想親臨營壘,但有人勸他回到南邊。高瓊說:“敵軍已經疲勞,陛下應當親自前往,好督促諸軍的成功。”宋真宗很高興,當天就前往澶淵(今河南濮陽)。翌年,宋真宗因為和契丹議和後罷兵,便打算精簡禁軍,讓諸班當值十年以上的士卒都補任軍校,讓年老的退為本班剩員(準備退伍)。高瓊進言說:“這不是激勵士卒的做法。宿衛士卒難道不辛勞嗎?”於是宋真宗將年限改為八年以上都能得到敘補。馬軍都校葛霸代理步軍司,當時因病告假,所以宋真宗讓高瓊兼領馬步二司。高瓊私下從容地上言說:“臣已衰老,如果再得個犬馬之疾,那麽就必須有位將領來總領這二職。臣事奉先朝時,侍衛都虞候以上的經常多達十員,職位不相上下,所以容易更換對調。況且如果讓軍伍熟知他們的名望,一旦邊藩有急,也可以從中選用。”宋真宗深以為然。沒多久,他因久病請求解除兵權。宋真宗於是授他為檢校太尉兼忠武軍節度使。景德三年冬,他病情加重,不久就去世了,終年七十二歲。宋真宗追贈他為侍中。高瓊不識字,但卻通曉軍政。他頗為自任,很少和副將商量大事。他也善於教育他的七個兒子:李繼勳、李繼宣、李繼忠、李繼密、李繼和、李繼隆、李繼元。其中李繼勳和李繼宣最知名。

當高瓊病故時,有司部門上言說隻能取消一日朝會。宋真宗覺得高瓊未曾有過過失,所以特意為他取消二日朝會。

十二月十七(乙酉),宋真宗到近郊狩獵,將親自獵獲的野兔交付有司部門用作太廟的祭享。十二月二十(戊子),他下詔給牛羊司(掌管用於太廟祭祀用的牲畜),不要屠殺有孕和哺乳的牲畜,將它們放歸牧場。

十二月二十三(辛卯),因宋真宗即將前往朝拜皇陵,朝廷禁止路上演奏音樂。次日,他臨幸秦國長公主的府第。她是宋太祖的女兒。宋真宗接著又前往北宅探視堂兄弟趙德鈞的疾病。同時,他任命宰臣王旦為朝拜諸陵大禮使。

先前,江、淮一帶每年運送大米到京師,但沒有固定的製度。這年,朝廷開始聽從發運副使李溥的請求,規定六百萬石為每年的定額。

這年,西涼府的龕穀等十族、高溪州、風琶溪洞諸蠻酋長都派人來京師入貢。京東、京西、河北、陝西都發生饑荒,朝廷派人前往賑濟。博州出現蝗蟲幼蟲,但沒有成災。

這年,遼國選拔了進士楊佶等三十三人。

景德四年(遼統和二十五年)即公元1007年春正月初一(己亥),宋真宗登禦朝元殿接受朝賀,並下詔,讓京畿流放以下的在押囚犯遞減罪刑一等。同時,他派工部尚書王化基乘坐驛傳前往河中祭祀後土廟,用重大祭祀的禮儀,告知自己即將朝拜皇陵。

正月初六(甲辰),宋真宗任命知樞密院事陳堯叟為東京留守。

也在這天,趙德鈞病故。趙德鈞字子正,是宋真宗叔父已故趙廷美的兒子。他生性溫和文雅,善於書翰,喜好書寫雜篇。淳化初年(990),他官拜右武衛將軍,經四遷官至右衛將軍。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加他為右監門衛大將軍。這時他病故,宋真宗追贈他為河州觀察使,追封安鄉侯。他的妻子也已去世,留下十四個年幼的兒女。宋真宗很為此嗟歎哀悼。

次日,契丹使者告辭歸國。同時,宋真宗任命三司(鹽鐵與度支和戶部)使丁謂為隨駕三司使,鹽鐵副使林特為副使。丁謂機敏而有智謀,但善於附會主上,而頗有心計。他在三司時,那裏的文牘堆滿桌幾;許多胥吏長久難以解決的難題,丁謂往往一句話就決定了,讓大家都如釋重負。

正月二十一(己未),宋真宗的禦駕離開京師,並於次日停留在小中牟縣。他蠲免那裏拖欠的租稅,釋放在押囚犯,還賜給父老衣服布帛。在經過的其他地方也一樣。

這期間,知天雄軍府王顯去世。王顯字德明,是開封人,最初任殿前司小吏。宋太宗還在藩王官邸時,他曾事奉左右。王顯生性恭謹耿介,不喜歡親狎,從未去過集市遊蕩。宋太宗即位後,補任他為殿直,後來又升遷他為供奉官。太平興國三年(978),宋太宗授他為軍器庫副使,不久升遷他為尚食使。一年多後,他和郭昭敏一同出任東上閣門使。太平興國八年春,王顯官拜宣徽南院使兼樞密副使。同年夏,宋太宗下製授他為樞密使。宋太宗跟他說:“你的世家本是儒生,隻是在少年時遭到戰亂而失學。如今你掌管朕的機務,沒有空閑博覽群書。但如果你能熟讀軍戒三篇,也能免於成為麵牆(不學無術)之人。”因此取來該書賜給王顯,還賜給他道德坊的一區住宅。後來他在位日久,機務日益繁忙。副使趙昌言和寇準都鋒芒畢露,時常輕慢王顯。王顯有所失誤時,經常固執不肯改正。宋太宗經常當麵警戒他。淳化二年(991)八月,宋太宗下詔嚴厲責備他,接著將他貶為隨州刺史兼崇信軍節度和觀察等使,讓他赴任。

很快王顯又出任知永興軍,不久又改任延州。當時夏州和益州都出現賊寇騷擾,王顯為此上疏說:“近年以來,兵戎的事情一直沒有停息。李繼遷在靈夏一帶辜負皇恩,王小波又在巴卭一帶騷擾國政,河西的坤維(西南方)也興起軍旅。然而李繼遷突然又歸化朝廷,派他弟弟入朝覲見,願意重修職貢。陛下曲意對他加以容納,允許他內附朝廷,向他示以德信,給予恩賜。這可算是綏靖懷柔至極了。然而李繼遷狼子野心,不可深信。朝廷還是應當謹慎衛戍邊境,加固城壘,積累糧草;然後遴選將才勇士,將邊任托付他們。即使發生緊急,那麽邊境平時有備,對方又怎能成為禍患?至於蜀寇未平,人神共憤;陛下應當申明將帥,讓他們盡速刻期蕩平。這樣既能免得勞師費財,也能防止事久生變。又何況卭蜀一帶物產豐富。那裏的士卒驕橫怠惰,拖延顧望,的確兼而有之。所以不用害怕西南,朝廷必須密謀興兵討伐。如果分散中朝的勢力,那麽隻會助長外寇的奸謀。”

根據當時的規定,邊境的糧食不許運往河西,而河西的青鹽也不得過界販賣。違犯的人不論多少,一律處斬。王顯請求在依法處置違犯犯人的同時,其餘的則盈根據情節區別判罪。奏折上呈後朝廷還沒答複,就移任他為秦州知州。當初,溫仲舒任知州時,曾開采山林,並暗示蕃部獻出他們的土地。後來朝廷雖然不再提出這一要求,但官府照樣繼續砍伐那裏的森林。轉運使盧知翰請求酌量給蕃部一些茶葉和絲采,作為酬報,讓他們獻出山林。朝廷於是派張從式和王顯一同前往考察是否可行。王顯上言說:“近來朝廷因趙保吉(即李繼遷)前來修貢(稱臣納貢),一心想讓邊城得到安寧。如果現在為了開拓疆界而興師動眾,臣覺得十分不便。”這事也就作罷了。

鹹平初年(998),王顯入朝,並改任橫海軍節度使兼鎮州知州。鹹平二年,樞密使曹彬病故,朝廷又拜王顯為樞密使。郊祭大禮後,宋真宗加他為檢校太師。宋真宗臨幸大名府時,內樞中隻有王顯和副使宋湜扈從。議政的人大多認為王顯專門負責兵機要事,而謀略卻並非他的長項。當宋湜去世時,宋真宗才任命參知政事向敏中為代理同知樞密院事。鹹平三年春,宋真宗改授王顯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定州路行營都部署、河北都轉運使兼定州知州。那年秋季,地方官吏和平民前往駐泊都部署孔守正那裏,讚揚王顯的政績,希望留下他,至少再借用一段。孔守正將這事奏聞朝廷。翌年秋季,宋真宗加他為鎮、定、高陽關三路都部署,允許他便宜從事。十月,契丹入寇,前軍已過了威虜軍。當時一直下雨,契丹用獸皮作弓弦,因潮濕而不堪使用。王顯趁機帶兵打敗了他們,還殺死或生擒他們的名王和貴將十五人,並繳獲羽林印二枚,斬首二萬級。王顯上言說:“先前奉詔,令臣在附近布陣,以及接應救援北平控扼之路。但沒多久,敵騎已越過屏障。臣的前陣雖然取得勝仗,但終究還是違背了詔命。”因此上表情罪。宋真宗降下手劄,慰撫他的憂慮和畏懼。

翌年,王顯請求退休致仕,但宋真宗不許,改任他為河陽三城節度使。他即將赴任時,朝廷正在議論禦駕親征。王顯上言說:“盛寒即將來臨,敵兵也尚未侵犯邊塞。陛下輕動鑾輿,直接前往荒僻的邊境。如果不能遇到敵寇,王師將會十分疲勞。何況如今李繼遷尚未消滅,西陲仍然不寧;倘若北邊部落和他們勾結,那麽中國的禍患就無法估量。議政的人卻在此時提出要收複幽薊,這真不是好計策。凡是建議舉行大事的,都得上下協力,才會成功。如今公卿士大夫以至庶民,都還有不同意見,所以不能說是萬全之舉。如能挑選將帥,訓練士卒,加固城壘,修繕甲兵,那麽也足以對付敵寇。陛下如果一定要收複燕薊舊地,則必須敬修文德和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好奉行天罰。然後才能成功。”

景德初年(1004),他改知天雄軍府。王顯又上言說:“自從祖宗創業以來,大多命令近臣統領軍旅。今後宣徽使必須在文武群臣中,挑選通曉邊事的大臣出任。這是因為位高則威名顯著,識遠則功勞建立。因罪被罷黜的武臣,應當予以寬容,不能因一個過錯就棄置他們。如果再次啟用,他們必定感恩,定會拚死效力。所以說使用功臣還不如使用罪臣。至於臨敵命將,則貴在授予全權;至於出師應敵,則必須約束將校,使他們互相接應救援。如果辦到以上各點,則軍威倍增,人心更勇。”接著他上表請求趕赴行在,宋真宗也答應了。同年秋季,宋真宗讓他返回鎮所。契丹入寇時,宋真宗考慮禦駕親征。王顯又上呈了三個策略,說:“大軍正在鎮、定一帶,契丹必定不敢南侵。陛下的禦駕隻要停留在澶淵,然後下詔讓鎮、定二道出兵,會合河南官軍,合擊敵兵就行了。如果契丹母子虛張聲勢,用以抗拒我軍,再暗中派精銳南攻禦駕前頭諸軍,那麽陛下可以命令鎮、定的王師直接攻擊戎敵主帳,攻打他們的營寨。那麽沿著黃河的契丹遊兵就將不戰自屈。否則陛下可派出一千騎兵和三千步兵,在濮州渡過黃河,橫掃澶州,再派大軍追北掩殺,也可出其不意。”後來朝廷和契丹締結澶淵和盟。接著西北的趙德明也派使者修貢稱藩,朝廷聽從王顯的請求,對他加以賞賜,並允許開放鹽禁,用以周濟邊民。

景德三年冬季,王顯生病。宋真宗派中使帶著禦醫前往診療。翌年正月,宋真宗允許他回到京師。當時禦駕前往上陵,王顯跟賓佐說:“我的年齡和官位都到了極點。如今天子要經過虎牢,我卻不能一拜禦駕的風塵,真是個遺恨。”說完淚下。他回到京師後,才兩個晚上就病故了,終年七十六歲。禦駕到了鄭州,宋真宗得知他的死訊,馬上派宮苑使鄧永遷飛馬前往,監護他的喪事,並追贈他為中書令,諡號忠肅,還錄用了他的兩個兒子。

王顯自三班(供奉官和左右殿直)沒幾年就成為正樞密使,提升之快,當時無人可以比擬。王顯在軍司當胥吏時,大將張永德作為滑州節度使兼任殿前都點檢。當王顯自樞密使出鎮孟津,並兼任相帥(帶平章事頭銜的藩帥)時,張永德由太子太師也成為相帥。他們的任命在同日宣布,張永德隻兼任禦史大夫,位置反在王顯之下。時人為此感到驚訝。王顯居中執政,矯情地厚待手下胥吏,謹小慎微,一心隻想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已。在藩鎮時他也縱容部曲騷擾下民,因此輿論對他有所非議。

要想知道宋真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