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四年(遼統和五年)即公元987年八月初五(乙未),宋太宗趙炅(趙光義)下令說:“諸路轉運使及州郡長吏,自今以後,一律不許擅自舉薦人出任部內官員。如有缺員,必須及時具體奏聞。”先前所推薦的人,大多涉嫌是親友或朋黨,所以朝廷杜絕了這一做法。
八月初十(庚子),朝廷蠲免諸州官吏所拖欠的京師糧倉二十六萬七千石米。
八月十九(己酉),水部員外郎兼諸王府侍講邢昺獻上《分門禮選》二十卷。宋太宗翻看了內容,發現一篇《文王世子篇》,閱讀後十分高興。他又聽說諸王時常征求邢昺有關經義的意見,邢昺總是為他們闡述君臣父子之道,還反覆加以解釋。宋太宗更加喜悅,於是賜給邢昺禮器玉帛。
九月初四(癸亥),朝廷考核各地送來的醫術人員,並挑選其中優異的當翰林學生。
起居舍人田錫進獻乾明節祝壽詩,又上書請求朝廷東封泰山。九月十八(丁醜),宋太宗讓田錫守本官,兼知製誥。田錫喜好直言,有時會讓宋太宗無法容忍;這時田錫就會從容地打圓場道:“陛下日往月來,養成了聖性。”宋太宗因而轉嗔為喜,更加器重他。九月二十二(辛巳),宋太宗下詔,定於來年正月到東郊皇家籍田親自耕耘,並命令翰林學士宋白等人詳定儀注(禮儀程序),並為此設置五使,就像南郊祭祀的大禮那樣。
九月二十七(丙戌),遼聖宗耶律隆緒前往南京(幽州,今北京),並在那裏過冬。
冬十月十七(丙午),宋太宗將雄州都部署劉廷讓流放到商州(沒講具體原因)。
十月二十三(壬子),已退休的左仆射致仕沈倫去世。沈倫字順宜,是開封太康人,原名沈義倫,因和宋太宗原名同一字,所以改名沈倫。他年輕時到嵩、洛之間學習三禮,後來靠講學自給。後漢乾祐中年,白文珂出鎮陝州,沈倫前往依附他。後周顯德初年,趙匡胤(即後來的宋太祖)領同州節度使。宣徽使昝居潤跟沈倫關係密切,因此將他推薦給趙匡胤,趙匡胤於是將他留在幕府。趙匡胤接著領滑、許、宋三鎮,都署任沈倫為從事,讓他掌管留使的財務;沈倫以清廉見聞。當宋太祖接受後周禪讓時,將沈倫自宋州觀察推官任上召回出任戶部郎中。他奉詔出使吳越歸來後,上奏了十多件改進的事,宋太祖都聽從了。沈倫從江南回來時經過揚、泗一帶。那時那裏發生饑荒,很多百姓都餓死了。郡裏長吏跟沈倫說:“郡中的軍糧儲備還有百餘萬斛,假如借貸給百姓,到秋季時再讓他們用新收成的穀粟還給官府,這樣對官府和民間都有好處。但非沈公上言不可。”沈倫回來後轉達了這事。但朝臣紛紛反對說:“今天如果用軍糧儲備賑濟饑民,一旦荒年沒有盡頭,那麽誰能承擔責任?”宋太祖以此反問,沈倫說:“國家用倉庫的穀粟救濟百姓,自然就會召來天地的和氣,帶來年景的豐稔,哪裏還會有水旱災害?這事隻能靠陛下自己拿主意。”宋太祖當即命令開倉借貸民眾。
建隆三年(962),他升遷給事中,並於翌年春出任陝西轉運使。王師伐蜀時,宋太祖啟用沈倫為隨軍水陸轉運使。先前,王全斌和崔彥進率軍進入成都時,競相強奪民家的玉帛和子女,隻有沈倫獨自居住在佛寺,吃的也是蔬食。有人送給他奇珍異寶,都被沈倫拒絕了。東歸時,他行囊篋中隻有圖書數卷而已。宋太祖得知後,貶斥了王全斌等人,提拔沈倫為戶部侍郎兼樞密副使。宋太祖親征太原時,讓沈倫兼領大內都部署,主管留司三司事務。
先前,沈倫的宅第十分簡陋,但他處之安然。當時朝廷權要大多都違禁從秦、隴一帶購買大木料,營建私宅。當事情敗露後,他們都到宋太祖麵前為自己辯護。沈倫也曾為母親購買木料營建佛舍,因此也奏明了此事。宋太祖笑著跟他說:“你並非無視規矩的人。”知道他並未修繕自己的宅第,宋太祖便派中使按照圖樣監工為他修建。沈倫私下告訴使者,希望宅第蓋得小些。使者奏聞宋太祖,宋太祖也不想違背他的誌向,答應了。開寶二年(969),他因母親去世丁憂離職,但宋太祖馬上讓他起複(中止服喪)視事。開寶六年,他官拜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兼提點荊南和劍南水陸發運事。宋太祖到西洛舉行大祭時,任命沈倫為東京留守兼大內都部署。很快他又召沈倫趕赴行在,讓他參預大禮。
太平興國初年,他加右仆射兼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宋太宗親征太原時,又讓沈倫為留守兼判開封府事。大軍回來後,宋太宗加他為左仆射。太平興國五年,史官李昉和扈蒙撰寫宋太祖實錄五十卷,沈倫作為監修國史,將新作獻上。宋太宗賜給他襲衣(一套官服)和金帶。翌年,宋太宗加他為開府儀同三司。這年他生病,此後經常告假。
宰相盧多遜即將出事前,沈倫已上表請求退休致仕。翌年盧多遜敗了,宋太宗因沈倫和他同列為相,沒有察覺他的奸佞,所以下詔對他嚴加責備,將他貶為工部尚書。他兒子都官員外郎沈繼宗,當官本是因為父親的門蔭,所以朝廷不讓他繼續擔任朝臣。當時沈倫因病不能起床,所以隻能上表謝恩。沒多久,沈倫再次上表乞求骸骨退休,宋太宗重新任命他為左仆射,讓他在該位置退休致仕。宋太宗因沈倫是國初舊臣,當即恢複沈繼宗的官職,好慰撫其心。這時他病故,終年七十九歲。
沈倫清廉耿介,純樸恭謹。禦駕每次離京時,大多讓他留守京師。他喜好佛教,相信因果。他曾在盛夏日子裏坐在房間裏,任意讓蚊子毒蟲叮咬皮膚,童子拿著扇子想為他驅蚊,沈倫馬上嗬斥住他,希望以此祈福。在相位的時日,正值饑年,鄉人向他借貸穀粟,他從不拒絕,以至借出幾乎一千斛。一年多後他將借據全都燒了。沈倫貧微時娶了妻子閻氏,沒有兒子,他的妾田氏生了沈繼宗。沈倫富貴後,閻氏將自己的封邑再三讓給田氏,沈倫於是為閻氏在太康修建了一座宅第,然後將田氏轉為正室。朝廷大臣因為對他有所非議。
最初,有司部門建議定沈倫諡號為恭惠,沈繼宗上言說:“亡父二十歲弱冠時,即從事儒業,從未跟從過賊人,後來被招為賓客,有幸遇到清明時世,官至相位。臣見到國朝已故的宰相,薛居正諡號為文惠,王溥諡號為文獻;這雖然並非近來的製度,其實也是常典。如果覺得臣父起家不是出於文學,但他也曆任集賢和修史的文職。所以臣請求改諡為文。”
主管太常禮儀院的趙昂和主管考功的張洎反駁道:“沈倫曆事兩朝,很早就升上台省,有敬畏和謹慎的美稱,也有憐恤周濟的善心。按照諡法:在位不懈,亦即辦事嚴謹,奉上恭敬、執事堅定、執禮待客、處事以信、對下不驕、遠離恥辱、賢而不伐、尊賢禮讓、愛民孝悌、不懈為德、遇過能改;這些美德都能稱為‘恭’。諡法又說,慈民好與,亦即質地仁慈、愛民好柔、寬裕不苛、和藹受諫;這些美德都能稱為‘惠’。自漢朝以來,這二者都算是美諡。譬如唐朝宰相溫彥博,奉詔傳旨都很明察公允,也隻諡為‘恭’;竇易直舉薦人才時從不避嫌,因此諡為‘恭惠’。而沈倫位居台衡,由於際遇,也隻能處事謹慎,自我保全,以‘恭’配‘惠’,美稱已經過分。又有,按照諡法:道德高尚和博學多聞的為‘文’,忠信仁義和待人以禮的為‘文’,寬而不慢和廉而不劌(語出《老子》:‘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意即廉潔卻不傷人)的為‘文’,堅定剛強和毫不暴虐的為‘文’,敏而好學和不恥下問的為‘文’,道德俊美和才華秀麗的為‘文’,修治朝班和保持製度的為‘文’。從前張說諡為文正,楊綰諡為文簡,人們還覺得不夠恰當。這都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和大義尚未達到那程度,雖然承蒙皇帝的特賜,但的確未必公正。如果大臣的子孫得以為他們的父祖陳請,那麽曲台(即禮儀禮製部門)和考功部門不是形同虛設?而彰善闡惡的原旨就失去意義了。沈繼宗因他父親曾任集賢殿學士及監修國史的職務,就要跟薛居正和王溥相比,那麽那些混跡辭場,曆知製誥的平庸官員,也都能用‘文’為諡。這哪能符合國家的章典?至於集賢和國史,都是宰相兼領的職責,並非必須由文雅人士才能出任。沈倫的諡號,臣等希望還依照先前。”宋太宗準奏,因此追贈他為侍中,諡號恭惠。
十一月二十一(庚辰),宋太宗下詔說:“帝王設置官爵以駕馭權貴,利用祿秩以養育賢能。正是以此要求他們清廉正直,責成他們敬重官業,所以俸給的數目必須從優。一應百官的俸錢,先前發給等值的其他物品,以八分為十的,自今以後全發給實數。”
雍熙初年,集中在宮闕的貢舉人員經常過萬,禮部考試合格奏名的也不少於千人。宋太宗從早晨直到晚上,臨軒閱覽試卷,要好幾天才能看完。宰相擔心他過於疲勞,因此屢次請求將考察貢舉的事歸還給有司部門。十二月初一(庚寅),宋太宗下詔說:“自今年以後,將按照唐朝的慣例,由春官(禮部的別稱)負責貢舉。”
同時,前宰相山南東道節度使趙普來京師上朝,宋太宗召他上殿,加以慰撫。趙普見到宋太宗時感慨萬分,流淚咽嗚,宋太宗也為此動容。皇子開封尹陳王趙元僖趁機上疏說:“趙普是開國元老舊臣,為人忠厚莊重,而且很有謀略。希望陛下再次將政事委托於他。”宋太宗嘉許地采納了。
十二月十三(壬寅),宋太宗臨幸建隆觀和相國寺祈雪。十二月二十一(庚戌),他到近郊畋獵。十二月二十八(丁巳),京師下大雪。
這月,雄、霸等州相繼上告,說遼人將要入寇邊境,請緊急設防。寧邊軍在幾天內接連得到八十多細作的諜報,但知軍柳開獨自不信。他還寫信給翰林副使郭守文,陳述五件大事,堅持認為遼人必定不會前來。後來果然證實了諜報實屬虛妄。當時宋太宗也在商議親征遼國,河北東路轉運副使王嗣宗上疏,談到遼軍必定不會入侵的理由,宋太宗這才作罷。
有個叫白萬德的真定人,任遼國貴將,統帥邊兵七百多帳篷。寧邊有個豪傑是白萬德的姻親,經常到境外去看望白萬德。柳開於是讓他去勸說白萬德,想叫他成為內應,打開幽州城門接納王師,並許諾他,說朝廷會給他裂地封侯的獎賞。白萬德答應了,派人來詢問出兵日期。使者還沒回去,朝廷剛好下詔改任柳開為全州知州,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全州西麵溪洞的粟氏聚集了五百多族人,經常搶掠那裏百姓的糧食和牲畜。柳開一上任,就讓人製作了衣帶和巾帽,挑選了三名勇敢而能言善辯的衙吏,派他們去勸諭粟氏說:“你如果能歸降於我,即有厚賞,給你田宅居住。不然的話,我將發兵深入,消滅你的部族!”粟氏怕了,留下兩名衙吏當人質,然後率領他手下的酋長四人和另一名衙吏前來。柳開給他們豐厚的犒賞,官吏和平民爭相用鼓吹歡迎他們。住了幾天後,柳開讓他們回去,並和粟氏約定日期,讓他帶領族人出來投降。不到一個多月,粟氏果然扶老攜幼地前來歸降。柳開當即讓他們安居樂業,並作了《時鑒》一篇,刻石告誡。接著他讓其中的酋長入朝,朝廷授他為本州上佐,並下詔賜給柳開三十萬錢。
也在這期間,國子司業孔維上書,請求禁止原蠶(夏秋第二次孵化的蠶),說這樣才能有利於國馬(朝廷飼養的廄馬)。直史館樂史上奏反駁道:“如今購買的國馬,全都來自外方,經過長途跋涉驅馳,加上飼料不足,也沒有很好照料,這才導致死亡和損耗。現在卻因此而禁止養蠶的事,實在很沒道理。近來陛下剛降下明詔,說來年春季要到皇家籍田舉行親耕,鼓勵農耕的朝典剛剛實行,而又下達禁止原蠶的製令;兩事相互違逆,恐怕不很適宜。臣曾曆任州縣,粗略知道民間的利弊,民眾貧窮的居多,春蠶所得的絲織,隻夠交納賦調;隻有晚蠶(即原蠶)才能帶來薄利,僅夠百姓熬過年關。今天如果禁止他們安排以後的日子,必定會有因此鬧事的人,如果為此導致驚擾混亂,民眾豈能安寧!”宋太宗覽奏後,便將原蠶的禁令壓下了。
端拱元年(遼統和六年)即公元988年春正月初一(己未),宋太宗不接受朝賀,群臣到閣門拜表稱賀。
正月初二(庚申),遼聖宗耶律隆緒前往華林天柱。
正月初七(丙寅),宋太宗任命大理評事钜野人王禹偁為右拾遺,華陽人羅處約為著作佐郎,並直史館,還賜給他們緋色官服。以前朝廷隻賜給直史館官員塗金帶,這次宋太宗特命賜給他們文犀帶,表示榮寵。王禹偁當天獻上《端拱箴》,以寓言規諫朝政。
正月十七(乙亥),宋太宗到東郊祭奠先農,以後稷配享,接著到皇家籍田親耕。宋太宗剛推了三道犁,有司就上奏禮畢。宋太宗說:“朕誌在鼓勵農耕,恨不能耕完一千畝地,豈能僅以三推為限!”又繼續耕耘了幾十步,然後在侍臣一再請求下才停止。他接著登禦乾元門,宣布大赦,除了十惡不赦、官吏犯贓、故意殺人的之外,其他全都赦免;並改元為端拱。他還為有德行並受到鄉人敬重的七十歲以上老人賜爵一級。次日,宋太宗作了首《東郊籍田詩》賜給近臣。
正月二十五(癸未),宋太宗臨幸玉津園習射。正月二十七(乙酉),朝廷嚴禁使用酷刑。這月,澶州上奏,說那裏黃河水流變清。
宋太宗覺得補闕和拾遺大多默守成規,很不敬業,便於二月初七(乙未),將左、右補闕改為左、右司諫,左、右拾遺改為左、右正言。次日,他下詔禁止各州進獻珍禽奇獸。二月十一(己亥),他又下詔為被敵兵侵暴的瀛州百姓蠲免三年租稅和五年徭役。
二月十二(庚子),宋太宗改任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昉為尚書右仆射,罷免他的相位。先前,個叫翟穎的傭書人,生性陰險荒誕,和知製誥胡旦關係親昵。胡旦極力為他吹噓,想讓翟穎上位,並讓他改名為翟馬周,說是唐初名臣馬周複出。於是翟馬周去擊打登聞鼓,指控李昉身任元宰(首席宰相),在正當北方多警之際,不能憂慮邊防大事,為官失職,隻知道賦詩飲酒及設置女樂等瑣事。宋太宗當時因正忙著皇家籍田的事,暫時容忍了李昉。這時,他召翰林學士賈黃中起草製令,罷免李昉的相位,並下令嚴厲責備李昉。賈黃中上言說:“仆射是百官的師長,以前也相當於宰相的責任。如今將李昉自工部尚書改任此職,並非是貶黜和責備的原意。如果以文昌務簡和平攤勞逸為理由,也許比較得體。”宋太宗覺得有理。李昉為人溫和忠厚,謙讓仁恕,在位時小心慎重。每有想通過他的關係要求進用的人,即使知道對方有可取之處,李昉也必定嚴肅加以拒絕,然後通過正常渠道予以擢用;如果才不足用,他反而和顏悅色地對待對方。子弟問他為何這麽做,李昉答道:“任用賢能是人主的事。如果我接受他的請托,等於是施與私恩,所以嚴厲地拒絕了,使恩典歸於主上。如果某人不能任用,會讓人家大失所望,又不用好言好語善待於他,那隻好招致對方的怨恨。”
宋太宗同時任命趙普為太保兼侍中,參知政事呂蒙正為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一同出任同平章事。宋太宗勸諭趙普說:“愛卿千萬不要因位高而放縱自己,也不要因權重而自我驕矜;隻要能嚴謹實行賞罰,避免靠個人愛憎取舍,那麽何必擔憂軍國不能得到治理!”呂蒙正質樸厚道,為政寬簡,很有名望,從不結黨,遇事敢言;每次論政,發現有不合理的地方,必定會堅持認為不行。宋太宗嘉許他的直言不諱,所以讓他和趙普一道拜相,並讓趙普以元老的身份作為表率。呂蒙正是晚生,一下子晉升和趙普同位,然而趙普對他十分推許。
宋太宗還因舉行了皇家籍田親耕大禮,為皇子開封尹陳王趙元僖進封為許王,韓王趙元侃進封為襄王,冀王趙元份進封為越王。宋太宗寫手詔告戒趙元僖等人說:“你們生長在深宮,必須克己勵精,聽取卑言,虛心納諫。每次穿衣,都必須想到蠶婦,每次進餐,都必須念及耕農。至於聽訟斷案之間,千萬必須慎重,不能隻憑自己的喜怒。朕總是禮待群臣,以此得到他們的啟發。你們不能隻看人的短處,也不要仗恃自己的長處;這樣才能永守富貴而保持善終。先賢曾說過:‘逆吾者是吾師,順吾者是吾賊。’這點你們不能不明察!”
宋太宗還改封南陽國王(即前吳越王)錢俶為鄧王;為參知政事辛仲甫加戶部侍郎,為樞密副使趙昌言加工部侍郎;任命樞密副使王沔為參知政事,禦史中丞張宏為樞密副使;也為朝廷內外官員加恩。
二月十六(甲辰),宋太宗將建州升格為建寧軍,並設節度使。二月十八(丙午),宋太宗下詔說:“各道如有饑民,所在官府必須發放倉糧賑濟他們。”二月二十二(庚戌),宋太宗任命皇子趙元偓為左衛上將軍和徐國公,趙元偁為右衛上將軍和和涇國公。
趙普再次入相時,朝臣站立班次聽取宣製。工部侍郎兼同知京朝官考課雷德驤聽到任命時,嚇得要死,雙手顫抖,不覺將牙笏丟在地上。他急忙上疏請求離職,又請求入宮應對,具體陳述告退的原因。宋太宗勉勵和勸諭了他良久,還說:“愛卿盡管放心,朕終究會保全愛卿。”但雷德驤依然不斷請求。二月二十四(壬子),宋太宗隻好罷免了他知京朝官考課,但依然擔任奉朝請,特賜給他白金三十兩慰撫他。
遼國南京副部署奚王耶律壽寧仗恃權勢,將無罪的人李浩活活打死。這期間,遼國有司部門集議他的罪責後,請求寬貸耶律壽寧的罪,隻讓他出錢贍養李浩的家人。遼聖宗同意。
二月二十六(甲寅),遼國大同軍節度使兼同平章政事劉景退休致仕。劉景事奉遼穆宗耶律璟(即述律)時,多次進獻讜言,遼景宗耶律賢也嘉獎他的忠誠,他的子孫都在遼國位居顯貴。
這月,宋太宗改任崇信軍節度使李繼捧為感德軍節度使。
要想知道宋太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