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代係列九:郭威建周之十五:一代明君後周太祖郭威駕崩

(2020-05-02 20:19:58) 下一個

顯德元年即公元954年春正月初一,後周太祖郭威到圜丘舉行祭天大禮,並接著宣布大赦。

正月初九(甲申),後周太祖為宋州的趙暉進封韓國公,青州的常思進封萊國公,徐州的王晏進封滕國公,鄧州的侯章進封申國公,西京的武行德進封譙國公,許州的郭從義加檢校太師,鳳翔的王景進封褒國公,華州的孫方諫進封蕭國公;還為趙暉他們一並加開府儀同三司。

正月初十(乙酉),後周太祖分別命令朝臣前往諸州開放糧倉,減價賣米,用以賑濟饑民。他下詔潭州依舊為大都督府,在朗州和桂州之上。

當初,後周太祖還在鄴都時,非常喜愛小吏曹翰的才幹,便讓他去為兒子(其實是養子)郭榮辦事。郭榮鎮守澶州時,任命曹翰為牙將。郭榮入朝成為開封尹後,沒有立即召曹翰前來,但曹翰自己來了,郭榮感到奇怪。曹翰請他屏退旁人,私下跟他說:“大王是國家的儲嗣,如今主上臥病在床,大王應當入宮侍奉醫藥,怎能還在外間處理政事!”郭榮當即感悟,馬上就到禁中去侍奉父皇。正月十一(丙戌),後周太祖病危。晉王郭榮要求朝廷各司小事不用上奏,如有大事,則由晉王稟報後決定進止,然後宣布實行。

同一天,朝廷任命澶州節度使鄭仁誨為樞密使,加他為同平章事;為鄜州的楊信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杞國公;為邠州的折從阮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封鄭國公;為滄州的李暉加檢校太尉;為安州的李洪義加檢校太師;為貝州的王饒加檢校太尉。朝廷還任命陳州節度使兼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郭崇為澶州節度使,加同平章事;任命曹州節度使兼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曹英為鎮州節度使,加同平章事;為潭州的王逵加特進兼侍中;河陽的劉詞加檢校太尉;河中的王彥超加同平章事;並任命鎮州節度使何福進為鄆州節度使,加同平章事;為潞州的李筠加同平章事。

正月十三(戊子),朝廷為晉州的藥元福、滑州的白重讚、相州的王進、同州的張鐸並加檢校太傅;任命延州節度使索萬進為曹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傅。朝廷還正式任命義武(定州)留後孫行友、邢州留後田景鹹、保義(陝州)留後韓通、靈武(朔方)留後馮繼業為節度使。韓通是太原人。

後周太祖郭威屢次告戒晉王說:“我如果因此一病不起,死後,你應當給我穿上紙衣,用瓦棺收斂,盡速營葬,千萬不要久留宮中。山陵也必須務從儉素,墓穴中不要用石頭,可用磚甓代替。修墓工匠和民夫都得和雇(即由官府出錢雇傭);不管遠近,千萬不要煩擾百姓。下葬前必須揭開瓦棺,仔細察看陵內,切切不得傷害他人性命。安葬完畢後,招募陵園附近的三十家民戶,蠲免他們的雜徭,讓他們守衛看視。千萬不要修築下宮,不要設置守陵宮人,也不要製作石羊、石虎、石人、石馬;隻要在陵前刻石說:‘周天子平生好儉約,遺令用紙衣、瓦棺,嗣天子不敢違也。’你如果違背我的遺言,我將不會給你帶來福祉。”他又交待說:“我當年西征攻取河府時,見到李家十八帝的陵園,花費了很多錢財人力,但沒有一座不被人發掘盜竊。這不是什麽其他原因,都是因為裏麵藏了太多的金銀寶玉。你沒聽說漢文帝非常儉樸,葬在霸陵原,至今陵園還在。如每年寒食節無事時,你可以適量派些人去灑掃;如沒人去,隻要遙祭也行。另外讓河府和魏府各埋葬一副劍甲,讓澶州埋葬通天冠和絳紗袍,讓東京埋葬一副平天冠和袞龍服。千萬千萬不要忘了我的話。”

後周太祖最後又說:“應當授予李洪義節度使的節鉞,千萬不要讓魏仁浦離開樞密院。”魏仁溥年輕時擔任過刀筆小吏,隸屬樞密院。當時郭威任樞密副使,曾詢問他京師士兵和車乘的數目。魏仁溥胸有成竹地答道:“有帶甲的六萬。”郭威於是說:“天下事不足擔憂了。”

正月十五(庚寅),後周太祖下詔,讓前登州刺史周訓等人負責堵塞黃河決口。先前,黃河在靈河、魚池、酸棗、陽武、常樂驛、河陰、六明鎮、原武決口,總共八處。到這時,朝廷分派使者去負責施工堵塞。當天夜裏,東北有個巨大隕星墜落,聲響如雷。

後周太祖郭威命令翰林學士抓緊起草製書,任命端明殿學士兼戶部侍郎王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正月十七(壬辰),宣製完畢後,身邊侍從向他奏報。太祖說:“我沒有遺恨了!”郭威當時帶兵討伐河中等三鎮叛亂時,以王溥為從事。三叛平定後,郭威繳獲朝臣及其他藩鎮和三叛的書信往來,其中一些言詞涉嫌悖逆。郭威記錄了他們的姓名,準備回朝後處置。王溥諫道:“魑魅魍魎伺夜而出,日月一旦明照,它們就全都消失了。請明公公開將這些書信全都焚毀,好讓朝廷內外放心。”郭威聽從了,因此對王溥非常信任。

製書同時還為宰臣馮道加守太師,範質加尚書左仆射,監修國史李穀加右仆射和集賢殿大學士;為司徒竇貞固進封汧國公,司空蘇禹珪進封莒國公,並加開府儀同三司;任命宣徽南院使兼知永興軍府事袁鳷為延州節度使;宣徽北院使兼樞密副使王仁鎬為永興軍節度使;前安州節度使王令溫為陳州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兼泗州防禦使李重進為武信軍節度使兼檢校太保,照樣掌管禁軍;任命龍捷左廂都指揮使兼睦州防禦使樊愛能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武定軍(洋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任命虎捷左廂都指揮使兼果州防禦使何徽為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昭武軍(利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任命樞密承旨魏仁浦為樞密副使。李重進是後周太祖的外甥,母親即太祖四姐福慶長公主。他比晉王郭榮年長。後周太祖病危時將他召入禁中交待後事,並讓李重進向郭榮下拜,以定君臣的名分。

當天巳時(上午九點),後周太祖在滋德殿駕崩,聖壽五十一歲。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郭威,字文仲,是邢州堯山人。有人說他本是常氏的兒子,幼年時他母親改嫁到郭氏,所以他跟隨了郭姓。《五代會要》說他是西周虢叔的後裔。他的高祖郭璟,在廣順初年被追尊為睿和皇帝,廟號信祖,陵號溫陵;高祖母張氏被追諡為睿恭皇後。他曾祖父郭諶,後漢追贈為太保,廣順時被追尊為明憲皇帝,廟號僖祖,陵號齊陵;他曾祖母鄭國夫人申氏,被追諡為明孝皇後。他祖父郭蘊,後漢追贈為太傅,廣順時被追尊為翼順皇帝,廟號義祖,陵號節陵(其實溫陵、齊陵、節陵都沒有實際的陵園,隻是遙申朝拜而已);祖母陳國夫人韓氏,被追諡為翼敬皇後。他父親郭簡,後漢追贈為太師,廣順時被追尊為章肅皇帝,廟號慶祖,陵號欽陵;母親燕國夫人王氏,被追諡為章德皇後。郭威於唐天祐元年甲子歲(904)七月二十八日出生在堯山郭氏的舊宅。出生那晚,赤光照亮屋室,聲響猶如爐炭爆裂,星火四迸。

郭威三歲時,家裏搬到太原。沒多久,他父親在和燕軍作戰時陣亡。郭威還沒換齒時,他母親也去世了,是姨母(後封楚國夫人)韓氏撫養他成人。年長後,他身形魁壯,行走時特別突出,喜愛兵勇,不願從事田產農耕。天祐末年,潞州節度使李嗣昭在常山戰歿,他兒子李繼韜自稱留後,往南聯結梁朝,占據州城背叛太原(即後唐),並散發黃金招募豪傑。郭威當時十八歲,避開壺關的官吏,去投靠故人常氏,並接著前往應募。郭威豪邁剛烈,好鬥多力。李繼韜對他感到驚奇,即使他違法犯禁,也都寬容了他。郭威曾到上黨集市出遊,那裏有個非常健壯的屠夫,大家都很怕他。郭威到他攤上,盛氣淩人,趁醉要那屠夫割肉給他,稍不如意就喝叱他。那屠夫大怒,坦露肚臍問郭威道:“你敢刺我嗎?”郭威當即就用匕首刺進他的腹部。市場上的人將郭威拿下交付官吏,但李繼韜因愛惜而赦免了他。那年,後唐莊宗平定後梁,李繼韜伏誅,麾下的牙兵都被分配到莊宗的親兵部隊從馬直,郭威也在其中。那年他二十一歲。郭威生性聰敏,喜歡筆劄。當他從軍時,讀了很多書籍,對軍誌戎政的要害都能窮究不舍,人們無不佩服他的機敏。莊宗招募勇士時,郭威應募,與昭義(即上黨)人李瓊等十人結為兄弟。一日大家聚飲,李瓊盯著郭威看了好一陣,知道他並非常人,便舉酒祝道:“我們十人猶如龍蛇混合。異日有人富貴,不敢相忘。如果違背此言,神降天罰。”大家於是都刺臂出血為誓。郭威和李瓊關係尤其密切。他曾去看望李瓊,見他正端坐讀書,便問李瓊讀的是什麽書。李瓊說:“這是《閫外春秋》。所謂以正守國,以奇用兵,比較朝代的存亡治亂,記載名人的賢愚成敗,全都在此。”郭威讓他讀來聽聽,然後跟李瓊說:“兄長得教教我。”此後郭威不管到哪裏,總是在袖裏帶著這書,遇到閑暇就讀,有難處必定要去請教李瓊,稱李瓊為師,並很快就深通其中義理。

天成初年,後唐明宗巡幸浚郊(即大梁)。當時朱守殷閉城固守,抗拒朝命。郭威跟從石敬瑭(即後來的晉高祖)的部隊率先登城。石敬瑭兼領副侍衛時,因郭威擅長書寫和計謀,召他前來安置在麾下,讓他掌管軍籍,即使登基以後,對他也十分倚賴喜愛。當初,柴氏(死後追封為聖穆皇後)嫁給郭威時,他還很貧困,而柴氏多方資助他,並鼓勵他去事奉劉知遠(即後來的後漢高祖)。郭威曾在白天睡覺,有一條五色小虺(傳說的毒蛇),出入在他的顴骨和鼻子之間。柴氏見到後非常驚愕。在太原時,有個神尼和郭威同姓。他見到郭威後,跟李瓊說:“我的宗人(即郭威)是天上大仙,頭頂上有肉角,將來會是世界主人。”清泰末年,石敬瑭在河東起兵。當時河陽節度使張彥琪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奉命北伐,郭威也跟從他,在晉祠紮營。那時下營的屋子倒塌,同屋的幾人都被壓死,隻有郭威獨自毫無損傷。劉知遠任侍衛馬步都虞候時,召他前來安置在身邊。他居住的官舍有位鄰居吳氏,家裏有個青衣佳娘,被山魈所魅,變成鬼後能說人話,還能投擲瓦石。鄰居都不敢經過吳氏的房舍。但郭威經過時,那鬼卻寂然無聲;郭威離開後她又出來作祟。這樣搞了兩回。有人跟那鬼說:“你既然是神,前不久那客人前來,又為何寂然無聲?”那鬼說:“那可是個大人物。”因此軍中對郭威更感到奇異。範延光在魏州反叛時,朝廷命令楊光遠出討。郭威本應隨行,但心裏不願意。有人跟他說:“楊公是本朝的大功臣,你為何不想跟他?”郭威說:“楊公曆來沒有英雄氣概,得到我有何用?能用我的隻有劉公!”劉知遠每次出領藩鎮時,郭威都跟著他。當劉知遠出鎮並門(即太原)時,待他尤其深厚。他出入帷幄,都得到劉知遠心腹般的寄托,郭威也盡心竭力,知無不為。當吐穀渾的白可久叛入契丹時,郭威勸劉知遠誅殺白承福等五族,並因此得到良馬數千匹和財貨百萬計,用以資助並軍。

開運末年,契丹入汴,晉少帝北遷。郭威與蘇逢吉、楊邠、史宏肇等人勸劉知遠建號,好滿足民眾的希望。劉知遠於是在晉陽即位成為後漢高祖。當時朝廷百司草創,各地也還從中作梗;經營王事,郭威出了很大力氣。後漢高祖因此授他為代理樞密副使兼檢校司徒。後漢高祖到了汴梁後,正式授他為樞密副使和檢校太保。乾祐元年(948)春,後漢高祖身體不適。當他病危時,郭威與蘇逢吉等人共同接受顧命。隱帝嗣位時,拜他為樞密使,加檢校太尉。根據舊製,沒有平章事的樞密使,不用白麻宣製任命。用白麻宣布樞密使的任命就是從郭威開始的。

不久,河中的李守貞占據州城反叛,朝廷十分擔憂。大臣們共同商議進取的計策。禁軍首領史弘肇說:“李守貞不過是河陽一個客司罷了,最終能有什麽作為?”郭威說:“李守貞雖不熟悉軍事,然而他善於接待英雄豪傑,人們願意為他拚死效力,所以也是勍敵,必須慎重對待。”朝廷於是命令白文珂和常思率兵攻取。王師尚未抵達河中,趙思綰又私下占據永興(長安)反叛,鳳翔王景崇的反狀也暴露無遺。朝廷接著派大將郭從義和王峻討伐趙思綰。七月,西麵王師大規模集結,但進取沒有結果。那月十三日,隱帝下製授郭威為同平章事,當即派他西征,以安慰招撫為名,下詔給西麵諸軍,全部接受郭威的節度。當時輿論都覺得白文珂和常思並非李守貞的匹敵。軍民聽說郭威西行,人心大為振奮。八月六日,郭威率軍離開京師。八月二十日,王師抵達河中。當時將領們普遍認為應先討王景崇和趙思綰,郭威因而猶豫未決。部將扈彥珂說:“三叛連衡,共推李守貞為主。所以我們應當首先出擊河中。河中一旦平定,那麽永興和鳳翔就失勢了。如今舍近圖遠,如果王景崇和趙思綰逆戰於前,李守貞包抄在後,我們將腹背受敵,那時該怎麽辦?”郭威聽從了他的進言,於是命令白文珂進駐河西,自己在河東紮營。沒幾天,官軍在河中城周圍設置長塹,又修築了很長的連城逼迫城內。郭威在軍中,像往常一樣接待賓客,與大將飲宴交談時,也都褒衣博帶,穿著像個儒生。有時去巡視城壘,麵對敵陣,他也是幅巾短褐,和其他人沒什麽兩樣。親臨矢石,親冒鋒刃,他也總是身先士卒,並和卒伍同甘共苦。有人稍稍立功,他都要給予厚賜;微微有點傷痍,他也親自前往安撫。士人無論賢與不肖,有所陳啟,他都溫和地予以接待,讓他們盡情陳述。有人忤逆他的旨意,他也從不介意。所以不論君子小人,人人都願意為他效力。李守貞得知後,深以為憂。十二月,郭威因後蜀軍進駐大散關,立即親自率領牙兵前往鳳翔和永興。臨行前,他跟大將白文珂和劉詞說:“困獸猶鬥,你們應當嚴加防備。”郭威到了華州,得知後蜀軍已經退敗,便馬上趕回河中。

乾祐二年正月五日夜裏,李守貞派大將王三鐵領兵千餘人,在夜裏突襲河西營寨,結果被劉詞等人力戰敗績。先前,軍中禁酒,郭威的愛將李審犯令,郭威忍痛將他斬首示眾。五月九日,他奪取李守貞的河西寨,主將周光遜在寨裏帶著部眾千餘人來降。五月十七日,郭威下令攻城。剛好刮起西北大風,沙塵飛揚,天昏地暗。郭威派人到河伯祠祈禱,接著大風果然停止。此後官軍晝夜攻城。七月十三日,郭威率領三寨將士奪取了河中羅城(外城)。七月二十一日,城陷,李守貞帶著全家自焚而死。郭威先前夢見河神告訴他說:“七月下旬,上帝當滅李守貞的家族。”到這時官軍果然收複河中。城中人們都說,他們見到郭威主營上有紫氣,如同樓閣華蓋的形狀。  八月五日郭威自河中班師,並於那月二十七日入朝。隱帝讓他登上龍階慰勞他,並親自斟滿禦酒給他,給他的賞賜非常優厚。次日,隱帝商議如何獎賞郭威,想讓他兼領藩鎮,但郭威謝辭了。郭威出征時帶領禁內親軍廳子都七十三人,這時獻上他們的名冊。九月五日,隱帝下製加他為檢校太師兼侍中。十月,契丹入寇,前鋒到了邢、洺、貝、魏四州,河北告急。郭威又受詔率軍奔赴北邊,並任命宣徽南院使王峻為監軍。十月十九日,郭威抵達邢州,然後派王峻帶領前軍直趨鎮、定。當時契丹已退,郭威大閱士卒,想兵臨敵境,但隱帝下詔攔住了他。

乾祐三年二月,郭威班師回朝。三月十七日,隱帝下製授他為鄴都留守,樞密使如故。當時隱帝因北兵為患,想將河朔的重任交給郭威,但宰相蘇逢吉等人反對,認為藩臣沒有兼任樞密使的先例。史弘肇覺得郭威重任在肩,如不兼樞密使,那將很難見機行事。朝廷最終聽從了史弘肇的提議,下詔給河北諸州,凡事全都聽憑郭威的節度。郭威將要北上時,啟奏隱帝說:“陛下畢竟還很年輕,朝廷萬機大事,在聽斷方麵還得謹慎。文武大臣無不忠於王室,凡事跟他們諮詢,就不會出事。”隱帝嚴肅地向他致謝。郭威到了鄴都,革去了煩瑣的弊政,在不到幾個月裏,軍政井然有序,一方安然。隱帝下詔書褒美了他。一天晚上,他在山亭院齋中,忽然見到一股黃氣在麵前升起,然後衝上天際。郭威在黃氣中見到星文,紫微和文昌爛然在目。後來他告訴懂得星象的人說:“我在房間裏見到天象,這不是太奇怪了?”那人說:“坐見天衢,物不能隔。這是至貴的吉祥征兆。”次日,牙署中的幡竿龍首有紫氣升起,接連三日。

十一月十四日,澶州節度使李洪義和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王殷派澶州副使陳光穗來到鄴都,報告說京師發生事變:那月十三日一早,一群小人殺害了史弘肇等人。前一晚,李業等人派心腹帶著密詔到澶州,下令李洪義殺了王殷,又命令護聖左廂都指揮使郭崇威等人到鄴城去殺郭威。十三日,李洪義得到密詔,但害怕事情不成,反而被害,便將密詔出示給王殷。王殷和李洪義當即派陳光穗飛馳前來報告郭威。十四日,郭威正和宣徽使王峻坐談邊事時,忽然得到李洪義的書信,馬上趕回牙署,王峻也不知道這事。郭威剛得知楊邠和史弘肇諸公遇害時,神情十分惘然。又見到他們移禍及己,自己也無處申訴,郭威當即召集三軍將校,跟他們解釋說:“我從貧微到富貴,始終都在輔佐國家。先皇逝世時,我親自接受顧托,與楊邠和史弘肇諸公,彈壓謀略,廢餐忘寢。沒想到他們突然全被殺害。如今有詔書來取我的首級。你們應當奉行詔旨,砍斷我的首級以報天子,各自去爭取功業。我不想連累諸君。”郭崇威等與諸將校在他麵前哭泣,說道:“此事一定不是聖上的意思,隻是他周圍的小人誣陷,暗中胡來罷了。假如讓這輩人手握重柄,國家怎能得到安寧!明公必須上奏理論,以辨明忠佞;為何要相信一介使者而自暴自棄;讓千載之下,空受惡名。我們大家都願意跟從明公入朝,當麵為自己洗雪冤屈,除去君側的惡人,共同安定天下。”大家全都讚同,因此要求郭威率軍南行。郭威當即帶兵返程。

十一月十六日,他們抵達澶州,王殷前來迎候拜謁,失聲慟哭。當時隱帝派小人嵒脫前來偵察鄴軍的動向,結果被遊騎擒獲,郭威馬上將他遣送回去,並讓他帶著自己的附奏,告訴隱帝回軍的理由,還將密奏放在嵒脫的衣領中。奏折說:“臣出身寒賤,遭遇聖明,既富且貴,實在超過平生的奢望。臣唯思報國,敢有他圖!如今得到詔命,忽然要讓郭崇威等人殺臣。臣當即就引頸待死,然而諸軍不肯行刑,逼迫臣趕赴宮闕,讓臣在陛下麵前請罪。他們還說導致這事的,必定隻是陛下身邊的譖臣而已。如今嵒脫到此,上天利用他的便利,得以伸展臣的真心,三五日內臣將抵達宮闕,朝見陛下。如果覺得臣有欺天之罪,臣豈敢舍不得一死?如果確實有譖臣的小人,還請求陛下將他們縛送軍前,以快三軍之意。那麽臣雖死無恨。如今托付嵒脫附奏以聞。”十一月十七日,郭威抵達滑州,節度使宋延渥開門迎納。郭威將要離開滑台時,召將士們前來,告訴他們說:“主上被讒邪所迷惑,誅殺了功臣。我此番前來,實在是萬不得已。然而以臣拒君,如何說得清曲直!你們的家在京師,不如奉行前詔。我以一死向天子謝罪,其實也無所恨。”將校們上前陳啟道:“是國家對不起郭公,並非郭公對不起國家。請郭公盡快前去,不要拖延。安邦雪怨,正在此時。”後來王峻又鼓動將士們說:“我得到郭公的命令,待到平定京城時,給你們十天時間盡情剽掠。”將士們全都歡欣踴躍。

十一月十九日,隱帝派左神武統軍袁鳷和前鄧州節度使劉重進率領禁軍前來拒戰,與前開封尹侯益等人進駐赤岡。但當天夜裏他們全都撤退。十一月二十日,隱帝在劉子坡列陣。次日,兩陣俱列,隱帝召來的兗帥慕容彥超率軍奮擊,郭威派何福進、王彥超、李筠等人率領騎兵衝上。結果慕容彥超退卻,手下死了百餘人。於是南軍全部泄氣,有些人還投奔了北軍。慕容彥超隻好帶著數十騎逃回兗州,而朝廷將領吳虔裕和張彥超等人相繼前來謁見郭威。當夜侯益和焦繼勳也暗中來到郭威的兵營,郭威慰勞後將他們遣返。二十二日一早,郭允明在北郊弑殺了後漢隱帝。當初、官軍失敗時,郭威跟宋延渥說:“你是皇室的親戚,應當盡快回去保衛主上,並附帶上我的奏折,請陛下得便盡速跑來臣的大軍,免得被身邊的人所害。”當宋延渥前往隱帝的禦營時,亂兵已經雲集,他非常害怕,隻好又折了回來。那天一早,郭威遠遠望見天子的旌旗在高坡之上,便以為隱帝就在旗下,當即脫下甲胄下馬上前。身邊隨從擔心他有不測,想勸止郭威。郭威哭著說:“我的君上在此,我又有什麽好擔憂的!”當到了那裏,隱帝已經不在了,郭威因此歔欷了良久。很快得知隱帝遇弑,他號哭不已。到了元化門,劉銖率領官軍向城外雨點般地猛射。郭威回車自迎春門入城。諸軍開始大肆劫掠京城,大火和火煙到處都是。郭威停留在自己的舊第,何福進帶領部下士兵守衛明德門。次日,王殷和郭崇威進言說:“如果不禁止剽掠,到夜裏大梁就會化為一座空城。”於是郭威命令諸將去控製局麵,將那些大肆剽掠的士兵殺了,到晡時(午後三四點)京師才安定下來。郭威和王峻接著前往太後宮問候起居,請求繼立嗣君,並讓後漢高祖的侄兒徐州節度使劉贇入繼大統。十一月二十七日,郭威因嗣君未到,請太後臨朝。剛好鎮、定二州派人飛馳奏報,說契丹入寇,河北諸州告急,太後於是命令郭威率軍北征。

十二月一日,郭威離開京師。十二月四日,他抵達滑州,停留了幾天。當劉贇派使者來慰勞諸將時,將領們都互相對望,不肯向使者下拜,並私下議論說:“我輩攻陷京師,全都身負重罪。一旦劉氏複立,我們都要被滅族了。”有人將這些議論告訴郭威,郭威感到愕然,於是當即進軍。十二月十六日,他抵達澶州。當天一早,太陽邊上出現紫氣,正對著郭威的馬首。十二月十九日,他下令諸軍進發。次日,諸軍將士大聲喊叫,跑到郭威下榻的驛館,如同一堵牆般地要進來。郭威閉門拒納。軍士爬牆越屋而入,死命請求郭威成為天子。亂兵人山人海,登上台階環繞著郭威,還把他抱到頭頂;有人撕裂黃旗披在郭威身上,以代替皇帝的赭袍,呼聲震天動地。郭威在萬眾之中,神色和口氣都很沮喪,甚至因氣悶而昏倒了四次,以致身邊的親衛都四散逃竄,躲了起來。郭威接著登上城樓,稍稍得到片刻的休息,然後諸軍簇擁著他南行。當時河冰剛剛解凍,浮橋還沒修成。當夜北風凜烈,第二天一早河冰凍結,變得堅硬可渡。諸軍於是渡過了黃河,眾人並將此稱作“淩橋”。諸軍剛越過黃河,冰塊就開始溶化,再也無法通過了。當時人們無不感到奇異。那時劉贇已經進駐宋州。樞密使王峻在京城,得知澶州事變,當即派侍衛馬軍指揮使郭崇威率領七百騎兵奔赴宋州,名義上去保衛劉贇,其實是看住他。十二月二十五日,郭威抵達七裏店,群臣前來謁見,他便在皋門村下營。

郭威不久後就即位成為後周太祖,劉贇也被貶為湘陰公,很快便遇害而死。這些以及後周太祖即位後的事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

《五代史補》記載了些郭威的軼事。他任後漢樞密使時,每次出入朝廷,經常恍惚見到有人在前頭導路,看去似乎是台省的官吏,官服顏色一緋一綠。郭威覺得這是不祥預兆,因此非常憂慮。當河中、鳳翔、永興三處反叛,後漢隱帝下詔命令郭威出征時,他一舉瓦解了三鎮。此後郭威權傾天下,但輿論都認為他功高不賞(功勞大到無法賞賜的地步),郭氏的處境將很危險!郭威得知後也很恐懼。沒多久,他忽然見到前導官吏的服色,緋的改紫,綠的改緋,郭威這才開始放心,說:“這二人,隻見到他們升遷,沒見到他們降職。這是吉兆。”沒多久,他果然被三軍擁戴。郭威進入京師時,三軍紛擾,殺人和劫掠的事不可勝數。當時有個叫趙童子的,知書善射,官至防禦使。他目睹了這紛亂的現象,私下非常憤慨,便大聲跟亂來的士兵們說:“樞密太尉(即郭威),誌在除去君側惡人,好安定國家。這正是所謂兵以義舉。你們這幫鼠輩膽敢如此胡來,等於是盜賊。這豈是太尉的原意!”於是手持弓矢,在他居住的巷口坐在行軍用的胡床上,凡是前來侵犯的軍士,他都射殺了他們。京城居民賴他得以保全的就多達數千家。其中也有不少人將金銀布帛送到他門下,作為報答。這些東西已經堆集如山,趙童子見到後笑著說:“我這樣做哪裏是為了得到好處!”於是將東西全都送歸原主。郭威即位後聽到這事,感到奇異,私下跟兒子郭榮說:“我聽說民間有讖語說,趙氏理應成為天子。我看這人的才略和度量,也許說的就是他。不如及早除去,我和你就能保住這江山!”於是指使人誣告趙童子,將他收付禦史府,令人彈劾後殺了他。自後周太祖厭世不到十年,宋朝就有了天下,趙氏的讖語得以應驗。所以說“王者不死”這話的確可信。

郭威出征李守貞時,駐軍在黃河邊上。郭威擔心士兵爭著過渡,便親臨岸邊勸諭他們。還沒坐下,忽然出現一群烏鴉在郭威頭上聒噪。郭威從岸邊退了十來步,張弓將要射擊。箭矢未發而河岸突然崩裂,就在郭威原先站的地方。郭威拋棄弓矢,看著那群烏鴉笑著說:“莫非是上天讓你們來驚動我?要真是這樣,那麽打敗李守貞就不在話下了。”於是三軍欣然,各懷鬥誌。

《五代史闕文》還記載:郭威帶兵討伐李守貞前,曾到守太師馮道的私第拜訪他,請教他伐蒲的策略。馮道推辭說不在其位,不敢妄議國事。郭威一再請求,馮道不得已,隻好說道:“相公很熟悉賭博吧?”郭威貧微時喜好蒱博,多次因此獲罪。他以為馮道譏諷自己,勃然變色。馮道說:“此行也跟賭博一樣。賭博時,財大氣粗的往往會勝,財少心怯的會輸。李守貞在晉朝時累次掌管禁兵,自以為軍心歸附自己,所以膽敢謀反。如今相公真能舍得官錢,廣施恩惠,賞罰分明,使軍心歸附國家,那麽李守貞就不足為慮了。”郭威深以為然,所以伐蒲之役,他便宜從事,最終成就大功。也因為軍旅歸心,他最終替代了後漢。

《舊五代史》的史臣評論說:“周太祖昔在初潛,未聞多譽,洎西平蒲阪,北鎮鄴台,有統禦之勞,顯英偉之量。旋屬漢道斯季,天命有歸。總虎旅以蕩神京,不無慚德;攬龍圖而登帝位,遂闡皇風。期月而弊政皆除,逾歲而群情大服,何遷善之如是,蓋應變以無窮者也。所以魯國凶徒,望風而散,並門遺孽,引日偷生。及鼎駕之將升,命瓦棺而薄葬,勤儉之美,終始可稱。雖享國之非長,亦開基之有裕矣。然而二王之誅,議者譏其不能駕馭權豪,傷於猜忍,卜年斯促,抑有由焉。” 意思是:後周太祖發跡前,並沒聽說有多少聲譽。但自從他往西平定三叛,往北鎮守鄴都時,就表現出統禦大軍的能力,和英豪與偉人的肚量。很快也因為後漢皇祚短促,天命自有歸屬。他總領虎豹之旅掃蕩神京,不能說毫無內疚;但當他包攬龍圖登上帝位後,卻很有帝王的皇風。個把月裏弊政全被革除,一年多後人心無不信服。為何遷善如此之快,都是因為他能應變無窮的緣故。所以魯國的凶徒(兗州的慕容彥超)望風而散,並門的遺孽(北漢的劉崇)也隻能苟延殘喘。當他駕崩之前,命令瓦棺薄葬,勤儉的美德,始終值得稱道。雖然享國的日子並非很長,但開國奠基也已足夠。然而對二王(王峻和王殷)的誅殺,導致輿論譏笑他不能駕馭權豪,為人稍有點猜忌殘忍。所以他的朝代短促,也不是沒有原因。

要想後周太祖死後後周的事,請看下個係列的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