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代係列五:後唐之亡之九:後唐前相李愚病故與閩惠宗遇弑身亡

(2019-11-13 17:14:33) 下一個

清泰二年即公元935年八月二十八(庚寅),後唐末帝李從珂任命前兗州節度使楊漢章為左神武統軍,前邢州節度使康思立為右神武統軍。

同時,潞州上奏,說前雲州節度使安重霸去世。安重霸是雲州人。他生性狡譎,頗多智算。最初他自代北與李嗣源(即後來的明宗)一道事奉河東帥李克用,因獲罪而投奔汴梁;在汴梁又因罪投奔前蜀。前蜀覺得蕃人善於騎射,便任命他為親將。前蜀少主王衍幼年襲位,朝政十分荒唐。宦官王承休居中用事,與成都尹韓昭內外勾結,專門為王衍挑選聲色,用以鞏固他們得到的寵幸。武臣宿將經常對他們恨得咬牙切齒。安重霸靠諂媚事奉王承休,因此特別得到他的親信。後梁末年,岐下勢力削弱,蜀人奪取了秦、成、階等州,安重霸遊說王承休,讓他請求出鎮秦州。於是他在軍中挑選山東的驍勇果敢,得到數千人,號稱龍武都,王承休成為軍帥,安重霸則成為副帥,進駐天水。一年多後,王承休想得到節度使的旄鉞,便向前蜀主進獻隴西的花木,又稱秦州山水秀美,美女眾多,請求後主臨幸秦州,而韓昭也極力讚成。少主王衍十分高興,便於同光二年(924)十月率眾數萬,由劍閣經過興、鳳二州,準備出遊秦州。到了興州時,得知後唐魏王李繼岌率領伐蜀大軍即將來到,他隻好狼狽而歸。王承休得知東師進討,大為驚恐,無計可施,隻好征求安重霸的意見。安重霸說;“開府(即王承休)何必擔憂?蜀中精兵不下十萬,又有劍門天險,哪有什麽危險?即使東軍盡如虎狼,豈能進入劍門!然而國家有難,開府特受主上的知遇,不能不趕回成都。秦州的事都已處理妥當,不用擔心。我願意跟從開府趕赴宮闕。”王承休曆來以為他忠心赤膽,便聽從了。安重霸拿出秦州的金銀布帛賄賂各個羌人部落,買通州裏的山路回歸西蜀。王承休帶著龍武軍及招募來的一萬人隨行,讓安重霸掌管部署。州人為他們餞行,秦州軍隊也列陣相送。王承休臨行前,安重霸在馬前跟他辭別說:“國家費盡氣力,收複了隴西。我如跟從開府南行,隴州立即就會失守。請開府自行,我暫且為國家守衛藩屏。”王承休離去後,安重霸留在秦州。後來得知李嗣源即位成為後唐明宗,他立即派使者以秦、成等州歸降後唐。天成初年,明宗起用他為閬州團練使。沒多久,明宗又召他入朝成為左衛大將軍。他常以奸佞揣測人主的心意,所以明宗尤其喜愛他。長興末年,明宗跟侍臣說:“安重霸是朕的故人,以秦州歸國,他的功勞不小。隻用團練防禦使酬答他,恐怕並非懷柔歸者的辦法。”樞密使範延光說:“將校內有些自河東和河北跟從陛下即位龍飛的故人,尚未當到團練防禦使的。如今就匆忙授予安重霸藩鎮大任,恐怕會被人私下議論。”明宗聽了很不高興。沒多久,他還是將同州節度使的節鉞授給安重霸。清泰初年,安重霸移任西京留守兼京兆尹。先前,秦、雍之間,地方長吏設置酒食宴請管內富人,趁機向他們勒索錢財。俗話把這叫作“搗蒜”。當安重霸出鎮長安時,也大搞這套,所以秦人把安重霸稱為“搗蒜老”。那年冬季,他改任雲州節度使,但沒多久就因病請求替代。當時他家居上黨,回去不久後就病故了。安重霸善於取悅他人,也喜好賄賂饋贈,所以時人也將他當作俊逸。

南吳潤州團練使徐知諤親昵小人,遊玩宴飲,荒廢政務。他還在潤州牙城西麵搞了個集市,親自在那裏做買賣。南吳權臣徐知誥得知後非常憤怒,召徐知諤身邊隨從前來責問。徐知諤很害怕。有人跟徐知誥說:“忠武王(即徐知諤父親徐溫)最愛知諤,然而卻將後事傳給明公。往年知詢(徐知諤兄弟)失守,有關他的議論至今未息。假使知諤治理地方能很能幹的名聲,又訓練士兵和養育百姓,那麽對明公又有什麽好處?”徐知誥頓時感悟,待徐知諤更加優厚。

九月初四(丙申),南吳大赦,改元為天祚。

九月初七(己亥),後唐末帝任命河陽節度使兼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安從進為襄州節度使;襄州節度使趙在禮為宋州節度使。九月十一(癸卯),他任命忠正軍節度使兼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宋審虔為河陽節度使,照樣掌管禁軍。

九月十七(己酉),禮部貢院奏稱:“進士考試請求在夜晚進行,童子依舊由上表舉薦,並請求重新設置明算道舉。舉人落第後,請另外發給憑證。五科試紙,請不用中書排印,由本司排印。”末帝全都準奏。同時,他任命宣徽南院使房暠為刑部尚書兼樞密使;任命宣徽北院使劉延朗為宣徽南院使,照兼樞密副使。於是劉延朗和樞密直學士薛文遇等人居中用事,而房暠和趙延壽雖然是樞密正使,末帝聽取他們的話卻什不到三四。房暠總是敷衍了事,不置可否,也從不首先發表意見。每次幽、並一帶派使者入朝奏事時,樞密院大臣們環坐商議大事,房暠總是低著頭打瞌睡。等他醒來時,伸伸脖子,整理官服,經常發現使者已經走了。啟奏大事和任命官員,全由劉延朗決定。各個藩鎮節度使和各州刺史自外入朝時,必先賄賂劉延朗,然後才談到給朝廷的貢獻。賄賂多的往往得到內地的任命,賄賂少的或晚的,隻能得到邊陲地方。於是將帥們紛紛抱怨憤恨,而末帝對這些事都毫不知情。

九月二十四(丙辰),末帝因左仆射李愚去世取消朝會。李愚字子晦,自稱是趙郡平棘西祖的後裔,家人世代都是儒生。他父親李瞻業應進士不第,遇到戰亂,搬家到渤海的無棣,用詩書教育子孫。李愚童稚時就十分謹重,有異於平常兒童。年長後他為人正派,努力學習,遍閱經史。李愚仰慕晏嬰的為人,最初起名為李晏平。他為文注重氣勢格調,有韓愈和柳宗元的風格。他厲誌端莊,風神峻整,非禮不言,行不苟且。李愚最初因為貧窮,請求出任臨時官員。滄州的盧彥威署任他為安陵主簿。他因父母去世丁憂離職,服喪完畢來到長安。遇上關中三輔一帶離亂,多年沒進行貢舉,他隻好客居在蒲、華之間。光化中年,軍容使劉季述和王奉先廢黜唐昭宗,立裕王為帝。五個月裏,沒有藩鎮諸侯過問這事。李愚當時人在華陰,便寫信給華州主帥韓建,大略意思是:“我隻是關東一個布衣平民而已,有幸讀書為文。每次見到君臣父子之際,看到有傷教害義的事,經常恨得咬牙切齒,恨不得將他們抽腸蹀血,殺死在都市。明公位居近關重鎮,君父受到幽禁和屈辱已有月餘,卻坐視凶逆放肆,而忘記勤王之舉,這是我無法理解的。我私下覺得中朝輔臣,雖有意願卻沒有兵權;外鎮諸侯,雖有兵權卻沒有意願。惟有明公為人忠義,是社稷的依賴。往年禦駕播遷流離,明公號哭著前往奉迎;多年為主上提供饋贈,重新恢複朝廟;大義感動人心,至今得到歌詠。如今的局勢,更有異於前。明公地處要害,位兼將相,自宮闈發生變故以來,已有些時日。明公如不率先發號施令,想法興複王室,反而遲疑未決,那麽一旦山東諸侯唱義連衡,擊鼓西進,到時明公想要求得自安,卻能有什麽對策!這是必然之勢。明公不如馳送檄文給全國各地,用逆順的道理加以曉諭。一旦軍聲大振,元凶必然嚇破了膽。十來天之間,劉季述和王奉先這兩個小人的首級就將傳於天下。沒有比這更方便的計策了。”韓建深以為然,因此對他非常禮遇。但李愚堅決告辭還山。天複初年,唐昭宗的禦駕在鳳翔。汴軍攻打蒲、華二州,李愚為了避難,東歸洛陽。當時衛公李德裕的孫子李道古住在平泉的舊日別墅,李愚前往依附。他和子弟親身采摘野菜和砍柴負薪,以此度日,未曾求人。已故少師薛廷珪掌管貢舉那年,李愚進士及第,又登宏詞料,因而被授予河南府參軍,於是搬到洛水南邊的白沙別墅居住。

汴帥朱全忠(即後來的梁太祖)有禪代的想法。宰相柳璨秉承他的旨意,殺害朝臣。李愚因衣冠士族自相殘害,便決定到河朔一帶避亂,和宗人李延光客居山東。梁末帝嗣位後,雅好儒士。李延光曆來和他關係密切,因此得以到禁中侍講。他趁機屢次推薦李愚,說他品行高尚,學識淵博,有史魚和蘧瑗的風尚。梁末帝召見了李愚,非常讚賞,嗟歎了許久,提擢他為左拾遺。很快李愚出任崇政院直學士,有時也參預谘詢謀略。他總是儼然正色,麵對禦座也毫無畏懼。衡王入朝時,重臣李振他們都對他下拜,惟有李愚隻是長揖而已。梁末帝責備他說:“衡王是朕的兄長。朕對他也還下拜;崇政使李振等人對他也都下拜,你為何獨自如此倨傲!”李愚說:“陛下以家人的禮儀對待兄長,李振等人又是衡王的私臣。臣位居朝列,和衡王曆來沒有往來,怎敢以諂媚事奉。”他就是如此剛毅。晉州節度使華溫琪在任上違法,籍沒百姓的家財。那家人向朝廷訴訟,製使彈劾了華溫琪,他也服罪。梁末帝因為華溫琪是先朝老臣,不忍心對他治罪,但李愚一再堅持。梁末帝下詔說:“朕如果不徹底追究,人們會覺得朕不關心百姓赤子。如果對華溫琪施行憲典,人們又會覺得朕不念及功臣。作為你們的君主,不是也很難嗎!華溫琪所得到的贓款,必須讓官府代他還給訴訟的人家。”貞明中年,通事舍人李霄雇傭的人在租賃房屋的事上將人毆打致死。法司定案,發現罪在李霄。李愚說:“李霄並沒卷入鬥毆。他雇傭的人打人致死,怎能牽連上主人!”因此忤逆了聖旨。先前,李愚自拾遺經兩遷成為膳部員外郎,還被賜給緋色官服;接著又改任司勳員外郎,賜給紫色官服。這時他因此事罷職,改曆許、鄧觀察判官。

李愚當初擔任內職(學士)時,慈州舉人張礪來依附他。貞明中年,張礪自河陽北歸後唐莊宗,補授太原府掾。他出入莊宗的禁闥之間,經常宣揚李愚的節操和氣概,並談及李愚寫的《仲尼遇》、《顏回壽》、《夷齊非餓人》等多篇散文,北方文人無不讚譽。莊宗遷都洛陽後,鄧州主帥讓他帶著奏章入朝。朝廷權貴見到他,都像對待故舊那樣接待他。很快他出任主客郎中,並在幾個月後,被召為翰林學士。同光三年(925),莊宗兒子魏王李繼岌率軍征蜀,聘李愚為都統判官,並帶本職從軍。當時輿論都覺得西蜀地勢險阻,不可長驅直入。征蜀實際主帥郭崇韜征求李愚的意見,李愚說:“近來聽說蜀人厭惡他們君主的荒淫恣意,倉促之間必定不會為他賣力。應當趁著蜀人三心二意時,出兵風馳電擊。他們必會嚇破了膽,即使地勢險阻又怎能守衛?”當前軍來到固鎮,收獲當地的軍糧十五萬斛後,郭崇韜喜出望外,跟李愚說:“李公能夠料事,我軍成功了!”招討判官陳乂到了寶雞時,稱病請求留在後方。李愚厲聲斥責說:“陳乂見利則進,懼難則止。如今大軍曆險,人心容易動搖,正是將陳乂斬首示眾的時候。”於是沒有軍人再敢滯留。當時軍中的書信羽檄都出自李愚之手。前蜀平定後,李愚就地官拜中書舍人。大軍回來後,明宗即位。當時西征副招討使任圜任宰相,對李愚十分欽敬器重,屢次向樞密使安重誨推薦,請引他為同列。但因另一樞密使孔循用事,援引崔協,所以李愚無法入相。很快他以本職代理貢舉,不久改任兵部侍郎兼翰林承旨。長興初年,他出任太常卿。剛好宰相趙鳳出鎮邢台,明宗於是拜他為中書侍郎和平章事,轉集賢殿大學士。

長興末年,秦王李從榮專恣驕橫,權要大臣都忙著避禍;邦國的存亡,沒人膽敢直言。李愚生性剛介,往往敢於進言,然而沒人唱和。他後來轉任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兼吏部尚書,與諸儒修成《創業功臣傳》三十卷。李愚最初沒有修建私第,被任命為相後,官府讓他在延賓館暫居。長興四年(933),李愚生病,明宗派中使前往慰問。使者發現李愚所居的寢室徒然四壁,病榻上隻有破弊的毛氈而已。中使回來後向明宗詳細匯報,明宗說:“宰相月俸有多少?他怎會貧窮到如此地步?”於是下詔賜給他一百匹絹和一百貫錢、還有十三件帷帳等雜物。

閔帝嗣位後,決心進行德政,以日易月的服喪剛結束,他便延請學士閱讀《貞觀政要》和《太宗實錄》,有意取得大治。李愚私下跟同列說:“主上延訪群臣,但卻很少征求我們的意見。我輩位高責重,這事的確值得擔憂,該如何對宗廟社稷負責!”其他人都默不作聲。不久他因恩例進位左仆射。清泰初年(934),徽陵葬禮完畢,馮道出鎮同州,末帝為李愚加特進、太微宮使、宏文館大學士。宰相劉昫和馮道是親家,馮道出任外鎮後,劉昫和李愚兩人在中書,有時對不方便的舊事要進行改革時,雙方意見不一致。李愚性格太峻,會說:“這事是你的親家翁所為,更改它不是很方便嗎!”劉昫很氣他說話太直,於是每次對話雙方都要互相刁難,甚至喧嘩爭吵。沒多久,兩人同時罷相,隻守本官。清泰二年秋,李愚已經病重,多次請求告老,累次上表請求退休,但末帝沒有答應。這時他在任上病故。

冬十月初六(丁卯),末帝臨幸崇道宮和甘泉亭。十月初八(已巳),他任命左衛上將軍李頃為左領軍上將軍。同時,北麵行營總管石敬瑭奏稱,他率軍自代州回歸鎮所。

次日,末帝因晉州節度使張溫去世取消朝會。張溫字德潤,是魏州魏縣人,最初在汴帥朱全忠手下任步直小將,後改任崇明都校。貞明初年(915),蔣殷在徐州反叛,張溫跟從後梁大將劉鄩討平蔣殷,因此改任左右捉生都指揮使。晉王李存勖討伐邢台時擒獲了張溫,起用他為永清都校。他接著曆任武州刺史和山後八軍都將,並跟從晉王到幽州襲擊契丹和收複新州。他還曆任銀槍效義都指揮使,兩次出任武州刺史。同光初年(923),契丹攻陷媯、儒、檀、順、平、薊六州,隻有張溫的武州獨全,後唐莊宗李存勖為此改授他為蔚州刺史。天成初年,他曆任振武和昭武留後,很快又出任利州節度使,不久入朝任右衛上將軍。沒多久,明宗授他為洋州節度使和右龍武統軍,不久改任雲州節製。清泰初年(934),他率軍進駐雁門,將契丹驅逐出塞,接著移鎮晉州,在那裏染病去世。末帝下詔追贈他為太尉。

十月十三(甲戌),末帝臨幸宣徽使趙延壽和宰相張延朗的府第。十月十六(丁醜),他任命端明殿學士兼兵部侍郎李專美為秘書監,出任宣徽北院使。

早先,後蜀金州防禦使全師鬱率軍入寇金州,並攻拔水寨。城中守兵才一千人,都監陳知隱找個借口帶著三百士兵沿河逃走。防禦使馬全節罄盡私財供應守軍,出奇製勝,拚死力戰,後蜀兵馬這才撤退。十月十七(戊寅,通鑒似乎作九月,但九月無戊寅),末帝下詔將陳知隱斬首。

當初,閩主王鏻(即王延均)有個幸臣叫歸守明,得以隨便出入閩主的臥內。閩主晚年得了風疾,淫蕩的陳後與歸守明及百工院使李可殷私通。國人對他們感到厭惡,但都不敢明言。

李可殷曾在閩主麵前大講皇城使李仿的壞話。陳後族人陳匡勝對福王王繼鵬粗魯無禮,李仿和王繼鵬都非常恨他。閩主病重時,王繼鵬麵有喜色。李仿也覺得閩主必定一病不起,便於十月十八(己卯)指使壯士數人手持白梃擊殺了李可殷,導致閩朝內外震驚。次日,閩主病情稍有好轉,陳後便向他訴苦。閩主勉強上朝視事,責問李可殷怎麽死的。李仿怕了,偷偷溜出宮廷。沒多久,他帶領所部兵馬擊鼓呐喊著衝進宮裏。閩主得知有變,急忙藏匿在九龍帳下。叛兵到處亂刺,閩主渾身是傷,隻好出來。他尚未氣絕,隻是疼痛得打滾。宮人不忍心看到他的痛楚,幫他氣絕了。李仿和王繼鵬他們接著殺了陳後、陳守恩、陳匡勝、歸守明,以及曆來和王繼鵬作對的弟弟王繼韜。

十月二十(辛巳),王繼鵬自稱皇太後讓他監國,並在當天即皇帝位,更名為王昶。他追諡父親為齊肅明孝皇帝,廟號惠宗。接著他又自稱代理福建節度事,派使者奉表到後唐稱臣,並大赦境內,立李春燕為賢妃。當初,他父親閩惠宗娶了南漢主劉?女兒清遠公主,並派宦官閩清人林延遇在南漢的番禺設置官邸,專門掌管閩國事務。南漢主賜給他一座很大的宅第,以及豐厚的賞賜,並多次向他了解閩國的事情,但林延遇都沒有回答。他退下後曾跟人說:“離開閩國就泄漏閩國的秘密,離開越國就泄漏越國的秘密,即使居住在他人的宮禁,難道就能這麽做!”南漢主聽說後覺得他很賢惠,便任命他為內常侍,讓他查對諸司事務。林延遇得知閩惠宗遇弑身亡,便請求歸國,但南漢主不肯。林延遇隻好身穿素服向著閩國哭悼了三日。

十月二十九(庚寅),後唐末帝任命左諫議大夫唐汭為左散騎常侍。

荊南節度使高從誨生性明朗豁達,親禮賢士。他重用謀士梁震,把他當作兄長事奉。梁震經常稱呼高從誨為郎君。

楚王馬希範喜好奢侈淫靡,和他共遊和談笑的人都誇湖南的盛況。高從誨跟僚佐們說:“近來馬王可算是大丈夫了。”僚佐孫光憲說:“天子和諸侯,禮儀有等級差別。他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子如此驕侈僣越,貪圖一時的快樂,而不深思遠慮。我看他危亡的日子就在前頭,又何足羨慕!”高從誨思考了一會,恍然大悟,說:“你說得對。”另一天,他跟梁震說:“我覺得平生好日子也過得夠了。”於是捐棄自己的許多愛好,靠閱讀經史自娛,並簡化刑法,減輕租賦,荊南境內得以安寧。梁震說:“先王待我如同布衣之交,並將嗣王托付給我。如今嗣王能夠自立,看來不會讓先王的大業墜毀。我已老了,不想再事奉他人。”因此一再請求退居。高從誨挽留不住,便在士洲為他修築宅第。梁震身披鶴氅(隱士常穿的水鳥羽毛做的氅衣),自稱荊台隱士。每次前來使府,他總是騎著黃牛來到聽事堂。高從誨也不時到他家探望,四季還給他豐厚的賞賜。此後他將政事都交給孫光憲。

司馬光評論說:“孫光憲見微而能諫,高從誨聞善而能徙,梁震成功而能退。自古有國家者能如是,夫何亡國敗家喪身之有。”

這期間,南吳主楊溥加中書令徐知誥為尚父、太師、大丞相、大元帥,進封齊王,並為他預備殊禮(一般是禪讓前的特殊禮儀),以升、潤、宣、池、歙、常、江、饒、信、海十州為齊國。徐知誥謝辭尚父和丞相,也不接受殊禮。

要想知道五代十國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