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代係列四:明宗治世之十八:楚王馬殷病逝與石敬瑭伐蜀毫無進展

(2019-09-22 08:48:03) 下一個

長興元年即公元930年九月二十(庚辰),反叛的東川節度使董璋派兵攻陷閬州,殺了後唐節度使李仁矩全家人。

十月初三(癸巳),西川都指揮使李仁罕率軍進圍遂州,後唐守將武信節度使夏魯奇閉城固守。西川節度使孟知祥命令都押牙高敬柔率領資州義軍二萬人修築長圍城環繞遂州。夏魯奇派馬軍都指揮使康文通出戰。康文通得知閬州陷落,便帶著他的部眾投降了李仁罕。

也在十月初三,後唐明宗李覃因鄜州節度使米君立去世取消朝會。

同時,明宗下詔說:“凡是喪事的賻贈布帛,隻稱段而不稱端匹。每段二丈,必須讓三司依此給付。”次日,明宗在正殿任命使臣,派他到宋州節度使駙馬都尉趙延壽的私第去冊封興平公主。

十月初八(戊戌),董璋帶兵直趨利州,但因為遇到大雨,糧運不繼,隻好回到閬州。孟知祥得知後,吃驚地說:“近來他剛破閬中,正想徑直攻取利州。利州主帥又沒有將才,必定望風逃遁。我們一旦獲得那裏的倉廩,占據漫天的險要,北軍終究不能往西來救武信(即夏魯奇)。如今董公僻處閬州,遠棄劍閣,真不是好辦法。”便想派兵三千去幫助他守衛劍門。但董璋堅決推辭,說:“我已經早有防備。”

十月初九(己亥),明宗任命左驍衛上將軍李從璋為陝州節度使,讓陝州節度使劉彥琮移鎮邠州。同時,尚書博士田敏請求依照舊典藏冰和頒冰,以抵消陰陽失調造成的災害。明宗下詔說:“藏冰的製度記載在以前的經史上,而頒冰獻廟的禮儀,在近代被廢置。如今既然朝臣特別提出,考察章典禮製後應當加以實行。田敏所奏請的‘祭寒(祭祀禮儀)藏冰獻羔頒冰’的事應當依照所奏。至於桃弧棘矢(《左傳·昭公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災。’即桃木弓和荊棘矢),因長久沒有實行,按理難以預備,也就不予考慮。但諸侯應當依照以往製度開始藏冰。”

吳越王錢鏐利用朝廷冊閩王使裴羽回朝經過杭州時,附上表章引咎謝罪。他兒子錢傳瓘及將佐也屢次上表為錢鏐辯護。十月十三(癸卯),明宗下敕,讓各地釋放先前被扣押的兩浙綱紀和使臣,聽其自便。

同時,明宗任命宣徽北院使馮贇為左衛上將軍和北都留守。

十月十五(乙巳),供奉官張仁暉自利州回朝,奏報說董璋已攻陷閬州,節度使李仁矩全家遇害。兩天後,朝廷將董璋的兒子宮苑使董光業及其妻兒全部在都市斬首。

楚王馬殷臥病在床,因此派使者前往宮闕,請求傳位給兒子武安軍節度副使、洪鄂道行營副都統、檢校太尉馬希聲。朝廷懷疑馬殷已死,便於十月二十一(辛亥)起複(免於服喪)馬希聲為武安節度使兼侍中。

同時,中書奏稱:“吏部在流品內銓試各色候選人,通過試判兩節(《通典-選舉三》說:‘始集而試,觀其書判;已試而銓,觀其身言。’估計指書判和身言兩個程序)確定他們的等級,文章優異的為超一資,其次的為次資,再其次的為同類;同類中道理全不通的則在戶口很少的地方注擬官職。”明宗準奏。

這期間,孟知祥任命原前蜀鎮江節度使張武為峽路行營招收討伐使,率領水軍直趨夔州;並任命左飛棹指揮使袁彥超為副使。

十月二十三(癸醜),東川兵馬攻陷後唐的征、合、巴、蓬、果五州。

十月二十六(丙辰),南吳左仆射兼同平章事嚴可求去世。南吳宰相徐知誥因為自己將要出鎮金陵,所以任命長子大將軍徐景通為兵部尚書兼參知政事,在京師江都掌權。

這期間,南漢大將梁克貞進入占城,奪取了那裏的珍寶財貨後回歸南漢。

十一月初一(庚申),明宗登禦文明殿,正式冊命皇子李從榮為秦王,仗衛和懸樂都非常正規。十一月初五(甲子),他又在正殿任命使臣,去鎮州冊命皇子李從厚為宋王。當天,他臨幸龍門。次日,宰相馮道奏稱:“陛下在宮中無事,遊幸近郊倒是沒問題。但如果涉曆山險,萬一馬失前蹄,則會給臣下帶來極大擔憂。臣聽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立不倚衡。’何況陛下貴為天子,豈能不看重自身!”明宗嚴肅地向他表示感謝。退下後他讓小黃門到中書省去問馮道,垂堂和倚衡到底是什麽意思,馮道於是解釋說,垂堂就是坐在屋簷下,瓦片也許會砸頭;倚衡就是靠在車前橫木上,橫木也許會斷了讓人摔倒。明宗深以為然,接納了他的勸告。

十一月初九(戊辰),張武率領水軍抵達渝州,後唐刺史張環投降。張武進而攻取了瀘州,並派先鋒將領朱偓分兵直趨黔、涪二州。

十月初十(己巳),楚王馬殷病故。馬殷字霸圖,是許州鄢陵人,年輕時是木工。當蔡帥秦宗權作亂時,他應募從軍,最初跟隨蔡將孫儒渡過淮河,攻陷廣陵。當孫儒在宣州失敗時,馬殷跟隨別將劉建峰經過江西,接連攻陷洪、鄂、潭、桂等州。劉建峰於是盡有湖南地盤,進而自稱潭帥。不久,劉建峰被部下所殺,湖南人於是推舉行軍司馬張佶為帥。當時馬殷正統兵攻打邵州,張佶說:“我的才幹不及馬殷。”當即下達文書將軍府事務都交付馬殷。馬殷自邵州回軍,犒勞將士,誅殺了殺害劉建峰的幾十人,然後自稱留後。不久,朝廷就任命他為湖南節度使,因此有了潭、衡等七州地盤。唐朝天複中年,淮帥楊行密猛攻江夏,杜洪向荊南求援,荊帥成汭率領水軍赴援。當時澧朗節度使雷彥恭趁著成汭出師,襲取了荊州,滿載從那裏搶走的珍寶財貨,焚毀州城後離去。雷彥恭東連楊行密,截斷了江、嶺一帶行商的道路。馬殷與荊南的高季興合勢到澧朗攻打雷彥恭。數年之後,雷彥恭被擒,馬殷因此盡有他的地盤。接著他任命張佶為朗州節度使,此後兵力非常強盛。

馬殷在後梁貞明年間,利用梁末帝對藩鎮的姑息,向朝廷提出許多要求,也都得到許可,經累遷官至守太師、兼中書令,封楚王。他又上表請求依照唐初秦王(即唐太宗)的先例,梁末帝隻好又給他加天策上將軍的封號。他又請求在他的轄區添置靜江、武平、寧遠等軍,後梁也都同意。分封楚王後,他請求依照唐朝諸王行台的先例,設置諸天官幕府,有文苑學士和知詔令等官名。他屬下二十餘州,全由自己任命官吏,租賦也全不上繳;民間的茶葉,他也壓價強行購買。他還自鑄鉛鐵錢。全國各地商賈帶入湖南境內的珍寶貨物,他隻用地方土產或鉛鐵錢交易,因此致使湖南十分富裕強盛。他還窮奢極侈,每年貢奉朝廷不過幾萬斤茶葉而已。他賣給中原茶葉的盈利,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後唐同光初年,他首先稱臣進貢,後唐重新授他為太師、兼尚書令、楚王。天成初年,明宗又加他為守尚書令。這時他在位上病故,終年七十八歲。明宗得知他的死訊,為他取消三日朝會,諡號為武穆。

當初,馬殷貧微時,隱隱見到有神人在身旁,因此默默記住他的形像。當富貴後,他曾拜謁衡山廟,看見廟中神人的塑像,宛如自己貧微時見到的那神人。因此他覺得成為貴人的,必定有神人暗中佑護,豈是偶然而已!

馬殷臨死前,留下遺囑給諸子,要求兄弟相繼。他還把一柄寶劍放在祠堂,說:“違背寡人命令的就給殺了!”諸將商議要派兵守衛四境,然後才發喪。兵部侍郎黃損說:“我們喪失君主,但還有新君,何必另外有所防備!應當派使者前往鄰道告喪,並且通知嗣君已經繼立即可。”

也在十一月初十,明宗追贈已故太子少保致仕封舜卿為太子少傅。封舜卿字讚聖,世代家居渤海蓚縣,父親封敖字碩夫,曾任戶部尚書,封渤海縣男。封舜卿仕梁時任禮部侍郎兼知貢舉。開平三年(909),他奉命出使幽州,帶著門生鄭致雍隨行。複命那天,他又和鄭致雍同時受命進入翰林任學士。鄭致雍有俊才,而封舜卿雖懂文辭,卻才思拙澀。當試寫五題時,他不勝困弊,因而托鄭致雍秉筆。當時人們都譏笑說是座主有辱門生。莊宗同光(923)以來,封舜卿累曆清顯。封氏自唐文宗太和以來,世代都位居兩製(即內製翰林學士和外製中書舍人),以文筆見稱於時。封舜卿侄子封渭字希叟,在唐昭宗遷都洛陽時,官拜翰林學士,而封舜卿時任中書舍人,所以叔侄對掌內外兩製。

十一月十一(庚午),明宗讓應州節度使張敬達移鎮雲州,接著任命捧聖都指揮使兼守恩州刺史沙彥詢為應州節度使;任命潁州團練使高行周為安北都護兼振武節度使。

再說,後唐招討使石敬瑭進入散關。同時,後唐階州刺史王弘贄和瀘州刺史馮暉,與前鋒馬步都虞候王思同和步軍都指揮使趙在禮一道,自利州取山路,兵出人頭山,過了劍門南麵後,突然回頭襲擊劍門,並於十一月十三(壬申)攻克劍門,殺了東川兵三千人,還俘獲都指揮使齊彥溫。後唐軍然後占據劍門,守在那裏。馮暉是魏州人。

也在十一月十三,朱偓(《舊五代史》說董璋兵馬進攻,但朱渥是西川將領)快到涪州時,後唐武泰節度使楊漢賓丟棄黔南逃奔忠州。

十一月十五(甲戌),王弘贄等人攻破劍州。然而大軍沒有及時跟上,他們隻好燒毀劍州的廬舍,奪取那裏的資糧,然後退保劍門。

十一月十六(乙亥),因西川節度使孟知祥夥同董璋反叛,明宗下製削奪他的所有官爵。次日,明宗任命前同州節度使羅周敬為左監門上將軍,並在第二天加贈已故兵部侍郎許光義為禮部尚書。

十一月二十(己卯),董璋派使者到成都告急。孟知祥聽說劍門失守,大為驚懼,說:“董公果然誤我!”次日,他馬上派牙內都指揮使李肇帶兵五千赴援,並告戒他說:“你必須倍道兼行,首先占據劍州。如果那樣,北軍就將無能為力。”他又派使者前往遂州,命令在那裏的漢州刺史趙廷隱帶兵一萬去和李肇在劍州會合。孟知祥接著派原前蜀永平節度使李筠帶兵四千直趨龍州,守住要害。當時天氣寒冷,士卒全都恐懼,觀望不進。趙廷隱流著淚勸諭大家說:“如今北軍勢力強盛,你們如果不拚死力戰,打退敵人,那麽我們的妻兒將都被他們占有了。”軍心這才振奮起來。

十一月二十二(辛巳),西麵軍前鋒的捷報抵達朝廷,說本月十三日,階州刺史王弘贄和瀘州刺史馮暉在劍門關外回頭出擊,打敗董璋守關兵士三千餘人。

同時,董璋自閬州率領兩川兵馬進駐木馬寨。

先前,西川牙內指揮使太穀人龐福誠和昭信指揮使謝鍠駐紮在來蘇村。他們得知劍門失守,相互議論道:“假使北軍再得到劍州,那麽西蜀二川局勢就危險了。”於是帶領所部士兵千餘人走近道直趨劍州。他們剛到時,後唐大軍萬餘人正好自北山大批下山。那時日暮,龐福誠他們二人商量說:“如今眾寡不敵,待到天亮我們就將全部完蛋。”龐福誠於是連夜帶領數百士兵爬上北山,對著後唐官軍的兵營後麵大聲喊叫,然後率領其餘部眾操著短兵自前門向後唐官軍發起猛攻。官軍大驚失色,急忙放棄軍營逃走,退保劍門,十多天都不敢出城。孟知祥得知此事,高興地說:“我原先以為王弘贄他們攻克劍門後,會徑直占據劍州。然後要麽堅守在那裏,要麽直趨梓州。董公必然放棄閬州逃回。那時我軍失去支援,也必須解除遂州之圍。那樣我們將內外受敵,兩川震動,局勢就令人擔憂了。如今他們不過焚毀劍州,運糧東歸劍門,頓兵不進。我的事這下成功了。”

後唐官軍分道直趨文州,準備襲擊龍州,但被西川定遠指揮使潘福超和義勝都頭太原人沙延祚打敗。

十一月二十五(甲申),張武在渝州病故。孟知祥任命副使袁彥超代領他的水軍。

這天是冬至,明宗登禦文明殿接受朝賀。

再說,楊漢賓丟棄黔南逃往忠州時,朱偓追至豐都,然後回頭攻取了涪州。孟知祥於是任命成都支使崔善代理武泰留後。董璋派前陵州刺史王暉帶兵三千會合李肇等人分別進駐劍州南山。

十一月二十七(丙戌),明宗任命給事中鄭韜光為左散騎常侍。同時,青州上奏,得到登州的報告,說已故契丹主耶律阿保機(即遼太祖)的兒子東丹王耶律托雲帶領所部四十餘人從海路過來歸降朝廷。

同一天,馬希聲襲取楚王爵位,並聲稱根據遺囑,去掉建國的體製,恢複後唐藩鎮的地位。

十二月初三(壬辰),石敬瑭率軍抵達劍門,並於三天後進駐劍州北山。川將趙廷隱列陣在牙城後山,李肇和王暉列陣在河橋。石敬瑭率領步兵進擊趙廷隱,趙廷隱挑選善射的五百人埋伏在石敬瑭的歸路,按甲等待。等到官軍的長矛都快碰到川軍的陣容時,列陣的川軍才揮揚旗幟,擊鼓呐喊,上前對陣。北軍戰敗退走,很多人跌下山去。川軍俘虜和斬首了百餘人。石敬瑭又派騎兵衝向河橋,守在那裏的李肇讓強弩手向他們射擊,所以騎兵也不能前進。天快黑時,石敬瑭隻好帶兵退走。趙廷隱率軍跟蹤,然後和伏兵夾擊,又打敗了官軍。石敬瑭不得不退駐劍門。

也在十二月初六,荊南上奏,說湖南節度使楚國王馬殷病逝。明宗為次取消三天朝會。

十二月十一(庚子),明宗任命前襄州節度使安元信為宋州節度使。次日,他臨幸苑中。

十二月十四(癸卯),夔州上奏,說他們重新攻取了開州。

十二月十八(丁未),明宗因二王後(前兩個朝代的後代,此處是隋朝)秘書丞兼襲酅國公楊仁矩去世而取消朝會,並追贈他為工部郎中。

十二月二十一(庚戌),明宗起複(中止服喪)楚王馬殷的兒子武安節度使馬希聲為武安和靜江節度使,還為他加兼中書令。兩天後,明宗任命樞密院直學士兼戶部侍郎閻至為澤州刺史;樞密使直學士兼戶部侍郎史圭為貝州刺史。

石敬瑭征蜀沒有進展。前方回來奏事的使者總是強調道路險狹,進軍很難。潼關以西的民眾又疲於軍糧的轉運;物價很低,百姓運送軍糧到利州,每斛抵達那裏時剩下不到一鬥。百姓往往逃到山穀裏躲起來,相聚成為盜賊。明宗非常擔憂。也在十二月二十三(壬子),他跟身邊的近臣說:“關西的事也很煩惱,征蜀又不見成功。誰能在朝廷幫朕把事情辦好!朕看來得親自出馬了。”樞密使安重誨說:“臣愧居朝廷機密,軍威不振,是臣的罪過。臣請求親自前往督戰。”明宗答應了。

安重誨當即拜辭明宗,次日即十二月二十五(甲寅)就上路,每日飛馳數百裏。西部的各個藩鎮得知此事,無不惶恐驚駭,紛紛催促部屬晝夜不停地運送錢帛和糧草前往利州,倒斃在山穀的民夫和牲畜不可勝數。當時明宗已經疏遠了安重誨。石敬瑭本不想帶兵西征,於是趁著安重誨不在明宗身邊的機會,累次上表論奏,覺得伐蜀得不償失。明宗也頗為同意。

也在十二月二十五這天,明宗追贈已故西川兵馬都監兼泗州防禦使李嚴為太傅。他在出使成都時被孟知祥殺害。十二月二十七(丙辰),明宗因臘月到西山打獵。次日,回鶻派使者前來朝貢。十二月二十九(戊午),明宗追贈已故荊南節度使、檢校太尉、兼尚書令、南平王高季興為太尉。

先前有一千五百西川士兵衛戍夔州,明宗將他們全都放回西川。

要想知道後唐伐蜀的結果如何,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