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代係列三:莊宗複唐之十七:康延孝西川反叛失敗與李嗣源逃離鄴都

(2019-08-12 07:31:39) 下一個

同光四年(天成元年)即公元926年二月初六(癸巳),從瓦橋換防歸來,接著在貝州反叛的魏博亂兵攻占鄴都,並推舉效節指揮使趙在禮為魏博留後。後唐莊宗李存勖派愛將李紹榮率軍出討。

伐蜀實際主帥郭崇韜在成都遇害時,前鋒右廂馬步都指揮使李紹琛(即後梁降將康延孝)跟右廂馬步都虞候董璋說:“董公又想到誰家去嘀咕什麽嗎?”董璋平時經常上郭崇韜那裏,因此怕了,隻好向他謝罪。魏王李繼岌軍率軍回到武連時,遇到朝廷敕使,告訴他河中節度使朱友謙已經伏誅,並下令董璋帶兵到遂州去誅殺他兒子朱令德。當時李紹琛帶領後軍在魏城。他得知這事,覺得莊宗沒叫自已去殺朱令德,反而委托董璋,因此大驚失色。不久,董璋率軍經過李紹琛的軍門,沒有前來拜謁。李紹琛非常憤怒,趁著酒興跟部將們說:“國家南取大梁,西定巴蜀,都是郭公的謀略的我的戰功。至於去逆效順,與國家成為犄角之勢而攻破梁人,則是朱公的功勞。如今朱、郭皆無罪而被滅族;歸朝之後,就輪到我了。冤哉,天哪!我該怎麽辦!”李紹琛帶領的大多是朱友謙的河中兵馬,河中舊將焦武等人在軍門號哭,說:“西平王(即朱友謙)有何罪,居然被滿門抄斬!我們一旦回去,就要和史武(朱友謙部將,同時遇害)他們一樣被殺。我堅決不再回東麵去了。”當天,魏王李繼岌到了泥溪。李紹琛到劍州時派人告訴李繼岌說:“河中將士號哭不已,想要作亂。”二月初十(丁酉),李紹琛自劍州擁兵西還,自稱西川節度、三川製置等使,並移送檄文到成都,稱奉詔取代新任西川節度使孟知詳。他接著招諭蜀人,三日內部眾就發展到五萬人。

也在這天,南吳王楊溥派使者向莊宗慶賀他平定前蜀。兩天後,魏王李繼岌上奏,說康延孝(即李紹琛原名)擁眾造反,回寇西川。

二月十一(戊戌),跟隨魏王伐蜀的鳳翔節度使李繼儼回到鳳翔,監軍使柴重厚不肯將節度使的符印交還給他,反而催促他趕快前往宮闕。

次日,魏王李繼岌抵達利州,李紹琛派人砍斷桔柏津的浮橋。李繼岌得知後,馬上任命參預軍機的工部尚書任圜為副招討使,率領步騎七千,與都指揮使梁漢和監軍李延安追討他。

二月十三(庚子),福建節度副使王延翰的奏折抵達京師,說福建節度使王審知讓他暫時掌管軍府事務(其實那時閩王王審知已死)。同一天,邢州左右步直兵趙太等四百人占據州城,趙太自稱安國留後。莊宗下詔,派東北麵招討副使李紹真帶兵出討。

二月十四(辛醜),任圜先命令別將何建崇攻打劍門關,何建崇攻下了它。

同一天,李紹榮率軍到了鄴都,開始攻打南門。趙在禮用羊肉酒水犒師,並在城上向李紹榮遙拜說:“將士經年遠離父母,隻是因想家才擅自歸來,不想造成陛下的聖憂,真是追悔何及!相公如能好言為我們轉奏,得免一死,我們定將遵守詔令,誰敢不改過自新!” 李紹榮說:“主上因為你們立有社稷大功,必定會赦免原宥。”於是派人將敕令送進城裏,讓趙在禮出示給全體軍士看。然而不久前逃出城的鄴都監軍武德使史彥瓊用手指著城上大罵道:“你們這群死賊,城破之日,老子一定將你們碎屍萬段!”亂兵首領皇甫暉跟部眾說:“看史武德的話,皇上是不肯赦免我們了。”於是聚眾大喊,搶過敕書,親手撕毀了它,然後登上矮牆拒戰。李紹榮進攻失利,隻好將這事奏聞朝廷。莊宗勃然大怒,說:“克城之日,一個活口都不用留下!”於是大規模發動諸軍討伐。次日,李紹榮退駐澶州。

二月十七(甲辰)夜裏,京師從馬直宿衛軍士王溫等五人殺了軍使,陰謀作亂,但被衛兵捉獲,送到本軍軍門處死。從馬直指揮使離從謙,本是優伶,藝名叫郭門高。莊宗與後梁在德勝城對壘時,招募勇士挑戰,離從謙應募,還俘虜斬首敵軍後回來,因此更加得寵。莊宗挑選諸軍中驍勇的將士組成親軍,分別設置四指揮,號稱從馬直,離從謙自軍使積功官至指揮使。郭崇韜專權用事時,離從謙把他當作叔父看待,睦王李存乂則將離從謙當作假子。當郭崇韜和李存乂獲罪被殺後,離從謙多次用私人的錢財犒賞從馬直的將校,還和他們相對流淚,提到郭崇韜的冤屈。當王溫作亂時,莊宗跟離從謙開玩笑說:“你既然辜負了朕,而跑去投靠郭崇韜和李存乂,現在又指使王溫造反,到底要幹什麽?”離從謙更加恐懼。退下後,他私下跟屬下將校們說:“主上因為王溫事件,打算在鄴都平定後,想把你們全都活埋了。你們得趕快把家產都賣了去買酒肉吃喝,不要做什麽長遠打算。”因此親軍都很不自安。

二月十八(乙巳),被廢的前蜀帝王衍到了長安。次日,莊宗任命右散騎常侍韓彥惲為戶部侍郎。

二月二十(丁未),鄴都行營招撫使李紹榮率諸道大軍再次攻打鄴都。

先前,莊宗的幾個弟弟雖然兼領節度使,但其實人都留在京師,隻是食用俸祿而已。二月二十一(戊申),莊宗才開始命令護國節度使永王李存霸到河中赴任。同時,他任命洋州留後李紹文為夔州節度使,並於次日任命樞密使宋唐玉為特進、左威衛上將軍,出任宣徽南院使。

二月二十三(庚戌),李紹榮的裨將楊重霸率領數百士兵登城,但因為後頭沒人跟上,楊重霸等人都戰死了。李紹榮接著大肆整治攻城器具。亂兵知道朝廷不會赦免他們,因此拚死堅守,毫無降意,晝夜為備。朝廷感到非常頭疼,每天都派中使催促魏王李繼岌趕快回來。李繼岌因為中軍的精兵都被派去跟從任圜討伐占據漢州的李紹琛,所以留在利州待他凱旋歸來,沒有及時回來。

也在二月二十三這天,飛龍使顏思威送來的西川宮女來到洛陽。次日,南吳王楊溥又派使者到洛陽進貢地方特產。同時,西京(長安)上言,說客省使李嚴押送前蜀主王衍到了本府,莊宗下詔讓他暫時停留在那裏。

二月二十五(壬子),莊宗任命守太尉、中書令、河南尹兼河陽節度使、齊王張全義為檢校太師、兼尚書令,出任許州節度使。同時,東川的董璋上奏,說他已經奉詔在本州誅殺了遂州節度使李令德,夷滅了他的家族。次日,湖南節度使楚王馬殷的奏折抵達洛陽,說福建節度使王審知病重,他兒子副使王延翰已代理軍府事務,請求朝廷降賜旄節。

李紹榮討伐趙在禮長久無法成功;而趙太占據邢州,官軍也未能攻下;滄州軍發生動亂,小校王景戡平定了亂兵,因而自稱留後。河朔州縣前來奏告的人相繼不斷,說他們那裏發生叛亂和長吏被殺。莊宗想親自征討鄴都,宰相和樞密使都說:“京師是天下的根本。雖然四方有變,陛下也應當居中控製;隻要命令大將出征,無煩陛下親自出去駕禦部伍。”莊宗說:“紹榮討亂沒有成功,繼岌的大軍還留在巴漢;其餘也沒人可以派去,不得不朕親自前往。”樞密使李紹宏等人上奏說:“陛下靠謀臣猛將奪取天下,如今不過麵臨一州的動亂,陛下卻為何說無將可任?總管李嗣源是陛下的元老和宗室大臣;創業以來,他屢曆艱難,身經百戰,何城不下,何賊不平?威略的英名振於夷夏。以臣等判斷,如果委他專征大權,平定鄴城的賊寇不在話下!”莊宗平時氣量寬大,能容納他人,也不猜疑。但自從誅殺郭崇韜和朱友謙之後,閹宦和優伶交相讒諂,邦國大事他都聽信他們的奸謀,因此逐漸開始多疑,也不想讓大臣掌握兵權;加上他平時內心也忌妒李嗣源,因此說:“朕舍不得李嗣源,想留下他宿衛皇宮。你們應當考慮他以下的人。”大家都說:“以臣等所料,非李嗣源不可,其他人都不行。”忠武節度使張全義也說:“河朔多事,如果拖得太久,禍患將會更深,所以還是應當讓總管(即李嗣源)進討。如果光靠李紹榮之輩,臣等看不到成功的日期。”當初,李嗣源善待李紹宏;李嗣源在洛陽時,一群宦官小人大多用流言飛語詆毀他,李紹宏總要他辯護,這時也屢次為他進言。莊宗因為朝廷內外都推薦李嗣源,隻好在二月二十七(甲寅)命令蕃漢總管李嗣源統領親軍趕赴鄴都,出討趙在禮。

也在這天,延州知州白彥琛奏稱,綏、銀兵士劫掠州城,陰謀反叛。同時,魏王李繼岌送來郭崇韜父子首季的封函抵達宮闕之下。莊宗下詔,讓張全義收埋了它們。次日,他任命右武衛上將軍李肅為安邑和解縣兩池榷鹽使,任命吏部尚書李琪為國計使。

這期間,伐蜀右廂馬步都虞候董璋帶兵二萬進駐綿州,會合副招討使任圜討伐李紹琛。莊宗派中使崔延琛到成都,路上遇到李紹琛的軍隊,於是騙李紹琛說:“我奉詔召孟郎(即新任節度使孟知祥)回去。李公如能緩兵,自然將會得到西蜀。”他接著到了成都,馬上勸孟知祥嚴加防備。孟知祥於是派人加深塹壕,樹立柵欄,然後派馬步都使李仁罕率領四萬人,驍銳指揮使李延厚率領二千人,一道出討李紹琛。李延厚召集部眾,宣布說:“少壯勇銳,並想建立功名和求得富貴的,可以往東!體弱有病,而且膽小懦弱和厭惡行陣的,可以往西!”就這樣精選了七百人,帶著他們出行。

也在二月二十七這天,任圜率軍在漢州追上李紹琛,李紹琛出兵迎戰。招討掌書記張礪請求埋伏精兵在後頭,然後派羸弱士兵去引誘敵兵。任圜聽從了他的建議,讓董璋帶著東川的羸弱士兵首先出戰,然後假裝退卻。李紹琛覺得任圜是個書生,很看不起他;又見到他的士兵羸弱,便盡力追趕。結果伏兵衝出,擊潰了李紹琛的軍隊,斬首數千級。此後李紹琛隻好退入漢州,閉城不出。

二月底,後唐司天監上言:說自二月上旬以來,晝夜陰雲,不見天象,自二月二十六日才放晴,直到月終,星辰沒有變化。同時,莊宗任命右衛上將軍朱漢賓代理河南府事務。

三月初一(丁巳,《舊五代史》誤作丁未;整月都誤前了十天),東北麵招討副使李紹真(即霍彥威)上奏,說他攻克邢州,生擒了趙太等二十一人。三月初四(庚申),李紹真帶兵來到鄴都,在城西北紮營,並將趙太等人在鄴都城下示眾後殺了。

三月初五(辛酉),莊宗任命威武軍節度副使、福建管內都指揮使、檢校太傅、守江州刺史王延翰為福建節度使,照樣帶有檢校太傅頭銜。

次日,李嗣源率軍抵達鄴都,在城西南紮營。趙在禮等人登城向他謝罪,還拿出牲畜和酒水犒勞大軍;李嗣源也慰撫他們後接納了。三月初八(甲子),李嗣源將軍營遷移到觀音門外,然後下令諸軍說,次日一早開始攻城。當夜,從馬直軍士張破敗聚眾作亂,大喊大叫,殺了都將,還焚燒營舍。第二天一早五鼓(三四點)時分,亂兵逼近中軍,李嗣源率領親軍拒戰,但無法抵禦,亂兵勢力更大。李嗣源喝叱他們,責問道:“你們到底要幹什麽?”亂兵們說:“將士跟從主上十年,經曆百戰後得到天下。如今主上忘記我們的功績,任意作威作福。貝州衛戍士卒隻是想要回家,主上居然不肯赦免,還說什麽‘克城之後,應當將魏博軍的士兵全都活埋了。’近來從馬直不過幾個士卒喧鬧,他就要馬上把我們全都殺了。我們本來並不想叛亂,隻是怕死而已。如今大家商量說,要和城中合勢擊退諸道軍隊,然後請主上在河南稱帝,讓令公(即李嗣源)在河北稱帝,成為我們軍民的君主。”李嗣源哭著勸導他們,但亂兵不肯罷休,繼續喊道:“令公到底要往哪去?不到河北稱帝,那麽就要被他人占有。真要不抓緊時機,將有不測之禍!”李嗣源說:“你們不聽我的話,隻好隨你們的便了,我自己回歸京師好了。”亂兵拔出白刃環繞著他,說:“這幫人都如狼似虎,不識尊卑,令公回京後到底要幹什麽!”因而簇擁著李嗣源進入鄴城。中門使安重誨和李紹真緊跟著李嗣源,也隨著入城。當時懸橋已被拉起,他們共同扶著李嗣源越過塹壕進去。但城中守軍不肯接納亂兵,皇甫暉率軍出擊張破敗,殺了他,從馬直的亂兵全都潰散。李嗣源登上南樓,趙在禮率領將校在那裏迎接李嗣源,向他下拜,哭著謝罪道:“將士們辜負了令公。敢不惟命是聽!” 當天,李嗣源在鄴都行宮設宴招待趙在禮的將士。李嗣源接著騙趙在禮說:“凡是舉大事的人,都必須憑藉兵力。如今亂兵流散在外,無處可歸。我為趙公出去招集他們回來。”趙在禮於是讓李嗣源出城。那天他在魏縣留宿,散兵也開始慢慢歸來。

再說,漢州沒有城牆和塹壕,李紹琛隻好派人樹立木頭作柵欄。三月初九(乙醜),任圜率軍進攻他的柵欄,縱火燒了它。李紹琛帶兵到金雁橋出戰,兵敗後帶著十餘騎逃奔綿竹,但被官軍追上擒獲。孟知祥親自到漢州犒賞大軍,與任圜和董璋置酒高會,將李紹琛放在檻車中送到座席之中。孟知祥親自倒了一大杯酒讓他喝了,跟他說:“你已擁有節度使的節旄,又有平蜀的大功,何必要擔心不能大富大貴,而要落到關進這檻車的地步!”李紹琛說:“郭侍中佐命的功勞算是第一,還兵不血刃地攻取了兩川,卻一下子無罪而遭到滅族誅殺。像我李紹琛這樣的人又怎能保住脖子上的腦袋!我隻是因此不敢歸朝而已。”魏王李繼岌在擒獲了李紹琛後,便帶兵東歸。

西川節度使孟知祥得到陝虢都指揮使汝陰人李肇和河中都指揮使千乘人侯弘實。他任命李肇為牙內馬步都指揮使,侯弘實為副使。蜀中群盜尚未平息,孟知祥認真挑選清廉官吏,讓他們治理州縣,蠲除苛捐雜稅,安撫招集流散民戶,下達寬大的命令,讓百姓有個嶄新的開始。他還派左廂都指揮使趙廷隱和右廂都指揮使張業帶兵分討群盜,把他們都殺了。

再說,李嗣源被亂兵逼迫時,李紹榮還有一萬部眾駐紮在城南。李嗣源派牙將張虔釗和高行周等七人相繼去召他前來,要和他一道誅討亂兵。李紹榮懷疑李嗣源有詐,便拘留了他的使者們,關閉壁門,沒有回應。當李嗣源進入鄴都時,李紹榮幹脆帶兵離去。李嗣源在魏縣,部眾不滿百人,又缺乏兵甲器仗。當時隻有李紹真率領的五千鎮州兵沒有發生動亂。他得知李嗣源也逃出了鄴都,便帶著部隊去依附他,於是李嗣源的兵力才稍微得到重振。當時李嗣源還遙領鎮州節度使。他登上魏縣城樓,哭著跟部將們說:“國家的禍患,沒想到一至於此!我明日將回歸藩鎮,上章待罪,聽憑主上的裁製。以後再慢慢考慮怎麽辦。”李紹真和安重誨說:“這辦法行不通。明公身為元帥,不幸被凶惡的賊人劫持。元行欽(即李紹榮原名)是個狂妄小人。他人在城南,還沒聽到交戰聲音,就不戰而退,回到朝廷後必定會利用明公作借口。明公如果回歸藩鎮,等於是占據那裏要挾君王,正好坐實他們的讒言。不如星夜趕往宮闕,當麵去見天子,也許還能辯明自己。”李嗣源說:“你們說得對!”

三月十一(丁卯),李嗣源自魏縣往南直趨相州,路上遇到馬坊使康福,得到數千匹馬,這才開始有軍隊的樣子。康福是蔚州人。

平盧節度使符習率領本軍攻打鄴都。他聽說李嗣源軍隊潰散,隻好帶兵回歸青州。到淄州時,監軍使楊希望派兵攻擊他。符習怕了,隻好又帶兵往西。青州指揮使王公儼帶兵攻打楊希望,殺了他,並占據了州城。

當時擔任諸道監軍的近侍,無不仗恃恩寵與節度使爭權。當鄴都發生兵變時,很多藩鎮都殺了他們的監軍。安義監軍楊繼源陰謀殺害節度使孔勍,結果反而被孔勍先招誘他過來殺了。武寧監軍因為節度使李紹真帶兵跟從李嗣源,便密謀殺了他的親信隨從,然後據城抗拒;代理留後淳於晏率領諸將殺了監軍。淳於晏是登州人。

要想知道李嗣源和後唐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