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代係列三:莊宗複唐之二:段凝出任後梁招討使與名將王彥章之死

(2019-07-19 08:02:48) 下一個

後唐同光元年即公元923年閏四月底,後唐大將李嗣源攻克後梁的鄆州。五月十八(辛酉),後梁新任招討使王彥章率軍攻占德勝城,接著攻拔潘張等後唐諸寨。但王彥章在六月攻打後唐在博州東岸修築的新城時受挫,隻好退保鄒家口。

秋七月初五(丁未),後唐莊宗李存勖帶兵沿著黃河南下,王彥章等人於是放棄鄒家口,再次前往楊劉。七月十二(甲寅),遊弈將李紹興在清丘驛南麵打敗後梁遊兵。後梁招討副使段凝以為唐兵已經自上遊渡過黃河,大驚失色,當麵指責王彥章,怪他不該率軍深入。

七月十三(乙卯),前蜀侍中魏王王宗侃去世。他是已故前蜀帝王建的養子。

七月十六(戊午),莊宗派騎兵大將李紹榮直抵梁軍兵營,生擒了他們的斥候哨兵,梁人更加恐慌。後唐軍又用火筏焚燒梁軍的連艦。王彥章等人聽說莊宗已經帶兵到了鄒家口,又得知後唐大將李嗣源自鄆州率領大軍馬上就要到了,隻好在次日夜晚解除對楊劉的包圍,拔營遁逃,退保楊村。後唐大軍追擊,重新進駐德勝。梁兵先後猛攻德勝和楊劉諸城,士卒被城上矢石打死或跌進河裏淹死的多達萬人。他們丟棄的資糧、鎧仗、鍋盆、帳幕,動不動就數以千計。到這時,他們解除對楊劉的包圍,城中其實已經斷糧三天了。

王彥章嫉惡後梁佞臣趙岩和張漢傑他們擾亂朝政。當他成為招討使時,跟自己的親信說:“待我成功回來後,必須把這些奸臣都殺了,好向天下人謝罪!”趙岩和張漢傑聽說後,私下商量說:“我輩寧可死於沙陀人(即後唐)手裏,也不能讓王彥章給殺了。”於是齊心協力要搞倒王彥章。段凝曆來嫉妒王彥章的才能,並諂媚地依附趙、張,在軍中總是和王彥章作對,百方阻擾他的方略,惟恐他有功,還暗中尋找王彥章的過失,然後奏聞梁末帝朱瑱。每次捷報到來,趙、張總是歸功於段凝,因此王彥章最終無法成功。當他回到楊村時,梁末帝聽信了讒言,又擔心王彥章一旦成功,將難以控製,便想征他回到大梁。讓他帶兵會合大將董璋攻打澤州。

七月二十二(甲子),莊宗抵達楊劉城,巡視梁軍留下的故壘。他慰勞楊劉守將李周說:“要不是愛卿善於堅守,朕幾乎壞事了。”

中書侍郎兼同平章事盧程因私事幹預興唐府,府吏沒有答應,他居然鞭打府吏的背脊。光祿卿兼興唐少尹任團是任圜的弟弟,莊宗的堂姐夫。他到盧程那裏申訴,盧程反而罵道:“你算什麽東西,還想依靠女人的勢力?”任團向莊宗訴苦,莊宗憤怒地說:“朕不該讓這白癡當什麽宰相,竟敢侮辱朕的九卿!”便想賜他自盡。翰林學士盧質極力相救,莊宗這才將隻他貶為右庶子。

後唐澤州守將裴約派使者走小路向莊宗告急。莊宗說:“我的兄長(指已故潞州節度使李嗣昭)不幸,才生了這樣一個梟獍惡人(指在澤潞叛逃後梁的李繼韜)。隻有裴約知道逆順的道理。”他望著北京內牙馬步軍都指揮使李紹斌說:“澤州是個彈丸之地,朕對它無所謂。你隻要去為我把裴約接來就行了。”八月初一(壬申),李紹斌率領甲士五千去救援澤州。但還沒到那裏,澤州就已被梁將董璋攻陷,裴約也遇害死了。莊宗深感痛惜。兩天後,他自楊劉回到興唐(鄴城)。

也在八月,梁末帝命令梁軍在滑州決開河堤,往東注入曹、濮之間,直至鄆州,以此阻攔後唐向那一帶進軍。

當初,梁末帝派段凝到黃河邊監督大軍,而宰相敬翔和李振屢次請求罷免了他。梁末帝說:“段凝沒有過錯。”李振說:“待到他出了過錯,社稷就危險了。”到這時,段凝大筆賄賂趙岩和張漢傑,請求出任招討使,但敬翔和李振據理力爭,認為不行。趙、張堅持,最終朝廷還是讓他取代王彥章出任北麵招討使。於是宿將們無不憤怒,士卒也都不服。天下兵馬副元帥張宗奭跟梁末帝說:“臣作為副元帥,雖然老衰,還足以為陛下捍衛北方。段凝是個晚輩,功名不能服眾。如今大家議論紛紛,恐怕將給國家帶來深重的憂患。”敬翔說:“將帥關係到國家的安危,如今國勢已經如此不堪,陛下豈能還不留意!”梁末帝全都不聽。

八月十七(戊子),段凝率領全軍五萬將士進駐王村,自高陵津渡過黃河,劫掠澶州諸縣,直到頓丘(今河南濮陽)黃河邊上才撤回去。後唐軍和部分梁軍遭遇,生擒了梁前鋒軍士二百人,送到都市斬首。

梁末帝同時命令王彥章率領保鑾騎士及其他兵馬,總共一萬人,進駐兗、鄆的邊境,想要收複鄆州。他讓張漢傑監軍。

八月十九(庚寅),莊宗帶兵進駐朝城。

八月二十七(戊戌),後梁降將康延孝帶領百餘隨騎來到行台,莊宗脫下自己穿的禦製錦袍和玉帶賜給他,任命他為南麵招討都指揮使,兼領博州剌史。莊宗屏退眾人,向康延孝了解後梁的事,康延孝說:“梁朝地方不算狹小,兵力不算人少。然而觀察他們的辦事,終必敗亡。為何這麽說?他們不但主上暗弱,還有趙岩、趙鵠、張漢傑兄弟擅權。他們內結宮掖宦官,外納藩鎮賄賂,官員地位的高下全憑給的賄賂多少,不選擇才能和德行,不根據功勳和辛勞。段凝智勇俱無,卻一下子位居王彥章和霍彥威之上。自從他帶兵以來,專門克扣行伍士卒去巴結權貴。王彥章在德勝南城取勝後,梁主也曾稍加獎賞。但王彥章秉性剛暴,受不了淩辱和節製。而梁主每次派兵出征,總要讓近臣監護,進止可否,全憑監軍決定。王彥章因此鬱鬱不樂,全表現在臉上。自從河津失利,近來又聽說段凝和王彥章又獻計,要數道同時出兵:讓董璋帶領陝虢和澤潞的兵馬,自石會關直趨太原;讓霍彥威帶領關西和汝洛的兵馬,自相衛和邢洺入寇鎮定;讓王彥章和張漢傑帶領禁軍攻打鄆州;讓段凝和杜晏球帶領大軍抵擋陛下;決定在十月大舉進軍。臣在軍側又聽說他們自滑州南麵,決破河堤,讓大水東注曹、濮之間,直到汶陽(即鄆州),彌漫不絕,以此阻攔北軍。根據臣的私下觀察,梁兵聚則不少,分則不多。希望陛下養精蓄銳,等待他們分散兵力,然後率領精騎五千自鄆州兼程直抵大梁,生擒他們的偽主。十天半月之間,天下可定。”帝莊宗聽了非常高興,並為他的主張感到豪壯。

前蜀帝王衍把文思殿大學士韓昭、內皇城使潘在迎、武勇軍使顧在珣當作狎客(陪伴權貴遊樂的人),陪同他遊宴,與宮女混雜坐在一塊;要麽作些豔歌相互唱和,要麽談笑嘲諷戲謔浪漫,卑鄙低俗,萎褻輕慢,無所不至。而前蜀帝卻因此無不快樂。顧在珣是原東川節度使顧彥朗的兒子。

當時樞密使宋光嗣等人專斷朝政,專恣暴虐,一心要滿足前蜀帝的欲望,以此盜取他的大權。宰相王鍇和庾傳素等人都各保自己的榮寵和俸祿,不敢有所規勸改正。潘在迎總是勸前蜀帝誅殺進諫的臣僚,說是不讓他們誹謗國家。嘉州司馬劉讚獻上陳後主所作三閣圖,並作歌曲,想加以諷諫。賢良方正蒲禹卿在對策時,進言也極為懇切直率。前蜀帝雖然沒給他們加罪,但也不能采用。

九月初九(庚戌),前蜀帝因重陽節在宣華苑宴請近臣。酒酣時,嘉王王宗壽趁機極力進言,說社稷將危,因此流淚不已。韓昭和潘在迎說:“嘉王喜歡在喝酒時裝作悲傷。”因而用玩笑把他給敷衍過去。

再說,後唐莊宗在朝城時,後梁招討使段凝進軍到臨河南麵,天天派兵到澶州以西和相州以南搶掠。自德勝失利以來,後唐損失糧草數百萬,租庸副使孔謙對民眾橫征暴斂,用以供應軍餉,那一帶的百姓大多流亡他鄉,所以收上來的租稅日益減少,倉廩的積存支持不了半年。澤潞二州也尚未攻下。北邊的叛將盧文進和王鬱又引來契丹,屢次過了瀛、涿二州以南;人們傳言說等到草枯冰合,契丹人將會深入為寇。又得知梁軍準備數道大舉,同時入寇,莊宗為此深感憂慮,於是召諸將前來會議。宣微使李紹宏等人都認為鄆州城門之外都是敵寇的境界,孤單遙遠,難以防守,有它還不如沒有,所以請求莊宗用鄆州和後梁交易衛州和黎陽,與他們講和,以黃河為境,休兵息民,等到財力稍微恢複後,再想辦法對付他們。

莊宗聽了很不高興,說:“如此一來,朕將死無葬身之地。”於是讓諸將回去,單獨召郭崇韜來征求他的意見。郭崇韜說:“陛下臉不梳洗,身不解甲,征戰十五年多,就是為了雪洗家國的恥辱。如今已正式登基稱號,河北士人和庶民每天都盼望升平的日子。現在剛得到鄆州尺寸之地,豈能不守就放棄了?這樣如何還能盡有中原!臣擔心這會導致將士解體,將來食盡眾散,到時即使畫河為界,誰還肯為陛下守衛疆土!臣曾詳細問詢康延孝有關河南的事,以此判斷彼此的局勢,日夜思量,覺得成敗的時機就取決於今年。梁人今天將全部精兵交給段凝,占據我們的南部邊陲,又決開河堤自固,以為我們不能馬上渡河,仗恃這一著而不再防備。他讓王彥章侵逼鄆州,目的就是希望鄆州有奸人動搖軍心,內部發生事變罷了。段凝本就不是將材,不能臨機決策,實在不足畏懼。前來投降的人都說大梁沒有多少兵馬,陛下如果留下士兵守衛魏州,固保楊劉,然後親禦六軍,帶領精兵與鄆州合勢,長驅直入汴梁,那麽他們城中既然空虛,必定望風自潰。一旦偽主授首投降,那麽其他將領也就不戰自降了;半月之間,天下可定。不然的話,今年的秋穀如果歉收,那麽軍糧就將用盡。如果不靠陛下的決心,大功如何能夠告成?諺語說:‘當道築室,三年不成。’帝王應運,必有天命;關鍵在於陛下不能一再猶豫罷了。”莊宗說:“這話正合朕的心意。大丈夫成則為王,敗則為寇。朕已經決定出行了!”司天上奏說:“今年天道不利,深入必定無功。”但莊宗不聽這套。

九月下旬,梁將王彥章率眾越過汶河,準備進攻鄆州。守將李嗣源派養子李從珂率領騎兵前往偵察。到了遞坊鎮,梁軍前來挑戰。李從珂率領精騎擊敗他們,還生擒了梁將任釗和田章等將士三百人,斬首二百人。王彥章隻好率眾退保中都。九月二十七(戊辰),李嗣源飛驛告捷的奏折抵達朝城,莊宗喜出望外,跟郭崇韜說:“鄆州告捷,足以壯大朕的士氣。” 他還置酒慶功,高興地說:“是必須下決心實行渡河的策略了。”次日,莊宗命令將士將家屬全部送歸興唐(鄴城)。

冬十月初一(辛未),日食。當天,莊宗將魏國夫人劉氏和皇子李繼岌送歸興唐。他送妻兒到離亭,歔欷流淚地和他們訣別說:“事情的成敗在此一舉。如果不成,你們必須把全家人聚集在魏宮自焚!”並命令宣徽使李紹宏、宰相豆盧革、租庸使張憲、興唐尹王正言一同守衛東京(即鄴城)。

十月初二(壬申),莊宗率領大軍自楊劉渡過黃河,並於次日抵達鄆州。他任命李嗣源為前鋒,在當夜三鼓時分(半夜十二點左右)率軍越過汶河。第二天一早,後唐軍和梁兵遭遇,一戰就擊敗他們,追殺到中都,進而包圍該城。城裏毫無防備。不久,梁兵突圍而出,後唐兵追擊並打敗了他們。王彥章隻帶著幾十隨騎逃走。後唐龍武大將軍李紹奇單槍匹馬地追趕。李紹奇原名夏魯奇,曾是朱全忠部將,和王彥章很熟。他認得王彥章的聲音,說:“這就是王鐵槍!”拔劍就剌。王彥章身受重傷,馬失前蹄,因此被後唐生擒;都監張漢傑、曹州剌史李知節、裨將趙廷隱、劉嗣彬、唐文通、王山興等二百多人也都被生擒;後唐軍還斬首梁兵數千級(《舊五代史-莊宗紀》作二萬,還奪馬千匹;估計為他誇張;此處以通鑒為準)。趙廷隱是開封人;劉嗣彬是後來叛逃的後梁名將劉知俊的族子。

王彥章曾跟人說:“李亞子不過是個鬥雞小兒,何足畏懼!”到這時,莊宗問王彥章說:“你常把朕稱作小兒,今天服了嗎?”又問:“你是有名的良將,為何不退守兗州?中都沒有壁壘,如何自固?”王彥章答道:“天命已去,非我智力所及,沒話可說。”莊宗愛惜王彥章的將材,想任用他,還賜給他藥敷他的創口,並屢次派人去勸誘他。王彥章說:“我本是村野匹夫,承蒙梁主的厚恩,位至上將,與皇帝交戰了十五年。如今兵敗力窮,死自然是我分內的事。縱使皇帝憐惜而留下我,我又有何麵目去見天下之人!豈有朝為梁將,暮為唐臣的道理!這是我不能做的事。”莊宗又跟李嗣源說:“你應當親自前往勸諭,也許能保全他。”當時王彥章因傷重不能起身,李嗣源到臥內見他。王彥章躺著跟李嗣源說:“你莫非就是邈佶烈?”王彥章曆來看不起李嗣源,所以用他的小名稱呼他。

莊宗生擒王彥章後,諸將向他道賀。莊宗舉起酒杯敬李嗣源說:“今日的大功,都是你和郭崇韜努力的結果。如果朕聽從李紹宏之輩的話,大事就完了。”

莊宗又跟諸將說:“朕向來擔心的惟有王彥章而已。如今他已就擒,這是天意要滅梁罷了。段凝還在黃河邊上,就我們進退的謀略而言,應當往哪個方向進軍才好?”諸將都認為:“傳言都說大梁沒有防備,但卻不知虛實。如今東方諸鎮的兵馬都在段凝的麾下,那裏留下的不過一些空城而已。以陛下的天威兵臨城下,哪有不能攻下的道理。所以如果先去拓廣地界,我們可以往東直打到大海。然後再伺機而動,這樣可以保證萬全。”康延孝一再請求直接攻取大梁。唯有李嗣源支持他的意見,說:“兵貴神速。如今王彥章就擒,段凝一定還不知道。即使有人跑去告訴他,他半信半疑之間也必須得有三天時間。即使他知道我們的動向,當即派出救兵,但直達的道路已被他自己決開黃河給攔住了。他必須自滑州的白馬南渡黃河才能抵達大梁。數萬的部眾,渡船顯然一時難以辦全。我們這裏離大梁很近,前麵也沒有高山險阻。我軍布列方陣橫向行進,晝夜兼程,兩晚就能到達。段凝還沒離開黃河邊上,夷門(即大梁)就已為我們占有,朱友貞(即梁末帝朱瑱)也已被我們擒獲了。康延孝的建議是對的。請陛下率領大軍徐徐前進,臣願意率領一千騎兵作為前驅,哪有無法攻克的道理?”莊宗聽從了。命令下達後,諸軍十分踴躍,都表示願意進軍。

當晚,李嗣源率領前軍倍道兼行,直趨大梁。次日即十月初五(乙亥),莊宗離開中都,抬著受傷的王彥章跟隨自己。他派中使問王彥章說:“朕此行能攻克大梁嗎?”王彥章答道:“段凝有精兵六萬。雖然主帥並非將材,但也未必就肯馬上倒戈,所以很難攻克。”王彥章隨軍到了任城,因傷口劇痛,便堅決要求留下。莊宗知道他終究不會被自己任用,便殺了王彥章。他遇害時年六十一歲。

王彥章字賢明,是鄆州壽張縣人,祖父王秀和父親王慶宗都沒有當官,隻是因王彥章而富貴,王秀被追贈左散騎常侍,王慶宗追贈右武衛將軍。王彥章少年時就從軍,在汴帥朱全忠(即後來的梁太祖)帳下,以驍勇聞名。後來他升遷軍職,累次掌管禁兵。他跟從朱全忠征討,每到一處都有戰功,經常持鐵槍衝鋒陷陣。開平二年(908)十月,他自開封府押牙和左親從指揮使升任左龍驤軍使。開平三年,他兼任左監門衛上將軍。乾化元年(911),他改任行營左先鋒馬軍使,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照樣擔任左監門衛上將軍。乾化二年,郢王(後來追貶庶人)朱友珪篡位,加他為檢校司徒。乾化三年正月,他被授予濮州刺史和本州馬步軍都指揮使,照樣兼任左先鋒馬軍使。沒多久,他改任先鋒步軍都指揮使。乾化四年,他出任澶州刺史,進封開國伯。乾化五年三月,朝廷提議將魏州分為兩鎮,擔心魏人不肯,便派王彥章率領精騎五百前往鄴城,駐紮在金波亭,防備萬一。那月二十九日夜,魏軍作亂,首先到館舍進攻王彥章,王彥章逃到南邊。七月,晉人攻陷澶州,王彥章那時在大將劉鄩軍營,晉人俘獲了他的妻兒。晉王李存勖將他全家遷到晉陽,待他們十分優厚,並派細作去誘降他。王彥章當即殺了那人,跟晉人斷絕來往。後來幾年,他家人被害。那年九月,後梁任命他為汝州防禦使和檢校太保,照樣擔任行營先鋒步軍都指揮使。貞明二年(916)四月,他改任鄭州防禦使。貞明三年十二月,他出任西麵行營馬軍都指揮使,加檢校太傅,照樣擔任鄭州防禦使。不久,他被授任行營諸軍左廂馬軍都指揮使。貞明五年五月,他升遷許州兩使留後,軍職如故。貞明六年正月,他正式出任許州匡國軍節度使,兼散指揮都頭都軍使,進封開國侯。沒多久,梁末帝又授他為麵行營副招討使。貞明七年正月,他移鎮滑州。

龍德三年(923)四月三十晦,晉軍攻陷鄆州,後梁朝廷內外大為驚恐。五月,梁末帝任命王彥章代替戴思遠出任北麵招討使。受命那天,他輕裝趕赴滑台,然後率軍自楊村寨順著黃河東下,水陸並進,截斷晉軍設在德勝的浮橋,攻拔南城。晉軍於是放棄北城,退保楊劉。王彥章後來的事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梁末帝聽信讒言,起用段凝取代王彥章後不到百日,後梁就滅亡了。

王彥章秉性忠勇,很有膂力;臨陣對敵時總是奮不顧身。他曾跟人說:“李亞子(即晉王李存勖)鬥雞小兒,何足畏懼!”當初,晉王得知王彥章出任招討使,急忙自魏州趕赴黃河邊上,防備他率軍突擊,但德勝南城已在三天內就被王彥章攻拔。晉王曾說:“此人可畏,應當暫避他的鋒芒。”晉王曾領兵逼迫後梁存糧的潘張寨,而梁軍隔著大河,無法赴援。王彥章挺槍登船,嗬叱船夫解纜渡河。招討使賀瑰想製止他,但沒攔住。晉王得知王彥章要來,急忙撤軍退走。他就是如此驍勇。後晉高祖石敬瑭正式遷都大梁後,嘉獎王彥章的忠誠,下詔追贈他為太師,並搜訪他的子孫加以錄用。這是後話。根據《五代史補》,王彥章當年應募時,同時應募的有數百人,而王彥章要求出任營長。眾人都憤怒地說:“王彥章什麽東西!一下子從草野中出來,便想爬在我們上頭,真是太不自量力了!”王彥章聽說後,便當著主將的麵指這那數百人說:“上天賦予我豪壯氣概,自量你們比不上我,所以才要求出任營長罷了。你們現在咄咄逼人,難道非得分出勝負不可!況且一般說來健兒開口便說拚死的話,現在還不忙去死,就看看能否赤腳在這荊棘地上走三五遭。你們能行嗎?”眾人都以為他開玩笑,後來王彥章果然這麽做了,眾人無不大驚失色,沒人膽敢仿效。朱全忠得知後,覺得他是個神人,馬上擢用了他。

要想知道王彥章敗後後梁和後唐爭戰的結果,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