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二十六:朱李爭雄之十九:鎮州人誅殺李匡威與太尉杜讓能冤死

(2019-02-15 14:55:48) 下一個

景福二年即公元893年四月二十(戊子),汴將龐師古攻拔彭城(即徐州),徐帥時溥自焚而死。

前幽州節度使李匡威被驅逐出範陽後,成德節度使王鎔留他在鎮州居住。李匡威在那裏為王鎔修複城塹,完繕甲兵,把他當作自己兒子般看待。李匡威因為王鎔年輕,自己也喜歡鎮州的風土人情,所以暗中有謀奪成德的想法。入朝奏事的幽州節度判官李抱真自京師回來後,為李匡威出謀畫策,暗中用恩惠取悅鎮州將士。王氏家族在鎮州已久,鎮州人接受了這一事實,所以不在乎李匡威。四月十九(丁亥,《舊唐書》作六月十九乙卯;此處以《新唐書》和通鑒為)是李匡威父母的忌日,王鎔到他府第吊唁。李匡威在白色素服裏麵穿著甲胄,伏兵劫持了他。王鎔急忙上前抱住李匡威說:“我被晉人(即晉陽的李克用)所困,幾乎敗亡,幸賴李公相救我才有了今日。李公想得到成德四州,本來就是我的心願。不如我和李公共同回歸使府,將位置正式讓給李公,那樣將士就不會抗拒了。”李匡威覺得有理,便和王鎔騎馬並行,帶著士兵進入節度使府。剛好遇上大風和雷雨,屋瓦都震落在地。李匡威進入東偏門後,鎮州的親軍將大門關閉。有個叫墨君和的屠夫從城牆的缺口躍出,舉起拳頭毆打李匡威身邊的甲士,然後從馬上抱起王鎔,背著他登上房屋。鎮州人救下王鎔後,開始進攻並殺了李匡威,連同他的家族和黨羽。王鎔那時才十七歲,體質瘦弱,被墨君和緊緊抱住時,傷了脖子和腦袋,痛了好幾天。李匡籌上奏指責王鎔殺害他的兄長,請求朝廷允許他起兵複仇,但唐昭宗李曄下詔不許。

幽州將領劉仁恭帶兵衛戍蔚州,過了限期卻沒人前來接替,士卒也都想回家。剛好遇上李匡籌繼立,衛戍的士卒便擁戴劉仁恭為帥,回去進攻幽州。到了居庸關,他們被幽州府兵打敗。劉仁恭逃奔河東,李克用厚待於他。

再說,這期間,淮南節度使楊行密部將李神福包圍廬州。楊行密於四月二十六(甲午)親自帶兵前往廬州,大將田頵也自宣州帶兵和他們會合。當初,蔡州人張顥靠驍勇事奉蔡帥秦宗權,後來又跟從蔡將孫儒;孫儒敗後,他歸降了楊行密。楊行密待他非常優厚,讓他帶兵戍衛廬州。楊行密舊將蔡儔在廬州反叛時,張顥也為他賣力。當廬州被圍的局勢很緊急時,張顥越過城牆前來投降,楊行密讓他隸屬銀槍都使袁稹。袁稹覺得張顥反複無常,便請求楊行密讓自己殺了他。楊行密擔心袁稹對張顥不能包容,便把張顥安排在自己的親軍裏。袁稹是陳州人。

泉州刺史王潮的部將王彥複和王審知攻打福州,但長久無法攻下。福建留後範暉向威勝(越州)節度使董昌求救。董昌和已故福建觀察使陳岩是姻親,便派溫、台、婺三州五千士兵前去救援。王彥複和王審知覺得福州城牆堅固,援兵又快來了,自己的士卒死傷很多,便請求王潮罷兵,打算今後再來對付範暉,但王潮不答應。於是他們請王潮親臨行營,王潮回複說:“兵盡添兵,將盡添將,兵將俱盡,吾當自來。”王彥複和王審知怕了,隻好親自上陣,冒著矢石的危險猛烈攻城。城中糧食用盡,範暉知道守不住了,隻好在夜裏將官印交給監軍後棄城逃走,威勝的援兵也回去了。次日即五月初二(庚子),王彥複等人進入福州城。五月初三(辛醜),範暉逃到沿海都,在那裏被將士所殺。王潮進入福州後自稱福建留後,身穿素服安葬陳岩,並將女兒嫁給他兒子陳延晦,非常豐厚地安撫他的家人。建州刺史徐歸範和汀州刺史鍾全慕接著也歸降王潮,嶺南直到沿海間的二十多群盜匪也都投降或潰散。

閏五月,唐昭宗任命武勝防禦使錢鏐為蘇杭觀察使。

六月二十二(戊午),唐昭宗下製,為太尉、門下侍郎、平章事、晉國公杜讓能增加食邑至九千戶。他還為門下侍郎、吏部尚書、平章事崔昭緯進階為光祿大夫,讓中書侍郎和平章事鄭延昌兼任刑部尚書,兩人的食邑也增至一千戶。唐昭宗並任命祠部郎中兼知製誥陸扆為中書舍人,照樣擔任翰林學士。

同時,幽州節度使李匡籌派使者送檄文給王鎔,譴責他殺害李匡威的罪行。李匡籌還出兵攻打王鎔的樂壽和武強,以報他殺害李匡威的恥辱。鎮幽二鎮因此結怨。汴帥朱全忠派判官韋震出使幽州想法讓雙方和解。

秋七月,王鎔派兵去救邢州,河東主帥李克用在平山打敗了他。七月初六(壬申),李克用進擊鎮州。王鎔怕了,隻好請求和河東結盟,願意拿出二十萬軍糧協助李克用攻打邢州。李克用答應了。他接著在欒城整訓大軍,聯合王鎔的三萬兵馬進駐任縣(即襄國,今河北邢台)。河東大將李存信則進駐琉璃陂。

七月二十一(丁亥),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攻克廬州,殺了反叛的刺史蔡儔。他身邊的將領請求也以牙還牙,發掘蔡儔父母的墳墓。楊行密說:“蔡儔因此獲罪,我何必要仿效他!”

同時,唐昭宗加天雄節度使李茂莊為同平章事。

也在七月,蘇杭觀察使錢鏐征發民夫二十萬及十三都軍士去修築杭州羅城即外城,周長七十裏。

鳳翔隴州節度使、檢校太尉、中書令、鳳翔尹、上柱國、岐王、食邑四千五百戶李茂貞仗恃功勞和兵力強大,驕慢專橫,要求兼領山南節度使,但唐昭宗一直沒答應。李茂貞不斷要求,上表朝廷以及寫信給杜讓能時,辭語非常不遜。唐昭宗十分憤怒,想出兵討伐他。李茂貞又上表,大略意思是:“陛下貴為萬乘,卻不能庇護親大舅一個身子;尊極九州,也不能誅殺楊複恭一個小人。”又說:“如今朝廷隻看強弱,不計是非。”又說:“看到誰衰弱殘破就對誰執法;看到誰強盛雄壯就對誰加恩。無視律法,因人而異。”又說:“軍情容易發生變化,但戎馬難以羈控。隻擔心京畿一帶的生靈又要因此遭受禍殃。不知道陛下乘輿這次的流離,將要到何處避難!”唐昭宗更加憤怒,決意出討李茂貞。唐昭宗還下製,改任李茂貞為興元尹兼山南西道節度等使;任命中書侍郎兼同平章事徐彥若為檢校尚書左仆射、同平章事,兼鳳翔尹,出任鳳翔隴州節度使,取代了李茂貞(《舊唐書》說這任命是在七月十七癸未)。

唐昭宗命令太尉杜讓能專門負責出討這事。杜讓能諫道:“陛下剛即位不久,國步維艱。自從艱難(即安史之亂)以來,各代主上都是實行貞元的先例,姑息藩鎮。李茂貞近在國門之外,臣的愚見以為不應該跟他結怨。臣估計此時出討未必可行。萬一無法取勝,將後悔莫及。”唐昭宗說:“王室政刑日益削弱,詔令不出長安城門。這正是屈子賈生那樣的誌士憤慨悲痛的時刻。《尚書》不是這麽說過嗎?藥不暝眩,厥疾弗瘳(語出《尚書·說命》,意思是藥如沒有頭昏目眩的效果,疾病就不會痊愈)。朕不能甘心成為孱弱怯懦的君主,安穩舒服地混混日子,坐視朝廷日益衰敗。愛卿隻管為朕調兵備糧,朕將親自委任諸王用兵,成敗也都不責怪愛卿!”杜讓能說:“陛下氣憤藩臣的倔強,想要加強樹幹和削弱枝葉,用以興隆王室,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定要這麽做,那麽朝廷內外大臣都必須同心協力成就陛下的聖誌,不應當單獨信任臣一人。”唐昭宗說:“愛卿位居元輔,應當和朕休戚與共,不該躲避責任!”杜讓能哭著說:“臣待罪台司,尚未乞求骸骨(退休)的原因,隻是想要報答皇恩而已。臣豈敢躲避責任!何況陛下想要做的正是當年憲宗決心做的。臣隻是顧慮時機未必對頭,軍勢也未必足夠而已。隻怕他日臣徒然遭受晁錯那樣被殺的命運,卻不能平息七國之亂的大禍。臣豈敢不奉詔,以死報答陛下的大恩!”唐昭宗於是命令杜讓能留在中書,計劃和調度軍隊和糧草,個把月都不回家。

宰相崔昭緯暗中勾結邠、岐二鎮,成為他們的耳目。杜讓能早上說的話,邠寧和鳳翔二鎮晚上就一定知道。李茂貞指使他的黨羽糾合數百上千市民,攔住觀軍容使西門君遂的坐騎,哭訴道:“岐帥無罪,朝廷不應出討,致使百姓生靈塗炭。”西門君遂說:“這是宰相們的事,不是我力所能及的。”市民又去攔住崔昭緯和鄭延昌的肩輿(轎子),這兩位宰相說:“這事主上專門委任杜太尉負責,我們都沒參預,也不清楚。”市民於是對著他們胡亂投擲瓦石,他倆隻好下了肩輿躲進民家,僅得自免,把堂印和朝服都給弄丟了。唐昭宗命令逮捕為首的市民,殺了他們,出討李茂貞的決心更加堅定。京師民眾紛紛逃進山穀,嚴刑也無法禁止。

八月初一(丙申),唐昭宗任命嗣覃王李嗣周為京西招討使,神策大將軍李鐬為副使。

八月初五(庚子,通鑒把這事放在七月),升州(即金陵,今南京)刺史張雄去世,他的部將馮弘鐸取代他成為刺史。

八月二十一(丙辰),楊行密派田頵率領宣州兵馬二萬攻打歙州;歙州刺史裴樞閉城堅守,淮南軍長久無法攻下。當時出任刺史的將領大多貪婪殘暴,隻有池州團練使陶雅寬厚待民,所以歙州人都說:“如果能讓陶雅當刺史,我們都會聽從命令。”楊行密當即任命陶雅為歙州刺史,歙州人因此不再抗拒淮南軍隊,愉快地接納了陶雅。陶雅和裴樞見麵時彬彬有禮,還送他回朝。裴樞是裴遵慶的曾孫。

這期間,汴州主帥朱全忠命令部將龐師古移兵攻打兗州,與兗帥朱瑾交戰,並屢次打敗他。

九月初一(丙寅,通鑒作初二丁卯,但一般雙日不朝),唐昭宗任命武勝軍防禦使錢鏐為鎮海軍節度、浙江西道觀察處置等使,並將鎮海軍的治所移到杭州。

同時,邢洺節度使李存孝趁夜進犯李存信的軍營,俘虜了奉誠軍使孫考老。李克用親自帶兵攻打邢州,挖掘塹壕和修築壁壘環繞城池。李存孝時不時出兵突擊,搞得塹壕和壁壘總修不成。河東牙將袁奉韜暗中派人跟李存孝說:“大王(指李克用)隻等塹壕修成後就回晉陽。尚書害怕的隻有大王而已,其他將領都不是尚書的對手。大王如果回去了,咫尺寬的塹壕,又怎能擋得住尚書的精銳?”李存孝覺得有理,便按兵不出。十天後,塹壕和壁壘建成,邢州士兵插翅都不能飛越過去。李存孝的處境此後開始窘迫。

汴州將領鄧季筠跟從李克用攻打邢州,這時帶著少數輕騎逃歸大梁。朱全忠喜出望外,讓他統領親軍。

九月初十(乙亥),覃王李嗣周率領扈駕五十四軍三萬禁兵,護送鳳翔節度使徐彥若前往岐陽赴任,進駐興平。李茂貞和邠寧節度使王行瑜合兵近六萬人,進駐盩厔準備抗拒。禁軍都是新近招募來的市井少年,而李茂貞和王行瑜率領的都是身經百戰的邊塞士兵。九月十七(壬午),李茂貞等人率軍進逼興平,禁軍士兵紛紛望風逃潰。李茂貞等人乘勝進攻三橋,京城大為震動,士人和平民到處逃散,很多市民因此守在宮闕下,要求誅殺首先提議出討李茂貞的人。崔昭緯一心想害死太尉、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杜讓能,便暗中寫信給李茂貞說:“出兵並非主上的意思,都是杜太尉的主意。”

九月十九(甲申),李茂貞陳兵在臨皋驛,上表譴責杜讓能的罪惡,請求朝廷誅殺他。杜讓能跟唐昭宗說:“臣先前已經一再說了,還請陛下犧牲臣來緩解危局。”唐昭宗不斷落淚,無法自禁,說:“隻好和愛卿訣別了!”當天,他將杜讓能貶為梧州刺史,製書裏有這樣的言辭:“棄卿士之臧謀,構藩垣之深釁,谘詢之際,證執彌堅。”意思是杜讓能不聽朝臣的良好主張,導致藩鎮的怨恨。在朝廷向他谘詢的時候,他的意見反而更加堅決。唐昭宗又下詔將觀軍容使西門君遂流放到儋州,內樞密使李周潼流放到崖州,段詡流放到歡州。

九月二十(乙酉,《舊唐書》作甲申;此處以通鑒和《新唐書》為準),唐昭宗登禦安福門,將西門君遂、李周潼、段詡斬首,將杜讓能進一步貶為雷州司戶。他還專門派使者去跟李茂貞說:“蠱惑朕舉兵的就是這三人,並非杜讓能的罪過。”他接著任命內侍駱全瓘和劉景宣為左右軍中尉。

九月二十七(壬辰),唐昭宗任命東都留守韋昭度為司徒、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任命禦史中丞崔胤為戶部侍郎和同平章事。崔胤是唐宣宗時宰相崔慎由的兒子,外表寬弘而內心陰險;他和崔昭緯勾結得很緊,所以成為宰相。他的叔父崔安潛跟親近的人說:“我的父兄靠刻苦建立了門戶,最終被緇郎給毀壞了!”緇郎就是崔胤的小名。

也在九月,升州刺史馮弘鐸改去依附楊行密。

李茂貞不肯撤兵,要求朝廷誅殺杜讓能後他才回鎮,崔昭緯也從旁慫恿。冬十月初一(乙未),唐昭宗隻好賜杜讓能和他弟弟戶部侍郎杜弘徽自盡。

杜讓能是唐懿宗時宰相杜審權的兒子,鹹通十四年(873)進士及第,最初任鹹陽尉。宰相王鐸鎮守汴州時,奏請他為推官。杜讓能後來入朝任長安尉和集賢校理。母親去世丁憂時,他以孝敬聞名。服喪後,淮南節度使劉鄴聘他為掌記室,得到殿中侍禦史的頭銜,被賜給緋色官服。不久他入朝任監察禦史。牛蔚出鎮興元時,奏請他為節度判官。他接著又入朝任右補闕,曆任侍禦史、起居郎、禮部、兵部員外郎。蕭遘領度支使時,讓他以本官兼判度支事務。黃巢進犯京師,他投奔唐僖宗的行在,官拜禮部郎中和史館修撰,很快又以本官兼知製誥,正拜中書舍人。入宮謝恩那天,唐僖宗當麵賜給他金紫官服,很快又召他擔任翰林學士。六飛禦駕在蜀地和關東用兵時,朝廷征發和招懷的詔書基本都出自杜讓能的手筆。

杜讓能詞才敏捷,下筆無須多少修改,總是點到要害,所以得到唐僖宗的嘉許。他經累遷出任戶部侍郎。跟從禦駕回京後,朝廷加他為禮部尚書,進階銀青光祿大夫,封建平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他後來轉兵部尚書和學士承旨。沙陀人緊逼京師時,唐僖宗再次倉皇出逃。當夜,杜讓能在禁中當值,得知此事,連忙徒步出城扈從禦駕。出城十餘裏地時,他找到一匹沒主的馬,也沒有羈索韁繩,杜讓能用書腰的紳帶套上馬首就騎著上路了。禦駕在鳳翔時,邠帥朱玫的兵馬突然來到;唐僖宗又急忙跑到寶雞(鳳翔)躲避,近臣中唯有杜讓能獨自跟從。次日。孔緯等六七人才趕來。邠州軍隊進攻散關時,唐僖宗又跑到梁、漢避難。因為棧道被山南西道節度使石君涉毀壞,所以道路崎嶇險阻,杜讓能始終不離唐僖宗身旁。唐僖宗望著他說:“因為朕的失策,再次導致流離失所。艱險困難之中,愛卿常在身邊。古人所謂的忠於所事,指的就是愛卿這樣的人了!”杜讓能謝道:“臣家世代曆任重職,承蒙國家的厚恩。陛下不覺得臣愚昧,提擢臣位居近侍。臨難時隻求自己的苟免,是臣的恥辱。能有機會保護流離中的車駕,是臣的榮幸。”到了漢中,唐僖宗加他為金紫光祿大夫,改任兵部侍郎和同平章事。

當時朱玫擁立襄王稱製,全國歸附他的地方長吏十有六七,送到漢中的貢賦幾乎斷絕。跟從唐僖宗的朝臣也才十數人,行宮幾乎分文不名,衛兵食宿也成了問題。唐僖宗在坐席邊垂淚,不知如何是好。杜讓能首先呈上大計,請求派重臣出使河中,用大義勸諭王重榮。王重榮果然奉詔,請求為朝廷雪恥,出兵討逆。京師平定後,杜讓能官拜特進、中書侍郎,兼兵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進封襄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禦駕在鳳翔時,節度使李昌符作亂。事變突然發生,杜讓能單獨徒步入侍唐僖宗。當時朝臣接受襄王僭越署任的很多,司法部門請求將它們處以極法,以警戒今後的臣屬。杜讓能一再爭辯反對,結果保全了十之七八。唐昭宗即位後,賜給他“扶危啟運保乂功臣”的名號,加他為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仆射,封晉國公,增加食邑一千戶,還賜給他不死的鐵券。秦宗權被處死,許、蔡之亂平定後,朝廷又加他為司空、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唐昭宗在南郊舉行祭祀大禮完畢後,又進位他為司徒、太清宮使、弘文館大學士、延資庫使、諸道鹽鐵轉運等使,又增加食邑一千戶。翌年,朝廷冊拜他為太尉,再次增加食邑一千戶。

自大順(890)以來,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就大肆聚集兵甲,仗恃功勞,驕橫專恣。剛好權宦楊複恭逃到山南,李茂貞想趁機兼並梁、漢一帶,便極力請求向他問罪,並在朝廷下詔不許的情況下擅自出兵。唐昭宗對他的專擅十分憤怒,但也不得已而隨他。當山南平定後,唐昭宗下詔授李茂貞為興元節度使,讓宰相徐彥若取代他出鎮鳳翔,並割出果、閬二州隸屬武定軍。李茂貞勃然大怒,上表論奏,語辭非常不遜。他又寫信給杜讓能說:

“宰相的職責是外撫四夷和內安百姓。陰陽不順時,得依靠他和諧治理的能力;宇宙將傾時,還須要他扶持朝廷的努力。百姓的安逸或悲慘,四海的平安或艱危,全在於朝綱,皆由於廟算。宰相既然身居如此重任,正算是元首大臣。何況如今國步猶艱,皇室未壯。前者九街三市,荒草擁著廢墟;當時萬戶千門,霜凍凝結白骨。大廈將傾而並未停止,沉屙延綿而還在持續。人們都說除非賢後無以拯救社稷的困危,若非真宰無以革除寰宇的弊病。

“如今明公身居相位,成為帝師,掌權中台,製臨外藩,卻不探討朝代興亡的道理,也從未聽說過有何決斷。所以我意有所不平,心有所未悟,總想著向明公請教,希望聽聽明公的大謀。我私下見到楊守亮擅舉幹戈,在山南西道作亂,打算割據地方,還要吞並東川。他占據巴、幹成為一窟豺狼,到了梁、漢導致十年廢墟。果然得知他戰敗,很快他的凶狂又再次受挫。想要前行,他無法和人和諧;思量後退,他又沒有歸路。本道和邠州見到他隔絕綱紀皇運,正興起問罪之師;卻忽然聽說朝廷要授予武定兩麵旌旗,割讓我的果、閬二郡給他。不知道這是以什麽名目?酬勞他什麽功勞?莫非是因為他紊亂大國的綱紀,荼毒天子的州縣?這樣做不但將被童稚取笑,也讓士大夫蒙羞。明公還自以為是奇謀妙計,堅信是獨到見解。我擔心這等於是明公獎賞凶黨無君之輩,挫傷忠臣奉國之心。要幫助奸邪,就必須摧殘正直。又聽說明公一心都在保住自己的官位之上,考慮的也是自家的安逸。不和中書省的其他官員商量,獨裁的決斷強加給內地。雖然知道事情的深奧,卻也難測影響的遠近。我也聽說群臣無不感到震駭驚異,眾口紛紜。”

李茂貞就是如此悖謬暴戾。杜讓能後來的事前麵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他被賜死時五十三歲。

杜讓能死後,唐昭宗又下詔布告朝廷內外,聲稱:“杜讓能舉薦奸佞,壓抑正直,辦事全憑個人;他勒索刑獄,賣官鬻爵,聚斂的財富超過巨萬。” 自此以後,朝廷每件事都得稟承邠、岐二鎮的意思,南、北司官員往往依附二鎮以求得到恩澤。崔鋋和王超擔任二鎮的判官。凡是唐昭宗有所不同意見時,那些不滿意的人便去向崔鋋和王超求助,他二人則請李茂貞和王行瑜上表論奏,朝廷很少違背他們的要求。他們表章的辭語早已不遜。

要想知道唐昭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