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二十六:朱李爭雄之十七:楊行密消滅孫儒與複興淮南

(2019-02-12 12:32:13) 下一個


景福元年即公元892春正月初一(丙午,《新唐書》誤作丙寅),唐昭宗李曄登禦武德殿接受朝賀,大赦天下,改元為景福。


同時,鳳翔的李茂貞、靜難即邠州的王行瑜、鎮國即華州的韓建、同州的王行約、秦州的李茂莊五節度使一道上言說:興元(即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收容藏匿叛臣楊複恭,請求朝廷出兵討伐。他們還請求自備軍糧和草料,不用朝廷度支使供給,隻請求加授李茂貞為山南招討使的名稱。內臣都覺得不能準奏,唐昭宗也怕李茂貞得到山南之後有問鼎的野心,而朝臣也都覺得一旦李茂貞得到山南就無法控製了。唐昭宗於是下詔要求和解(《舊唐書》說答詔久不下達),但他們都不聽。


正月十四(己未),汴州主帥朱全忠攻陷孟州,驅逐河陽節度使趙克裕。


這期間,成德的王鎔和幽州的李匡威合兵十來萬攻打堯山,河東即太原的李克用派部將李嗣勳出擊,擊潰了幽、鎮兵馬,斬首和俘獲了三萬人。


宣歙節度使楊行密跟部將們說:“孫儒的兵眾十倍於我,我和他作戰多次失利。現在我想退保銅官,你們覺得如何?”部將劉威和李神福說:“孫儒率領全部兵眾遠道而來,利在速戰。我們必須占據險要,堅壁清野,拖垮他的大軍,時不時派出輕騎搶奪他們的糧餉和他們搶來的東西。這樣,他們前進既無法和我們交戰,後退又沒了軍資糧草。那時我們就能坐著拿下他們。” 廬州人戴友規說:“孫儒與我們相持了多年,勝負大略相當。如今他率領全部人馬要致我們於死地,我們如果望風棄城,那就正中了他的奸計。淮南的士人和平民跟從明公渡江以及從孫儒那邊歸降我們的很多,明公應當首先護送他們回歸淮南,讓他們恢複各自的行業。孫儒軍隊的士兵一旦聽說淮南人安居樂業,都會有思歸的心情。軍心如果動搖,他們怎會不敗!”楊行密聽了非常高興,采納了他的建議。


威戎節度使楊晟與楊守亮等人約定要共同攻打西川節度使王建,二月初二(丁醜),楊晟出兵劫掠新繁和漢州境內,讓他部將呂蕘帶兵二千會合綿州刺史楊守厚攻打梓州。王建派行營都指揮使李簡出擊並殺了呂蕘。


再說,李茂貞和王行瑜不顧朝廷和解的詔命,擅自起兵出擊興元。李茂貞還不斷上表要求出任招討使,並寫信給宰相杜讓能和神策中尉西門君遂,淩辱欺蔑朝廷。唐昭宗無法容忍,便登禦延英殿,召集宰相和諫官商議這事。當時有些宦官與鳳翔和邠州二鎮暗中勾結,所以宰相們對望著什麽都不敢說,弄得唐昭宗很不愉快。給事中牛徽說:“先朝多難,李茂貞誠然有翼衛禦駕的大功。而楊家父子起兵鬧事,也急需出兵攻討。李茂貞他們也是因為疾惡如仇而已,隻是不應當不等詔命罷了。近來聽說他們的兵馬已過了山南,殺死殺傷了很多人。陛下如果不將招討使的名號授予他,讓他使用國法約束部隊,那麽山南的百姓就全完了!”唐昭宗說:“這話說得在理。”於是任命李茂貞為山南西道招討使。


二月初三(戊寅),朱全忠出兵攻打鄆州(即天平軍)節度使朱瑄,並讓他兒子朱友裕帶兵前行,駐紮在鬥門。


二月初九(甲申),朱全忠來到衛南。朱瑄帶領步騎萬人襲擊鬥門,朱友裕棄營逃走,朱瑄於是占據了他的兵營。朱全忠全然不知,次日繼續帶兵直趨鬥門,結果先到那裏的宣武士兵都被鄆州軍消滅。朱全忠隻好退駐瓠河,二月十二(丁亥),朱瑄帶兵出擊朱全忠,擊潰了他。朱全忠逃走。部將張歸厚殿後力戰,朱全忠僅僅得免一死,副節度使李璠等人全都戰死。


朱全忠接著奏請將被他趕走的河陽節度使趙克裕貶黜,讓朝廷任命佑國節度使張全義兼河陽節度使。


同時,蔡賊孫儒包圍宣州。當初,蔡將劉建鋒為孫儒守衛常州,帶兵跟從孫儒出擊楊行密,讓甘露鎮使陳可言率領部眾一千人據守常州(《新唐書》說陳可言於去年正月攻陷常州;估計是一回事)。楊行密部將張訓帶兵突然來到城下,陳可言倉促出城迎戰。張訓一馬當先,手起刀落,殺了陳可言,因而攻取常州(《新唐書》說這事發生在三月;後來又說楊行密在翌年二月再次攻陷常州,卻沒提何時又落到他人手裏)。楊行密的別將又攻取了潤州。


朱全忠連年攻打徐州的時溥,徐、泗、濠三州民眾因戰亂無法耕耘收獲。兗州、鄆州、河東的兵馬前來救援,幫助也不大。又遇上水災,所以徐州一帶的百姓死了什之六七。時溥的處境非常困難,隻好向朱全忠求和。朱全忠說:“你必須轉移到其它藩鎮才行。”時溥也同意了。朱全忠於是奏請朝廷將時溥改任他鎮節度使,任命另外的大臣出鎮徐州(《舊唐書》說這事發生在去年十一月)。


朝廷於是下詔(通鑒沒寫具體時間,但放在二月,和《新唐書》說法一致;《舊唐書》則說是去年十二月)任命光祿大夫、門下侍郎、右仆射、平章事、監修國史、判度支、上柱國、彭城縣開國男劉崇望為檢校司空、同平章事,兼徐州刺史,出任武寧軍節度、徐宿觀察製置使,取代時溥;然後任命時溥為太子太師。時溥擔心朱全忠欺詐,想趁機殺了自己,便繼續占據彭城不肯奉詔。劉崇望到了華陰時得知這事,也就回去了。


這期間,忠義節度使趙德諲去世,他兒子趙匡凝取代了他。


二月十五(庚寅),太原(即河東)的李克用和易定(即義武)的王處存合勢攻打鎮州(即成德),王鎔再次向幽州告急,李匡威於是率領步騎三萬赴援。當時太原的兵眾駐紮在常山鎮,易定的兵眾駐紮在堅固鎮,和燕、趙的兵馬相持。


二月二十六(辛醜),王建派族子嘉州刺史王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揮使華洪、茂州刺史王宗瑤帶兵五萬攻打彭州。楊晟出戰失敗,王宗裕等人進而包圍了彭州。楊守亮派部將符昭救援,直趨成都,在三學山紮營。王建急忙將華洪召回。華洪疾馳而至,後軍尚未集結。他隻帶著數百人連夜趕到離符昭軍營隻有數裏的地方,頻繁地擊打更鼓。符昭以為蜀軍大批湧來,隻好帶兵連夜逃遁。


三月(《舊唐書》作去年十二月,此處以通鑒和《新唐書》為準),唐昭宗任命戶部尚書鄭延昌為中書侍郎和同平章事。鄭延昌是太子太保鄭從讜的堂兄弟。


左神策勇勝三都都指揮使楊子實、楊子遷、揚子釗,都是楊守亮的養子。他們從渠州帶兵來救楊晟時,知道楊守亮必敗無疑,因此於三月初八(壬子)率領部眾二萬投降了王建。


李克用和王處存合兵攻打王鎔,並於三月初九(癸醜)攻拔天長鎮。三月十四(戊午),王鎔在新市和二道兵馬再次交戰,擊潰了他們,殺死和俘獲三萬多人。三月十七(辛酉),李克用退駐欒城,王處存也收軍撤退。唐昭宗下詔讓河東和易定與鎮州和幽州和解。


福建觀察使陳岩生病,寫信去召泉州刺史王潮,想把福建的軍政托付給他。但王潮還沒抵達福州時,陳岩就在三月二十二(丙寅,通鑒沒寫具體時間,但說是去年的事,此處以《新唐書》為準)死了。陳岩的妻弟都將範暉暗示將士推舉自己為留後,然後發兵抗拒王潮。範暉驕慢奢侈,失去民心。王潮任命他堂弟王彥複為都統,弟弟王審知為都監,於三月二十六(庚午)帶兵攻打福州。民眾自願輸送大米犒餉軍隊,平湖洞及濱海的蠻夷也都用兵船協助王潮。


楊晟寫信給龍劍節度使楊守貞和武定軍節度使楊守忠及楊守厚,讓他們去攻打東川以解彭州之圍,楊守貞他們同意了。神策督將竇行實衛戌東川治所梓州,楊守厚暗中引誘他成為內應。楊守厚到了涪城,竇行實的事情敗泄,東川節度使顧彥暉殺了他。楊守厚隻好退去。楊守貞和楊守忠的軍隊相繼來到時,發現無處可去,便盤桓在綿、劍二州之間(《新唐書》說楊守忠和楊守貞會合楊守厚在三月十二丙辰入寇梓州)。


王建派部將吉諫去襲擊並打敗了楊守厚。三月十九(癸亥),西川將領李簡在鍾陽襲擊楊守忠,斬首和俘獲了三千多人。夏四月,李簡又在銅鉾打敗楊守厚,斬首和俘獲三千多人,還招降一萬五千人。楊守忠和楊守厚都逃走了。


天威軍使賈德晟因為天威都將李順節的死,非常怨憤。神策中尉西門君遂感到嫉惡不安,便奏請殺了他。四月初一(乙亥),賈德晟麾下的一千多騎兵跑去鳳翔,李茂貞因此兵力更加強盛。


四月十一(乙酉),朝廷在杭州設置武勝軍,任命錢鏐為武勝軍防禦觀察等使(《舊唐書》竟然把這事放在龍紀元年即公元889年七月)。


同時,李匡威出兵入侵雲、代二州。四月二十八(壬寅),李克用開始帶兵回太原。


這期間,時溥派兵南侵來到楚州。楊行密部將張訓和李德誠率軍在壽河打敗他們,並攻取了楚州,生擒刺史劉瓚(《新唐書》說這事發生在三月初一乙巳)。


同時,唐昭宗加邠寧節度使王行瑜為兼中書令。


五月初一(甲辰),唐昭宗根據朱全忠的提議,下製任命河南尹張全義為檢校司徒、同平章事,兼孟州刺史,出任河陽三城節度、孟懷澤觀察等使。


楊行密屢次打敗孫儒的兵馬,並攻破他的廣德大營。張訓就著進駐安吉,斷了孫儒的糧道。孫儒糧食用盡後,士卒中流行大範圍瘟疫。孫儒隻好派部將劉建鋒和馬殷分兵去搶掠周圍諸縣。六月,楊行密得知孫儒生病後,當即於六月初五(戊寅)縱兵出擊。剛好遇上大雨,天氣晦暗,孫儒軍隊慘敗。楊行密部將安仁義接連攻破孫儒的五十多座營寨,田頵還在陣上生擒了孫儒,將他斬首後,把孫儒的首級送往京師(《新唐書》說楊行密這天攻陷揚州;其實去年七月孫儒撤離揚州後楊行密就占有了它。《舊唐書》的說法則差異很大,它說去年三月,孫儒被楊行密所殺。當初,楊行密揚州失守,退據宣州,孫儒帶兵攻圍了三年。這年春季,淮南出現大饑荒,孫孺軍中因瘟疫而死的十有三四。本月,孫儒也病了,被帳下拿下,投降了楊行密。楊行密於是兼並孫儒的部眾,重新占據廣陵即揚州。這裏故事差別不大,但時間相差十四個月)。


孫儒的部眾大多都投降了楊行密。劉建鋒和馬殷收拾殘餘部眾七千,往南逃到洪州(南昌),然後推舉劉建鋒為帥,馬殷為先鋒指揮使,任命行軍司馬張佶為謀主。當他們抵達江西時,部眾又發展到十來萬。


六月二十四(丁酉),楊行密率眾回揚州。秋七月十四(丙辰),他抵達廣陵(即揚州),然後上表奏請讓田頵守衛宣州,安仁義守衛潤州。


先前,揚州富甲天下,當時人稱揚州第一,益州第二。但經過秦宗權、畢師鐸、孫儒、楊行密的連年戰亂之後,江、淮之間的東西千裏地盤幾乎沒有什麽人煙了。


再說,王建包圍彭州,長久無法攻下,居民紛紛逃竄並躲進山穀。王建的各座營寨的士兵每天都跑去搶掠百姓的財產,稱作“淘虜”。都將首先挑選好東西,剩下的則讓士卒分走。這樣的事習以為常。


有個叫王先成的軍士,新津人,本來是個書生,因為亂世從軍當兵。他覺得諸將中隻有北寨的王宗侃最賢能,便前往遊說他說:“彭州本是西川的轄區,陳敬瑄和田令孜召來楊晟,割了四州授給他,越權署任他為觀察使,和他共同抗拒朝命。如今陳、田已被平定,而楊晟還占據著他的地盤。彭州百姓都知道西川是他們的大府,司徒(指王建)是他們的主人。所以大軍一來,民眾不跑進城裏,而是進入山穀躲避,等待招安。如今大軍到此已經幾個月了,他們還沒聽到招安的詔命。軍士又開始搶掠,和盜賊沒什麽兩樣。他們奪取人家的資產,驅趕他們的牲畜,分配老弱婦女當作自己的奴婢,使人家父子兄弟流離愁怨。在山中的人風餐露宿,暴露野外,甚至被蛇虎咬傷,孤危饑渴,根本無處訴苦;開始時覺得楊晟並非他們的主人而不肯跟從,如今司徒對他們也不加撫恤,倒讓他們更加思念楊氏了。”王宗侃覺得很有道理,不知不覺地移動床塌,靠近王先成認真傾聽。王先成繼續說道:“更有甚者:如今各座營寨每早都派出六七百人,入山‘淘虜’,直到傍晚才回來,毫無防備的意識。幸虧城中沒有能人。萬一有位智者為他們劃謀獻策,讓守軍趁虛突擊,先埋伏精兵一千人在門內,登上城牆,望見那些淘虜的士兵走遠,然後派出弓弩手和炮手各百人,攻打營寨的一麵,再派五百士卒跟上,背著柴薪和泥土填平塹壕,弄成一條道路,然後派出精兵奮擊,燒了營寨;又在三麵城下各出大軍。到時諸寨都自顧不暇,沒有機會相救。城中得以增加援兵,相繼出城。如此一來,將軍能不失敗嗎!”王宗侃吃驚地問道:“如果真的這樣,那該怎麽辦?”


王先成請求將他的意見寫成諸條,讓王宗侃轉給王建。王宗侃當即讓他起草公文。王先成的大意是:“今天講的事,必須四麵共同配合,因為王宗侃所部隻負責北麵。如果我們的請求得到許可,請求讓主衙綜合施行。”他共列出七條:“其一,請求招安山中百姓。其二,請求禁止各寨軍士及子弟,不許任何人進山‘淘虜’,並嚴令隻能在營寨旁邊七裏內砍柴放牧,越過境界的人將被處斬。其三,請求設置招安寨,寨中可容納數千人,用以安排招安前來的百姓。王宗侃請求挑選謹慎能幹的所部將校為招安將,帶領三十人晝夜手執兵器巡衛。其四,招安的事必須委托一人總領。一旦招安的榜文張貼出去,各寨一定會派軍士入山招安;百姓突然見到官兵一定會非常驚疑,猶如老鼠見到貓,誰肯前來!想要招安就必須有一定辦法,希望將這事交付王宗侃專門負責。其五,請求嚴令四寨指揮使,將先前所虜的彭州男女老幼集中在營場,有父子、兄弟、夫婦的,可以相認後團圓,然後登記人數,派人護送他們回到招安寨。膽敢私自藏匿一人的將被處斬。並請求勒令府中各營,也讓他們嚴加搜索。如有在軍前已經送歸的,也發給資糧,全部護送到招安寨。其六,請求在招安寨中設置九隴行縣,任命前南鄭令王丕代理縣令,並設置曹局,安撫百姓;選擇強壯的子弟,給他們名帖,讓他們自己進山招安親戚。他們一旦知道司徒嚴禁侵掠,先前被軍士搶虜的人現在都平安無事,一定會歡呼雀躍,相帥下山,猶如兒子回到母親身邊,不用幾天就會全部出山。其七,彭州土地適宜種麻,百姓沒入山前大多把麻泡在水裏藏了起來。應當讓縣令加以曉諭,讓他們各歸田裏,拿出泡的麻賣給軍隊,換取資糧。這樣他們一定會逐漸恢複舊業。”王建得到公文後喜出望外,當即決定施行,就象諸條提出的那樣。


次日,榜文張貼出去,威令赫然,沒人膽敢違犯。三日之內,山中百姓競相出來,到招安寨的人猶如趕集。寨子容不下,王宗侃就下令拓廣。接著又有了集市,百姓拿出麻來交易。民眾見到村落沒了被搶掠的擔憂,逐漸開始辭別縣令,回家恢複舊業。個把月後,招安寨全都空了。


七月二十七(己巳,《新唐書》誤作六月己巳),鳳翔隴右節度使李茂貞攻克鳳州,感義節度使滿存逃往興元。李茂貞接著又攻取興、洋二州,並上表讓他的子弟鎮守那裏。


八月,唐昭宗任命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和同平章事,任命田頵負責宣州留後,任命安仁義為潤州刺史。


孫儒的降兵多數都是蔡州人。楊行密挑選了其中特別勇敢強健的五千人,給他們豐厚的賞賜,讓他們用黑衣蒙上甲胄,號稱“黑雲都”。每次作戰,他總派他們首先登城陷陣,四鄰都很害怕他們。


楊行密的費用不足,便想用茶葉和食鹽去交換民間的布帛。掌書記舒城人高勖勸道:“現在正當兵荒馬亂之後,這一帶十室九空。如果再為了盈利導致百姓更加困難,隻怕他們又會離叛。不如用我們擁有的全部東西跟鄰道交易他們沒有的,那就足以供給大軍。再挑選賢能的地方守令鼓勵農桑,那麽數年之間,倉庫自然就會充實。”楊行密聽從了他。田頵得知後說:“賢者的話能帶來長遠的利益!”馳騁射箭等武藝並非楊行密所長,然而他為政寬簡,而有智略,善於撫禦將士,與大家同甘共苦,推心置腹地對待他人,對部將無所猜忌。他曾經在一次早出時,一個隨從截斷馬後的皮帶,偷了其中的飾金。楊行密知道這事,卻不追問。另一天,他像沒事般的再次早出。人們都欽佩他的度量。淮南遭到戰亂的蹂躪長達六年,士人和平民幾乎全都遷徙到其他地方去了。楊行密剛到時,賜給將吏的不過數尺布帛或數百錢幣而已,卻能通過勤儉使費用足夠。除非公宴,他從不聽音樂。他招撫流散的居民,減輕徭役和稅斂,結果不到幾年,官府和民間都變得富庶,幾乎恢複到太平時期的樣子。


要想知道楊行密和唐昭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