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二十二:宣宗大治之八:前相李玨病故與唐宣宗為政

(2018-11-06 15:58:24) 下一個


大中六年即公元852春正月初一(戊辰),唐宣宗李忱任命隴州防禦使薛逵為秦州刺史、天雄軍使,兼秦、成兩州經略使。


也在二月,三川軍使王贄弘出兵討伐並平定了雞山的賊寇。


當時,山南西道節度使封敖上奏,說巴南妖賊的言辭悖謬傲慢。唐宣宗非常憤怒。宰相崔鉉說:“這些人其實也都是陛下的赤子,迫於饑寒,才被迫和陛下的士兵在山穀之間周旋。實在不足以有辱大軍出討,隻要派一名使者就可以平定他們。”唐宣宗於是派京兆少尹劉潼前往果州招降曉諭他們。劉潼上言,請求不要發兵攻討,還說:“今天陛下以日月之明照亮愚迷之眾,使他們頓首歸命,將是輕而易舉的事。臣所顧慮的是,武臣會為不戰而有功感到可恥,而議政的大臣也要求迅速解決問題。”劉潼到了山中,盜賊們彎弓等待他。劉潼屏退身邊的人,直接上前跟他們說:“我當麵受詔,要赦免你們的罪過,使你們重新成為平民。聽說你們使用木弓可以射出二百步之遠。現在我離你們隻有十步。你們如真要造反,可以射殺我!”盜賊全都拋下木弓,列隊向劉潼下拜,請求投降。劉潼回到館舍後,而王贄弘與中使似先義逸居然已經帶兵到了山下,最後將他們全都屠滅了。


三月,隴州刺史薛逵上奏,說他負責修築的定成關已經竣工。同時,有彗星出現在觜宿和參宿。


早先(《舊唐書》作二月),唐宣宗下敕,賜給右衛大將軍鄭光鄠縣和雲陽莊的田產。鄭光請求免除賜田的租稅,唐宣宗也答應了。這時,中書門下上奏說:“有關稅役的律法,天下皆同。陛下屢次頒發德音,想讓朝廷內外法令一致。如今單獨讓鄭光免稅,似乎違背了前番的旨意。事情雖然細小,但關係到為政的大體。”唐宣宗下敕說:“朕因為鄭光元舅的尊貴身份,想特別優待他,而讓他免交租稅,所以起初沒有細想。何況親戚之間,一般人都很難議論。要不是愛卿等人愛護朕的名聲,怎能如此直進嘉言!如果所有政事都能做到這樣,天下何憂不能得到治理!有始有終,君臣應當共同守衛。並依所奏。”《舊唐書》說宰相魏謩上奏說:“鄭光作為國舅至親,陛下賜田可以,但如再免稅,那將無以鼓勵百姓。”唐宣宗因此下敕說:“請完全按照平民戶籍照例交稅。”)


四月初一(丁酉),唐宣宗下敕說:“常平義倉的儲存,每年都必須檢實勘查。落實水旱災害的地區,錄事參軍必須先了解災民人數的多少,先給貧下戶賑濟,富戶則不在支給之限。”


四月初八(甲辰),唐宣宗任命邠寧節度使白敏中為西川節度使。同時,湖南上奏,說團練副使馮少端出兵討伐並平定了衡州賊帥鄧裴。


五月,唐宣宗下敕說:“天下軍府有兵馬的地方,必須選用懂得兵法和弓馬嫻熟的人充當教練使,每年理應教習期間,常讓他們教習士兵,並在那時申報兵部。”


同時,禦史台上奏說:“各種刑事案件,如果牽連到朝廷官員,凡是尚書省四品以上、其它諸司三品以上的官員,都必須先行上奏決定處理意見。如果決定取消各種官員委任狀,必須立即申報中書省予以裁減。”唐宣宗準奏。


這期間,黨項人重新侵擾邊塞。唐宣宗想挑選能勝任邠寧主帥的人,但一時找不到適合的人選。他私下泛泛地和翰林學士兼中書舍人須昌人畢諴談論邊塞的事,畢諴引今據古,具體陳述了治理邊塞的方略。唐宣宗高興地說:“朕正在挑選主帥,沒想到像廉頗和李牧這樣的將才就近在禁廷。愛卿能為朕出行嗎!”畢諴欣然奉命。唐宣宗想加重他的資格履曆,便在七月初七(壬申,通鑒作六月,但六月無壬申或癸酉)先任命他為刑部侍郎,並於次日任命他為邠寧節度使。


也在七月,雍王李渼去世,唐宣宗追諡他為靖懷太子。他是唐武宗的次子,會昌六年(846)封王。


河東節度使李業縱使吏民侵掠雜虜,又妄殺前來歸降的胡人,因此北邊發生嚴重騷動。閏七月初六(庚子),唐宣宗任命太子少師盧鈞為河東節度使。李業仗恃宮內有宦官做後台,人們都不敢說他什麽,隻有宰相魏謩獨自請求將他貶黜。唐宣宗沒有答應,隻是改任他為義成節度使。


盧鈞奏請度支郎中韋宙為副使。韋宙遍訪塞下各地,把那裏的酋長們全都召來,向他們解釋禍福利害,並嚴禁漢人進入胡人境內侵掠,違犯的一定會被處死。各個胡人部落因此安定了下來。


掌書記李璋用棍杖懲處一名牙將。第二天,一百多牙將都跑到盧鈞那裏哭訴。盧鈞杖責了其中為首的牙將,然後將他貶謫去衛戌外鎮,還處罰了其餘的人。他說:“邊鎮百餘人,無故聚眾前來訴苦。這種事不得不加以抑製。”李璋是唐文宗時興元節度使李絳的兒子。


閏七月二十二(丙辰),前淮南節度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左仆射、兼揚州大都督府長史、禦史大夫、上柱國、讚皇郡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李玨去世。李玨字待價,是趙郡人,父親叫李仲朝。李玨進士及弟,又登書判拔萃科,經累遷官至右拾遺。唐穆宗荒於酒色,剛結束服喪,就和勳臣飲宴。李玨與同列上疏論奏道:


“臣聽說人臣的節操在於盡忠,如果見到什麽不對的事,就應當立即上陳;何況作為陛下的諫官,食用陛下的厚祿,豈敢把意見放在心裏或私下議論,而辜負了皇恩榮寵?臣等聽說道上流言,不知可信與否,都說陛下有詔追回李光顏和李愬(史書也作李醞),想要在重陽節日大宴群臣。倘若真有這事,那是陛下念及群臣,要普降恩澤的仁慈聖旨。然而朝廷尚未改元,先帝的園陵也新建不久。雖然陛下俯從人們的要求,已以日易月(服大喪本為三年,但皇帝政事繁忙,所以漢文帝以日易月,將喪期改為三十六日);然而禮經要求三年服喪的製度,還必須在內心服從。如今前來參加同軌大會(即諸侯到京師奔喪,語出《左傳·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的諸侯剛離開藩鎮;而到遠夷告喪的使者尚未回來複命。居喪期間鬆弛禁令,隻是為了與人方便,但在內廷大宴群臣,則事不可行。明王的一舉一動,都會讓天下效法。王言既降,其出如綸(原話出自《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意思是國王的話即使像絲那般細微,頒布後都會像綢綸那麽巨大)。如果真的玷汙了皇室的大謀,奏章直諫也是徒勞無益的。所以臣等現在以死上聞。況且李光顏和李愬是久立戰功的將相,都在利用方今的盛秋拓廣邊境。或許陛下可以召見他們,授予謀略,褒獎他們的舊日功勳,將邊疆的大事托付他們。這和請他們前來歌舞鍾鼎,歡宴酒食,是不可同日而語。陛下自從即位以來,發號施令,孝敬全都出自內心,也表現在詔敕之上。然而感動黎民百姓,更在敬慎威儀,保持聖德而已。”


唐穆宗雖然不能采用,但還是慰勞了他。長慶元年(821),鹽鐵使王播增加茶稅,從最初的稅一百增加到一百五十。李玨上疏論奏道:


“用專賣救弊,是從朝廷用兵後開始的。一旦天下無事,即應取消。何況征收茶稅的事,隻出在近年,貞元元年(785)時,朝廷不得不這麽做。如今四海鏡清,八方升平,朝廷繼續厚斂於民,實在很傷國體。這是不能這麽做的原因之一。


“茶作為食物,無異於米鹽,人人都要飲用,遠近同俗。茶能驅逐竭乏,讓人很難放棄這一需求;田閭之間,農夫對茶的嗜好尤其急切。如今增稅既重,茶價也必然上漲。帶給民眾的弊病,首先波及貧弱。這是不能這麽做的原因之二。


“況且山澤雖然富饒,茶的產量卻不是定數。現在量斤征稅,就是希望茶賣得更多。然而價高則買主減少,價賤則買主增多。到年終一算,到底能增加多少茶利?到時候沒見到生財,反而徒然聽到對厚斂的抱怨。這是不能這麽做的原因之三。


“臣不敢引據遙遠的故事,隻是直接以目前的所見陳述事實。還希望陛下暫留視聽,多加考慮,特令追回成命,另外再行商量。陛下即位之初,已嚴懲聚斂的官吏。外官進獻,陛下很快就下詔停止。洋洋德音,千古不朽。今天如果再為榷茶(即茶葉專賣)加稅,將失去民心。臣愧為諫官,不敢緘默。”


當時朝廷還在禁中建造百尺高樓,搞得國用不足。王播為了得到恩寵而要求增稅,迎合唐穆宗的嗜欲,因此唐穆宗沒有省閱李玨的奏疏。但他不久還是升遷吏部員外郎,又轉司勳員外郎兼知製誥。


大和五年(831),李宗閔和牛僧孺為相。他們和李玨曆來關係親厚,因此改任他為度支郎中兼知製誥,並讓他進入翰林擔任學士。大和七年三月,他正拜中書舍人。大和九年五月,他轉戶部侍郎兼職。七月,李宗閔獲罪,李玨也受到株連,出朝擔任江州刺史。開成元年(836)四月,他以太子賓客身份分司東都,升遷河南尹。翌年五月,李固言入相,召李玨重新擔任戶部侍郎,判本司事。開成三年,楊嗣複輔政,舉薦李玨以本官出任同平章事。李玨與李固言和楊嗣複關係都很好,自從李固言得到相位後,相繼援引他們。李玨身居大位後,賣力搞倒鄭覃、陳夷行、李德裕三人。凡有奏議,李玨總是以他朋黨的利益為先,所以屢次被鄭覃當庭駁斥。李玨自朝議郎進階正議大夫,並在那年十二月上疏請求罷免,但唐文宗沒有答應。


開成四年三月,唐文宗跟宰臣們說:“朕在位十四年,正遇上天下無事,雖然算不上大治,但也很少像今日這樣天下無事的時日。”李玨回答說:“邦國的安危,就像人的身體一般。當四體和平之時,應當經常調適,以順應寒冷或溫暖的季節。如果仗恃平安而自己忽略,那麽疾患很快就會發生。朝廷應當在無事之時,思考有何欠缺而加以補救,那麽禍難就不會發生了。”


唐文宗讓杜忭(史書也作杜悰)兼領度支,又想加他為戶部尚書,並在紫宸殿談到這事。陳夷行說:“一切恩權理應全歸君上。陛下自己看是否合適?”李玨說:“太宗任用宰臣,天下事都讓他們平章(即商量處理),所以稱宰臣為平章事。代天治理朝政,上下毫無疑問,所以導致了天下太平。如果拜授一官,任命一職,事事都取決於君上,那麽何必還要任用宰相?從前隋文帝一切都自勞心力,臣下發表意見就被他猜疑。臣下用之則宰相,不用則常僚,這樣豈能自保?陛下常跟臣說:‘竇易直勸我,當宰相提名官員時,但凡五人留下三人,兩人則勾掉一人。他理應勸我精選宰相,不應勸我懷疑宰相。’”唐文宗說:“竇易直這話十分卑鄙。”又說:“韋處厚作相,三天裏就向朕推薦了六個度師。這也是很奇怪的事。”李玨說:“韋處厚沉湎於信佛,沒有領悟它的是非。”同年五月,唐文宗跟宰臣們說:“貞元的政事,初年時非常好。”李玨說:“德宗中年時喜好財貨,藩鎮每有進奉,他就加賜恩澤。租賦出自百姓,他反而鼓勵貪吏剝削他們,靠聚斂財貨來鞏固恩寵。治理國家自然不能這麽做。”唐文宗說:“人君自己聚斂都還不行。隻要減輕賦稅節省國用就行了。”李玨又說:“貞觀年間,房、杜、王、魏啟告太宗,大意隻在這裏,請太宗不易初心。自古以來,把好事做到底的確很難。”唐文宗說:“朕的心意始終不改。”很快就進封李玨為讚皇男,食邑三百戶。


唐武宗即位那年(840)九月,李玨和楊嗣複一道罷相,李玨出任桂州刺史兼桂管觀察使。會昌三年,他被長久流放到驩州。大中二年(848),崔鉉和白敏中驅逐李德裕,征李玨入朝擔任戶部尚書。不久他出任河陽節度使,又入朝成為吏部尚書,經累遷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仆射、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使、上柱國、讚皇郡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這時他病故,唐宣宗追贈他為司空。


唐宣宗下敕,要求貪贓的犯人評估自己貪贓的價值。根據律令,必須以本月上旬的物價估值。有司部門請求在罪犯貪贓的地方,根據本月內上旬的價格評估。唐宣宗同意。


同時,檢校司空、太子少師、上柱國、範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盧鈞改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


八月初一(甲子,《舊唐書》作四月,但以通鑒和《新唐書》為準),唐宣宗任命禮部尚書兼諸道鹽鐵轉運等使裴休以本官出任同平章事。


九月,獠族人入寇昌、資二州。同時,唐宣宗下敕,規定起居郎轉官的月限為二十個月。


冬十月,邠寧節度使畢諴上奏,說他派人招諭黨項,黨項人因此全都歸降。


驍衛將軍張直方因為奴婢的些小過錯而屢次殺害他們,唐宣宗因此將他貶為恩州司戶。


十一月,唐宣宗封唐憲宗的兒子也就是皇弟李惴為棣王。


十二月,中書門下上奏說:“如果不認真地剃度僧侶,那麽佛教的戒法將會墮壞。如果無節製地建造佛寺,那麽費用的損失將會過多。請求自今以後諸州除了根據元敕允許設置的佛寺之外,隻能允許在勝地靈跡的地方修複佛寺,在繁華的縣城設置一所寺院。朝廷必須嚴禁私度僧尼。如果官府剃度的僧尼有缺,則允許挑選僧人填補,並申報祠部發給憑證。想要遠遊尋師的僧侶,必須有本州的公驗憑證。”唐宣宗準奏。


這年,淮南發生饑荒。


大中七年即公元853春正月初一(壬辰),金紫光祿大夫、守太子少傅分司、上柱國、晉陵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歸融去世,朝廷追贈他為右仆射。同時,宗正卿李文會被貶為睦州刺史。


正月十五(丙午),唐宣宗到太清宮舉行朝獻儀式,並於次日到太廟朝享。第二天即正月十七(戊申),他到南郊的圜丘祭祀昊天,並大赦天下。


夏四月初六(丙寅),唐宣宗下敕說:“自今以後法司部門定罪,必須使用常規實行杖刑。杖打脊梁一下,折算為法杖十下;杖打臀部一下,折算為鞭笞五下。這樣就會讓官吏用法有一定的標準。”


也在四月,唐宣宗任命禦史大夫鄭朗為中書侍郎兼同平章事。


五月,左衛率府倉曹張戣收集了律令格式,加以分門別類,整理出一千二百五十條,分為一百二十一門,號稱《刑法統類》呈上朝廷。


七月,唐宣宗任命正議大夫、尚書左丞、上柱國、賜金魚袋崔璪為刑部尚書;任命銀青光祿大夫、行兵部侍郎、知製誥、翰林學士蘇滌為尚書左丞;任命代理戶部侍郎崔璵為代理兵部侍郎。


十月,尚書左仆射、門下侍郎、平章事、太清宮使、弘文館大學士崔鉉進獻《續會要》四十卷。參與修撰的史官楊紹複、崔瑑、薛逢、鄭言等人,都得到不同的賞賜。


冬十二月,左補闕趙璘請求取消來年的元會,唐宣宗隻要登禦宣政殿就好了。唐宣宗以此征求宰相們的意見,他們都說:“元會是盛大典禮,不能取消。何況如今天下無事。”唐宣宗說:“近來華州上奏,說那裏有賊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洗劫下邽城。另外,關中很少下雪。這都是朕的憂慮,怎能說天下無事!即使宣政殿朕也不能登禦。”


唐宣宗事奉鄭太後非常恭謹,不讓她居住在另外的皇宮,朝夕奉養。他舅舅鄭光曆任平盧和河中節度使。唐宣宗曾和他談論為政的事,然而鄭光的應對顯得鄙陋膚淺。唐宣宗很不高興,留下他擔任右羽林統軍和奉朝請。鄭太後多次抱怨,說鄭光很貧窮,唐宣宗馬上就賜給他很多金銀布帛,但始終不再讓他擔任管理百姓的大官。


度支部門上奏說:“自從河、湟一帶平定以來,每年全國繳納的錢共有九百二十五萬餘緡,其中五百五十萬餘緡來自租稅,八十二萬餘緡來自榷酤(酒水專賣專營),二百七十八萬餘緡來自鹽利。”


要想知道唐宣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