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二十:文宗治世之二十四:唐文宗應付星變與李執方安定河陽

(2018-09-25 09:22:27) 下一個


開成二年即公元837春正月初二(丙寅),宣州觀察使王質去世。王質字華卿,是太原祁人。他五代祖王通,字仲淹,是隋末的大儒,號稱文中子。王通兒子王福祚在上蔡主簿任上去世。王福祚兒子王勉進士及第,製策登科,但隻做到寶鼎令。王勉的兒子王怡也隻做到渝州司戶。王怡的兒子王潛曾任揚州的天長丞。王質是王潛的第五子,少年時就心懷誌操,因為家世官位低微,所以想立名於世,好光大門戶。他寓居在壽春,親自耕耘奉養母親,還專心講學,門下聚集了很多受業的學生。他年達強仕(四十歲)時,也不求知名和騰達,親友們規勸他說:“以你的才學,取得名位就像在地上拾起一根草芥那麽容易,何必要如此吃苦?揚名顯親,並非耕耘莊稼能夠達到的。”王質於是告訴母親,請求趕赴鄉舉。元和六年(811),他登進士甲科,最初出任嶺南管記,接著成為淮蔡、許昌、梓潼、興元四府的幕僚,經節度使累奏兼任監察禦史。後來他入朝成為殿中,又升遷侍禦史和戶部員外郎。接著他被舊府推薦成為檢校司封郎中,賜予金紫官服,出任興元節度副使。後來他又入朝成為戶部郎中,升遷諫議大夫。


唐文宗大和中年,王守澄構陷宰相宋申錫。唐文宗勃然大怒,想判處宋申錫極刑。王質與常侍崔玄亮淚如雨下地哭著懇切勸諫,請求將他的案子交付禦史重審,朝廷這才將宋申錫從輕發落。王質因此被宦官痛恨,執政大臣於是支出他擔任虢州刺史。王質當年射策應試時,深得李吉甫的器重。當李吉甫兒子李德裕為相時,對他十分禮遇,凡事都要谘詢他後才決定。很快朝廷就召他出任給事中和河南尹。大和八年(834),他出任宣州刺史、兼禦史中丞、宣歙團練觀察使,在任三年。這時他無疾而死,終年六十八歲。唐文宗追贈他為左散騎常侍,諡號定。


王質清廉方雅,為政很有名聲。雖然權臣待他優厚,然而他的行為卻很有素養,從不朋黨。在宣城他聘用崔珦、劉濩、裴夷直、趙丱為從事,這些人都是一代名流。士人都因為他交往的人而看重他。


正月十一(乙亥),唐文宗任命吏部侍郎崔鄲為宣歙觀察使取代王質,任命右丞鄭浣為刑部尚書兼判左丞事務。正月二十六(庚寅),戶部侍郎兼判度支王彥威進獻他撰寫的《供軍圖》,序的大略意思是:“至德和乾元(唐肅宗)之後,直至貞元和元和之際,天下有十位觀察使,二十九位節度使,四位防禦使,三位經略使。王師成為掎角之勢,犬牙相製。大都和通邑,無不駐有重兵,約計朝廷內外兵員多達八十八萬。長慶年間全國有三百三十五萬戶口,而兵員大約九十九萬,相當於每三戶得供養一個兵員。如今全國每年的租賦收入,總共不過三千五百多萬,而上供的數目隻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中,二分給作軍服。除了為留在州裏和留在節度使轄區裏的士兵提供衣食之外,其餘的四十萬部眾,全憑度支部門供給。”


二月初二(丙申),刑部侍郎郭承嘏去世。郭承嘏字複卿,曾祖父是尚父汾陽王郭子儀,祖父郭晞曾任諸衛將軍,父親是郭鈞。郭承嘏生下時就很秀異,還在乳保之年就喜好筆硯,到了童年即能通讀《五經》。元和四年(809),禮部侍郎張弘靖知道他的才幹,提升他進士及第。他累次在節度使府幕應聘,還出任渭南尉。後來他入朝成為監察禦史,升遷起居舍人。他在丁內艱(即為母親或祖母服喪)時以至孝聞名。終喪後他出任侍禦史,職方和兵部二員外,兵部郎中。大和六年(832),他官拜諫議大夫,任上頻頻上疏,直言時政得失。唐文宗任命鄭注為太仆卿時,郭承嘏激烈反對,鄭注很怕他。他接著以本官掌管匭院事務,並於大和九年轉任給事中。


開成元年(836),他帶著禦史中丞的頭銜出任華州刺史。詔書下達後,兩省官員相繼前往中書省,要求知道讓郭承嘏出朝的緣由。給事中盧載封還詔書,上奏說:“郭承嘏自從擔任此官後,相繼有所封駁。他能奉守此職,應當留在朝廷。牧守那樣的才幹,還是相對容易挑選的。”唐文宗跟宰臣們說:“郭承嘏久在黃扉(通指宰相和三公以及給事中)。朕想增加點他的俸祿,所以暫時讓他在近州任職(節度使的實際收入大大高於朝臣)。而諫官們相繼上表,說他稱職,舍不得他離去。這是很好的事嘛。”於是恢複他的給事中。唐文宗因為淮南諸道累年大旱,租賦收不上來,國用因此十分欠缺,所以在這時讓宰相分別負責度支和戶部這兩個財政部門。郭承嘏奏論說:“宰相有上調陰陽,下安黎庶的重責,能讓君王成為堯舜,導致天下清平。現在讓他們查閱簿書,計算錢帛,並不適宜。”唐文宗非常嘉許他的直言,因此升遷他為刑部侍郎。當時在每月朔望日(即初一和十五),負責刑法的官員都要入宮應對。唐文宗總是私下征求他的意見,對他非常恩禮。然而朝廷還沒來得及重用他時,郭承嘏就病故了。他身歿之後,家無餘財,喪事和祭祀的費用,都由親友供給。朝廷大臣對他的逝世無不痛惜,唐文宗還追贈他為吏部尚書。


二月十二(丙午)夜裏,彗星出現在東方,尾長七尺,在危宿開始的地方,指向西方。兩天後,王彥威進獻他撰寫的《唐典》七十卷,起於唐高祖武德初年(618),直到唐順宗的永貞那年(805)。


二月二十五(己未),唐文宗跟宰相們說:“推薦能人不用過問親疏。朕聽說竇易直為相時,從不用親戚或故舊。如果親戚或故舊果然有才,為了避嫌而拋棄他們,也不算是至公無私。”


也在這天(《舊唐書》作九天前庚戌,疑有誤。此處依《新唐書》和通鑒為準),均王李緯去世。他本名李沔,是唐順宗第三子,最初封洋川郡王,於貞元二十一年(805)進封均王。


二月二十七(辛酉)夜裏,出現長丈餘的彗星,向正西飛行,稍微偏南,在虛九度半。此日夜裏,又有個長二丈餘,寬三尺的彗星,出現在女九度,從那裏逐漸增長增闊。


三月初一(甲子),唐文宗從內宮放出聲樂女妓四十八人,讓她們回歸自家。次日夜裏,有個長達五丈的彗星,分成兩尾,其一直指氐宿,其一蓋住房宿(通鑒說該彗星出於張宿,尾長八丈餘)。兩天後,唐文宗為此取消三月三日的曲江宴會。當夜,尾長六丈但沒有分叉的彗星又出現在亢七度。唐文宗為此下敕給尚食使,讓他們自今以後,將每天的禦膳食料分為十天使用(通鑒說這事是在三月初九壬申),並停止內宮的修造。三月初五(戊辰)夜裏,有個尾長八丈有餘的彗星出現在西北,指向東方,在張宿十四度。三月初八(辛未),唐文宗將宣徽院《法曲》樂官放出宮,讓他們回歸自家。


次日,唐文宗下詔說:“朕繼承大位,對越上天,虔誠恭敬,至今已經十年;何曾不廢寢忘食,求得大治,師從周文王的小心翼翼,仰慕《周易·乾》的努力不懈;總是害怕仁德跟不上祖先,讓列聖蒙羞。朕一心想給天下帶來太平,世上也沒有災殃咎處。然而為政顯然還有欠缺,以致遭到上天的指責。仰天愧對三靈(日月星),俯首有慚黎庶;總想獲得天地的攸濟,浩瀚無涯。從前宋景公發言,星辰為之退舍三度;魯僖公納諫,饑荒沒有造成大難。借鑒以往的聖賢,朕隻能深為自勵。承受傷痛是朕的職責,所以應當降下撫恤無辜的恩典。朕表示自己深深的憂慮,希望以此應答上天明顯的警誡。現將天下死罪降為流放,流放以下一並釋放;唯有故意殺人、任上貪贓枉法、掌管錢穀而監守自盜的,則不在此例。遭受水旱災害的各州,將蠲免百姓的租稅。朝廷內外的修建一律停止;五坊的鷹隼也全都釋放(《新唐書》說還禁止在京畿地區砍柴捕獵)。朕現在將身穿素服,回避正殿,撤去音樂,減少禦膳。近來朝廷內外的臣僚,相繼上表,想為朕增加徽號。人說道大為帝,朕榮膺這一稱號,已經深感愧疚,更何況又遇上星辰變化,朕豈敢再談論揚名增美?今天不但必須吸取以往的教訓,還得警戒將來。因此朝廷內外臣僚,不得繼續上表奏請。已經上路的表章,必須盡速追回。在朝群臣和藩鎮長吏,應當各自上呈密封奏事,極言朝政的得失,進獻諫言,糾正過失,副我虛懷。”


三月十一(甲戌),唐文宗任命左仆射李程為山南東道節度使。三月十九(壬午),他任命楚州刺史嚴譽為桂管觀察使,並於兩天後任命山南東道節度使殷侑為太子賓客分司。同時,貞興門外發現喜鵲在古墓築巢。


三月二十四(丁亥),邠寧節度使李用去世。次日,唐文宗任命河南尹李玨為戶部侍郎,並於第二天(己醜,《舊唐書》誤作乙醜)任命金吾大將軍李直臣為邠寧節度使。


三月二十九(壬辰),桂管觀察使韓佽去世。韓佽字相之,是唐中宗時給事中韓思複的曾孫,少年時就有文學才能,稟性崇尚簡樸澹泊。他進士及第,累次得到藩鎮的聘用,後來自襄州從事被內征,官拜殿中侍禦史,接著升遷刑部員外。不久他請求出任澧州刺史,任期滿後接受替代。宰相牛僧孺鎮守鄂渚時,聘他為從事。後來他被內征官拜刑部郎中,又轉京兆少尹,接著升遷給事中。不久他出任桂州觀察使。桂管二十多郡,自州掾以下直至邑長,共有三百部屬官員,而由吏部補任的隻有十分之一,其餘都由觀察使量才補任。韓佽到任後,官吏讓平常為官的幾百人前來拜謁,其中一名胥吏拿著簿籍上前說道:“這是官員簿冊,請求填補空缺的職位。”韓佽告戒他說:“在任有政績的,必須讓他們繼續任職;有罪過的,必須繩之以法。空缺的位置應當等到對原來的官員認真考核後,挑選稱職的,然後補任。”剛好朝廷派來的宦官春衣使來到,向郵傳驛站的官吏索取賄賂。三個豪門趁機厚賄他,想取得邑宰的職位。春衣使示意韓佽,他也都許諾了。使者離去後,韓佽將這三個豪門繩之以法,鞭笞了他們的背脊。自此豪強斂跡。他在桂管地區啟用了很多清廉官吏,使地方得到治理。沒多久,唐文宗下詔設置五管都監,估計一管的地稅都不足於支撐該都監的費用。然而韓佽靠勤儉節約為政,因此成為固定製度,士君子覺得這難能可貴。這時他在任上病故,唐文宗追贈他為工部侍郎。


同時,唐文宗任命兵部侍郎裴濆為河南尹。


夏四月初五(戊戌),唐文宗下詔,任命將仕郎、守尚書工部侍郎兼知製誥、翰林學士兼皇太子侍讀、上騎都尉、賜紫金魚袋陳夷行以本官升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四月十一(甲辰),唐文宗讓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兼侍書柳公權等人在便殿應對。唐文宗舉起自己的衫袖給大家看:“這衣裳已經浣洗了三次!”大家都讚美唐文宗的節儉品德,隻有柳公權沒說話。唐文宗問他為何,柳公權說:“陛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應當提攜賢能,辭退不肖,采納諫諍,明確賞罰,這樣才能達到天下雍熙升平。服用浣洗過的衣裳,隻是小節而已。”唐文宗說:“朕知道舍人不應再擔任諫議,但因愛卿有諍臣的風采,所以必須委屈愛卿兼任。”次日,朝廷任命柳公權為諫議大夫,其餘如故。


四月十三(丙午,《舊唐書》誤作丙子),唐文宗任命中書舍人敬昕為江西觀察使。


四月十五(戊申),前江西觀察使羅讓去世。羅讓字景宣,祖父叫羅懷操,父親羅珦官至京兆尹。羅讓少年時就以文學知名,進士及第,應詔對策時被評為高等,出任鹹陽尉。他因父親去世丁憂離職,服喪終了後出任尚衣麻茹菜,十多年裏都不接受藩鎮的聘用。李獻任淮南節度使時,親自到他的住處拜訪,請他成為淮南從事。後來他出任監察禦史,又轉殿中,曆任尚書郎和給事中,經累遷官至福建觀察使兼禦史中丞,任上給百姓帶來仁惠。有人饋贈了一個女奴給羅讓,羅讓詢問她的家世,那女奴說:“我本是某寺的家人。兄姊九人都被官府給賣了,家裏隻剩下老母一人而已。”羅讓非常同情他,當下燒毀了她的賣身契,將該女奴送歸她母親。羅讓後來入朝成為散騎常侍,沒多久,又出任江西都團練觀察使兼禦史大夫。這時他去世,終年七十一歲。唐文追贈他為禮部尚書。


四月二十二(乙卯),唐文宗因幹旱避免在正殿上朝。四月二十八(辛酉),唐文宗下詔修建終南山神祠,並在蓬州重新設置蓬池和朗池二縣。


五月二十三(乙醜),唐文宗任命東都留守裴度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照樣守司徒、中書令。次日,他任命戶部侍郎李玨兼判本司事,並任命浙西觀察使李德裕為檢校戶部尚書兼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出任淮南節度使。五月初九(辛未),唐文宗下詔任命前淮南節度使牛僧孺為檢校司空和東都留守,任命蘇州刺史盧商為浙西觀察使。次日,唐文宗臨幸十六宅,與諸王飲宴作樂,並因為供應諸王食物不夠精致,處決了十六宅宮市宦官範文喜等三人,


六月初五(丁酉),唐文宗任命成德軍節度使王元逵為駙馬都尉,將壽安公主嫁給他。兩天後,他任命鴻臚卿李逵為天德軍都防禦使。


六月初八(庚子),吏部上奏要求製定選官的永久格式,請求增加南曹郎中一人,另外設置大印一枚,上麵刻有“新置南曹之印”。唐文宗準奏。


六月十四(丙午),河陽軍亂,驅逐節度使李泳,李泳逃到懷州。軍士焚燒了節度使府,殺了李泳的兩個兒子,大肆搶掠,好幾天後才停止。李泳是長安市民,入籍禁軍,靠賄賂得到藩鎮節度使的大位,在河陽仗恃他結交的權貴,貪殘不法。他的部眾實在受不了他,所以起來作亂。次日,唐文宗將李泳貶為澧州長史,並於第二天任命左金吾將軍李執方為河陽三城懷州節度使。


六月十八(庚戌),唐文宗任命右金吾衛大將軍崔珙為京兆尹。同時,魏、博、澤、潞、淄、青、滄德、兗、海、河南府等州一同上奏,當地蝗災傷害莊稼。鄆州則上奏蝗蟲因為下雨自然死亡。六月二十五(丁巳,《舊唐書》作丁亥,疑有誤),唐文宗任命禦史中丞狄兼謨為刑部侍郎,任命前京兆尹歸融為秘書監,任命給事中李翊為湖南觀察使。六月二十七(己未),綿州獠族人反叛。


秋七月初二(癸亥),振武軍上奏,說三百多帳篷的黨項人在大肆劫掠後逃去。


給事中韋溫作為太子侍讀,在早晨前往東宮,到中午才得以謁見太子。韋溫諫道:“太子應當雞鳴時起床,然後向父皇問安視膳,而不該專門從事宴飲安逸!”太子不能采用他的進言,韋溫便辭去侍讀的職位。七月初十(辛未),唐文宗罷免了他的侍讀,讓他照樣擔任給事中。


七月十四(乙亥),朝廷因為長久幹旱決定徙市(關閉市場,將必要的交易遷徙到街井),並關閉了街坊大門。


振武一百五十帳篷的突厥人也跟著反叛,劫掠營田(《舊唐書》說振武軍在八月初上奏,說突厥入寇營田)。七月十七(戊寅),節度使劉沔擊敗了他們。


七月二十三(甲申),唐文宗任命太府卿張賈為兗海觀察使,並下詔除河北三鎮外,諸州府不得讓試用官員當奏官。同時,鄆州上奏說:“本州先前廢除了天平和平陰兩縣,現請求重新設置平陰縣,好控製盜賊。”唐文宗準奏。次日,因為蝗災和旱災,他下詔朝廷諸司疏理裁決在押囚犯。七月二十八(己醜),他派使者到諸道去巡視蝗災造成的損害。當天,京畿地區下雨,群臣上表慶賀。外州的李紳上奏,說蝗蟲進入他的州境,卻不食田苗。唐文宗下詔書對他加以褒美,並將這事銘刻在相國寺的石碑上。


八月初六(丁酉),彗星出現在虛、危二宿之間。八月十九(庚戌),唐文宗下詔冊封昭儀王氏為德妃,昭容楊氏為賢妃。他又下詔說:“敬宗皇帝第二子休複、第三子執中、第四子言揚、第六子成美等人,都應當得到裂土之封,用以申展宗族和睦的大義。休複可封梁王,執中可封襄王,言揚可封紀王(通鑒作杞王),成美可封陳王。皇第二男宗儉可封蔣王。”三天後,唐文宗封皇三子李宗儉為蔣王。


九月初五(乙醜),房州刺史盧行簡因為貪贓被朝廷杖殺。九月初九(己巳),唐文宗任命前湖南觀察使盧行術為陝虢觀察使。


九月二十四(甲申),唐文宗下詔說:“慶成節是朕的生辰,天下賜宴,一同歡慶。然而朕不想屠宰牲畜,以表好生之心。這麽做並非因朕信奉空門,希望得到無妄之福;隻是擔心朝廷內外臣庶不能理解朕的心懷,廣置齋筵,大肆集中僧侶,不但將凋耗物力,也恐怕會迷惑生靈。自今以後宴會采用蔬食,但允許陳列酒肉。這將成為永久的常例。”他又下敕說:“慶成節必須讓京兆尹遵照上已和重陽節的慣例,在曲江亭宴請文武百僚。延英殿設宴的事應當暫時停止。”九月二十八(戊子),唐文宗任命尚書戶部侍郎兼判度支王彥威為衛尉卿,分司東都。


河陽軍士驅逐了李泳後,互相煽動,想要為亂。也在九月,新任節度使李執方將為首作亂的七十餘人逮捕,全都處斬,還將剩餘黨徒分別派往外鎮,這才安定了動亂。


要想知道唐文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