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八:穆宗為政之一:唐穆宗即位與前東都留守呂元膺病逝

(2018-07-27 15:48:36) 下一個


元和十五年即公元820春正月二十七(庚子)夜晚,唐憲宗李純在大明宮的中和殿駕崩,享年四十三歲。


當晚,護軍中尉梁守謙與宦官馬進潭、劉承偕、韋元素、王守澄等人共立太子李恒,殺了吐突承璀和澧王李惲(《新唐書》說是陳弘誌殺了吐突承璀及澧王)。他們還賜給左右神策軍士每人五十緡錢,六軍和威遠軍每人三十緡錢,左右金吾每人十五緡錢。


次日,朝廷宣讀遺詔,接著皇太子在唐憲宗的靈柩前即皇帝位,並任命司空兼中書令韓弘攝理塚宰。正月二十九(壬寅),朝廷將儀仗移到西內太極宮。


閏正月初三(丙午),太子在太極殿的東序正式即位,成為史上的唐穆宗。當天,唐穆宗召見翰林學士段文昌、杜元穎、沈傳師、李肇等人,以及兵部郎中薛放和駕部員外郎丁公著,在思政殿應對,並賜給金紫官服。薛放是薛戎的弟弟,丁公著是蘇州人,都是太子的侍讀。唐穆宗尚未聽政時,薛放和丁公著常在禁中侍奉他,參預機密。唐穆宗想讓他們為相,但他二人堅決推辭。


次日,唐穆宗一早就到西宮臨喪哭哀,然後將群臣集中在月華門外,宣布將門下侍郎兼平章事皇甫鎛貶為崖州司戶。長安連市井平民都為此相互道賀。


閏正月初五(戊申),唐穆宗在紫宸門外召見宰臣,正式開始聽政,並商議任命宰相。宰相令狐楚推薦朝議郎、守禦史中丞、飛騎尉、襲徐國公、賜緋魚袋蕭俛。三天後,唐穆宗任命蕭俛為朝散大夫、守中書舍人、翰林學士;任命武騎尉、賜紫金魚段文昌為中書侍郎:兩人都兼同平章事。令狐楚與蕭俛和皇甫鎛都是同年進士。唐穆宗想殺了皇甫鎛,蕭俛和宦官極力相救,他才得免一死。


閏正月初九(壬子),唐穆宗首次登禦延英殿讓宰臣應對。他還下詔說:“山人柳泌輕率地亂搞旁門左道,迷惑先朝。他極力結交州牧,想要疑惑大眾。自己也知道行為虛幻荒誕,便想遁逃。僧大通醫方不精,藥術皆妄。既然導致了災禍,這兩人便都是奸邪。邦國自然都有正常的刑法,他倆將被人神共同遺棄。現將他們交付京兆府決杖處死。”其餘方士則都被貶到嶺南。他還將左金吾將軍李道古貶為循州司馬。術人柳泌和僧大通都是皇甫鎛與李道古向唐憲宗推薦後在翰林待詔。柳泌在台州為唐憲宗煉神丹,唐憲宗服用後,日益急躁焦渴,最終撒手人寰。


次日,唐穆宗任命薛放為工部侍郎,丁公著為給事中。


閏正月十一(甲寅),二王後(前兩個王朝的後裔)介國公宇文仲達去世,有司部門根據舊典安葬和祭奠了他。次日,唐穆宗尊母親郭貴妃為皇太後。同時,他任命監察禦史李德裕、右拾遺李紳、禮部員外郎庾敬休並守本官,出任翰林學士。閏正月十四(丁巳),他任命劍南東川節度使李逢吉為襄州刺史,出任山南東道節度使;任命吏部侍郎王涯為檢校禮部尚書、梓州刺史,出任劍南東川節度使。


閏正月十六(己未),朝廷為了避諱唐穆宗的名字李恒,將恒嶽改名為鎮嶽,恒州改名為鎮州,定州的恒陽縣改名為曲陽縣。恒王李房的子孫改為泜王李房的子孫。


閏正月二十三(丙寅),唐穆宗任命右神策大將軍張維清為單於大都護,出任振武麟勝節度使。


閏正月二十四(丁卯),唐穆宗和群臣都放棄喪服從吉(即換上平常的吉服)。次日,群臣開始在宣政殿上朝。當天夜裏長安發生地震。閏正月二十七(庚午),朝廷正式冊封大行皇帝貴妃郭氏為皇太後。


同時,唐穆宗將諫議大夫李景儉貶為建州刺史(有時說是漳州刺史)。兩個月前李景儉退朝後與兵部郎中兼知製誥馮宿、庫部郎中兼知製誥楊嗣複、起居舍人溫造、司勳員外郎李肇、刑部員外郎王鎰等人一道去拜謁史官獨孤朗,接著在史館飲酒。李景儉趁醉跑到中書省去謁見宰相,直呼王播、崔植、杜元穎等人的大名,當麵指責他們的過失,言辭頗為悖謬傲慢。宰相們用謙遜的語言製止了他,不久就奏報了這事。那天在史館喝酒的人先後都遭到貶逐。


二月初五(丁醜),唐穆宗登禦丹鳳門樓,大赦天下,還賜給文武官員階和爵,賜給老年人穀粟布帛,封二王後、三恪、文宣公、嗣王、公主、縣主、武德配饗和第一等功臣家的一個兒子為官,並釋放籍沒掖庭的罪臣家屬。禮儀完畢後,朝廷在丹鳳門內舉行盛大倡優雜戲,唐穆宗臨場觀賞。


二月十五(丁亥),唐穆宗臨幸左神策軍,觀看手搏(《新舊唐書》作角抵)競技和各種雜戲,到太陽偏西才回宮。


二月十八(庚寅),監察禦史楊虞卿上疏說;“陛下應當延請群臣應對,逐個征求他們的意見,態度真誠和藹,讓他們像追求好處一般表示忠心,像訴說冤屈那樣談論時政。如果這樣還不能帶來升平,那將是從未有過的事。”衡山人趙知微也上疏勸諫,認為唐穆宗過度沉迷於遊玩狩獵。唐穆宗雖不能采用,但也不怪罪他。


二月二十(壬辰,《舊唐書》作次日癸巳,說朝廷罷邕管經略使,所管州縣隸屬邕府。疑有誤,所以采用通鑒說法),朝廷廢置邕管,命令容管經略使陽旻兼領原由邕管管轄的地區。


安南都護桂仲武抵達安南,但安南叛將楊清將他拒在境外不予接納。楊清用刑殘酷暴虐,他的黨羽紛紛離心。桂仲武派人去勸說他手下的酋長豪帥,因此在幾個月間,前來歸降的相繼不斷,於是他得到七千多士兵。朝廷卻覺得桂仲武逗留不進,便於二月二十二(甲午)任命桂管觀察使裴行立為安南都護取代他。次日,朝廷任命太仆卿杜式方為桂管觀察使,並在第二天將桂仲武貶為安州刺史。


也在這天,丹王李逾去世。他是唐代宗第五子,大曆十年(775)封郴王,遙領渭北鄜坊節度大使。建中四年(783),他改丹王。


同時(《新唐書》作二月二十三乙未),吐蕃入寇靈武。


二月二十五(丁酉),唐穆宗下敕,入回紇使必須配給私覿(即帶著私人禮物拜會對方國君)正員官十三員,入吐蕃使配給八員。


二月二十八(庚子),太子賓客呂元膺去世。呂元膺字景夫,是鄆州東平人。他曾祖父呂紹宗曾任右拾遺,祖父呂霈曾任殿中侍禦史,父親呂長卿曾任右衛倉曹參軍,因呂元膺被追贈秘書監。呂元膺器度魁偉,有公侯的才器。建中初年(780),他在策試賢良對問時及第,授任同州安邑尉。同州刺史侯鐈聽說他的名聲,聘他為長春宮判官。後遇上浦賊入侵,侯鐈失職,呂元膺於是埋沒足跡,不再追求進取。


貞元初年(785),論惟明節製渭北,聘請他為賓客,自此他的名聲達於朝廷。論惟明去世後,王棲曜代領他的職位。唐德宗讓王棲曜將呂元膺留下署任節度使下官職,向他谘詢軍政。呂元膺經累轉出任殿中侍禦史,不久就被征入朝正式拜任本官,後轉侍禦史。接著他因繼母去世丁憂離職,服喪後出任右司員外郎。後來他出任蘄州刺史,任上對民眾頗有恩惠和信用。他曾在年終視察郡裏監獄的在押囚犯,有個犯人跟他訴苦說:“我有父母在堂,明天是春節卻不能相見。”說著說著淚流滿麵。呂元膺憐憫他,令人卸下所有囚犯的枷鎖,放他們回家過節,並要求他們及時回來。獄吏說:“賊人不能放縱。”呂元膺說:“我用忠信對待他們。”到該回來時,沒有一個遲到的。群盜被他的義氣感動,都不在蘄州作案。


元和初年(806),唐憲宗征他回朝官拜右司郎中、兼侍禦史,知雜事;不久他升遷諫議大夫和給事中。他規諫朝廷,反駁意見,議論朝政,非常稱職。當鎮州的王承宗反叛時,唐憲宗準備讓吐突丞璀出任招討處置使。呂元膺與給事中穆質和孟簡,兵部侍郎許孟容等八人抗議,認為行不通,還說:“吐突承璀雖然尊貴得寵,然而畢竟是宦官內臣。如果讓他總領兵馬,恐怕諸將不服。”把道理說得非常明確真切。唐憲宗聽從了,但隻是改了吐突承璀的名號,照樣讓他專擅兵權,結果無功而返。後來朝廷讓呂元膺出任同州刺史。他入宮謝恩時,唐憲宗問他有關時政的得失。呂元膺論奏時言辭和語氣都很激切,唐憲宗十分嘉許。次日他跟宰相們說:“呂元膺有忠讜的言論和正直的氣魄,應當留在左右,讓他直言朝政的得失。愛卿等覺得如何?”李藩和裴垍都向唐憲宗道賀說:“陛下納諫,超過先古百王,這是宗廟社稷無疆的福祉。臣等不能為陛下廣求正派的人士,又不能多次進獻忠言,辜負了陛下的聖心,理應得到罪罰。臣等請求將呂元膺留在陛下身邊。”不久唐憲宗就讓他兼任皇太子侍讀,賜以金紫官服。


呂元膺很快官拜禦史中丞。沒多久,他又被任命為鄂嶽觀察使,後來入朝成為尚書左丞。度支使潘孟陽和太府卿王遂相繼奏論,討得唐憲宗的歡心,因此潘孟陽被任命為散騎常侍,王遂為鄧州刺史,詔書上充滿溢美的言詞。呂元膺將詔書封起歸還,請求明示他們的長短。江西觀察使裴堪上奏指控虔州刺史李將順貪贓,朝廷沒有立案調查,馬上就將李將順貶為道州司戶。呂元膺說:“廉使(觀察使別稱)上奏說刺史貪贓,朝廷沒有複查就立即將刺史貶謫。即使裴堪的一麵之詞可信,也不能將這一做法作為天下的法則。”於是又將詔書封上歸還,並請求朝廷派禦史去調查這事,宰相們也無法反駁他的意見。後來他取代權德輿成為東都留守、檢校工部尚書、兼禦史大夫、都畿防禦使。按照舊例,朝廷賜給留守旗幟和盔甲,如同藩鎮大員。當呂元膺受任時,唐憲宗沒有賜給他旗甲。朝臣們都認為,當時朝廷正對淮西用兵,特別啟用呂元膺守衛洛陽,不應削減他的儀製,減輕他的威望。諫官也都支持這一觀點,還援引華、汝、壽三州的先例。唐憲宗說:“這幾個地方也不應賜給旗甲。”東都留守不賜旗甲,就是從呂元膺開始的。


元和十年七月,鄆州李師道留駐東都的邸院埋伏兵甲,陰謀作亂。當初,李師道在東都設置邸院,那裏的人經常和鄆州前來的細作往來,官吏也不敢爭辯。又因為淮西的吳元濟北犯,東都郊畿多次出現警報,所以防禦兵馬都被派去衛戍伊闕。李師道在邸院埋伏了幾百甲兵,準備焚燒宮室,進而大肆殺掠,擾亂東都。他們都已烹殺了黃牛犒賞部眾,第二天就要起事。幸好小將李再興前來告發,呂元膺於是將伊闕的兵馬調回,包圍了邸院,但半個月將士們都不敢發動進攻。防禦判官王茂元殺了一人後才開始進攻。有人拆毀院牆進入,結果賊眾突圍衝出,導致圍兵驚駭奔逃。賊眾於是抱作一團,帶著他們的妻兒偕行。出了長夏門後,他們轉而搶掠郊外別墅,奪了人家的牛馬,然後東渡伊水,往大山的方向逃去。呂元膺告誡境上的士兵,懸賞追捕他們。幾個月後,有個山棚人(洛陽西南山區以射獵為生而沒有固定住處的民戶)到市場賣鹿肉,結果被這些逃進山裏的賊人搶走。山棚人於是召集自己人,引來官兵將他們包圍在穀中,最終將他們全部捕獲。經過徹底調查,發現他們的魁首是中嶽寺僧人圓淨,那時已經八十多歲,曾是史思明部將,魁偉強悍,超過常人。剛被捕時,士兵要打斷他的小腿,結果無非錘斷。圓淨罵道:“腳都打不斷,還敢自稱健兒!”於是將小腿架起,教他們如何打斷。臨刑前他歎道:“誤了我的大事,沒能叫洛城血流成河!”當時被處死的有好幾十人。留守的兩個防禦將領,都亭的五個驛卒,甘水的三個驛卒,都暗中被他們封官而成為鄆州的耳目,從開始直到這時一直都沒人知道他們的卷入。當初,李師道在伊闕和陸渾之間買了十來處田產,搭起山棚為流民提供衣食。有兩個叫訾嘉珍和門察的家夥召集了一些人去投靠圓淨。他們用李師道的千萬錢財,假裝是維修佛寺,定好日期,由訾嘉珍暗中在山中點火,聚集二縣的山棚人作亂。在窮追之下,訾嘉珍和門察都承認是他們殺害了宰相武元衡。呂元膺因此把這事奏聞朝廷,並把罪犯送到長安,還獎賞告變人楊進和李再興錦彩三百匹、宅第一棟,授任他們為郎將。呂元膺因此請求招募山河子弟保衛宮城,唐憲宗也同意了。那幫人起事那天,東都震恐,留守士兵十分寡弱,無法依賴。然而呂元膺坐鎮皇城門,指使揮部署,意氣自若,所以洛陽居民感到放心。


幾年後,他改任河中尹,出任河中節度等使。當時朝廷一味姑息藩鎮的驕橫,呂元膺獨能以堅正自處。來往的監軍都是朝廷的宦官權貴,但無不對他敬畏忌憚。後來他入朝官拜吏部侍郎,但因病堅決辭讓。唐憲宗隻好改任他為太子賓客。這時他病故,終年七十二歲。唐穆宗追贈他為吏部尚書。呂元膺學識深遠,處事得體,立朝正派,有台輔的名望。當初他遊覽京師時,已故宰相齊映跟人說:“我沒趕上和婁、郝(婁師德和郝處俊,二人為人正派,但善於守身,所以即使在武則天酷吏橫行的時代,也能得以善終)相識,難道他們就跟這人類似!”意思是他的為官和處世都始終沒有缺陷。


呂元膺病故次日即二月二十九(辛醜),唐穆宗任命戶部侍郎楊於陵為戶部尚書。次日,他下敕要求推舉賢良方正和直言極諫等科目的人才,必須讓中書門下尚書省四品以上官員到尚書省共同試策。


唐憲宗末年,回鶻派合達於來求婚,語氣非常懇切。唐憲宗也答應了。三月初一(癸卯),唐穆宗打發合達於回國。也在這天,唐穆宗追贈皇太後父親郭曖為太傅,母親虢國夫人大長公主為齊國大長公主。


三月初三(乙巳),朔方節度使杜叔良再次打敗吐蕃。


三月初十(壬子),唐穆宗召侍講學士韋處厚和路隨到太液亭宣講《毛詩關雎》和《尚書洪範》等篇。宣講結束後,他賜給他倆緋魚袋。左右軍中尉馬進潭、梁守謙、魏弘簡等人請求為他們樹立門戟,唐穆宗也答應了。同時,他還任命太子詹事分司東都韋貫之為河南尹。


三月十五(丁巳),禦史中丞崔植上奏說:“根據元和十二年的敕令,禦史台的三院禦史根據任命的上日(估計指初一朔日)決定班次的先後,不在上日的不得計算月數。又有,根據同年九月十七日的敕令,超過一個月的不在此限。在朝堂行立班次,即應以敕令下達的先後為定。據臣的觀察,這後一道敕令未必符合事宜。臣請求自今以後,三院禦史職事的行立班次,一律依照敕文任命的先後為定,封拜的上日便開始計算月數。”唐穆宗準奏。


次日,吏部尚書趙宗儒上奏說:“先前奉敕,先朝通過的製科舉人,陛下讓中書門下四品以上官員一同在尚書省就地試策。臣覺得設置製科,本來就得皇上親臨策試。現在讓南省(即尚書省)策試,也不符合舊典。如今既然宣布了大赦,朝政也得以惟新,何況先帝下葬山陵的日期迫近,南省的公務繁雜緊迫,而等待策問的士人,就地策試的也不是很多。臣等商量之後,覺得恐怕必須停止和取消。”唐穆宗準奏。同時他還取消了申州每年的貢茶。


唐穆宗見到夏州觀察判官柳公權的書法筆跡,非常喜愛。三月十九(辛酉),他任命柳公權為右拾遺和翰林侍書學士。唐穆宗問柳公權說:“愛卿的書法為何能如此完善?”柳公權答道:“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唐穆宗默然無語,神色也變了,知道他是通過書法進行筆諫。柳公權是柳公綽的弟弟。


三月二十三(乙醜),唐穆宗任命皇太後兄長司農卿郭釗為刑部尚書兼司農卿,右金吾衛大將軍郭鏦為檢校工部尚書。兩天後,他將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孟簡貶為吉州員外司馬。次日夜裏,長安發生大風和冰雹。


三月二十九(辛未),安南將士開城迎納桂仲武,並拿下楊清殺了他。新任安南都護裴行立到海門時病故(《舊唐書》說裴行立在七月十四去世),朝廷於是重新任命桂仲武為安南都護。


這期間,吐蕃再次入寇鹽州。


夏四月初六(丁醜),朝廷為澧王李惲發喪。他是唐憲宗第二子,本名李寬,貞元二十一年(805)封同安郡王,並於元和元年(806)進封澧王。元和七年,他改名李惲。當時吐突承璀得到異常恩寵。惠昭太子去世時,朝議要立儲君,而吐突承璀獨自力排群議,屬意於澧王,想以此樹立自己的威權。幸虧唐憲宗明斷不惑,沒有聽從他。唐憲宗將要冊拜太子時,下詔讓翰林學士崔群代澧王寫一封辭讓表章。崔群奏稱:“凡事當為而不為,才有退讓的道理。”意思是太子位置本就不屬於澧王。唐憲宗非常讚成。當唐憲宗駕崩,吐突承璀死時,澧王其實也在那晚死去(和吐突承璀一道被殺)。唐穆宗這時為他發喪,取消三天朝會。他長子李漢封東陽郡王,次子李源安陸郡王,三子李演臨安郡王。


四月十四(乙酉),隋朝後裔三恪酅國公楊造去世。兩天後,唐穆宗下敕說:“內侍省現有有高品而無官職的白身,共有四千六百一十八人。除了任命為官員的一千六百九十六人外,其餘都孤單貧困,也沒有房舍居住。應該給每人加半份衣服和糧料。”


要想知道唐穆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