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十七:憲宗中興之五:鎮海李琦敗死與李吉甫上呈國計簿

(2018-06-22 12:10:30) 下一個


元和二年即公元807夏四月初七(甲子),唐憲宗李純任命右金吾衛大將軍範希朝為朔方靈鹽節度使,開始了由朝廷直接任命邊將的改革。


夏、蜀二地的動亂平定後,許多藩鎮都很緊張,多數藩將於是請求入朝。鎮海(即浙西)節度使李錡也感到不安,因此請求入朝。唐憲宗答應了。他派中使到京口(今江蘇揚州)慰問安撫,並慰勞他的將士。李錡雖然讓判官王澹擔任留後,其實並沒有上路的意思,屢次拖延行期。王澹和敕使多次勸諭,李錡很不高興,於是上表稱病,請求等到年底再入朝。唐憲宗征求宰相的意見,武元衡說:“陛下剛剛執政,李錡就要來就來,要不來就不來,可否全憑他李錡。如果藩鎮都像這樣,陛下將如何號令四海!”唐憲宗覺得有理,便下詔征他入朝。李錡的詭計用完了,於是陰謀造反。王澹既然掌管了留後事務,便在軍府裏處理政務。李錡心裏更加不平,居然想暗中派親兵殺了他。剛好朝廷頒發冬服,李錡於是布列衛兵,自己端坐幄中。王澹與敕使進來謁見時,幾百名軍士在廳堂下大聲喧鬧,說:“王澹算什麽東西,膽敢擅自主持軍務!”於是將他拖下,居然把他殺了,還割下他的肉吃掉。大將趙琦出來勸止,也遭到同樣命運。軍士們還將刀架在敕使的脖子上痛罵,準備殺了他。李錡假裝吃驚,起身相救。


冬十月初五(己未,《舊唐書》誤作己酉),唐憲宗下詔征李錡入朝任左仆射,任命禦史大夫李元素為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取代李錡。十月初六(庚申),李錡上表說鎮海軍發生嘩變,殺了留後判官王澹和大將趙琦。


早先,李錡挑選心腹五人出任所部五州的鎮將,姚誌安在蘇州,李深在常州,趙惟忠在湖州,丘自昌在杭州,高肅在睦州,各有數千兵馬,在當地觀察刺史的動向。到這時,李錡讓他們各自殺了州刺史,然後派牙將庾伯良帶兵三千衛戍石頭城。常州刺史顏防采用客卿李雲的計策,假造製令,聲稱朝廷任命他為招討副使,於是殺了李深,傳送檄文給蘇、杭、湖、睦四州,請他們一同進討李錡。湖州刺史辛秘暗中招募數百鄉閭子弟,夜襲趙惟忠的兵營,也把他殺了。蘇州刺史李素被姚誌安打敗。姚誌安將他上了桎梏,釘在船舷上,送到李錡那裏。但船還沒到京口,李錡就敗了,李素才得免一死。


十月十一(乙醜),唐憲宗下製說:“李錡本屬宗室枝葉,任居藩鎮大員,地位顯赫,飽受皇恩。朕待之以親賢,而他竟然報之以逆節;朕授之以師旅,而他居然用之以亂常。他屢次進獻表章,極力請求前來朝會;最初謊稱有病,後來幹脆縱兵作亂。僚佐因為多方規勸,竟被他屠殺;王臣因為傳達朝命,竟被他脅迫。朕忍辱負重,不忍心用兵,累次派往中人,讓他遵從先前的詔旨。他不顧朝廷派出的中使一再勸戒,卻寧可冒滔天的不祥之氣。加上他天天施行淫刑,月月橫征暴斂。朕作為百姓父母,聽到這事惻然傷隱。看著朝廷的綱紀,怎敢為他荒廢!李錡現有的官爵,必須全部予以削奪。”同時任命淮南節度使王鍔為諸道行營招討使,任命內宮宦官薛尚衍為監軍,並征調宣武、義寧、武昌(即率汴、徐、鄂)的兵馬,連同從宣州出發的淮南和宣歙兵馬,從信州出發的江西兵馬,從杭州出發的浙東兵馬,一道出討李錡。


高崇文在蜀地已滿一年。一天,他跟監軍說:“我本來隻是河朔的一個士卒,有幸為朝廷建立大功,以致有了今天的官位。西川是宰相回翔之地,我在這裏愧居高位,心裏怎能自安!”因此屢次上表稱說:“蜀中安逸,臣無所用力,隻願意為陛下效死邊陲。”唐憲宗想選擇可以取代高崇文掌管西川的大臣,但找不到合適人選。十月十三(丁卯),他終於任命門下侍郎兼平章事武元衡為檢校吏部尚書、照樣兼門下侍郎和平章事、出任成都尹和劍南西川節度使,還封臨淮郡公。武元衡臨行前,唐憲宗親自登禦安福門慰勞他。


李錡因為宣州富饒,想首先奪取,便派兵馬使張子良(《舊唐書》作張子閬)、李奉仙、田少卿帶兵三千去襲擊宣州。他們三人知道李錡必敗,因此和牙將裴行立共同密謀討伐他。裴行立是李錡的外甥,所以對李錡的密謀非常了解。三將駐紮在城外,將要出發時,他們召集士卒曉諭他們說:“仆射造反叛逆,官軍已經四麵合攏過來。常州和湖州的二將相繼死亡,他的勢力已經不行了。今天他還想讓我們老遠地去奪取取宣城,我們難道真要追隨他被滅族嗎!這怎比得上去逆效順,轉禍為福!”眾人聽了都很高興,許諾了他們,當夜,他們回到城裏。裴行立派人舉著火把,擊鼓呐喊,在府裏響應他們,並派兵直趨牙門。李錡聽說張子良等人舉兵背叛,非常憤怒,又得知裴行立成為內應,絕望地捶著胸膛說:“我還有什麽希望!”隻好打著赤腳逃跑,藏匿在樓下。他的親將李鈞帶著三百挽強(也稱挽硬,即能拉開硬弓的精卒)趕到山亭,想要決戰,但被裴行立的伏兵給全殺了。李錡全家痛哭,他身邊隨從拿下李錡,用帳幕的蓬布裹住他,從城上縋下,然後被銬上枷鎖送到京師。十月十九(癸酉),鎮海軍將李錡失敗的事奏聞朝廷。十月二十一(乙亥),群臣在紫宸殿向唐憲宗道賀,唐憲宗嚴肅不悅地說:“由於朕仁德不夠,導致全國多次出現冒犯朝綱的人。朕隻感到愧疚,有什麽好慶賀的!”


十月二十五(己卯),朝廷因為李錡之亂免除潤州今歲的賦稅。


宰相鄭絪等人商議是否要處死李錡大功以內(即同祖父)的親人,意見不一。他們於是召來兵部郎中蔣乂(《舊唐書》作蔣武)征求意見。蔣乂說:“李錡大功以內的親人都是淮安靖王(唐高祖李淵堂弟李神通)的後代。淮安王有佐命的大功,還陪葬皇陵和配享太廟。朝廷豈能因為他末代子孫為惡而牽累了他!”宰相們又提議要處死他的親兄弟,蔣乂說:“李錡兄弟是已故都統李國貞的兒子。李國貞為國捐軀,豈能讓他沒有後嗣繼承香火!”宰相們也覺得有理。十月二十七(辛巳),李錡堂弟宋州刺史李銛和通事舍人李銑等人都隻被貶官或流放到嶺南。


十一月初一(甲申),李錡被押到長安。唐憲宗登禦興安門,當麵責問他。李錡回答說:“臣最初並沒反叛,隻是張子良等人教唆臣而已。”唐憲宗說:“你身為元帥,張子良等人謀反,為何不將他們處斬,然後入朝!”李錡無言以對。朝廷於是將他連同兒子李師回處以腰斬,在獨柳樹下執行,並削去李錡的宗室屬籍。


李錡是李國貞的兒子,而李國貞是淮安王李神通兒子淄川王李孝同的曾孫。李國貞父親李廣業曾任劍州長史。李國貞本名李若幽,生性剛正,頗有吏才,曾任安定和扶風錄事參軍,都很稱職。乾元中年(759)他經累遷出任長安令,很快官拜河南尹。後來遇上史思明威逼洛城,元帥李光弼東保河陽,李國貞因此率領官吏寓居在陝郡。幾個月後,朝廷內征他為京兆尹。上元初年(760),他改任成都尹、兼禦史大夫,劍南節度使。不久他入朝成為殿中監。上元二年八月,他升遷戶部尚書、兼禦史大夫,持節出任朔方、鎮西、北庭、興平、陳鄭等節度行營兵馬及河中節度都統處置使,鎮守絳州,唐肅宗賜名他為李國貞。上任後,朝廷又加授他管內河中、晉、絳、慈、隰、沁等州觀察處置等使,其他職位不變。李國貞到絳州時,軍中曆來沒有積儲。因為當地百姓饑饉,所以征斂租賦十分困難,將士的糧草都很短缺。李國貞頻繁向朝廷奏聞此事,但都沒得到答複。軍中喧鬧抱怨,身邊隨從將這事告知李國貞。李國貞勸喻將士們說:“你們的難處我已為你們奏聞,朝廷終究會解決困難的。”兩天後軍中發生動亂,攻打李國貞,夜裏燒了府衙城門。李國貞不知如何是好,身邊人都勸他棄城逃走。李國貞說:“我奉命為將,不能靖難,怎能反而棄城逃跑!”左右隨從一再勸他回避,他才躲進州的監獄裏,裝扮成囚犯。剛好李國貞麾下一人被亂兵擒獲,講出他躲在哪裏。亂兵於是在獄中捉住李國貞,準備殺害他。李國貞說:“軍中缺乏糧食,我已為你們陳述請求。百姓也交不出租賦,我並沒有對不起將士的地方。”亂兵因此準備退走,隻有突將王元振獨自說:“今天的事,還需要多問幹嘛!”居然拔刀殺害了李國貞及其兩個兒子和三名大將。


李國貞很有風采,清白守法,為政急於關照下屬,時論稱他為辨吏(估計是口才好的官吏)。唐肅宗追贈他為揚州大都督。


李錡因父親的門蔭於唐德宗貞元中年經累遷官至湖、杭二州刺史。他經常用財物賄賂李齊運,於是升任潤州刺史兼鹽鐵使。他搜刮民財大肆進奉朝廷,以此加固自己得到的恩澤,所以唐德宗很寵幸他。李錡仗恃恩典驕橫專恣,有個叫崔善貞的浙西平民到宮闕上密封奏事,指責李錡的罪狀,唐德宗居然將他上了枷鎖送交李錡。李錡於是活埋了崔善貞,這事讓天下人對他切齒痛恨。李錡於是增置士兵名額,挑選善於弓矢的士兵組成一營,名為“挽硬隨身”;並雇用胡人和奚人以及滿臉虯須的雜胡組成另一營,名為“蕃落健兒”。唐德宗重新在潤州設置鎮海軍,任命李錡為節度使,罷免了他鹽鐵使的職位。李錡雖然失去了財利大權,但當上了節度使,所以造反的跡象還沒暴露。李錡後來的事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他被處死時年六十七歲。他失敗時,手下的所謂“挽硬”和“蕃落”紛紛自殺,要麽投井,要麽自縊,屍體相枕,一片狼藉。


李錡被腰斬後,有司部門請求拆毀李錡祖上的墳墓和家廟。中丞盧坦上言說:“李錡父子伏誅,罪責已經抵銷了。從前西漢誅殺霍禹,並沒牽連到他父親霍光。先朝誅殺房遺愛,也沒涉及他父親房玄齡。《康誥》說:‘父子兄弟,罪不相及。’豈能因為李錡的罪惡而株連他的五代祖上?”朝廷因此決定不拆毀他的祖廟。


有司部門要籍沒李錡的家產送交京師。翰林學士裴垍和李絳上言說:“李錡僣越奢侈,克扣剝削六州百姓而富裕自家,有時甚至就是為了奪取人家的財產而枉殺他人。陛下憐憫百姓無處告狀,所以派兵討伐誅殺了他,如今要用車輛載著金銀布帛送往上京,恐怕會導致遠近百姓的失望。還希望陛下將這逆人的資財賜給浙西百姓,取代今年的租賦。”唐憲宗對他們的奏折非常嘉許,感歎了良久,當即采納了他們的建議。


十一月初三(丙戌),唐憲宗任命擒獲李錡的潤州牙將張子良為左金吾衛將軍,封南陽郡王;田少卿和李奉仙等人並為羽林將軍,封公爵。


昭義節度使盧從史,在內與王士真和劉濟暗中勾結,在外卻向朝廷獻策,請求出兵對付山東,並擅自率軍東出。唐憲宗下詔讓他返回上黨,但盧從史借口要到邢、洺一帶尋找糧食,不肯及時奉詔。許久之後他才帶兵回去。


有一天,唐憲宗在浴堂召李絳來應對,跟他說:“有件很奇怪的事,朕近來不想談及。朕曾和鄭絪商議,下敕令讓盧從史回歸上黨,然後再征他入朝。鄭絪竟把這事泄露給盧從史,讓他聲稱上黨缺乏糧食,請求到山東就食。作為人臣他居然如此對不起朕對他的信任。愛卿覺得應如何處置他?”李絳說:“如果真是這樣,那麽滅族都有餘了!然而鄭絪和盧從史必然不會自己把這事說出來,陛下是從誰那裏得知的?”唐憲宗說:“是李吉甫密奏的。”李絳說:“臣私下聽到大臣們的議論,都說鄭絪人品很好,恐怕他不會做這樣的事。也許是因為同僚想專擅朝政,嫉妒鄭絪得到的寵信,也不想他位置在前。還希望陛下深思熟慮,進一步了解這事,千萬不要讓人們以為陛下聽信讒言!”唐憲宗思考了一陣,說:“的確這樣,鄭絪一定不會這麽做的。要不是愛卿的話,朕幾乎在這事上作了錯誤判斷。”


唐憲宗也曾私下問李絳說:“諫官大多誹謗訕笑朝政,說的都沒有事實依據。朕想貶謫其中尤其過分的一兩人,用以警戒其餘,愛卿覺得如何?”李絳說:“這大概並非陛下的本意,必定有奸邪的朝臣想堵塞陛下的耳目。人臣的生死掌握在人主的喜怒,敢出言直諫的能有幾個!即使有直言進諫的,也都是晝思夜想,朝刪暮減,等到奏折上呈時,剩下的什無二三。所以人主孜孜求諫,還怕不能得到,更何況要對他們治罪!如此一來,隻會杜絕天下人的口舌,並非社稷的福祉。”唐憲宗很欣賞他的話,也就打消了貶謫諫官的念頭。


群臣請求給唐憲宗上尊號為睿聖文武皇帝。十一月十三(丙申),唐憲宗同意了。


盩厔尉兼集賢校理白居易作了樂府以及詩一百多篇,規諷時事。這些東西流傳到禁中,唐憲宗看了後很滿意,便召白居易到翰林當學士。


十一月二十一(甲辰),唐憲宗下詔,因司徒杜祐精力未衰,今後起每天必須到中書處理政事。


十二月初一(甲寅),唐憲宗封宰相李吉甫為讚皇侯。


十二月初三(丙辰),唐憲宗跟宰相們說:“朕閱覽國書,見到文皇帝(即唐太宗)處理政事,很少有過差錯,然而諫臣爭論諫諍還反複四五次。何況朕孤陋寡聞,涉道未深,對事情也不明了。今後看到事情不適當時,你們每件事都得談論十次,不能一兩下就算完了。”次日,東都國子監增加了學生一百人。


十二月初十(癸亥),禦史台上奏說:“文武常參官上朝時必須遵守乾元元年三月十四日的敕令:如發現在朝堂上互相吊唁慰問和跪拜的;或在待漏(在宮外等待上朝)時站立失去秩序,玩笑喧嘩的;或進入正殿或入閣時手執牙笏不夠端正,行立遲滯緩慢的;或站立班列時身姿不正,趨拜時喪失禮儀的;或言語稍嫌喧嘩,隨便穿越班次或穿越儀仗,出入閣門時無故離位的;或在廊下飲食,行走和坐下時失去禮儀,甚至喧鬧的;或入朝及退朝時不從正殿出入的;或不是因為公事而擅入中書的,如此等等:每違犯一次將被剝奪一月俸祿。因為班列不夠嚴肅,被他人指責,卻還文過飾非的,必須當即奏聞朝廷,予以貶責。臣等商量,在原先條例基礎上,每次懲罰各減一半。貴在有犯必舉。”唐憲宗準奏。


十二月十三(丙寅),唐憲宗任命原劍南西川節度使高崇文為同平章事兼邠州刺史,出任邠寧節度使和京西諸軍都統。


十二月十九(壬申),朝廷規定,禮部選舉官員時,取消考試口義,隻冊試墨義十條,五經考試通過五條,明經考試通過六條的,就算進士及第。曾因官司被處罰或曾任州縣小吏的舉人,即使有些文辭的才能,地方長吏也不能選送,違犯而選送他們的地方官將被停職,考試官將被貶黜。


十二月二十三(丙子),唐憲宗讓宰相宣布敕令:百官互相遊宴或互相餞別時,今後不用向朝廷申報理由,務必讓大家快樂和放心。


同時,保義軍節度使劉澭去世。他是盧龍節度使劉濟的異母弟,喜愛讀書,擅長武藝,輕財愛士,因此手下都願意為他拚死出力。他事奉朱滔時,經常用逆順的道理勸諫他。後來他父親劉怦成為盧龍軍節度使。父親病危時,劉澭在父親身邊,即以父親的名義召劉濟從漠州回來,劉濟最終也被朝廷授為節度使。劉濟起先也常感激劉澭奉戴自己。劉澭出任瀛州刺史時,劉濟許諾以後讓劉澭接替自己。但劉濟後來讓自己兒子成為副大使。劉澭因此很氣他,也害怕他謀害自己,便請求率領所部到西部隴右地帶去防秋(防備秋季吐蕃入侵),於是帶著一千五百士兵和萬餘人口直趨京師。他一路上軍紀整肅,對百姓秋毫無犯。唐德宗對他恩寵禮遇,特授他為秦州刺史,將普潤縣作為他的治所。唐順宗傳位給唐憲宗後,自稱太上皇,有個叫羅令則的隱士去見劉澭,說了幾百句異端邪說,都是有關廢立的事。劉澭立刻令人將他關押。羅令則又說他的黨徒很多,約好要在唐德宗下葬山陵時伺機而動。劉澭將羅令則上了枷鎖送到京師,用杖刑處死。朝廷為記錄他的功勳,賜他的軍隊為保義軍。他治軍有方,所以吐蕃和西戎都很怕他,不敢為寇。劉澭常有收複河湟一帶的雄心,輿論因此稱讚他的豪壯。


山南東道節度使於頔忌憚唐憲宗的英武威嚴,便為兒子於季友請求,想娶公主為妻。唐憲宗將皇女普寧公主嫁給他。翰林學士李絳諫道:“於頔是胡人,而於季友又是庶出,這麽做將有辱皇帝的女兒。陛下應當為她另選門第更高,才能更優的人。”唐憲宗說:“這事不是愛卿想的那樣。”十二月二十六(己卯),公主正式嫁給於季友,唐憲宗賜給非常優厚的恩禮。於頔喜出望外。不久,唐憲宗派人暗示他入朝謝恩,於頔當即奉詔。


也在十二月二十六這天,史官李吉甫上呈他撰寫的《元和國計簿》。他統計全國有四十八個方鎮,管轄二百九十五個州,一千四百五十三個縣,二百四十四萬二百五十四戶人家。其中鳳翔、鄜坊、邠寧、振武、涇原、銀夏、靈鹽、河東、易定、魏博、鎮冀、範陽、滄景、淮西、淄青十五道,共有七十一個州,沒有申報戶口。每年的賦稅收入隻來源於浙江東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嶽、福建、湖南等八道,共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萬戶人家。比起天寶年間供稅的戶口,則少了四分之三。全國依賴各縣官府供應軍餉的士兵有八十三萬多人,比起天寶年間則多了三分一,大約每兩戶就得供養一個士兵。其他水旱災害造成的損失,額外的證收和斂取,又在平常的徭役和租賦之外。李吉甫將這些事都編纂一起,成書十卷。


這年,吐蕃、回紇、奚、契丹、渤海、牂柯、南詔都派人來長安朝貢。


要想知道唐憲宗後來的事,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