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二年即公元786年夏四月初七(丙寅),李希烈的牙將陳仙奇毒殺了他,然後率領部眾歸降朝廷。至此,唐德宗李適即位後頭幾年的動蕩終於結束。他剛登基時勵精圖治,卻馬上遇上河朔藩鎮的抗命,以及李希烈的反叛,緊接著又導致涇原兵亂,朱泚稱帝,李懷光反叛等一係列事件,自己還得先後到奉天和興元避難。經曆了這些挫折後,唐德宗一反常態,改為一味遷就藩將的驕橫,唐朝於是進入了姑息藩鎮的時期,直至唐德宗駕崩。
四月初九(戊辰),唐德宗任命前黔中觀察使元全柔為湖南觀察使。
四月十二(辛巳),陝州觀察使李泌上奏,說盧氏山有人開采出瑟瑟(即碧玉寶石),請求朝廷禁止私人開采,將瑟瑟當作貢品奉上。唐德宗說:“中原沒有出產瑟瑟。要有就得和百姓共享,所以應當任人開采。”四月十五(甲戌),長安下雨,雨裏帶土。
四月二十五(甲申),唐德宗任命淮西牙將陳仙奇為蔡州刺史兼淮西節度使;並封都統劉玄佐、李澄、曲環、李皋、賈耽、張建封等各一個兒子為正員官,獎賞他們平定淮西和蔡州(即李希烈)的功勞。同時,朝廷讓淮西百姓免稅兩年。
四月二十八(丁亥,《舊唐書》作丁未,但四月無丁未),唐德宗任命劍南東川節度使李叔明為太子太傅;任命東川兵馬使王叔邕為梓州刺史兼劍南東川節度使。
五月初,李希烈部將李惠登在隋州投降。
五月初七(丙申),到這天大雨已連下了四天。饑民都等待夏麥的成熟,又遇上這連綿暴雨,人心非常恐慌,米價又飛漲到每鬥一千錢。
次日,唐德宗任命伊西和北庭節度留後楊襲古為北庭大都護,兼伊西和北庭節度度支營田瀚海等使。
關中糧倉穀廩枯竭,禁軍中有人自己摘下頭巾在路上大喊道:“把我們拘束在軍中而不給糧食,難道我們都是罪人嗎!”唐德宗得知後非常擔憂。剛好韓滉運來三萬斛大米抵達陝州,李泌當即奏聞朝廷。唐德宗喜出望外,急忙前往東宮,跟太子說:“大米已到了陝州,我們父子得救了!”當時禁中沒有釀酒,唐德宗於是派人到坊市去買酒為樂,又派中使去曉諭神策六軍。軍士全都興奮地高呼萬歲。
五月初十(己亥),朝廷百官請唐德宗恢複平常的禦膳。當時已經饑荒了好長時間,軍民都變得又瘦又黑。到這時麥子剛開始成熟,街市出現了些喝醉的人。當時人們把這當作嘉兆。民眾長期饑荒困乏,因而吃了過多的新麥,反而導致死了很多人(通鑒說有五分一的人就這樣被撐死。這事顯然不可全信)。幾個月後,人們的膚色才開始恢複正常。
這期間,唐德宗任命橫海軍使程日華為節度使。
也在五月中旬,伊西和北庭節度使李元忠也死了。李元忠本姓曹名令忠,因功被賜姓名,死後朝廷追贈他為司空。
五月二十(己酉),長安地震。六月初三(辛酉),關中大風雨,長安街陌水深數尺,不少人淹死。
六月二十五(癸未),橫海軍使兼滄州刺史程日華去世。程日華是定州安喜人,本單名程華。他父親程元皓,在安祿山手下任帳下將,跟從他攻陷兩京,頗有勇力,史思明時擔任定州刺史。程華少年時在本軍從軍,成為張孝忠的牙將。當初,李寶臣任恒州節度使,吞並鄰近藩鎮,因而占有恒、冀、深、趙、易、定、滄、德等八州。李寶臣去世後,李惟嶽抗拒朝命,想直接世襲節度使位置。李寶臣部將張孝忠在定州歸降朝廷,唐德宗授任他為成德軍節度使,派他和朱滔出討李惟嶽。當李惟嶽被殺後,朝廷將恒、冀二州授予王武俊,深、趙二州授予康日知,易、定、滄三州授予張孝忠,分為三帥。當時李惟嶽部將李固烈守衛滄州,張孝忠派程華到李固烈那裏接交郡事。李固烈將要回歸真定前,將滄州府庫的儲藏一卷而空。軍人非常憤怒,殺了李固烈,奪了他裝載的財物,相擁著去見程華說:“李使君因為過分貪婪卑鄙而死,我們請求押牙暫且代領軍州。”程華不得已隻好聽從了。張孝忠於是奏請任命程華負責滄州事務。沒多久,朱滔聯合王武俊密謀反叛,滄州和定州的往來變得十分艱難。朱滔和王武俊便打算襲取滄州,派很多人去遊說程華,又派兵攻圍。程華全都拒絕了,帶兵堅守城池。不久後,錄事參軍李宇為程華獻計說:“使君長期受圍,張尚書(即張孝忠)又不能來救援。論功報捷,都得通過中山(即定州治所),足下正是所謂勞而無功的人。我請求為足下前往京師,讓足下成為一州之使。”程華當即派他去了。李宇到了宮闕,詳細介紹了程華擋在二盜之間,奮勇作戰,不辭勞苦的事跡。唐德宗深為嘉許,於是拜程華為禦史中丞兼滄州刺史,並重新設置橫海軍,任命程華為軍使。朝廷不久又加授他為工部尚書和禦史大夫,賜名程日華,並每年供給義武軍糧餉數萬石。自此以後程日華從張孝忠那裏獨立出來,張孝忠隻擁有易、定二州而已。
王武俊曾派人去遊說程華,想讓他歸附自己。程華說:“相公想讓敝邑仍舊隸屬恒州,那麽可以先借我二百騎兵抵抗賊兵。待到道路打通之後當即從命。”王武俊很高興,即刻派二百騎兵去協助他。程華留下他的馬匹,把人都送回去。王武俊很氣他背約,但因為朱滔正在攻圍他,擔心他跑去歸附朱滔,也就算了。當王武俊歸降朝廷,河朔平安無事後,程日華當即將他扣留下來的馬匹還給王武俊,還送他珍幣謝罪。王武俊因此和他重歸於好。這時他去世時,唐德宗追贈他為兵部尚書,並讓他兒子程懷直暫時代管軍州事務。
秋七月初一(戊子),朝廷將黔中觀察使的治所搬回黔州。
這期間(《新唐書》作六月),淮西兵民使吳少誠殺了陳仙奇,自稱留後。陳仙奇是行伍出身,生性忠勇果敢。唐德宗後來追贈他為太子太保,贈送他家人布帛和米粟,喪事由官府出資。吳少誠曆來狡猾陰險,得到李希烈的寵任,所以為他報仇。
七月初四(辛卯),唐德宗任命開州別駕白誌貞為果州刺史。七月初八(乙未),福建觀察盧惎去世。
七月二十二(己酉),唐德宗任命虔王李諒為申、光、隨、蔡節度大使;任命吳少誠為蔡州刺史,負責留後事務;加授東都留守賈耽為東都畿唐、汝、鄧都防禦觀察使。同時,他任命隴右行營節度使曲環為陳許節度使。陳許一帶在兵荒馬亂之後,戶口流失得很嚴重。曲環以勤儉作為表率,政令寬簡,賦役平均,在短短數年之間,流亡的人口紛紛回來,士兵的軍糧也逐漸充足起來。
也在七月,李希烈部將薛翼在唐州,侯召在光州,都來歸降朝廷。
八月初二(戊午),唐德宗任命鄜坊節度唐朝臣為單於大都護兼振武綏銀節度使,右金吾大將軍論惟明為鄜州刺史兼鄜坊都防禦觀察使。八月十三(己巳),他任命金吾大將軍董晉為尚書右丞。八月二十四(庚辰),右散騎常侍蔣沇去世。
八月二十(丙子),長安下大雨和冰雹。
八月二十七(癸未),義成軍節度、鄭滑觀察等使、檢校尚書左仆射、滑州刺史、武威郡王李澄去世。李澄是遼東襄平人,隋蒲山公李寬的後代,家居京兆。他父親李鎬曾任清江太守,因李澄而被追贈工部尚書。李澄因武藝高強成為偏將,經累授出任試將作監,隸屬於江淮都統李峘。建中初年(780),他作為檢校太子賓客兼禦史中丞隸屬於永平軍節度使李勉。當李勉轉去汴州時,他奏請李澄出任滑州刺史。建中四年冬,李希烈攻陷汴州,李勉逃歸唐德宗的行在。李澄於是在滑州城投降李希烈,被任命為尚書令,兼滑州永平軍節度使。
興元元年(784)春,李澄密令親信盧融走小路奉表抵達奉天。唐德宗十分嘉許,將絲帛詔書藏在一粒蠟丸中,加授李澄為刑部尚書,兼汴州刺史、汴滑節度觀察使。李澄秘而不宣,隻是召集州兵嚴加訓練。李希烈十分懷疑,便派六百養子前去衛戍滑州,防止他變卦。李希烈當時正苦攻寧陵,邀請李澄率眾前往石柱協助。李澄讓人縱火焚燒軍營,然後假裝逃遁,引誘那六百養子趁火打劫,想以此治罪他們。這些人果然上當,大肆搶掠,結果全都被李澄以軍法處斬。李希烈也無可奈何。沒多久,李希烈派部將翟暉等入寇陳州,但長久無法攻克。同年十月,李澄覺得汴州兵馬不多,估計李希烈無法控製自己,剛好中使薛盈珍又持節來到,加授他為檢校兵部尚書,封武威郡王,賜實封五百戶食邑。李澄於是乘勢焚燒了李希烈賜給他的旌節,誓師歸附朝廷。到了十一月,李希烈既失去了李澄,又得知翟暉潰敗,隻好撤離汴州逃往蔡州。李澄當即率眾準備收複汴州,進駐州城北門,但膽怯不敢進城。當宣武軍節度使劉洽率軍來到州城東門時,李希烈部將田懷珍開關迎納了官軍。翌日,李澄才從北門進入,但劉洽已占據了子城。李澄隻好退到浚儀縣。李澄和劉洽的兩軍將士,每天都有糾紛,所以他心裏很不自安。剛好李希烈的鄭州守將孫液和李澄聯絡,李澄便派他兒子李清前往鄭州。先前,河陽軍節度使李芃派部將雍顥攻打鄭州,雍顥在經過的地方縱兵搶掠,孫液因此決心堅持抵抗。當李清到時,孫液便接納了他。雍顥非常憤怒,開始猛攻孫液。李清率領他的部眾協助孫液,殺了幾十個登上城牆的士兵,雍顥這才退走,燒毀了陽武城後才離去。李澄於是奔赴鄭州。朝廷特授李清為檢校太子賓客、兼禦史中丞,更名他叫李克寧。
貞元元年(785)三月,唐德宗就地加授李澄為檢校左仆射、義成軍鄭滑許等州節度使。這時他去世,終年五十四歲。唐德宗為他取消一日朝會,追贈他為司空,賜給一定的布帛穀粟,並派左散騎常侍歸崇敬擔任吊祭使,到他那裏為他主辦喪葬,費用全由官府供給。這是後話。李澄最初封隴西郡公,後來進封武威郡王。他每次上疏時都要連稱這兩個封爵,頗為當時人們嘲笑。
八月三十(丙戌),吐蕃的尚結讚大舉入寇涇、隴、邠、寧四州,劫掠百姓和牲畜,搶割莊稼,造成西部邊境一片騷然,州縣各自加緊城防,諸鎮也閉壁自固,京師宣布戒嚴。唐德宗下詔派朔方行營元帥渾瑊率領一萬人,河中節度駱元光率領八千人,進駐鹹陽防備他們。
當初,唐德宗和李泌商議恢複府兵製度,李泌因此為唐德宗詳細解釋了府兵自西魏以來興廢的原因,還說:“府兵平日沒事時都是耕田的農夫,由各府的折衝將軍帶領。折衝將軍在農閑時教習他們攻戰列陣。國家有事時才征用他們,用虎符兵契下達各州及軍府,參驗之後派到指定地點。將帥在那裏檢閱府兵,發現教習不夠精良的則對折衝將軍治罪,嚴重時還要治刺史的罪。軍隊回來後,朝廷賜給功勳,加以賞賜,然後就順道遣散。出征的人時間短的不超過一季,長的也不超過一年。高宗當年任命劉仁軌為洮河鎮守使,對付吐蕃人,於是才開始有了長久衛戍的兵役。武後(武則天)以來,天下太平的時期很長,府兵製度逐漸衰落,被人看不起;百姓也以當府兵為恥,有人甚至故意熨傷手腳躲避兵役。另外,牛仙客靠積累財富出任宰相,邊將於是紛紛效法。崤山以東的衛戍士卒大多都隨身帶著絲繒布帛。邊將誘使他們將這些都存入府庫,然後白天讓他們做苦工,夜裏將他們關進地牢,靠逼死他們從中獲利,籍沒他們帶來的錢財。所以自從天寶以後,崤山以東衛戍士卒生還的什無二三,他們就是受到如此的殘暴虐待,然而卻從未有過外叛內侮,殺害主帥,自己擅權的現象。這都是因為他們顧戀田園,害怕連累了宗親的原故。自開元末年以來,張說開始招募長期征用的士兵,把他們稱作彍騎,後來增為六軍。當李林甫為相時,奏請讓諸軍招募士卒從軍,因此兵員不再由當地民眾中征役。這些人沒有親人,也不愛惜自己的生命,為了利益什麽都幹得出來,所以導致禍亂叢生,至今成為朝廷的梗介。如果府兵製度一直存在而不被廢除,哪裏會有現在這樣以下陵上,擅自替代的禍患!陛下想要恢複府兵製度,這是社稷的福氣,天下很快就會太平了。”唐德宗說:“待到平定了河中,將和愛卿具體商議這事。”
九月初一(丁亥),唐德宗下詔說:“左右金吾和十六衛將軍,按慣例都是從功臣中挑選,出朝時鎮守藩鎮,入宮時身居侍從。自從天寶的艱難(即安史之亂)之後,他們雖然不再禁衛宮闕,然而將軍的品秩依然很高。禁衛正是文武功臣出入轉遷的地方,所以應當增加俸祿和品秩,以示朝廷的優崇。同時也應當為他們加給料錢以及隨身糧課,並按照先例,設置武班朝參,他們在廊下的饌食也必須增加。現在十六衛將軍中各置上將軍一人,官秩為從二品。支給左右金吾上將軍的俸祿和料錢將僅次於六統軍。想要達到大治,就必須依靠全才;文武官員的遞遷,不必有所限製。自今以後,朝廷內外文武官員出現空缺時,可在文武班中根據才能和名望參考敘用。並依照先例在本衛酌量設置衛兵。請所司部門據此逐條奏聞。”朝廷並將神策左右廂改名為左右神策軍,殿前射生左右廂改名為殿前左右射生軍,各置大將軍二人和將軍二人。
李澄死後,他兒子李克寧陰謀接管軍務,所以秘不發喪,九月初四(庚寅),李克寧開始為父親發喪,身穿黑色喪服出來主持軍政大事,並增兵防守城門。行軍司馬馬鉉不肯聽從,李克寧暗中派人殺了他。劉玄佐(即劉洽)出兵進駐義成軍的境上威懾他,並派使者去懇切地奉勸李克寧。李克寧因此不敢擅自世襲節度使位置,然而也因此造成那一帶的通商道路堵絕了長達十四五日。
九月十一(丁酉),唐德宗任命東都畿、唐、鄧、汝等防禦觀察使賈耽為檢校尚書右仆射,兼滑州刺史、義成節度使、鄭滑等州觀察使。次日,唐德宗即任命吏部侍郎崔縱為檢校禮部尚書、東都留守、東都畿唐鄧汝防禦觀察使,接替前往滑州的賈耽。李克寧準備護送他父親的靈柩到長安之前,在夜裏把州裏府庫的財物全都搬走。結果軍士趁機搶劫,到天亮時把東西基本都搶光了。李澄靈柩到了京師後,朝廷又賜給李克寧一座莊宅和一千貫錢及兩千石粟麥。這是後話。
當時有幾千淄青士兵從行營回歸時,經過滑州。滑州將佐們都說:“李納雖然表麵上接受朝命,內心卻蓄有兼並滑州的野心。請賈公將他的士兵安排在城外住宿。”賈耽說:“怎能跟人家作鄰居,而讓人家的將士在野外過夜!”因此在城中安排淄青士兵的住宿。賈耽偶爾也帶著一百多隨騎在李納境內狩獵。李納得知過夜的事後很高興,佩服他的度量,也不敢冒犯他。
九月十三(己亥),唐德宗敕令左右衛上將軍和大將軍一道到禁內宿衛。
這期間,吐蕃的遊騎都到了好畤(今陝西乾縣,在長安西麵約八十裏外)。九月十九(乙巳),京城戒嚴,朝廷又派左金吾將軍張獻甫進駐鹹陽。民間傳言說唐德宗為了躲避吐蕃又要出走。齊映去見唐德宗說:“外間紛紛傳言,說陛下已經打點行裝,準備了幹糧,因此人心惶惶。好運不會連續兩次到來,陛下為何不和臣等好好商量後再拿主意!”因而跪伏在地,痛哭流淚。唐德宗也為之動容。
李晟派部將王佖率領三千驍勇埋伏在汧陽城(今陝西千陽,在寶雞北麵約六十裏外),告戒他們說:“胡虜經過城下時,千萬不要出擊他們的前軍。前軍即使敗了,他們後頭的大軍過來,你們也無法抵擋。不如等到前軍已過,見到五方旗和虎豹衣時,那就是他們的中軍了。那時再出其不意地出兵攻擊,必然會獲得大捷。”王佖采用了他的建議,結果尚結讚戰敗逃走。因為軍士不認得尚結讚,他才得免一死。尚結讚跟他的部眾說:“唐朝的良將,隻有李晟、馬燧、渾瑊而已。應當用計除掉他們。”
九月二十五(辛亥),吐蕃人進入鳳翔境內,找不到什麽東西搶掠。二萬吐蕃兵直抵鳳翔城下,大聲喊道:“李令公(指李晟)召我們前來,你們為何不出來犒勞我們!”呆了一個晚上後他們就撤退了(《舊唐書》說李晟出師抵禦,吐蕃一夕而退)。
冬十月初七(癸亥),李晟派蕃落使野詩良輔和王佖率領步騎五千襲擊吐蕃的摧砂堡。十月十六(壬申),他們和吐蕃兩萬部眾遭遇。兩軍交戰,官軍打敗吐蕃,乘勝追擊,直到摧砂堡下,很快就攻拔了該堡,並殺了吐蕃大將扈屈律悉蒙,把他們的全部蓄積一燒而光,然後凱旋而歸。尚結讚帶兵從寧、慶二州往北逃去。十月十七(癸酉),吐蕃人在合水北岸紮營。邠寧節度使韓遊瑰派部將史履程夜襲他們的兵營,殺了幾百人。吐蕃大軍出來追擊,韓遊瑰在平川布陣,暗中派人在西山擊鼓呐喊。胡虜驚慌失措,丟棄了他們搶掠的東西後逃走。
十月二十六(壬午),朝臣上奏,請求將關內、河中,河南等道征收的秋夏兩稅和青苗等錢,全都折換成錢幣後收購穀粟秋麥,用比市價稍高的價錢買入,為百姓提供便利。唐德宗聽從了。
要想知道唐德宗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