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九:玄宗大治之七:太上皇唐睿宗病逝與突厥阿史那默啜之死

(2017-11-06 14:56:25) 下一個


開元三年即公元715年十一月初七(甲申)曾任宰相的劉幽求在自杭州刺史改任郴州刺史的路上病故。這年,唐玄宗李隆基任命突騎施酋長蘇祿為左羽林大將軍和金方道經略大使。同時,王皇後的妹夫尚衣奉禦長孫昕因為一些細小的事情和禦史大夫李傑不和。


開元四年即公元716年春正月初二(戊寅),唐玄宗到西宮朝見太上皇李旦。


長孫昕和他妹夫楊仙玉在裏巷等候李傑,然後將他毆打了一頓。李傑上表陳訴說:“臣的發膚受到傷害,痛的隻是自身。然而朝廷賜的冠冕受到欺淩,卻的確是有辱國家。”唐玄宗勃然大怒,下令將長孫昕在朝堂上斬首,向百官謝罪。百官都認為不能在春季陽和期間行刑,累次上表陳訴請求。正月初七(癸未),唐玄宗將斬首改為在朝堂上將長孫昕用棍杖打死。他還下敕書慰問李傑說:“長孫昕他們是朕的親戚,朕不能訓導他們,導致他們淩辱侵犯愛卿的衣冠。朕雖然對他們加以極刑,仍不足以謝罪。愛卿應當用剛正之心疾惡如仇,千萬不要顧慮那幫凶惡之人。”


正月十一(丁亥),因為“成”字犯了唐玄宗生母昭成皇後的諡號,於是宋王李成器更名為李憲,申王李成義更名為李捴。


同時,刑部尚書中山郡公李乂去世。李乂本名李尚真,是趙州房子人。他少年時與兄長李尚一和李尚貞都以文章見稱,並舉進士。景龍中年(708),他經累遷出任中書舍人。當時唐中宗派使者到江南去分道用當地官府的錢財贖出動物放生。李乂上疏勸諫,覺得拯救低等生物遠不如關心百姓和國家重要。他的奏折前麵已經細說,就不贅述了。李乂負責皇帝的製誥有不少年頭。景雲元年(710),他升遷吏部侍郎,與宋璟和盧從願同時掌管官吏的選拔。他辦事公允,很得當時人們的稱道。李乂不久又轉為黃門侍郎。當時唐睿宗下令建造金仙和玉真兩座道觀,李乂又頻頻上疏勸諫,唐睿宗雖然沒采納,卻總是下優詔寬容他。開元初年(713),唐玄宗特令李乂與中書侍郎蘇頲一道纂集起居注,並記錄曆代可以體國經遠的良好諫言,另外將它們編輯上奏。李乂在門下省時,駁正了不少製令和敕文。開元初年,姚崇任紫微令。他舉薦李乂為紫微侍郎,表麵上是舉薦賢能,其實是要讓他位居其下,去掉他糾駁製令的大權。李乂不久官拜刑部尚書。他方正優雅,很有學識,朝廷百官都稱讚他有宰相的人望。他們兄弟同出了一部文集,叫做《李氏花萼集》,共二十卷。


正月二十一(丁酉,通鑒作乙酉,疑有誤),隴右節度使郭虔瓘上奏,說他的家奴石良才等八人都有戰功,請朝廷封他們為遊擊將軍。唐玄宗封賞的敕令下達後,盧懷慎等人上奏說:“郭虔瓘仗勢自己的微小功勞,居然膽敢侮辱朝廷的常典,為家奴請求五品的封賞。這實在是擾亂綱紀,陛下不能答應。”唐玄宗聽從了他們的建議。


正月三十(丙午),唐玄宗任命皇子鄫王李嗣真為安北大都護、安撫河東、關內、隴右諸蕃大使;並讓安北大都護張知運作為副手。他還任命皇子陝王李嗣升為安西大都護、安撫河西四鎮諸蕃大使,並讓安西都護郭虔瓘作為副手。二王其實都並不出閣赴任。諸王遙領節度使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二月初十(丙辰),唐玄宗臨幸新豐縣的驪山溫泉。


二月十五(辛酉),吐蕃入寇並包圍了鬆州,廓州刺史蓋思貴帶兵討伐他們。


二月二十一(丁卯),唐玄宗回到長安宮。因為關中幹旱,他派使者到驪山祈雨,後來果然下了暴雨。唐玄宗於是下令用二牲少牢祭祀,並禁止民眾到驪山砍柴。


二月二十五(辛未),他任命尚書右丞倪若水為汴州刺史兼河南采訪使。


唐玄宗雖然開始重視各地都督和刺史,並選拔有才能和名望的京官出任,然而當時的士大夫還看不起外任。揚州采訪使班景倩入朝擔任大理少卿。他經過大梁時,倪若水為他餞行,然後站著遠遠地眺望他馬匹離去的風塵,許久之後才返回,並跟部屬們說:“班生此行,何異於登仙!”


二月二十七(癸酉),鬆州都督孫仁獻在鬆州城下襲擊吐蕃,擊潰了他們。


唐玄宗曾派宦官到江南去捕捉鵁鶄和鸂鶒等飛禽,想將它們放置在皇宮苑中。使者到江南給百姓帶來很大麻煩和騷擾。他們經過汴州時,倪若水上疏給唐玄宗說:“如今農事和桑蠶正非常繁忙,而朝廷卻派人來羅網捕捉飛禽,以供到花園池塘的遊玩。遠自長江和嶺南,在水陸兩路運送這些飛禽,還用精美的食品喂養它們。沿路的觀眾,難道不會因此以為陛下不把百姓當回事,而把鳥禽看得如此之重?陛下本應當把鳳凰當作凡鳥,把麒麟當作凡獸,更何況鵁鶄和鸂鶒,有什麽這麽珍貴!”唐玄宗親自書寫手敕感謝倪若水,還賜給他四十段布帛,把捕捉來的飛鳥都放走了。


崤山以東地區又發生嚴重蝗災,姚崇再次讓人們捕殺。倪若水上奏說:“蝗蟲是天災,並非人力所能控製。陛下應當敬修德行用以禳災。劉聰那時,常派人捕殺掩埋,結果反而為害更大。”因此拒絕朝廷派來監督殺蝗的禦史,不聽從他的命令。姚崇送文書給倪若水說:“劉聰是僭越的偽主,他的德行無法勝過妖魔。今天是聖朝,妖魔絕對無法戰勝陛下的德行。古代優秀的地方牧守,蝗蟲都無法進入他們的境界。如果敬修德行可以免除蝗災,難道你們地區的蝗災是因為足下的無德而造成的嗎?”倪若水因此不敢再違抗禦史的使命。夏五月三十(甲辰),唐玄宗下敕,派使者到各州去詳細檢察州縣捕蝗的情況,將努力和怠惰的官員名單上報朝廷。因此雖然連年都有蝗災,卻沒有導致嚴重的饑荒。


有人跟唐玄宗說:“今年的官員選拔太濫,敘用的縣令都很不稱職。”當新任官員入朝謝恩時,唐玄宗將新任縣令全都召到宣政殿庭,考核他們治理百姓的對策。結果評定鄄城令韋濟的言詞和理政的策略為第一,因此提拔他為醴泉令。其餘二百多人暫時不入品第,但還讓他們赴任考察;另外四十五人則放回去重新作學問。吏部侍郎盧從願因此被貶為豫州刺史,李朝隱被貶為滑州刺史。盧從願負責官員選拔已經六年,他和李朝隱都有稱職的名聲。當初在唐高宗李治的時代,馬載和裴行檢在吏部,最有名望,當時人們稱吏部前有馬、裴,後有盧、李。韋濟是韋嗣立的兒子。


有個胡人上言說海南有很多珠翠奇寶,朝廷可以派人前往經營致取,並順便提到和外商貿易的好處;又要朝廷派人到師子國去求取靈藥和善於醫術的老嫗,將她們安置在宮掖。唐玄宗於是命令監察禦史楊範臣和該胡人偕同前往。楊範臣私下上奏說:“陛下前年在殿前焚燒了珠玉和錦繡,表示不再使用。今天陛下要去求取的奇珍異寶和前年燒毀的又有什麽兩樣?他們外商和本地商賈爭利,這並非帝王應當卷入的事。胡人藥品的屬性,多數中國人都無法了解。況且胡人老嫗怎能隨便被安置在宮掖!禦史是天子的耳目,一定得有軍國大事時才派他們出使外地。如有必要,臣即使冒著南方瘴氣瘟疫的危險,雖死不敢推辭。但這隻是胡人蠱惑朝廷,求媚陛下的詭計,無益於皇上的聖德。所以臣私下擔心這並非陛下的本意,還希望陛下深思熟慮。”唐玄宗當即自我引咎,慰問曉諭了他一番,取消了這一詔令。


夏六月十六(庚申,《舊唐書》作庚寅為誤),月全食。


六月十九(癸亥,有些史書作次日即甲子,估計是半夜),太上皇李旦在百福殿駕崩。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子,唐中宗李顯的母弟,於龍朔二年(662)六月初一(己未)生於長安,當年就被封為殷王,遙領冀州大都督、單於大都護、右金吾衛大將軍。李旦年長時,謙恭孝敬,友愛弟兄,十分好學,工於草隸,尤其喜愛解釋古文字義的書籍。乾封元年(666),他改封豫王,並於總章二年(669)改封冀王。李旦最初名叫李旭輪,到這時去掉了旭字。上元二年(675),他改封相王,再拜右金吾衛大將軍。儀鳳三年(678),他升遷洛州牧,並更名為李旦,改封豫王。嗣聖元年(684),他母親武則天臨朝,將唐中宗廢為廬陵王,立豫王李旦為皇帝,自己仍然臨朝稱製。當武則天革命(改朝換代)時,改國號為周,把李旦降為皇嗣,讓他恢複原名李輪,遷居到東宮,禮儀和皇太子一樣。聖曆元年(698),李顯從房陵回到洛陽。李輪多次稱病不上朝,一再請求讓位給他兄長李顯。武則天於是立李顯為皇太子,封李輪為相王,又恢複名字李旦,並授太子右衛率。長安中年(702),他官拜司徒、右羽林衛大將軍、並州牧、安北大都護、諸道元帥。從武則天剛臨朝以及革命之際,王室屢有變故。李旦總是恭儉退讓,最終幸免於禍。神龍元年(705),他因為參與誅殺張易之兄弟的大功,進號為安國相王,升遷太尉,增加實封食邑,同年被立為皇太弟,但堅決推辭不受。他即位成為唐睿宗的事前麵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這時他在百福殿駕崩時五十五歲。


六月二十五(己巳),唐玄宗讓女兒萬安公主為女官即女道士,想以此為太上皇追得冥福。


六月二十七(辛未),京師、華、陝三州刮大風,將很多大樹連根拔起。


六月二十九(癸酉),拔曳固部落殺了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將他的首級敬獻朝廷。當時阿史那默啜率軍北擊拔曳固,在獨樂水擊潰了他們。他仗恃大捷而看不起對方,不設任何防備。回來的路上他遇到一名叫頡質略的拔曳固散兵,從柳樹林裏突然衝出來把他殺了。當時大武軍中一名叫郝靈荃的子將(唐朝軍隊編製:每軍小將一人,副二人,分掌軍務;子將八人,掌分列列陣、金鼓及部署卒伍)奉命出使突厥。頡質略將阿史那默啜的首級交給他,然後和他一道回到宮闕。朝廷將阿史那默啜的首級懸掛在廣街。拔曳固、回紇、同羅、霫、仆固五個部落都來歸降,朝廷將他們安置在大武軍的北麵。


阿史那默啜的兒子小可汗繼立,但被骨咄祿(可能是阿史那默啜的兄長,因為《舊唐書》說阿史那默啜兄長的兒子小殺繼立為可汗)的兒子闕特勒擊殺了,連同阿史那默啜的其他幾個兒子和親信。闕特勒接著立他兄長左賢王默棘連為毗伽可汗,國人稱他作“小殺”。毗伽一再要求讓位給闕特勒,但闕特勒不受。於是毗伽可汗任命他為左賢王,專門負責突厥的兵馬。


七月十九(壬辰),太常博士陳貞節和蘇獻因為太廟的七室已滿,所以請求將唐中宗的神主牌位遷到另一個廟堂,將唐睿宗的神主牌位搬進太廟。唐玄宗答應了。他們又奏請將唐玄宗生母昭成皇後的牌位也搬進唐睿宗的室間,將肅明皇後留在儀坤廟祭祀(八月初二乙巳,朝廷在太廟的西麵設立唐中宗的廟堂。十一月十六丁亥,朝廷將唐中宗李顯的神主牌位遷移到西廟)。


七月二十三(丙申),朝廷分出巂、雅二州部分地區設置黎州。七月二十四(丁酉),洛水泛濫。


八月二十八(辛未),契丹的李失活和奚族的李大酺率領所部前來歸降。唐玄宗下製任命李失活為鬆漠郡王、代行左金吾大將軍兼鬆漠都督,並拜他手下的八部落酋長為刺史。唐玄宗又命令將軍薛泰督軍鎮撫他們。他還任命李大酺為饒樂郡王、代行右金吾大將軍兼饒樂都督。李失活是李盡忠的堂弟。


同時(《新唐書》作七月初四丁醜。也許唐玄宗這時才答應),吐蕃再次請和,唐玄宗也答應了。


突厥的阿史那默啜死後,奚、契丹、拔曳固等部落全都內附朝廷,但突騎施的蘇祿則再次自立為可汗。突厥部落大多離散,毗伽可汗十分擔憂,於是召阿史那默啜當政時的牙官暾欲穀回來當他的謀主。暾欲穀七十多歲,足智多謀,突厥人很信服他。居住在河曲的突厥降戶聽說毗伽可汗即位,很多人又都叛逃去歸附他。


並州長史王晙上言說:“這幫人隻是因為他們國家喪亂,所以才前來歸降。一旦突厥安寧,他們必定再次叛逃離去。如今將他們安置在河曲,這幫人狡黠野蠻,實在難以製禦,往往不受軍隊和州府的約束,經常興兵剽掠。臣聽說叛逃的突厥人大多已經和胡虜通氣往來,互相抱怨。我們隻是豢養這幫人成為突厥的間諜而已。時日越久,他們的奸詐越深,隨時都會窺伺邊塞的空隙,最終將成為朝廷的大患。胡虜騎馬到南邊放牧,必定會成為突厥的內應。將來一道進逼軍州,我們將表裏受敵。那時即使有韓信和彭越那樣的名將,恐怕也不能取勝。希望朝廷利用秋冬之交,大規模召集兵眾,向突厥的降戶解釋利害禍福,給予他們一定的資金和糧食,將他們遷徙到內地。二十年後,他們將逐漸改變舊的風俗,都能變成朝廷的勁兵。這麽做雖然會有暫時的辛勞,然而卻能得到永久的安寧。近來守衛邊塞的將吏,以及派到邊境的使者,大多都敬獻諂媚的說辭,全都不是事實。有人說北邊的胡虜早已破滅,有的說突厥降戶十分妥貼,無非是想炫耀自己的功勞,而不是盡忠為國。還希望陛下對這些好聽的話加以明察,不要一下子忘了長遠的考慮。朝議一定會說:‘國家從前就曾經將突厥降戶安置在河曲,都平安無事。今天為何要懷疑他們!’這是因為時過境遷,陛下不能不祥察。以前頡利敗亡之後,突厥的降戶沒有異心,所以能長久安寧無事。如今北方的胡虜尚存,這幫人害怕他們的威嚴,有的感懷他們的恩惠,有的則是他們的親屬,因此豈肯南來!跟以前比較,當然完全兩樣。以臣的愚見,將他們遷徙到內地,是上策。在邊塞大量駐紮兵馬,嚴加防備,漢人和夷人相雜,雖然勞民傷財,但還是其次。保持今天的現狀,那絕對是下策。還希望陛下認真考慮這三道策略,選擇最好的方案實行。即使因為遷徙造成他們的逃亡,捉獲的人到底還是大唐所有。如果把他們留在河曲直到黃河冰凍,臣恐怕會發生變故。”


奏疏呈上後,朝廷沒有回音。降戶鋏跌思泰和阿悉爛等人果然反叛。冬十月初二(甲辰),唐玄宗命令朔方大總管薛訥發兵追討。王晙率領並州兵馬西渡黃河,晝夜兼行,追擊叛逃的人馬,擊潰了他們,斬首了三千多級。


先前,單於副都護張知運沒收了突厥降戶的所有兵器,命令他們渡過黃河到南岸居住,因此降戶無不怨恨憤怒。禦史中丞薑晦任巡邊使,降戶向他哭訴說他們的弓矢都被收走,無法射獵維生,於是薑晦把弓矢都還給了他們。降戶得到武器後,馬上反叛。張知運沒有防備,和他們在青剛嶺開戰,結果被降戶們生擒。他們打算將他交給突厥。到了綏州境內,將軍郭知運帶領朔方兵截擊,在黑山的呼延穀擊潰了他們。突厥人釋放了張知運後逃去。唐玄宗因為張知運喪失大軍,將他斬首示眾(《新唐書》又說兩年多後,開元六年即718年十一月,突厥人捉走了單於副都護張知運。估計為誤)。毗伽可汗得到鋏跌思泰等人後,打算南侵為寇。暾欲穀說:“唐主為人英武,百姓和睦,年景豐裕,我們沒有什麽間隙可趁,所以不能妄動。我們的部眾剛剛集結,兵力還十分疲憊羸弱。況且我們也應當息養數年,然後才開始觀察局勢的變化再決定是否舉兵。”毗伽可汗又想修築城池,還修建佛寺道觀。暾欲穀說:“不行。突厥人口稀少,不到唐朝的百分之一。我們之所以能和他們匹敵的緣故,正是因為我們追逐水草,沒有固定的居處,以射獵為業,人人全都習武;強大時則進兵抄掠,弱小時則竄伏山林。唐兵雖多,卻用不上氣力。如果我們築城而居,變更舊俗,一旦失利,必定會被他們消滅。佛教和老莊的法術,教導人們仁義軟弱,並非用武爭勝的法術,所以不能崇尚。”毗伽可汗這才打消了這些主意。


要想知道唐玄宗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