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八:中睿相繼之六:唐中宗恢複武氏宗廟與太子李重俊誅殺武三思

(2017-10-18 11:28:43) 下一個


神龍二年即公元706年秋八月,權臣武三思讓周利貞攝理右台侍禦史,奉命出使嶺南,到那裏把當年迫使武則天退位,並恢複唐朝的封王五大臣(張柬之和崔玄暐都已死了)都害死了。桓彥範和敬暉以及袁恕己都死得很慘。


周利貞回來後被提拔為禦史中丞。薛季昶經過累次貶斥後出任儋州司馬,後來也喝毒藥死了。


武三思殺了五王後,權傾朝野,甚至人主。他常說:“我不知道這世上誰算是好人,誰算是壞人。但就我而言,對我好的就是好人,對我壞的就是壞人。”


當時兵部尚書宗楚客、將作大匠宗晉卿、太府卿紀處訥、鴻臚卿甘元柬都是武三思的羽翼。禦史中丞周利貞、侍禦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祿丞宋之遜、監察禦史姚紹之則是武三思的耳目。當時人們把他們稱作五狗。


八月初五(丙子),朝廷將被禦史彈劾的前禮部尚書祝欽明貶為申州刺史,接著又在九月將他貶為青州刺史。


九月初二(壬寅),唐中宗李顯臨幸白馬寺,並設置戶部侍郎一員。


九月十八(戊午),左散騎常侍兼同中書門下三品李懷遠去世。李懷遠是邢州柏仁人。他早年孤苦貧窮,但十分好學,擅長寫文章。有個族人想讓他冒稱出身高貴,靠門蔭出仕,被李懷遠拒絕了。退下後他歎道:“利用別人的權勢,是清高士人不做的事。靠門蔭謀求官位,哪裏是我本來的誌向?”沒多久,他應四道科舉及第,經過累遷出任司禮少卿。後來朝廷任命他為邢州刺史,但因為是他家鄉,李懷遠一再推辭不肯就任,於是朝廷改任他為冀州刺史。不久他又被授任揚、益等州大都督府長史,但尚未赴任時,又被轉授同州刺史。在任上他以清簡著稱。後來他被征入朝擔任太子左庶子,兼太子賓客,經過累遷出任右散騎常侍和春官侍郎。大足年間(701),他升任鸞台侍郎,不久又兼同鳳閣鸞台平章事,並在一年多後,加銀青光祿大夫,拜秋官尚書,兼檢校太子左庶子,賜爵平鄉縣男。長安四年(704),他因年老辭職,武則天讓他解除秋官尚書,但正式任命他為太子左庶子,不久授予太子賓客。神龍初年(705),他出任左散騎常侍、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金紫光祿大夫,進封趙郡公,唐中宗特賜他實封三百戶。不久他因病請求退休致仕,朝廷也答應了。唐中宗準備臨幸京師長安時,又命令他以本官負責東都留守。李懷遠雖然久居高位,然而卻更加崇尚簡單樸素。他的園林宅室,幾乎沒怎麽改建。他經常乘坐一匹行走緩慢的劣馬,左仆射豆盧欽望見了問他:“李公身份如此尊貴,為何不買匹駿馬乘坐?”李懷遠答道:“這馬不會無故驚蹶,我也沒有其它要求。”聽到這話的人無不感歎讚美。他去世時,唐中宗特賜錦被給他下斂,並取消朝會一日,還親自寫悼文祭祀,追贈他為侍中,諡號成。


當初,李嶠任吏部侍郎時,想利用職務方便培植自己的黨羽,然後謀求入相。所以他上奏要求大量設置員外官,任用了很多權貴和親友。他成為宰相後,發現官員的選拔失去標準和順序,府庫也因為官吏太多而耗竭,便反過來上表,批評濫任官吏的弊病,並自己請求遜位。唐中宗安慰勸諭了他,沒有答應。


冬十月初九(己卯),唐中宗的禦駕離開東都。他任命前檢校並州長史張仁願檢校左屯衛大將軍兼洛州長史。十月十五(癸巳),他任命蘇瑰為侍中。十月二十八(戊戌),禦駕抵達西京。


十一月初六(乙巳),朝廷大赦天下。唐中宗還讓跟隨他到長安的文武官員賜勳一轉(因功而不是通過明經考核的叫勳官;最高階為“上柱國”正二品,需要經“十二轉”才能達到)。他還將河南改名為合宮,洛陽為永昌,嵩陽為登封,陽城為告成。


十一月十七(丙辰),唐中宗任命蒲州刺史竇從一為雍州刺史。竇從一是竇德玄的兒子,最初名叫懷貞,後來為避皇後父親的名諱,改名從一。他善於諂媚和依附權貴。太平公主與佛寺爭奪一座水車碾坊,雍州司戶李元紘將碾坊判給佛寺。竇從一大為恐懼,急忙命令李元紘改判。李元紘在判決書後麵用大字寫道:“南山可移,此判無動!”竇從一也無法更改。李元紘是李道廣的兒子。


當初,秘書監鄭普思將自己的女兒送進後宮,監察禦史靈昌人崔日用上奏彈劾他,但唐中宗沒理他。鄭普思在雍、岐二州聚集黨羽,陰謀作亂。事情敗露後,西京留守蘇瑰將他逮捕入獄,徹底追查。鄭普思妻子第五氏靠巫術鬼道得到韋皇後的寵信,因此唐中宗下敕令讓蘇瑰不要追查。當唐中宗回到西京時,蘇瑰在朝堂上力爭,但唐中宗還是壓抑了蘇瑰,照樣庇護鄭普思。侍禦史範獻忠進言說:“請陛下將蘇瑰處斬!”唐中宗問道:“為什麽?”範獻忠說:“蘇瑰作為留守大臣,沒有先殺了鄭普思,然後奏聞朝廷,反而讓鄭普惠迷惑陛下的聖聽。蘇瑰的罪可大了。而且鄭普思謀反的證據明明白白,陛下還反而為他申理。臣聽說王者不死,難道指的就是他嗎!臣寧願陛下先賜臣死,臣不能北麵事奉鄭普思。”魏元忠也說:“蘇瑰是位長者,用刑毫無冤枉可言。鄭普思依法當死。”唐中宗不得已,隻好在十一月十九(戊午)將鄭普思流放到儋州,他的其餘黨徒全都被處死。


十二月初十(己卯),突厥的阿史那默啜入冠鳴沙,靈武軍大總管沙吒忠義和他們作戰,結果戰敗,陣亡了六千多人(《舊唐書》作三萬)。十二月十二(辛巳,史書作丁巳,疑有誤),突厥進寇原、會等州,劫掠隴西的一萬多匹牧馬後離去。朝廷罷免了沙吒忠義的官職。


十二月十五(甲申),朝廷招募能夠殺了阿史那默啜的勇士,封授他們為大衛大將軍。十二月十七(丙戌),唐中宗因為突厥犯邊,京師幹旱,下令減少禦膳,撤去廷樂。同時,河北發大水,造成嚴重饑荒;唐中宗命令侍中蘇瑰前往安撫賑濟。十二月二十七(丙申),朝廷任命特進、尚書左仆射、兼安國相王府長史、芮國公豆盧欽望為開府儀同三司,依舊平章軍國重事;任命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令、知兵部事、齊國公魏元忠為尚書左仆射兼中書令,仍兼知兵部事。


安西大都護郭元振前往突騎施酋長烏質勒的牙帳商議軍事。那時正下著大風雪,郭元振站立在帳前和烏質勒談話。談了很久後,雪埋住了郭元振的腿,使他無法移動。烏質勒因為年老,忍受不了奇寒,會談完居然就死了。他兒子娑葛一怒之下,帶兵將要攻殺郭元振。副使禦史中丞解琬得知此事,急忙勸郭元振連夜逃走。郭元振說:“我用誠心待人,有什麽好疑懼的!況且我們深入胡寇的庭院,又能往哪裏逃!”因此安臥不動。第二天一早,他就到牙帳哭悼烏質勒,表情非常哀傷。娑葛被感動了,待郭元振跟以前一樣。十二月二十九(戊戌),朝廷任命娑葛世襲鹿州都督和懷德王。


安樂公主仗恃恩寵,驕橫專恣,賣官鬻爵,還利用刑獄賺錢,勢力傾動朝野。有時她甚至自己寫了製敕,用手掩住內容,讓唐中宗簽署。唐中宗也總是笑著簽署了,連看也不看。她還請求成為皇太女,唐中宗雖然沒有答應,但也不責怪她。


這年冬天,發生嚴重牛疫。


神龍三年即公元707年春正月初一(庚子),唐中宗因為服喪尚未到期,不接受朝會。


正月十一(庚戌),唐中宗下製,因為突厥的阿史那默啜入寇邊塞,開始招募武藝超絕的勇士,還讓他們自薦;並命令朝廷內外官員進獻平定突厥的策略。右補闕盧俌上疏認為:“郤穀喜歡禮樂,潛心詩書,卻成為晉國元帥。杜預射箭不能穿劄,卻建立平吳的功勳。所以臣知道控製軍權和製定謀略更為重要,而未必要靠一夫之勇。譬如沙吒忠義,隻是位驍將,不足以擔當大任。又有,鳴沙的戰役,主將自己先逃跑了。陛下應當依法嚴辦。賞罰一旦嚴明,敵兵隨時可以製服。還有,邊州的刺史,應當認真挑選適當的人才,讓他們集中兵馬,積累資糧。胡虜來了則出兵抵禦,胡虜去了則繼續備戰。去年全國發生旱災,不能輕易興師。朝廷應當治理內政,由裏及外,綏靖內地,以近治遠。待到糧倉的穀廩充實,士卒的訓練精銳,然後就可以大舉出討突厥。”唐中宗很讚成他的看法。


正月十七(丙辰),唐中宗因為幹旱,親自過審和筆錄囚徒。


二月初一(己巳,根據《舊唐書》。通鑒作十七丙戌,疑有誤),唐中宗派武攸暨和武三思到乾陵向則天皇後祈雨。後來果然下了雨,唐中宗非常高興,於是在二月初二(辛未,《新唐書》作十七丙戌,靠近通鑒的日期),下製恢複武氏的崇恩廟,依舊享祭,還為崇恩廟設置五品令和七品丞,就像唐太宗的昭陵一樣。朝廷也為武氏的昊陵和順陵像崇恩廟一樣設置令丞。二月十三(壬午,《新唐書》作十二天後甲午),唐中宗將韋後父親的酆王廟命名為褒德廟,他的陵園為榮先陵,也在那裏設置六品令和八品丞。他又下詔,崇恩廟的齋郎將由五品官員的兒子擔任。太常博士楊孚上奏說:“太廟都是選取七品以下官員的兒子擔任齋郎。如今崇恩廟取用五品的兒子,不知太廟將怎麽辦?”唐中宗下令讓太廟也按照崇恩廟的辦法辦。楊孚說:“讓臣下按照君主的標準,本來就是僭逆的行為,何況讓君主按照臣下的標準!”唐中宗這才作罷。


補闕張景源建言說:“兒子繼承母親大業,不能說中興。”二月二十一(庚寅),唐中宗下敕令,將各州的中興寺和中興觀都改名為龍興,自今以後,奏事不能說中興。右補闕權若訥上疏認為:“天、地、日、月等新字都是則天皇帝創造的,賊臣敬暉等人藐視並混亂了先前的規矩。如今將這些新字削除將無益於淳化,保存下來將光耀陛下的孝道。又有,神龍元年的製書,要求所有的事情都必須依照貞觀年間的先例。朝廷豈能舍棄近代的母儀,去遵循遠代的祖德!”疏章奏上後,唐中宗下達手製褒揚讚美了他。


二月二十二(辛卯),唐中宗臨幸安樂公主的宅第。


三月初二(庚子),吐蕃派大臣悉薰熱入朝進貢。


這年春季,自京師直到山東都發生瘟疫,百姓死了很多。河北和河南地區又出現大旱。


夏四月十四(辛巳),唐中宗讓自己收養的雍王李守禮女兒金城公主嫁給吐蕃的讚普。


四月二十三(庚寅),唐中宗臨幸薦福寺,並特赦雍州。


五月初一(戊戌),朝廷任命左屯衛大將軍兼檢校洛州長史張仁願為朔方道大總管,防備突厥。


五月初九(丙午),唐中宗派假鴻臚卿臧思言出使突厥,結果他被突厥的阿史那默啜殺了。同時,唐中宗因為幹旱避免在正殿上朝,還減少禦膳。


唐中宗因為幹旱造成糧價昂貴,召武三思的親黨太府卿紀處訥商量解決辦法。次日,武三思指使知太史事迦葉誌忠上奏說:“昨夜,攝提(即歲星)進入太微宮,到了帝座。這一天象對應大臣在為主上侍宴時獻忠言給天子。”唐中宗覺得很有道理。便下敕令稱讚紀處訥的忠誠,並對應玄象,還賜給他一襲官服和六十段布帛。


六月初一(丁卯),日食。六月初四(庚午),陝州下雨。


六月二十二(戊子),吐蕃以及姚州蠻人入寇邊塞,姚巂道討擊使兼監察禦史晉昌人唐九征出擊並打敗了反叛的蠻人,斬首和俘獲三千多人。他接著在那裏豎立石碑紀念戰功。


這年夏季,山東和河北二十多州幹旱,因饑饉與疾病和瘟疫而死的人數以千計。唐中宗派使者到那一帶賑恤。


韋皇後因為太子李重俊不是她親生的,因此很忌惡他。特進德靜王武三思特別忌恨太子。上官婕妤因為武三思的緣故,每次下製敕時,總是推尊武氏。安樂公主和駙馬左衛將軍武崇訓經常欺淩太子,甚至喊他為奴。武崇訓又指使安樂公主跟唐中宗進言,要他廢黜太子,改立自己為皇太女。太子心中積怨,意不能平。


秋七月初五(辛醜),太子忍無可忍,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將軍李思衝、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等人,偽造製令,發動羽林軍千騎三百多人,到他們的府邸殺了武三思和武崇訓,以及他們的十來名同黨。


武三思是武則天異母兄武元慶的兒子。當初,武後擅政,幽逐太子李顯(即中宗),大封武氏宗室,武三思也被封為梁王,他兒子武崇訓為高陽王、武崇烈為新安王。唐中宗複位後,侍中敬暉要求降封諸武,但唐中宗昏庸無斷,又曆來害怕太後,所以隻將武三思改封為德靜郡王,武崇訓為酆國公。直臣宋務光和蘇安恒上書說:“武氏諸王繼續封王,人心不服。”但唐中宗並不醒悟。


武三思在武則天專製時,經過累遷曆任夏官和春官尚書,監修國史。契丹攻陷營州,他作為榆關道安撫大使進駐邊塞。回來後即出任同鳳閣鸞台三品,但個把月後就離職了。不久他又檢校(代理)內史,但很快被罷免,去擔任太子少保,升遷賓客,仍監修國史。武三思生性傾巧諛媚,善於迎合主上的旨意,拍馬鑽營,文過飾非,所以得到武則天的信任。武則天多次臨幸他的府第,賞賜了他很多東西。當時僧懷義和二張(張易之和張昌宗)正和武則天私通,恩寵極重。武三思忍痛屈節,居然為僧懷義禦馬,還倡言張昌宗是成仙的西周王子晉轉世。他還帶領公卿歌詠淫汙,公然獻媚而恬不知恥。武則天年歲高了,討厭老呆在宮中。武三思便利用職權,為她在嵩山修建三陽宮、在萬壽山修建興泰宮,請武則天每年臨幸那裏,還和二張時刻跟在身邊,狐假虎威。為這兩項工程朝廷投進了無數工役和上億費用,害得百姓愁苦不堪。


武崇訓娶安樂公主時,武三思正擔任輔政大臣。李顯那時還是太子,住在東宮。他為了向僚佐炫耀,把迎親的場麵搞得很大。宰相李嶠和蘇味道等人,以及沈佺期和宋之問等名士,寫了文辭,輕浮傲慢,自我矜法,沒把禮法當回事。唐中宗複位後,提升武崇訓為駙馬都尉、太常卿,兼左衛將軍。武三思也進位司空、同中書門下三品,加實封五百戶食邑。武三思一再謝辭,唐中宗於是給他進位為開府儀同三司。後來因為五大臣的進諫他又被降封,裁減了食邑。不久朝廷根據太後武則天的遺詔歸還了削減的封邑,並封武崇訓為鎬國公。


當初,桓彥範等人殺了二張,薛季昶和劉幽求勸他們把武三思他們也殺了,但五大臣沒有聽從。次日,武三思利用韋後的關係潛入宮中,反而掌握了朝政。幾天後桓彥範等人就失去大權,被他們貶斥的人也都回來了。唐中宗接著下詔讓群臣重新遵循太後的律法。武三思建言說:“高宗大帝封禪泰山,則天皇後興建明堂並封禪嵩山。二聖之美不可廢。”唐中宗讚同,因此將嵩山附近五縣改名為乾封、合宮、永昌、登封、告成縣。翌年春,因為大旱,唐中宗派武三思和武攸暨到乾陵祈雨成功。武三思因此請求恢複武氏的崇恩廟,和昊、順二陵。他們的黨羽鄭愔獻上《聖感頌》,唐中宗還把該頌刻在石碑上。那時,唐中宗還讓人在苑中修建球場,並下詔文武三品官員分作兩棚參賽,自己和皇後臨場觀看。武崇訓與駙馬都尉楊慎交讓人用油膏澆築場地,讓地麵更為光澤,用了不少功夫,害苦了民工。


武三思不但和韋後私通,又和上官婉兒亂來,還和她們一道陰謀廢黜太子。太子怕了,終於先下手為強,發動羽林兵包圍了武三思的府第,把他和兒子武崇訓都殺了。


要想知道太子李重俊的命運如何,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