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六:高宗為政之十一:許敬宗陷害長孫無忌與蘇定方平定思結俟斤

(2017-08-08 11:58:23) 下一個


顯慶三年即公元658年這年,愛州刺史褚遂良病逝。


雍州司士許禕和中書令來濟關係良好,而侍禦史張倫和李義府有怨,吏部尚書唐臨因此上奏讓許禕出任江南道巡察使,張倫出任劍南道巡察使。當時李義府雖在朝外任普州刺史,武皇後經常保護他,並覺得唐臨帶著私人恩怨選授官員。


顯慶四年即公元659年春二月十八(乙醜),朝廷因此免了唐臨的官職。


二月二十八(乙亥),唐高宗李治親自策試應試舉人,總共九百人,但隻有郭待封和張九齡等五人名居上第。唐高宗下令讓他們在弘文館待詔,隨時等候任用。


三月,朝廷任命左驍衛大將軍郕國公契苾何力前往遼東攻城略地。三月初五(壬午),西突厥的興昔亡可汗在雙河和真珠葉護開戰,陣斬真珠葉護。


夏四月初九(丙辰,《舊唐書》作三天後的己未),朝廷任命太子太傅、尚書左仆射、燕國公於誌寧為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四月十八(乙醜),朝廷讓黃門侍郎許圉師參知政事。


武皇後因為太尉趙公長孫無忌接受了豐厚的賞賜卻不肯幫助自己,因此非常怨恨他。當商議廢黜王皇後時,於誌寧保持中立,沒有發言,武皇後因此對他也有意見。許敬宗屢次用利害關係勸說長孫無忌,而長孫無忌總是當麵批評他,許敬宗所以也怨恨他。武皇後立了之後,長孫無忌內心很不自安,武皇後也讓許敬宗找機會陷害他。


剛好洛陽人李奉節告發太子洗馬韋季方和監察禦史李巢結黨營私的事,唐高宗下敕令讓許敬宗和大理卿辛茂將立案調查。許敬宗抓得很緊,馬季方被迫自殺未遂。許敬宗因此誣告說,馬季方想和長孫無忌構陷忠臣和近戚,然後讓長孫無忌獨攬大權,伺機謀反。現在事情泄露,因此他要自殺。唐高宗吃驚地說:“真有這事?舅父被小人離間,稍微有點猜疑是可能的,何至於造反!”許敬宗說:“臣自始至終一直認真調查,他的反狀早己暴露。陛下如果還有懷疑,恐怕並非社稷之福。”唐高宗流著淚說:“這是朕的家門不幸,親戚間屢有異誌野心。往年高陽公主與房遺愛謀反,今天元舅又這樣,讓朕慚見天下之人。這事如果屬實,該怎麽辦?”許敬宗說:“房遺愛不過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兒,與一個女子謀反,能成什麽氣候!但長孫無忌和先帝一道奪取天下,全國人都佩服他的智慧;身為宰相三十年,天下人也都畏懼他的威嚴。如果一旦他發動政變,陛下將派誰去抵擋?今天幸賴宗廟的神靈,皇天的疾惡,因為一件小事的調查,而揭發了一大奸臣。這實在是天下慶幸。臣私下擔心長孫無忌要知道了馬季方自殺,會因為境況窘迫而加快他的陰謀,到時他卷起袖子一聲高呼,同惡共濟的人雲集在他的麾下,那將成為宗廟的巨大憂患。臣見過當年宇文化及的父親宇文述得到隋煬帝的寵幸,還和他結成姻親,將朝政委托給他。宇文述去世後,宇文化及又負責禁兵,終於一天夜裏在江都犯上作亂,先殺了不肯依附自己的人。臣的家室也遭此禍難。於是大臣蘇威和裴矩之流,也都舞蹈臣服,唯宇文化及的馬首是瞻,還怕來不及。到天亮時隋室就被推翻了。前麵的教訓為時不遠,還希望陛下盡快下決心!”唐高宗命令許敬宗更加認真地進一步調查。


第二天,許敬宗再次上奏說:“昨夜馬季方已承認和長孫無忌一同謀反。臣又問他說:‘長孫無忌是國家的至親,累朝受到寵信,位居重任。他哪裏來的這麽大仇恨要造反?’馬季方答道:‘韓瑗曾跟長孫無忌說:“柳奭和褚遂良曾勸明公立梁王為太子。如今梁王被廢,主上也對明公有所懷疑,所以把高履行貶出朝外。”自此之後長孫無忌就擔憂恐懼,漸漸開始為自己盤算。後來見到長孫祥又被貶到朝外,韓瑗也獲罪,他便日夜和我們幾個策劃謀反。’臣驗證了許多證詞,全都和他說的符合。請陛下下詔依法收捕長孫無忌。”唐高宗又哭著說:“舅舅如果真的這樣,朕也決不忍心殺他。如果殺了,天下人將把朕看作什麽樣的人!後世也將如何議論朕!”許敬宗說:“薄昭是漢文帝的舅舅。漢文帝從代國過來即位,薄昭也有功勞。他犯的罪也隻是殺人而已,但漢文帝還是讓百官穿上素服,哭著殺了他。至今天下人還將漢文帝當作一位明君。今天長孫無忌忘了兩朝的大恩,陰謀傾覆社稷,他的罪行和薄昭不可同日而語。幸好他的奸險陰謀自己暴露,篡逆的黨徒已經服法,陛下為何還一再猶疑,不能及早決定!古人說過:‘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安危之機,間不容發。長孫無忌是今日的奸雄,王莽和司馬懿那樣的人物。陛下稍再耽擱,臣恐怕事變馬上就會在身邊發生,那時將後悔莫及!”唐高宗覺得有理,最終也沒有直接盤問長孫無忌。


四月二十一(戊辰,《舊唐書》作戊戌,但四月沒有戊戌),唐高宗下詔免去長孫無忌太尉的職位,削去他的封邑,貶他為掛名的揚州都督,送到黔州安置,按照準一品的待遇供給。長孫祥是長孫無忌堂兄的兒子,在此前由工部尚書被貶為荊州長史,所以許敬宗以此誣告長孫無忌。


許敬宗又上奏:“長孫無忌陰謀篡逆,是由褚遂良、柳奭、韓瑗煽動造成的。柳奭還暗中和宮掖人員勾結,陰謀暗下鴆毒。於誌寧也投靠長孫無忌。”於是朝廷下詔追削褚遂良的官爵,將柳奭和韓瑗官場除名。並罷免了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燕國公於誌寧的官職(《舊唐書》作丙戌,但四月沒有丙戌)。朝廷派使者去征發沿途的官兵護送長孫無忌前往黔州。長孫無忌的兒子秘書監駙馬都尉長孫衝等人也都被除名,並被流放到嶺南。褚遂良的兒子褚彥甫和褚彥衝被流放到愛州,但在路上被殺了。益州長史高履行經過累次降職後被貶為洪州都督。


五月二十(丙申),兵部尚書任雅相和度支尚書盧承慶一同參知政事。盧承慶是盧思道的孫子。


涼州刺史趙持滿力氣很大,善於射箭,喜好任俠。他的姨母是韓瑗妻子,他的舅舅是駙馬都尉長孫銓,長孫無忌的族弟。長孫銓受到長孫無忌的株連,也被流放巂州。許敬宗擔心趙持滿因此出事,便誣陷他和長孫無忌一同謀反,用驛馬將他召到京師,關進監獄。經過嚴刑審訊拷打,趙持滿一口咬定沒有參與,還說:“身可殺,獄辭不可更改!”廷尉官吏拿他毫無辦法,隻好代他寫了供辭結案,上奏朝廷。五月二十一(戊戌),趙持滿被處斬,暴屍在城西,親戚們都不敢去看視。友人王方翼歎道:“欒布哭彭越,是為義;文王葬枯骨,是因仁。下屬不失義,主上不失仁,這不是很好嗎!”於是收葬了趙持滿。唐高宗得知後,也不怪罪他。王方翼是被廢的前王皇後的隔代堂兄。長孫銓被流放到所在地,當地縣令迎合武皇後黨羽的旨意用棍杖打殺了他。


六月二十一(丁卯),朝廷下詔將《氏族誌》改為《姓氏錄》。


當初,唐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氏族誌》。當時的輿論覺得該書對姓氏等級的升降和去取十分公允恰當。到這時,許敬宗等人因為該書沒有敘述武氏的名望,便上奏請求修改。唐高宗於是命令禮部郎中禮誌約等人分類進行升降,以皇後的家族為第一等,其餘則全部根據在唐朝出任的官品高低為標準,共分為九等。於是因軍功官至五品的原來士卒,也都躋身進入士流。當時人們稱這些人為“勳格”。


許敬宗議定封禪的禮儀,並於六月二十三(己巳)上奏說:“請以高祖和太宗一同配享昊天上帝,以太穆和文德二皇後一同配享皇地祇。”唐高宗準奏。


秋七月,朝廷命令禦史前往高州追回長孫恩,到象州追回柳奭,到振州追回韓瑗,並用枷鎖將他們押送回京師,還命令州縣查抄他們的家產。長孫恩是長孫無忌的族弟。


七月十四(己醜),唐高宗因幹旱避免在正殿上朝。七月十七(壬辰),他親自審理囚犯。


七月二十七(壬寅),唐高宗命令李世勣、許敬宗、辛茂將與任雅相和盧承慶共同複查長孫無忌的案件。許敬宗又派中書舍人袁公瑜等人前往黔州,再次調查長孫無忌的謀反罪狀,要他一到那裏就逼長孫無忌自縊。朝廷還下詔將柳奭和韓瑗就地斬決。使者在象州處斬了柳奭。韓瑗已經死了,使者驗明事實後回去了。


韓瑗是雍州三原人。他祖父韓紹曾任隋朝太仆少卿,父親韓仲良在唐高祖武德初年曾任大理少卿,受詔和郎楚之等人負責製定律令。韓仲良曾跟唐高祖說:“周代的法律,條目多達三千。秦朝立法以來,條目約為五百。如果往遠依據周代的製度,會更加繁雜紊亂。況且官吏如果至公無私,自然會奉公守法。如果他們真要徇私,哪裏會顧得上刑名?臣請求崇尚寬簡,滿足人們對公允惟新的期望。”唐高祖覺得有理,於是采用了《開皇律》頒布實行,時論都覺得十分便利。貞觀中年,韓仲良位至刑部尚書、秦州都督府長史、潁川縣公。韓瑗少年時就有節操,十分博學,很有吏治的才幹。貞觀中年,他累遷升至兵部侍郎,並世襲了父親潁川公的爵位。永徽三年(652),他官拜黃門侍郎。永徽四年,他和中書侍郎來濟一道任同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永徽五年,他加授銀青光祿大夫,並於翌年升遷侍中,同年兼任太子賓客。當時唐高宗打算廢黜王皇後,韓瑗哭著諫道:“皇後是陛下還是藩王時先帝所定,今天毫無過失,而陛下卻要廢黜。四海人士,誰會不因此吃驚惶恐?況且國家屢有廢立,不是長久的辦法。希望陛下為了社稷大計,不要認為臣愚蠢,而不采納明察臣的建言。”唐高宗不聽。次日,韓瑗又諫,悲痛哭泣不能自已。唐高宗非常憤怒,催促禁衛將他帶出去。韓瑗的事前麵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韓瑗死在振州任上時五十四歲。


朝廷還籍沒了長孫無忌和韓瑗等三家,他們的近親也全被流放到嶺南當奴婢。常州刺史長孫祥被指控和長孫無忌通信,被判處絞刑。長孫恩則被流放到檀州。


八月初七(壬子),朝廷將普州刺史李義府召回兼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李義府成為權貴之後,自稱家門本來出自趙郡,和趙郡的諸李大姓沾親帶故。於是無賴之徒仗恃他的權勢,下拜跪伏認他為兄長或叔父的很多。給事中李崇德當初和他同譜,但當李義府被貶為普州刺史後,他又將自己從他的族譜裏除去了。李義府得知後感到厭惡,當他恢複為相後,讓人誣陷他,並構織罪名,將李崇德下獄,逼他自殺。


八月初十(乙卯),長孫氏和柳氏家族受到長孫無忌和柳奭案件株連而被貶降的有十三人。高履行被貶為永州刺史。於誌寧被貶為榮州刺史,於氏家族被貶降的有九人。自那以後,朝廷政權全歸中宮(即武後)。


九月,朝廷下詔在原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北拔汗那、悒怛、疏勒、硃駒半等國設置州縣官府,共一百二十七個。


冬十月初二(丙午,《舊唐書》作初一乙巳),太子加元服,朝廷大赦天下;還給五品以上子孫為父祖後(即職位比祖父或父親低的)的官員加勳官一級,讓百姓歡宴三天。


當初,唐太宗疾恨崤山以東士人以門第自我矜持,在婚姻上多方勒索資財,便命令修撰《氏族誌》,例行將他們下降一等。王妃和駙馬也都從功臣家族裏選取,而不考慮崤山以東的望族。而魏征、房玄齡、李世勣等家門都經常和皇家通婚,總是侍奉在帝王身邊,所以舊望不減;有時一姓之中,又分成某房某眷,地位高下懸殊。李義府為他的兒子向這些望族求婚不成,因此懷恨在心,所以以先帝旨意的名義,勸唐高宗矯正這一弊端。十月十七(壬戌),朝廷下詔,規定北魏的隴西人李寶、太原人王瓊、滎陽人鄭溫、範陽人盧子遷、盧渾、盧輔、清河人崔宗伯、崔元孫、前燕的博陵人崔懿、西晉的趙郡人李楷等人的子孫,不許隻在這些家族間通婚;並規定天下人嫁女兒接受財禮的數目,也不能接受陪嫁的財物。然而望族仍然被時俗崇尚,終究不法禁止。他們有的偷偷用車馬載著女兒送到夫家,有的女兒即使年老也不嫁人,終究不肯和非望族的異姓通婚。其中不少族譜衰落,被親戚看不起的人家,往往反而自稱是被禁婚的人家,以次更增加了他們的身價。


閏十月初四(戊寅),唐高宗離開京師,並命令太子李弘監國。太子思念父親不已,唐高宗得知後,急忙召他來到行宮。閏十月初七(辛巳),唐高宗下詔對禦駕經過並提供餐宿的地方免除今歲租賦的一半,還賜給當地八十歲以上老人氈衾和粟帛。閏十月二十四(戊戌),唐高宗的禦駕抵達東都。


十一月初三(丙午),唐高宗任命許圉師為散騎常侍、檢校(代理)侍中。


十一月十五(戊午),侍中兼左庶子辛茂將去世。


突厥的思結部落俟斤都曼率領疏勒、硃俱波、謁般陀三國反叛,打敗鄰國於闐。十一月二十(癸亥),朝廷任命左驍衛大將軍邢國公蘇定方為神丘道總管,劉伯英為昆夷道總管,並以蘇定方為安撫大使,率軍前往討伐叛亂。


同時,朝廷任命盧承慶為同中書門下三品。


這期間,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等人和高麗大將溫沙門在橫山開戰,並打敗了他。


再說蘇定方率軍抵達業葉水,都曼據保馬頭川。蘇定方挑選精銳步兵一萬人和騎兵三千人飛馳前往襲擊,一日一夜行軍三百裏,次日一早就來到馬頭川城下。都曼大吃一驚。匆忙在城外應戰,結果戰敗,隻好退保他的城池。日暮時分,其他各路唐軍相繼來到,包圍了他。都曼怕了,隻好出降。


要想知道唐高宗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