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六:高宗為政之二十八:唐高宗李治駕崩

(2017-08-28 20:09:00) 下一個


弘道元年即公元683年二月二十一(己卯),一代名將薛仁貴去世。四月二十七(甲申),官軍平定了綏州步落稽人白鐵餘的叛亂。


五月初三(庚寅),唐高宗李治準備臨幸芳桂宮。在前往合璧宮的路上遇到大雨,隻好返回東都。


五月十八(乙巳),突厥的阿史那骨篤祿等人入寇蔚州,殺了刺史李思儉。豐州都督崔智辯帶兵在朝那山北截擊他們,結果兵敗,被突厥人生擒。朝議都想要取消豐州(今內蒙烏蘭阪古城),把那裏的百姓遷徙到靈、夏二州。豐州司馬唐休璟上言認為:“豐州依靠黃河天險,是防備賊人的軍事要衝。自秦、漢以來,豐州就被列為郡縣,而且那裏的土地適宜耕種放牧。隋末動亂,朝廷不得不將那裏的百姓遷徙到寧、慶二州,導致胡虜深入侵犯,所以不得不以靈、夏二州為邊境。貞觀末年,朝廷招募民眾去充實豐州,西北地區才開始安定。今天如果要廢棄豐州,那麽河濱地帶將再次被賊寇所有,靈、夏等州的百姓也無法安居樂業。這對國家沒有好處!”朝廷這才作罷。


六月,突厥的另一個部落寇掠嵐州,偏將楊玄基把他們趕跑了。


秋七月初三(己醜),唐高宗立皇孫李重福為唐昌郡王。


七月初六(壬辰,通鑒作庚辰,疑有誤),唐高宗下詔,定於今年十月到嵩山封禪。不久又因為他身體不適,改定在來年正月。


七月十八(甲辰),唐高宗改封皇子相王李輪為豫王,將他更名為李旦。同時,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因為說話失聲,請求退休。唐高宗答應了。


八月初十(乙醜,通鑒作己醜為誤),唐高宗因為要去封禪嵩山,召太子趕赴東都,並讓唐昌王李重福留守京師,以劉仁軌為他的副手。李重福是太子李顯的庶長子。


八月十二(丁卯),滹沱河泛濫。八月十四(己巳),黃河泛濫,衝壞了河陽城,水麵高於城內地麵五尺。北至鹽坎,居民的住房全被衝走,南北城牆全被損壞。


九月初四(己醜),唐高宗因為太平公主生了兒子,特赦東都。九月二十五(庚戌),出現熒惑入輿鬼(火星進入鬼宿)和犯質星的天象。


十月初一(乙卯,通鑒作十月已卯,《舊唐書》作十一月,皆為誤),皇太子李顯抵達東都,來朝見唐高宗。


十月初九(癸亥),唐高宗的禦駕抵達奉天宮。當時武天後自從封禪泰山之後,總勸唐高宗去封禪中嶽。每次下詔讓禮官製定儀注時,總是因為饑荒或邊境出現緊急而停止。十一月初二(丙戌),唐高宗因為病重而不得不再次下詔取消來年封禪嵩山的事。唐高宗一直被頭疼頭重困擾,不能處理政務。他召侍醫秦鳴鶴診療,秦鳴鶴請求在唐高宗頭上針灸,刺出血來就可以痊愈。天後在簾後,不想讓他痊愈,便憤怒地說:“這人該被處斬,竟然要在天子頭上刺出血來!”秦鳴鶴嚇得急忙叩頭請求饒命。唐高宗說:“但刺無妨。我頭疼得厲害,出點血未必不是好事。”秦鳴鶴於是針灸了百會和腦戶二穴。唐高宗高興地說:“我眼睛好像看得清楚了。”然後把手放在額頭上說:“真是上天的恩賜!”於是親自背著一百匹彩緞賜給秦鳴鶴。


十一月十四(戊戌),朝廷任命右武衛將軍程務挺為單於道安撫大使,招撫並討伐阿史那骨篤祿、阿史德元珍、阿史那賀魯等人。同時(《新唐書》作十天後的戊申),他還下詔讓太子監國,任命裴炎、劉景先(即劉齊賢)、郭正一為同東宮平章事。


唐高宗自從到奉天宮後病情日益嚴重,宰相都沒法見到他。十一月二十三(丁未),他從奉天宮返回東都。朝廷百官到天津橋南朝見他。


十二月初四(丁巳),唐高宗下詔改永淳二年為弘道元年,並大赦天下。唐高宗想親自到則天門樓宣布大赦,但因為氣喘不過來,無法乘馬,隻好召百姓父老到殿前宣布。禮節完畢後,唐高宗問侍臣們道:“百姓喜歡嗎?”侍臣們答道:“百姓承蒙大赦,無不感動喜悅。”唐高宗說:“蒼生雖然喜悅,我的命已經危亡了。天地神祇如果能延長我一兩個月的命,讓我得以回到長安,死了也沒遺恨了。”當夜,他召裴炎入宮,接受遺詔輔政,不久就在貞觀殿去世,終年五十六歲。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第九子,母親是文德順聖長孫皇後。他在貞觀二年(627)六月生於東宮的麗正殿,並在貞觀五年封晉王,兩年後遙授並州都督。他幼年時就天資聰穎,穩重謹慎,寬仁孝友。他最初跟隨著作郎蕭德言學《孝經》,唐太宗問他:“這書裏什麽話最重要?”李治答道:“孝道是從侍奉親人開始,中間是事奉君主,最後則是以立身告終。君子事奉主上時,進則思考如何盡忠,退則思量如何補過,順從主上的正道,匡救他的過錯。”唐太宗非常高興地說:“如果能做到這點,那就足以事奉父兄,無愧於臣子。”文德皇後去世時,李治才九歲。他的悲傷感動了身邊的人們。唐太宗屢次慰撫,也因此特別寵愛他。李治不久就官拜右武候大將軍。貞觀十七年,皇太子李承乾被廢,唐太宗最寵愛的皇子魏王李泰也因罪被黜,唐太宗接著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等人計議,決定立晉王李治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己巳),唐太宗駕崩。同年六月初一(甲戌),皇太子李治即皇帝位,時年二十二歲。唐高宗的事前麵都已細說,就不贅述了。這時他去世,在位三十四年。


唐高宗的遺詔要求:“七日而殯,皇太子即位於柩前。園陵製度,務從節儉。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後處分。”遺詔還要求廢除萬泉、芳桂、奉天等離宮。群臣上諡號為天皇大帝,廟號高宗。


《舊唐書》的史臣這樣評價他的:“唐高宗起初還是藩王和儲君時,人們都認為他是個誠實長者。即位後,他馬上就表現得十分英明。他虛懷若穀,容許犯顏直諫。針對民間疾苦,他下詔總是非常及時。但後來因為沉湎於情愛,開始忽略了政事。他還被麥斛的佞言迷惑,導致中宮被荼毒(指當時許敬宗勸唐高宗另立武後,說農夫多收了幾斛麥子都要換妻,天子為何不行?);他也聽信趙師的誣告,致使元舅含冤而死(指當時也是許敬宗誣陷唐高宗的大舅舅長孫無忌謀反的事)。忠良此後隻能聳肩而立,奸佞於是小人得誌。最終導致李氏宗室封藩幾乎被斬盡殺絕,宗廟社稷險些淪為廢墟(指的是他死後武則天革命的事)。古人說的‘一國為一人興,前賢為後愚廢。’果然有這麽回事!”


十二月初七(庚申),裴炎上奏,因為太子尚未即位,不應該宣布敕令,如有緊急事情需要馬上處理,還希望宣布武天後的製令,讓中書和門下省施行。十二月十一(甲子),皇太子李顯即位,成為唐中宗,尊天後武則天為皇太後,政事全由皇太後決定。太後因為澤州刺史韓王李元嘉等人,地位尊崇,人望很重,怕他會發動事變,所以給他們都加了三公等官銜,想以此安撫他們。


十二月二十一(甲戌),朝廷任命劉仁軌為左仆射,裴炎為中書令;並於四天後任命劉景先為侍中。


按照慣例,宰相在門下省議事,他們處理政務的場所稱作政事堂;所以長孫無忌作為司空,房玄齡作為仆射,魏徵作為太子太師,都稱作參知門下省事。當裴炎升任中書令後,開始將政事堂搬到中書省。


十二月二十九(壬午),朝廷派左威衛將軍王果、左監門將軍令狐智通、右金吾將軍楊玄儉、右千牛將軍郭齊宗分別前往並、益、荊、揚四大都督府,與府裏的長吏共同鎮守重鎮。


同時,朝廷任命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郭正一為國子祭酒,不再參知政事,等於罷相了。


要想知道唐高宗死後唐朝的情況,請看下個係列的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