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隋唐係列五:貞觀盛世之二十八:唐太宗強看起居注與追廢封德彝

(2017-07-17 09:36:23) 下一個


貞觀十七年即公元643年四月初七(丙戌),唐太宗李世民繞過他寵愛的魏王李泰,下詔立嫡二子晉王李治為皇太子。閏六月下旬,唐太宗翻悔了和薛延陀部落的婚姻。


秋七月初三(庚辰),京城訛傳說:“皇上讓棖棖(傳說中取人內髒的惡鬼)挖取人的心肝,用來祭祀天狗。”造成一片驚駭。唐太宗派使者全城宣諭,過了個把月這訛傳才平息下來。


當初,唐太宗問監修國史的房玄齡說:“前世史官所記載的事,都不讓君主看,這是什麽原因?”房玄齡答道:“史官不能虛假美化,也不隱瞞罪惡。如果君主看了不利於他的記載,必然震怒,所以不敢進獻給他們看。”唐太宗說:“朕的心意,跟前世帝王不同。朕想看國史,是想知道以前做的錯事,好成為今後的警戒。房公可以依次撰寫來給朕看看。”諫議大夫朱子奢上言說:“陛下的聖明和仁德明擺在那,舉止也沒什麽過失。史官所敘述的,按理應該都是好事。陛下如果破例閱覽《起居》,也許對史書沒什麽不好,但如果將這一做法傳給子孫,臣私下擔心陛下的曾孫玄孫之後,或許出現一兩位不夠明智的帝王,總想文過飾非,那麽史官必然不免遭到刑罰甚至誅殺。如此一來,史官將不得不見風使舵,順從旨意,保全自身,遠離危害。這麽一來,悠悠千載的曆史,又有誰能相信?所以前代帝王不看當世史書,就是為了這一原因。”但唐太宗不聽。房玄齡隻好和給事中許敬宗等人根據《起居注》作了刪節,開始編撰《高祖》和《今上實錄》。七月十六(癸巳),兩書作成,他們呈上給唐太宗。唐太宗看到書裏有關六月四日(即玄武門殺李建成和李元吉事件)的記載,表達得吞吞吐吐,便跟房玄齡說:“周公誅殺管叔和蔡叔,安定了周室。季友(魯桓公的小兒子)毒殺叔牙,保存了魯國。朕的所作所為,隻不過也類似他們罷了,史官何必有所隱諱!”當即命令他們去掉虛浮的言詞,直接記載這事。


七月二十(丁酉),司空、太子太傅、梁國公房玄齡因為母親去世而丁憂離職。


八月初三(庚戌),唐太宗任命洛州都督張亮為刑部尚書,參預朝政;任命左衛大將軍兼太子右衛率李大亮為工部尚書。李大亮身居三職,宿衛兩宮,恭儉忠謹,每次宿衛值勤時,總是通宵達旦地坐著。房玄齡很器重他,經常稱讚他有王陵和周勃的氣節,可以承擔重任。


當初,李大亮是龐玉的兵曹,後來被李密捉獲,他的同輩都被處死了。李密的將帥張弼見到他,覺得是個將才,便釋放了他,並和他成為至交。當李大亮顯貴之後,到處尋找張弼,想報答他的恩德。張弼那時隻是一個低微的將作丞,總是想法躲避他。李大亮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並認出他來,抱著張弼哭泣,拿出很多家產送給張弼,但張弼拒不接受。李大亮向唐太宗進言,請求將自己的全部官爵轉授張弼,唐太宗因此提拔張弼為中郎將。當時人們都讚揚李大亮懂得報恩,也稱讚張弼從不自誇。


九月初四(庚辰),新羅國派使者來朝廷指控百濟攻奪了他們的四十多座城池,還和高麗人聯合,陰謀斷絕新羅入朝的道路,因此請求朝廷派兵救援。唐太宗命令司農丞相裏玄獎帶著蓋有璽印的詔書,去賜給高麗說:“新羅送質子給朝廷,還從不停止朝貢。你們和百濟都應該停止兵戈。如果繼續進攻新羅,朕明年將發兵進攻你們!”


九月初七(癸未),唐太宗將李承乾流放到黔州。七月十八(甲午),他又將順陽王李泰流放到均州。唐太宗說:“父子之情出於自然。朕今天和李泰生離死別,心裏能不難受嗎?然而朕身為天下的主人,隻要能讓百姓安寧,私情也沒什麽不能割舍的。”他又將李泰所上的表疏給近臣看,說:“李泰的確是個俊才,朕心裏很掛念他,你們也都知道。但因為社稷的緣故,朕不得不因為大義跟他斷絕親情,讓他到外地居住。這也算兩全罷了。”


先前,各州的長官或高級僚佐每年歲首都會親自帶著貢物來京師,稱作朝集使,也叫考使。因為京師沒有足夠的官邸給他們居住,他們就租房和商人們混居一起。這年唐太宗才開始命令有司部門為他們建造官邸。


朝廷要求房玄齡結束丁憂,因此他於冬十月十一(丁巳)恢複了本職。


十一月初三(己卯),唐太宗到圜丘祭祀。


十一月初六(壬午),唐太宗賜天下人大酺歡宴三日,又因為涼州發現瑞石,特赦涼州。唐太宗還親自審理京城和各州的囚犯,原宥了不少人。


當初,唐太宗和隱太子李建成和巢刺王李元吉矛盾很深,密明公(後被追贈司空)封德彝暗中首鼠兩端。楊文幹叛亂時,唐高祖李淵想廢了隱太子而立秦王李世民,但因為封德彝再三勸諫才作罷。這事非常隱秘,唐太宗直到封德彝死後很久才知道。十一月十六(壬辰),治書侍禦史唐臨開始追究並彈劾這件事,說:“臣聽說事奉君主的大義,必須始終不渝;作為臣子的氣節,也得歲寒無貳。如果這都做不到,那將罪不容誅。封德彝位居宰輔,恩隆日盛,卻無心報效朝廷,反而肆行奸謀,蠱惑儲君和藩王(指李建成和李元吉),導致他們成為元惡。根據刑法常典,他必須被誅殺夷族。但他包藏禍心的行為,是死後才發現的。朝廷誤加褒贈,沒有及時嚴懲。如今他的罪惡既已彰著,就應當加以貶黜,豈能讓他仍然保留爵位封邑,名列重臣!這樣的人不懲罰,將用什麽來獎善懲惡?”因此請求廢黜追贈的官職,奪去他的爵位。唐太宗命令朝廷百官議論決定,尚書唐儉等人認為:“封德彝的罪行在他死後才暴露,而陛下在他生前給他恩典,所以他曆任的官職不能追奪。請朝廷下降他的追贈,同時更改他的諡號。”唐太宗於是下詔廢黜他追贈的官位,改諡名為繆,並取消了他的封邑。


封德彝名倫,通常用他的字稱呼,是觀州蓚縣人,北齊太子太保封隆的孫子,隋通州刺史封子繡的兒子。封德彝少年時,他舅舅盧思道總說:“這孩子智識過人,一定會位列卿相。”隋文帝開皇末年,江南動亂,內史令楊素奉命出征,任命封德彝為行軍記室。船到海曲時,楊素召見他。封德彝不小心跌進水中,被救上來後,他更衣去見楊素,閉口不提落水的事。楊素後來得知,問他為何沒提起,他答道:“這是私事,所以沒提。”楊素因此對他十分驚異。楊素將要營建仁壽宮時,聘他為土木監。隋文帝楊堅到仁壽宮時,覺得修建得過於奢侈,害怕因此造成民怨,所以非常生氣。楊素十分惶恐,擔心因此獲罪。封德彝說:“明公不必擔憂,等皇後來了,必有恩詔。”次日,隋文帝果然召楊素入宮,獨狐皇後慰勞他說:“楊公知道我們夫妻年老,沒什麽娛樂,所以把這宮殿修飾得這麽豪華,這難道不是孝順之心嗎?”楊素退下後問封德彝道:“你這是怎麽知道的?”封德彝答道:“陛下至尊生性節儉,所以剛見到時會生氣。但他很聽皇後的話。皇後是位婦人,就喜歡華麗。一旦皇後滿意,陛下就一定會改變主意。所以知道。”楊素歎服道:“揣摩人心的才能,我實在趕不上你。”楊素曆來恃才傲物,經常淩辱群臣,唯一欣賞的隻有封德彝。他經常請封德彝前來談論宰相的事務,談上一整天都不知疲倦。他曾摸著自己的座位跟封德彝說:“封郎以後一定會據有這一座位。”很快就將他推薦給隋文帝,隋文帝因此提拔他為內史舍人。隋煬帝大業中年,封德彝見到虞世基得到隋煬帝的寵幸,但又對政務很不熟悉,每次遇到大事,經常處理失誤或坐失良機。封德彝因此又去依附於他,暗中為他出謀劃策。當宣行詔命時,在封德彝的鼓動下,虞世基諂媚逢迎,總是順從隋煬帝的心意。外間呈上忤逆隋煬帝旨意的奏折,他都按下不奏。決斷刑法時,他總是嚴厲苛刻,甚至深加誣陷;而在論功行賞方麵,卻總是盡量壓製。因此虞世基越得到寵幸,隋朝的政治越加敗壞,這都是封德彝造成的。宇文化及叛亂,逼迫隋煬帝出宮,讓封德彝去曆數他的罪狀。隋煬帝責問他說:“你是士人,怎麽會墮落到如此地步?”封德彝慚愧地退下。宇文化及不久就任命他為內史令,封德彝也跟他去了聊城。他見到宇文化及窮途末路時,便暗中交結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請求到濟北運糧,然後觀察局勢的變化。宇文化及敗了後,他和宇文士及來降唐朝。唐高祖因為他是隋朝的舊臣,便派使者去迎接慰勞,拜他為內史舍人,不久就升遷為內史侍郎。


封德彝在唐朝倒做了些好事。唐高祖曾臨幸溫泉,在經過秦始皇墓陵時,跟封德彝說:“古代的帝王,竭盡百姓的氣力,耗光府庫的資財,營建如此巨大的山陵。這有什麽好處?”封德彝說:“主上教化臣下,就好似風吹草伏一般。自從秦漢以來,帝王普遍重視厚葬,所以百官和民眾也都競相效仿。凡是古墓丘墳,裏麵都埋藏很多珍寶,所以總是被人發掘。如果死後沒有知覺,那麽厚葬的確非常浪費。如果靈魂有知,看到自己墳墓被發掘豈不痛心!”唐高祖覺得有理,便跟封德彝說:“從今以後,自上而下,都應當薄葬。”


秦王李世民出討王世充時,唐高祖下詔讓封德彝參謀軍事。唐高祖因為大軍長期在外,便想讓秦王班師回朝,秦王派封德彝入朝親自為唐高祖解釋東邊戰場的形勢。封德彝跟唐高祖說:“王世充的地盤雖多,但都是勉強跟從他的。真正控製的地方,隻有洛陽一城而已。他早已窮途末路,破在旦夕。今天如果撤軍回來,賊勢必定會重新振作,然後跟其他城池連結,以後就難以對付了。不如趁他目前的衰敗,我們一定能打敗他。”唐高祖采納了他的建議。當秦王凱旋而歸時,唐高祖跟侍臣們說:“朕當初發兵東討時,大家的看法都不同,隻有秦王請求出兵,而封倫也十分讚成。當年張華支持晉武帝伐吳,也不過如此!”於是封他為平原縣公,兼任天冊府司馬。


後來突厥入寇太原,又派使來請求和親。唐高祖問群臣道:“和或戰,你們覺得呢?”多數人都覺得戰隻會加深冤仇,不如先和。封德彝說:“突厥入侵,顯然有看不起中國的意思,一定以為我們兵弱而不能戰。依臣的看法,不如出動大軍出擊,看樣子我們能夠取勝。勝利後再跟他們和親,這樣就會恩威兼著。如果今年不戰,明年他們必定又來。所以臣覺得還是戰為好。”唐高祖也聽從了他的建議。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封德彝以本官代理吏部尚書。因為他精通吏治,所以得到當時人們的好評。武德八年,他進封道國公,不久又改封於密。蕭瑀曾將封德彝推薦給唐高祖,他因此才被任命為中書令。唐太宗李世民嗣位後,蕭瑀升任尚書左仆射,封德彝為右仆射。封德彝曆來陰險詭詐,本來和蕭瑀商量好的事,到唐太宗麵前,卻經常變卦,因此和蕭瑀有了矛盾。貞觀元年(627),他在尚書省發病,唐太宗親自前往探視,當即命令尚輦(負責禦駕的官員)用車駕送他回自己的府第。封德彝不久就死了,終年六十歲。唐太宗深為哀悼,為他取消了三天的朝會,追贈他為司空,諡號明。


唐太宗取消封德彝的食邑後,又下敕令,要挑選良家女子充實東宮。十一月十七(癸巳),太子李治派左庶子於誌寧去謝辭。唐太宗說:“朕隻是不想讓子孫生於微賤家庭而已。今天太子既然推辭,朕就尊重他的意見好了。”唐太宗懷疑太子仁厚軟弱,私下跟長孫無忌說:“你勸朕立雉奴(李治的小名),但雉奴過於懦弱,恐怕不能守住社稷,那該怎麽辦!吳王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朕。我想立他,你覺得如何?”長孫無忌一再爭辯,認為不行。唐太宗說:“難道是因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嗎?”長孫無忌說:“太子仁厚,是真正守文的良主。儲君至關重要,豈能多次更易!還希望陛下深思熟慮。”唐太宗這才作罷。十二月初七(壬子),唐太宗跟吳王李恪說:“父子雖然是至親,但當有罪時,國家的法律是不能徇私的。當年漢朝已立了昭帝,燕王劉旦不服,暗中圖謀不軌,結果被霍光一封書簡就給殺了。所以作為人臣,不得不十分警戒!”


十二月十五(庚申),唐太宗前往驪山溫泉,十天後才回宮。


要想知道唐太宗後來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