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南北朝係列二:多國紛爭之十三:赫連定滅秦與吐穀渾滅夏

(2016-07-14 11:06:34) 下一個

公元430年十一月,宋右將軍到彥之率領的北伐大軍在洛陽和虎牢先後失守後,匆忙撤離河南,逃回彭城。

同時魏軍將夏王赫連定包圍在鶉觚原,斷了他的水草。多日後,夏軍人馬饑渴,赫連定被迫帶著部眾於十一月十五(丁酉)衝下鶉觚原。北魏武衛將軍丘眷率軍出擊,夏兵全麵潰敗,死了一萬多人。赫連定自己身負重傷,單騎逃走,然後收集殘兵敗將,驅使五萬民眾,往西退保上邽。魏軍俘獲了赫連定的弟弟丹陽公烏視拔和武陵公禿骨以及公侯以下一百餘人。當天,魏軍乘勝進攻安定,夏東平公乙鬥棄城逃到長安,然後驅使那裏的一千家百姓,也逃到上邽。

十一月十六(戊戌),北魏壽光侯叔孫建率軍前往湖陸攻打宋寧遠將軍竺靈秀。竺靈秀大敗,士兵死了五千餘人。叔孫建戰勝後回到自己的駐地。

十一月十七(己亥),魏世祖來到安定,並於次日親臨平涼,讓魏兵挖掘壕塹將平涼包圍得像鐵桶一般。他同時還安撫慰問新來歸附的官民,赦免秦雍一帶百姓七年的稅賦。夏隴西守將投降了北魏。

十一月十九(辛醜),北魏冠軍將軍安頡監督各路大軍攻打劉宋的滑台。

同時,河西王沮渠蒙遜派尚書郎宗舒等人向北魏入貢,魏世祖設宴招待他,拉著崔浩的手跟宗舒等人說:“你們聽說的崔公,就是他了。他才幹和謀略非常了不起,今天無人可比。朕動不動就要谘詢他,而他預言成敗,簡直就像占卜察看符契一般,從未失手過。”

魏世祖接著任命叔孫建為負責冀青等四州軍事的都督。

再說北魏尚書庫結率領五千騎兵去迎接西秦王乞伏暮末。西秦衛將軍吉毗認為他不應該往內地遷徙,乞伏暮末覺得有理,庫結隻好自己回去了。

南安的各個羌人部落一萬多人反叛西秦,推舉負責八郡軍事的安南將軍兼廣寧太守焦遺為主公,但焦遺不肯。他們於是劫持焦遺的堂侄子長城護軍焦亮為主公,前去攻打南安。乞伏暮未向仇池氐王楊難當求救,楊難當派將軍苻南率領三千騎兵去救南安。乞伏暮末和苻南合擊各個羌人部落。羌人全都潰散,焦亮則逃回到廣寧。乞伏暮未進軍攻打他,並派人將手令交給焦遺,讓他去對付焦亮。十二月,焦遺殺了焦亮出降。乞伏暮末提升焦遺為鎮國將軍。同時,西秦略陽太守弘農人楊顯在略陽郡降夏。

十二月初九(辛酉),宋文帝任命長沙王劉義欣為豫州刺史,出鎮壽陽。壽陽土地荒蕪,民眾離散,城郭頹敗,盜賊公行。劉義欣因地製宜,妥善經理,很快,境內百姓都安居樂業,道不拾遺,城池完整,府庫充實,逐漸成為一個強盛的藩鎮。芍陂也已經廢棄很久了,但劉義欣在那裏修治堤防,引河水入陂,灌溉田地一萬多頃,結果再無旱災。這是後話。

十二月十五(丁卯),夏上穀公社幹和廣陽公度洛孤出降,北魏終於占領了平涼。

北魏關中侯豆代田得到先前被夏軍俘虜的北魏大將奚斤和娥清等人,將他們獻給魏世祖。魏世祖將夏王赫連定的王後賜給豆代田,並命令奚斤用膝蓋跪著行走,拿著酒杯去侍奉豆代田。他跟奚斤說:“保全你生命的,就是豆代田。”並封豆代田為井陘侯,加散騎常侍、右衛將軍,領內都幢將。

夏的長安、臨晉、武功守將全都逃走,於是關中全部成為北魏的地盤。魏世祖將巴東公延普留下鎮守安定,派鎮西將軍王斤鎮守長安。十二月二十(壬申),魏世祖東還,讓奚斤擔任宰士(宰相的助手),帶著酒食在身邊侍候。

王斤驕傲自矜,不遵法紀,信用身邊的佞人,在長安一帶征收很高的賦稅和徭役,弄得民不聊生,往南逃到漢川的多達數千家。魏世祖得到狀告,立案追查,結果發現一切屬實,便處斬了王斤以示對所有貪官的警告。

宋右將軍到彥之和安北將軍王仲德都因為北伐失敗而下獄免官,兗州刺史竺靈秀則因為棄軍逃跑而伏誅。宋文帝見到垣護之寫給到彥之的信,十分欣賞他,便任命他為北高平太守。

到彥之北伐時,軍隊的裝備和後勤都很強盛豐富,結果在敗還的過程中全都丟棄殆盡,弄得朝廷的府藏和武庫為此空虛。有一天,宋文帝設宴招待群臣,當時也有北邊投降過來的客人在座。宋文帝問尚書庫部郎顧琛道:“武庫裏還有多少兵器?”看到有外人在座,宋文帝話一出口就後悔了。幸好顧琛打誑語答道:“還有夠十萬人的兵器。”宋文帝看到顧琛這麽機敏的回答,非常滿意。顧琛是東晉名臣顧和的曾孫。

彭城王劉義康和王弘一道擔任錄尚書。劉義康心裏還怏怏不樂,想得到揚州刺史的位置,並表現在言辭和行動上。宋文帝又讓王弘弟弟王曇首到宮廷當侍中,對他非常信任,因此劉義康更加不高興。王弘因為年老多病,屢次請求離職,王曇首自己也請求外派到吳郡,但宋文帝都不答應。劉義康常跟人說:“王公久病不起,神州豈能也像他這樣臥床治病!”王曇首勸王弘減少自己府中的文武官員,將其中的一半都轉給劉義康。宋文帝答應了王弘的要求,削減了兩千人,劉義康這才滿意。

元嘉八年即公元431年正月初一,北燕大赦,改元大興。

正月十五(丙申),檀道濟等人從清水去救滑台,北魏大將叔孫建和長孫道生率軍抵禦他們。次日,檀道濟抵達壽張,和北魏安平公乙謝眷的軍隊遭遇。檀道濟率領寧塑將軍王仲德和驍騎將軍段宏奮勇出戰,擊潰魏軍;接著轉戰到高梁亭,殺了北魏濟州刺史悉煩庫結。

同時,夏王赫連定出擊並打敗西秦將領姚獻,接著派他叔父北平公韋伐率領一萬部眾進攻南安。南安城中大鬧饑荒,出現吃人的事情。西秦侍中兼征虜將軍出連輔政,侍中兼右衛將軍乞伏延祚,吏部尚書乞伏跋跋,都偷翻城牆投奔夏軍。西秦王乞伏暮末走投無路,隻好帶上自己的乘輿和棺柩出降。赫連定將他連同南涼的人質沮渠興國送到上邽。至此西秦正式滅亡。西秦自公元409年乞伏乾歸複國以來,又存在了二十一年。

西秦太子司直焦楷逃到廣寧,哭著跟他父親焦遺說:“大人蒙受國家的恩寵,身居藩鎮重任。如今本朝傾覆,怎能不率領大家,首唱大義,前去殄滅寇仇!”焦遺說:“現在主上已經身陷賊寇的手裏。我並不是怕死而忘記大義,隻是考慮到,如果派大軍去追擊他們,怕是加速了主上的死亡。不如選擇王族中的賢者,奉他為主,然後再去討伐夏人,或許這樣還有點用處。”焦楷於是到處盟誓發動民眾,僅僅二十天之間,前來奔赴國難的多達一萬餘人。剛好這時焦遺病故,焦楷又不能獨自舉事,隻好逃亡到河西去了。

二月初七(戊午),宋文帝任命尚書右仆射江夷為湘州刺史。同時,檀道濟等人進到濟上,二十天裏,前後和魏軍打了三十多戰,檀道濟多數戰勝。他抵達曆城時,叔孫建等大縱輕騎截擊宋軍前後,焚燒了他們的穀糧和飼草。檀道濟軍隊缺乏糧食,不能前進。於是安頡和司馬楚之等得以專力攻打滑台,魏世祖還派楚兵將軍王慧龍前往相助。朱修之堅守了數月直到糧食耗盡,隻好和士卒熏鼠吃。二月初十(辛酉),魏軍攻克滑台,生擒了朱修之和東郡太守申謨,俘虜了一萬餘人。申謨是曾任冉魏司徒的申鍾曾孫。

二月二十二(癸酉),魏世祖回到平城,舉行祭祀大禮,奉告宗廟,將帥和百官普遍受賞,出征戰士十年免除賦稅和徭役。

這期間,北魏南部邊境發大水,多數百姓都餓死。尚書令劉絜向魏世祖建言說:“近來邊寇內侵,軍事行動不斷。幸虧上天讚助聖明,我軍無往不勝。現在對宋戰爭已經平息,大家都得到恩賜。然而郡國的百姓,雖然並未參與征討,卻也努力從事農業桑業,為軍國提供後勤。他們的確是經世的大本錢,府庫所依賴的資源。如今自太行山以東,普遍遭到水災,陛下應當對那裏的民眾加以哀憐幫助,好弘揚聖朝撫育百姓的大恩。”魏世祖聽從了他的建議,免除境內一年的租賦。

同時,檀道濟等人的軍糧耗盡,隻好從曆城撤軍回來。士兵中有人投降北魏,將宋軍的窘境相告,魏軍於是窮起追趕。宋軍官兵大為恐懼,部隊有即將潰散的趨勢。檀道濟夜裏派人去弄來大量白沙裝進許多空桶,上頭蓋上剩餘的少數大米,留在路上。第二天一早,追來的魏軍見了,以為檀道濟軍糧有餘,便認為那降兵妄言惑眾而把他殺了。當時檀道濟兵少,而魏兵要多得多,騎兵向他們四麵合攏。檀道濟命令軍士全部披甲持兵,而自己卻身著白服坐在車裏,帶兵慢慢前進。魏軍以為他有伏兵,不敢進逼,稍稍退後。檀道濟這才得以全軍而返。

青州刺史蕭思話聽說檀道濟南歸,便打算丟棄青州跟著南撤。濟南太守蕭承之再三勸諫,但蕭思話不聽。二月二十六(丁醜),蕭思話放棄他的鎮所東陽逃到平昌。參軍劉振之當時衛戍下邳,聽說後,也棄城逃走。後來魏軍並未來到青州,但東陽的糧食積蓄卻因為百姓都以為要堅壁清野而將之焚毀。蕭思話因此被征召入朝,關進尚方(製辦和掌管宮廷飲食器物的公署)。

三月底(庚戌),安頡等人回到平城。魏世祖嘉獎朱修之死守滑台的氣節,拜他為侍中,並將宗室的女兒嫁他為妻。

當初,宋文帝派到彥之出征時,告戒他說:“如果北國全麵動員大軍,你就得趕在他們前頭直接進入黃河。如果他們不動,則留在彭城,千萬不要進軍。”當安頡得到宋軍俘虜後,魏世祖這才聽說有這麽回事。他跟公卿們說:“愛卿們以前以為我用崔浩的計策是十分荒謬的,害怕得不斷勸諫。其實常勝的人,開始都自以為比他人強。隻有到了後來,才知道不如人家。”

司馬楚之上疏認為河南各鎮都已平定,於是請求大舉伐宋。魏世祖覺得士兵已經久戰疲勞,不肯。但他還是提升司馬楚之為散騎常侍,任命王慧龍為滎陽太守。

王慧龍在滎陽郡十年,農業和備戰並舉,政績和聲望都非常卓著,千裏以外前來歸附的有一萬多家人。宋文帝對北魏使用反間計,揚言說“王慧龍自以為功勞很高職位卻很低,打算引誘宋人入寇,並趁機捉了司馬楚之反叛。”魏世祖聽說後,賜給王慧龍禦璽書信說:“劉義隆害怕將軍猶如猛虎,想從中陷害,朕自然知道。風塵流言,想來將軍也不會介意。”宋文帝又派刺客呂玄伯去暗殺他,還說:“得到王慧龍的首級,封二百戶男爵,賞絹布一千匹。”呂玄伯於是假裝投降王慧龍,然後請求他屏退身邊的人,有秘密消息要告訴他。王慧龍起了疑心,讓人查看他的懷裏,果然找到一把尺刀。呂玄伯叩頭請死,王慧龍說:“他不過各為其主而已。”便放了他。身邊的人勸諫道:“宋人不斷地想要謀害將軍。現在不殺了呂玄伯,就無法防止將來他們又來。”王慧龍說:“死生有命,他們也未必能害得了我!我以仁義作為捍衛,又有什麽好擔心的!”終於還是放了呂玄伯。

五月十一(庚寅),魏世祖出巡來到雲中。六月十六(乙醜),宋大赦。

同時,夏王赫連定殺了前西秦王乞伏暮末及其宗族五百人。赫連定害怕北魏的逼迫,帶著那一帶的十餘萬民眾,從治城渡過黃河,打算攻打河西王沮渠蒙遜,進而奪取他的地盤。北魏的附屬國吐穀渾王慕璝派益州刺史慕利延和寧州刺史拾虔率領三萬騎兵,趁夏人正在過河時截擊他們,生擒了赫連定,然後凱旋而歸。被赫連定扣留的河西人質沮渠興國身負重傷而死。拾虔是樹洛幹的兒子。至此胡夏正式滅亡。赫連勃勃於公元407年建立的夏國僅存在了二十四年多。西秦和胡夏先後滅亡後,秦隴一帶的地盤都逐漸被北魏蠶食了。因而北魏朝統一中原北方又邁進了一大步。

北魏的邊吏俘獲了柔然的二十多個巡邏士卒,魏世祖賜給他們衣服後將他們遣返,因此柔然人很高興。閏六月十七(乙未),柔然敕連可汗派使者出使北魏,魏世祖非常優厚地接待了他們。

同時,魏世祖派散騎侍郎周紹出使劉宋並且求婚。宋文帝猶豫了許久後總算答應了。

荊州刺史江夏王劉義恭,年歲漸長,便想專擅政事,但他的長史劉湛總要裁抑他,因此和劉湛有了矛盾。宋文帝很器重劉湛,便派人去責備劉義恭,並且想法和解他們。當時,王華和王曇首都已經去世,所以領軍將軍殷景仁成為重臣。他曆來和劉湛關係密切,便向宋文帝進言,認為當世的賢良零落,應當征劉湛入朝擔任太子詹事,加給事中,共同參與政事。宋文帝於是任命雍州刺史張邵代替劉湛為撫軍長史兼南蠻校尉,輔佐劉義恭。不久,張邵被告發在雍州時營私舞弊,吞聚財物,貪贓多達二百四十五萬。張邵因此被捕關進廷尉,罪當處死。左衛將軍謝述上表,陳述張邵是先朝老臣,應當蒙受特赦。宋文帝下手詔采納建言,於是隻免了張邵官職,削去他的爵位和食邑。謝述跟兒子謝綜說:“皇上看在張邵曆來忠誠的份上,特加寬恕。我的建言隻是歪打正著,才被采納而已。但我這一奏疏一旦讓外人知道,那則是侵奪皇上的恩典,將是很不對的事情。”便讓謝綜當麵燒了奏疏的底稿。宋文帝後來跟張邵說:“愛卿獲免一死,謝述出了很大力氣。”

謝述字景先,少年時就有誌向和操行,跟隨兄長謝純在江陵。謝純遇害時,謝述帶著謝純棺木回到京都。船到西塞時遇到暴風,載著謝純棺木的船漂走,不知到哪裏去了。謝述乘著小船到處尋找。經過謝純妻子庾氏的船時,庾氏讓人跟謝述說:“棺木船的沉浮隻能聽天由命了。風浪這麽大,你怎能乘這小船冒險?小郎去了一定回不來,哪能讓兄弟一道都這樣走了?”謝述號哭著答道:“如果棺船安全到岸,就必須妥善營理。如果出了意外,我也無心獨活。”於是冒著風浪而進,見到謝純的棺船幾次都差點淹沒在河裏,謝述呼天喚地,最終幸好沒事。大家都被他的精誠感動。劉裕聽說後非常欣賞他。劉裕到豫州時,暗示他的中正聘任謝述為主簿,很器重他。殷景仁喜歡他家三弟謝甝而討厭謝述。他曾設宴請劉裕,希望叫謝甝來陪坐,然而劉裕卻叫上謝述。謝述知道那不是殷景仁的本意,又擔心劉裕叫上自己,便借口有急事不去。劉裕派人飛馬去招呼謝述,去了後倒是皆大歡喜。當殷景仁生病時,謝述盡心照料,湯藥飲食,都是自己先嚐之後才奉上,衣不解帶也不洗澡地侍候了幾十天。殷景仁非常感動愧疚。

元嘉三年(426),謝述由中書侍郎出任武陵太守,不久升任彭城王劉義康的驃騎長史,兼領南郡太守。先前,謝述堂兄謝曜是劉義康的長史。離職後,謝述取代了他。宋文帝給劉義康寫信說:“現在讓謝述取代謝曜。他的才華詳盡幹練,在曆任上都很稱職,所以讓他輔佐你。你剛開始親理政務,任務很重事情又多,應當相信群賢,盡到和諧之美。想來你自己已經領會,不用等到我多說了。”劉義康入相後,謝述又成為他的司徒左長史,轉為左衛將軍。他為官清廉,沒有私人的宅舍。劉義康非常信任他。尚書仆射殷景仁和領軍將軍劉湛和謝述都是異常之交。他風姿優美,舉止雍容。劉湛總是跟人說:“我見到謝道兒,總有看不夠的感覺。”道兒是謝述的小名。

要想知道北魏和劉宋的未來,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