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南北朝係列二:多國紛爭之九:赫連昌兵敗安定與赫連定收複長安

(2016-07-08 10:38:08) 下一個

公元427年六月,魏世祖親自率軍攻打西夏,將夏王赫連昌趕到上邽,占領了夏都統萬。拓跋燾還俘獲了夏太史令張淵和徐辯,再次任命他們為魏太史令。拓跋燾見到西夏著作郎天水人趙逸寫的文章,覺得把夏王吹捧得太過分,因此很憤怒地說:“這小人是個無道君主,誰敢這樣吹捧他!這文章什麽人寫的?應當馬上把他推出去斬了!”崔浩勸道:“文人的褒貶,多半都言過其實。其實他們也是不得已的,不好怪罪他們。”拓跋燾這才作罷。他還納赫連勃勃的三女兒為貴人。他也得到當年被夏軍俘虜的晉將毛修之和秦將庫洛幹。拓跋燾將庫洛幹送回西秦;因為毛修之善於烹調,便任命他為太官令。

毛修之字敬文,是滎陽陽武人。他祖父毛虎生和伯父毛璩都擔任過東晉益州刺史。他父親毛瑾也曾是梁秦二州刺史。毛修之胸有大誌,讀了不少史籍,荊州刺史殷仲堪曾聘他為寧遠參軍。桓玄占領荊州後,他擔任桓玄的參佐,曆任後軍、太尉、相國參軍。他不但了解音律,也能騎射,所以桓玄對他頗有知遇之恩。桓玄篡位後,任命他為屯騎校尉。毛修之後來跟隨桓玄西逃。桓玄在崢嶸洲戰敗後,又回到江陵。當時人心離散,大家都打算往西逃到漢川。毛修之引誘桓玄入蜀,桓玄在入蜀途上於枚回洲被殺,所以人們認為桓玄之死毛修之起了一定作用。

晉安帝在江陵複位後,封毛修之為驍騎將軍。東下京師後,劉裕任命他為鎮軍谘議參軍,加寧朔將軍,不久就升遷為右衛將軍。因為他在誅殺桓玄上的功勞,加上他祖父和伯父都曾主政西蜀,劉裕想用他作為外援,便屢次給他加官晉爵。當他父親毛瑾被譙縱殺害後,劉裕上表任命他為龍驤將軍,配給他兵馬,派他配合伐蜀。劉裕又派益州刺史司馬榮期以及文處茂和時延祖等人伐蜀。毛修之抵達宕渠時,司馬榮期被參軍楊承祖所殺,楊承祖接著自稱鎮軍將軍兼巴州刺史。毛修之退還白帝城,楊承祖親自東下攻打他但無法攻拔。毛修之派參軍嚴綱等人招募兵眾,漢嘉太守馮遷也率軍前來會合,共同討伐並殺了楊承祖。荊州刺史劉道規又派奮武將軍原導之帶領一千人接受毛修之的節度。

當時益州刺史鮑陋不肯進兵討伐譙縱。毛修之親往京都上表,聲淚俱下地痛陳他家族被害的苦難,強烈要求朝廷催促鮑陋進兵。劉裕十分感動,便命令冠軍將軍劉敬宣率領文處茂和時延祖等人的部隊伐蜀,但最終無功而退(詳見“金戈鐵馬”係列)。譙縱由此將毛修之父親和伯父的棺柩以及喪表送回建康。

盧循叛軍緊逼京城時,毛修之雖然仍在服喪,還是被起用為輔國將軍,不久加為宣城內史,衛戍姑孰。盧循黨羽阮賜進攻姑孰,被毛修之打敗。盧循敗走後,劉毅來到姑孰,任命毛修之為他的後軍司馬,後來因事被罷免將軍和內史官職。劉毅西鎮江陵時,任命毛修之為衛軍司馬、輔國將軍、南郡太守。毛修之雖是劉毅的將佐,卻暗自深為結交劉裕。劉裕出討劉毅時,先派王鎮惡襲擊江陵。毛修之和谘議參軍任集之等人並力奮戰保護劉毅,但劉裕並不追究他的過錯。

當朱齡石伐蜀時,毛修之再三請求隨往,但劉裕擔心他到了蜀地後,因為報仇心切,一定會濫殺無辜,而當地士大夫既然和毛氏有嫌,也一定會殊死自衛,那樣將增加伐蜀的難度,所以沒有答應。毛修之回到京都後,官拜黃門侍郎兼右衛將軍。

毛修之不信鬼神,每到一個地方都要焚除廟堂。當時蔣山廟中有佳牛好馬,毛修之將它們都搶走。劉裕討伐荊州刺史司馬休之時,任命毛修之為谘議參軍、冠軍將軍、領南郡相。

劉裕即將討伐後秦時,先派毛修之去修複芍陂(晉宗廟所在),占用田地數千頃。劉裕來到彭城後,又讓他營建府舍,轉他為相國右司馬。晉軍收複洛陽後,劉裕任命他為河南和河內二郡太守,代行西州的事務,鎮守洛陽,同時修治那裏的城壘。劉裕抵達洛陽後,對毛修之的政績很滿意,賜給他服飾和器玩,估計價值二千萬錢。早先,劉敬宣嫁女,劉裕賜錢三百萬和雜彩布帛一千匹給他,當時人們都覺得已經太貴重了。王鎮惡死後,毛修之取代他擔任安西司馬,仍兼任冠軍將軍。後來劉裕兒子桂陽公劉義真離開長安,被赫連勃勃的夏兵伏擊,晉軍大敗。毛修之和劉義真走失了。他在逃亡的路上登上一個險峻的高坡,他身邊的軍人都叛走了。上了坡頂後,毛修之手下一個曾經被他處罰過的將吏用戰戟擲他,傷了他的前額。毛修之因而墜下高坡,然後被夏兵所擒。

當初毛修之在洛陽時,曾敬奉嵩山的寇道士。該道士又是拓跋燾所信任尊敬的,所以營救保護了毛修之,最終被帶到平城。毛修之曾做了次羊羹獻給北魏一個尚書,該尚書認為這羊羹味道絕佳,便轉獻給拓跋燾。因此拓跋燾非常高興,任命毛修之為太官令。他後來又得到親寵,升為尚書、光祿大夫、南郡公,仍兼職太官令。後來宋將朱修之也被俘,同樣受到拓跋燾的寵信。毛修之跟朱修之來往密切,關係很好。毛修之問南國的當權者是誰,朱修之答道:“是殷景仁。”毛修之笑道:“我當年在南朝時,殷景仁還很小。我如果將來有回去請罪的那天,一定會戴著頭巾和皮韝(古代射箭時戴的皮製袖套)到他門上拜訪!”好長時間他都不忍心打聽家人消息。久而久之,他總算開始詢問,朱修之一一回答,還說:“賢子元矯,挺能獨立自居,被人們廣為稱道。”毛修之悲喜交集,說不出話來。他直視著朱修之,許久之後才長歎一聲:“嗚呼!”從那以後就再也沒談及南方的家人。最初,有北魏的人來來去去,都說毛修之曾勸拓跋燾入侵邊境,並教會拓跋燾中國的禮製,宋文帝很生氣。朱修之後來得到機會逃了回來,詳細稟告了那裏的情形,並為毛修之申辯,宋文帝這才釋懷。毛修之在北魏,娶了很多妻妾,家中男女甚多。宋元嘉二十三年(446),毛修之死在平城,終年七十二歲。這是後話。

再說這時北魏司空奚斤和夏平原公赫連定還在長安相持不下。魏世祖命令宗正娥清和太仆丘堆率領五千騎兵在關西占領地盤。赫連定得悉統萬已經失陷,便放棄了長安逃到上邽。奚斤追到雍城但沒能追上。娥清和丘堆接著進攻並占領了夏的貳城。

魏世祖下詔讓奚斤等人班師回朝。奚斤上疏說:“赫連昌逃亡退保上邽,鳩合殘餘的灰燼,卻沒有盤據地方的資本。如今趁其危急,消滅他們很容易。請陛下為我們增益鎧馬,待到我們平定了赫連昌後再班師回來。”但魏世祖不肯。奚斤再三請求,魏世祖總算勉強答應了,派給奚斤一萬人,還讓將軍劉拔送三千匹馬給他,並且留下娥清和丘堆,和奚斤一道繼續伐夏。

六月十九(辛酉),魏世祖從統萬東還前,任命常山王拓跋素為征南大將軍、假節,與執金吾桓貸和莫雲一道留下鎮守統萬。莫雲是莫題的弟弟。

七月十七(己卯),魏世祖抵達柞嶺。柔然正入寇雲中,聽說魏軍已攻克統萬,隻好退走。

同時,先前被夏軍趕到定連去,現在剛回到枹罕不久的西秦王乞伏熾磐跟群臣說:“我知道赫連氏必然成不了大事。是太平還是危險都取決於大魏,今天果然就像我先前說的那樣。”八月,他派叔父平遠將軍乞伏渥頭等人到北魏進貢。

八月十一(壬子),魏世祖回到平城,將所繳獲的戰利品不同程度地頒賜給留守的朝台百官。

魏世祖拓跋燾的為人,壯健勇猛,臨城對陣,總是親冒矢石,身先士卒。他身邊隨從死傷相繼,而他依然神色自若。因此將士無不畏服,大家都拚盡死力為他作戰。他生性儉樸率直,服禦飲膳,夠用就行,不甚講究。群臣請求增擴京城,加固城牆,以及添修宮室。他們上奏說:“《易經》說:‘王公設險,以守其國。’蕭何也曾說過:‘天子以四海為家,不壯不麗,無以重威。’”魏世祖說:“古人也說過:‘在德不在險。’屈丐燒磚築城而被朕滅了,跟城牆多厚有什麽關係?如今天下未平,正需要人力。大興土木的事情,朕是不做的。蕭何的話,也沒有什麽特別優雅的地方。”他總認為財政是軍國的根本,不能輕易浪費。至於賞賜,全是給戰死的士卒或很有功勞的將帥的家人,自己的親戚和寵臣卻從未得到多少東西。他任命出師的將領,經常指授機宜,而違背他節度的將帥經常戰敗。魏世祖也知人善任,經常於卒伍之中選拔將才,隻看他們的才幹,而不論出身或其它。他明察秋毫,臣下不敢對他有任何隱瞞。同時他還賞不遺賤,罰不避貴,即使是他非常寵愛的人,也不因此徇私枉法。魏世祖常說:“法律是朕與天下人必須共同遵守的,怎敢輕忽它?”然而他生性殘忍,不惜殺戮大臣,但往往殺了後又後悔。

九月二十六(丁酉),安定民眾舉城投降北魏。

氐王楊玄派將軍苻白作將西秦梁州刺史出連輔政包圍在赤炎。城中糧盡,百姓捉了出連輔政投降。出連輔政被押到駱穀時,逃回枹罕。冬十月,西秦任命驍騎將軍吳漢為平南將軍兼梁州刺史,出鎮南漒。

十一月,魏世祖派司馬公孫軌兼任大鴻臚,持節前往策拜楊玄為負責荊梁等四州軍事的梁州刺史兼南秦王。公孫軌到了仇池境內時,楊玄沒有出城迎接。公孫軌因此責讓他,打算帶著策命詔書回到北魏。楊玄害怕了,隻好親自到郊外奉迎。魏世祖認為公孫軌做的很對,便任命他為尚書。公孫軌是公孫表的兒子。

十二月,西秦梁州刺史吳漢被那一帶的羌人部落打敗,隻好帶領二千部眾回到枹罕。

宋元嘉五年即公元428年正月初三(辛未),魏京兆王拓跋黎病故。

宋荊州刺史彭城王劉義康秉性聰慧明察,在荊州把政事處理得很好。左光祿大夫範泰跟司徒王弘說:“天下的事情很繁雜,權力太重難以持久。先生的兄弟現在有點物忌太盛,應當深自心存謙退降抑。彭城王是陛下的次弟,我覺得應當征他入朝,共參朝政。”王弘采納了他的建議。當時大旱,也流行瘟疫,王弘趁機上表引咎遜位,但宋文帝不許。

同時,西秦商州刺史兼澆河太守姚浚反叛,歸降河西王沮渠蒙遜。西秦王乞伏熾磐任命尚書焦嵩取代姚浚,率領騎兵三千前往討伐。二月,焦嵩被吐穀渾的將領元緒活捉了。

北魏也在這時改元為如神。這期間,北魏平北將軍尉眷到上邽攻打逃到那裏的夏王赫連昌,赫連昌退駐平涼。同時奚斤進軍安定,與丘堆和娥清的軍隊會合。奚斤的軍馬很多得病死去,士卒也缺乏糧食,隻好深壘自固。他讓丘堆到民間去催促穀糧。魏兵殘暴搶掠,不設防備,結果被赫連昌率軍襲擊而戰敗,丘堆隻帶了幾百士卒騎馬回城。赫連昌乘勝來到城下掠奪周圍的財物,城裏人出不去,割草放牧都困難,因此北魏將領們都憂心忡忡。

監軍侍禦史安頡說:“我們受詔滅賊,今天卻反而被賊兵所困,退守窮城。即使不被賊兵所殺,回去也得按軍法處置,是進退都沒有生路。然而諸位王公竟如此安然,也不想想解救的辦法?”奚斤說:“現在戰士們都沒了戰馬,靠步兵對抗騎兵,自然沒有勝算。應當等到京師派來的援救騎兵到來,才好和他們合並出擊。”

安頡說:“如今強敵在城外遊逸,我軍兵疲食盡,如不決一死戰,則危在旦夕,怎麽可能等到救援的騎兵!既然等也是死,那麽還不如出城和他們決一死戰!”奚斤又以戰馬太少為借口。安頡說:“現在把各位將領所乘的馬集中一起,還可以得到二百匹。我安頡請求去招募一批敢死隊,騎馬出擊,就算不能破敵,至少也可以挫敗他們的鋒芒和銳氣。而且赫連昌心胸狹窄,勇而無謀,作戰輕率,總要親自出陣挑戰,大家都知道。如果我們用伏兵襲擊,生擒赫連昌並不困難。”但奚斤仍然猶豫不決。安頡於是暗中和尉眷等人密謀,挑選精騎等待時機。後來夏王赫連昌果然前來攻城,安頡率領精騎應戰。赫連昌親自出到陣前拚搏,北魏騎兵都認得他,於是紛紛爭著上前和他相鬥。正好遇上大風,地上揚起漫天塵土,白天猶如黑夜,天昏地暗。赫連昌見勢不好,急忙退走。安頡窮起直追,結果赫連昌馬失前蹄,摔倒在地,因而被魏兵生擒。

夏大將軍領司徒兼平原王赫連定收集了殘餘部眾數萬人,逃到平涼,在那裏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叫勝光。

三月十三(辛巳),赫連昌被送到平城,魏世祖把他安排在西宮住下,食用都像皇上一般,又將自己的妹妹始平公主嫁給他,還封他為常忠將軍,賜爵會稽公。魏世祖也封安頡為建節將軍,賜爵西平公;封尉眷為寧北將軍,進爵漁陽公。

魏世祖常讓赫連昌在身邊侍從,還和他單騎共同狩獵,深入山澗追逐野鹿。赫連昌素有勇名,北魏將領們都覺得皇上不能這麽冒險。魏世祖說:“天命有在,有什麽好害怕的!”還跟往常一樣親切地對待赫連昌。

奚斤自以為作為元帥,而赫連昌卻被手下的偏將裨將所生擒,因而感覺十分恥辱。於是他舍棄輜重,帶上三天幹糧,往平涼追趕新即位的夏王赫連定。娥清打算循著水路前往,但奚斤不同意,從北道過來強迫他走旱路。魏軍來到馬髦嶺時,夏軍準備逃遁。正好這時有個北魏小將因為得罪了上司,逃亡歸降夏人,告知他們魏軍糧食既少又沒有供水。赫連定於是分兵伏擊奚斤,前後夾擊。魏兵大敗,四處潰散,奚斤以及娥清和劉拔都被夏兵生擒,士卒陣亡的有六七千人。

丘堆在安定守衛輜重,聽說奚斤敗績,急忙拋棄輜重逃到長安,和高涼王拓跋禮一道再逃到蒲阪,於是夏人重新占領了長安。魏世祖大怒,命令安頡處斬了丘堆,代領他的部眾,出鎮蒲阪以抗拒夏兵。

要想知道北魏和胡夏的戰況如何,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