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曆史

本人是喜歡曆史的機械工程師,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個人資料
正文

五胡亂華係列十六:桓玄篡位之八:劉牢之自縊新洲與桓玄進位楚王

(2016-03-11 10:02:00) 下一個

公元402年三月初,東晉荊州刺史桓玄輕易打敗了朝廷的軍隊,幾乎兵不血刃地進入了京城建康,處死了他的政治敵手司馬元顯和一批大臣。然後他任命在關鍵時刻易幟投靠了自己的鎮北將軍的劉牢之為會稽內史。劉牢之歎道:“一開始便奪我的兵權,恐怕大禍來臨了!”當時在桓玄帳前任事的劉敬宣請求回去勸說他父親劉牢之,讓他接受任命。桓玄讓他去了。劉敬宣勸劉牢之去襲擊桓玄,但劉牢之猶豫不決。移駐到班瀆後,劉牢之私下告訴劉裕說:“現在應當北上到廣陵去投靠高雅之,舉兵匡濟社稷。你能跟我去嗎?”劉裕說:“先前將軍帶著數萬精兵,卻望風降服。今天對方剛剛得誌,正威震天下。朝廷內外的人心已經離散了,你怎麽還去得了廣陵!我隻準備換了服裝回京口而已。”何無忌問劉裕道:“我該去哪裏?”劉裕說:“我看鎮北將軍遲早免不了大禍。你可以隨我回京口。桓玄如果能守著他臣子的氣節,我將和你一道侍奉他。不然的話,我將和你一道想法對付他。”

劉牢之集中了部屬僚佐,商議占據江北討伐桓玄的事宜。參軍劉襲說:“不能做的事情中沒什麽比反叛更大的了。將軍前年反叛王兗州,近日又反叛司馬郎君,現在又反叛桓公。一人三反,怎麽還能立身處世!”說完當場就離開了。多數佐吏也都散走。劉牢之大為恐懼,便讓劉敬宣到京口去迎接家室過來。到了預定的日期家屬還沒來到,劉牢之便以為事情已經泄露,家人已被桓玄所殺,於是匆匆忙忙地帶領部曲往北逃走。到新洲時,劉牢之覺得再沒出路了,便自縊而死。劉敬宣來到後,來不及哭喪,當即渡過長江跑到廣陵去了。劉牢之的部下將吏一塊殯斂了他,帶著他的棺柩回到丹徒。桓玄命令士兵打開棺柩,將劉牢之斬首,還把他暴屍在東市。

接著東晉大赦,改元大亨。桓玄辭讓丞相以及荊、江、徐三州,改任太尉,負責朝廷內外軍事、揚州牧、兼領豫州刺史,總理百官;同時任命琅邪王司馬德文為太宰。

司馬休之、劉敬宣、高雅之都逃到洛陽,各自送子弟為人質到後秦求救。後秦王姚興給他們兵符信用,讓他們到關東去招募兵馬,得到幾千人,然後又回到彭城附近。

同時,孫恩趁著朝廷忙著對付桓玄的機會,再次入寇臨海。臨海太守辛景出兵打敗他,結果被孫恩強迫或自願跟著他的三吳百姓,幾乎都死光了。孫恩不想讓官軍捕獲,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跳海自殺。他的黨羽以及妓妾跟隨他自殺的有一兩百人。這些妓妾後來被人們稱作“水仙”。剩下的幾千人於是推舉孫恩的妹夫盧循為領袖。盧循是盧諶的曾孫,神采清秀,多才多藝。他少年時,沙門僧惠遠曾跟他說:“你雖然頗有文人的素質,然而心懷不軌。我說的對嗎?”桓玄想安撫東部的百姓,知道擁護孫恩和盧循的人還很多,便任命盧循為永嘉太守。盧循雖然接受任命,然而依然繼續劫掠百姓,寇暴不已。

桓玄打算出京搬到姑孰去,為此走訪了各位大臣,王謐對他說:“《公羊》裏記載說,周公為何不到他的封邑魯國去呢?因為他希望天下統一在周朝之下。希望明公靜心地考慮到國家的根本利益,隨時將周公旦放在心裏。”桓玄覺得他講得很好,但卻不能遵照他說的做。桓玄於是大興土木,在姑孰修建他的府邸,有亭台樓館,假山水池,無不壯麗輝煌。夏四月,桓玄搬到了姑孰,並辭去對尚書事務的負責。朝廷雖然下詔準奏,但所有的重要決策都必須到姑孰谘詢他的意見,小事則由尚書令桓謙和卞範之決定。

自隆安(397)以來,朝廷內外都早已對戰亂厭煩透了。當桓玄剛來時,看到他貶黜奸佞,擢拔賢良,京師民眾感到氣象一新,都很高興,並希望從此能稍微安定下來。但是桓玄真麵目不久就一覽無遺。他窮奢極侈,政令無常,朋黨互起,陵侮朝廷。他裁減了皇帝的乘輿以及供奉的用具,竟然叫晉安帝幾乎都難免饑寒。於是士大夫和民眾都大失所望。當時會稽鬧饑荒,桓玄派人去賑災。很多百姓流散在外地靠摘野生稻穀為生,會稽內史王愉把他們全招了回來,然後請朝廷賒濟糧食救濟大家。但官府的糧食有限,官吏又不及時供給,所以因為饑餓撲到在路上死去的那些逃荒民眾有十之八九。三吳地區戶口減半,會稽郡減少了什之三四,臨海和永嘉幾乎沒剩下什麽人。富裕人家很多人都身穿錦羅,胸懷金玉,關在家裏活活餓死。

五月,盧循從臨海來到東陽。太尉桓玄派撫軍中兵參軍劉裕帶兵攻打他。盧循戰敗後逃到永嘉去了。

八月,桓玄暗示朝廷,以平定司馬元顯的功勞封他為豫章公,以平定殷仲堪和楊佺期的功勞封他為桂陽公,並保留他原來的南郡公。桓玄把豫章封給兒子桓昇,把桂陽封給他兄長的兒子桓俊。

冬十月,桓玄殺了吳興太守高素、將軍竺謙之及其堂兄竺朗之、劉襲及其弟弟劉季武。這些人都是劉牢之北府的舊將。劉襲的兄長冀州刺史劉軌邀請司馬休之、劉敬宣、高雅之等人共同起兵攻打桓玄,先去占據山陽。但他們無法攻克山陽,隻好退走。輔國將軍袁虔之、寧朔將軍劉壽、冠軍將軍高長慶、龍驤將軍郭恭等人都跟隨他們一塊出走。他們一行抵達魏地時,在陳留南麵,分成兩批:劉軌、高雅之、司馬休之、劉敬宣往東投奔南燕;袁虔之、劉壽、高長慶、郭恭往西投奔後秦。

袁虔之等人抵達長安後,後秦君主姚興臨幸東堂召見他們,問他們說:“桓玄雖然名為晉臣,其實卻是晉賊。他的才幹跟他父親相比如何?他最終能成功嗎?”袁虔之答道:“桓玄憑籍他祖上世代的資本,雄據荊、楚一帶,趁著晉室的衰亂,竊據宰相的重位。他既猜忌又殘忍,賞罰也很不公允。依臣看來,他遠不如他父親。桓玄現在已經執掌大權,看他的勢頭遲早必定要篡位。但是他既然沒有命世的才略,正好可以被他人所驅除。這是上天將良好的機會賜給陛下。希望陛下加緊各方麵的準備,將來好廓清吳楚之地。”姚興聽了很高興,便任命袁虔之為大司農,其他人也都各有拜授。袁虔之再三辭讓,請求到前線為後秦效力。姚興於是改授他為寧南將軍兼廣州刺史,假節。

十二月,桓玄派禦史杜林護衛會稽文孝王司馬道子到安成。杜林秉承桓玄的旨意,在路上下毒鴆殺了司馬道子。

公元403年春正月,盧循派司馬徐道覆入寇東陽。二月初八,建武將軍劉裕打敗了他。徐道覆是盧循的姊夫。

二月二十二,東晉任命太尉桓玄為大將軍。兩天後,桓玄殺了冀州刺史孫無終。

桓玄上表請求各路大軍去掃平關中和洛陽一帶,接著又暗示朝廷下詔不許他出兵。因此他得到借口說:“臣奉詔罷兵。”桓玄起先開始整理行裝,先派人製作輕便戰船,船上滿載服裝古玩以及書畫之類。有人問他準備這些幹什麽,桓玄說:“戰爭總是凶多吉少。如果真有意外,我就可以輕舟簡行。”大家都笑了起來。

四月初一,日食。八月,荊州刺史桓偉去世,大將軍桓玄任命桓修接替他。從事中郎曹靖之勸說桓玄道:“桓謙和桓修兄弟執掌朝廷內外大權,權勢太重。”桓玄便改任南郡相桓石康為荊州刺史。桓石康是桓豁的兒子,也是桓玄的堂兄。

同時,劉裕在永嘉打敗盧循,並追趕他直到晉安,在那裏多次打敗他。盧循帶著他的同夥乘船下海往南逃走。

何無忌暗中前往見劉裕,勸劉裕在山陰起兵討伐桓玄。劉裕和當地的豪紳孔靖商議,孔靖說:“山陰離京都很遠,舉事難以成功。況且桓玄尚未篡位。不如等到他篡位之後,再回到京口去想法對付他。”劉裕覺得有理。孔靖是孔愉的孫子。

桓玄信任和依仗的隻有他兄長桓偉。桓偉死後,桓玄覺得自己很孤獨也不安全。那時他想篡位的跡象已經明顯,自己知道怨滿天下,便打算加速進行篡逆活動。九月,侍中殷仲文和散騎常侍卞範之勸桓玄盡早接受禪讓,並私下為他撰寫了九錫文以及朝廷冊命。桓玄於是首先改授各個部門的長吏,解除了琅邪王司馬德文的司徒官職,升遷他為沒有實權的太宰,並加殊禮。他接著任命桓謙為侍中、衛將軍、開府、負責尚書事務;任命王謐為散騎常侍、中書監,領司徒;任命桓衝的孫子桓胤為中書令;加任桓修為散騎常侍、撫軍大將軍。桓玄還安置了太學官員,讓他們教授二品官員的子弟數百人。桓玄的黨羽又假造詔書加桓玄為相國,總理百官,封占有南郡、南平、宜都、天門、零陵、營陽、桂陽、衡陽、義陽、建平十郡的楚王,揚州牧,領平西將軍、同時保留原來豫州刺史的官職;同時賜給他九錫的禮物,並在楚國安置丞相以下的官員,一切都遵照原來的法典。桓玄又暗示說,需要在天子的禦前殿當麵策授。桓玄屢次裝作再三辭讓,朝廷則下詔讓百官再三敦勸。桓玄還裝模作樣地說:“除非天子親自走下金鑾殿臣才肯受命。”桓玄又偽造詔書,追贈父親桓溫為楚王,南康公主為楚王後。朝廷接著任命平西長史劉瑾為尚書,刁逵為中領軍,王嘏為太常,殷叔文為左衛,皇甫敷為右衛,還有其他官吏總共六十多人,作為楚國的官屬。桓玄解除了自己平西將軍和豫州刺史的職位,將平西將軍府裏的文武官員配給相國府。

桓謙私下試探彭城內史劉裕道:“楚王勳高德隆,朝廷內外的意見,都覺得天子應當禪讓。足下覺得如何?”劉裕知道他是桓玄的死黨,便敷衍道:“楚王是桓宣武的兒子,功勳和德望都蓋世無比。晉室微弱,民心早已轉移。乘著皇運及時禪代,有什麽不可以?”桓謙高興地說:“足下說可以那就是可以了。”可見這時劉裕在朝廷的威望已經接近登峰造極。

這段時間裏,桓玄還派了使者去後秦聘請當年逃到那裏的王恭親信何澹之。姚興讓何澹之去了,跟他說:“桓玄不把曆數和天運當回事,將會篡逆。但上天並未忘記大晉,江東必將爆發反對他的義舉。根據我的看法,桓玄終當傾覆。愛卿現在前往,一定剛好遇上他的失敗。我想我們再見麵的日期,不會太遠。”後來桓玄失敗,何澹之果然又來投奔。這是後話。

新野人庾仄聽說桓玄接受了九錫,便興起義兵,到襄陽去襲擊桓玄的大將馮該,結果馮該敗走。庾仄有部眾七千,在城南設壇,祭祀祖宗七廟。南蠻參軍庾彬、安西參軍楊道護、江安令鄧襄子暗中商議要作為庾仄的內應。庾仄本來是殷仲堪的黨羽,這時趁著桓偉剛死,桓石康又尚未來到,所以趁著這一間隙發動兵變。江陵聽說襄陽失陷,大為震動。桓濟的兒子桓亮在羅縣起兵,自稱平南將軍兼湘州刺史,以討伐庾仄為名。南蠻校尉羊僧壽和桓石康一道進攻襄陽,庾仄的部眾本來就是烏合之眾,便一哄而散,都跑去投奔姚興。庾彬等人戰敗被俘後都被殺了。長沙相陶延壽因為桓亮趁亂起兵,派人搜捕他。桓玄把桓亮流放到衡陽,把他的同謀桓奧等人殺了。

同時,逃到南燕的高雅之上表給南燕君主慕容備德,請求出兵討伐桓玄,說:“即使陛下未能廓清三吳、會稽,但至少可以收複江北的地盤。”慕容備德讓他的王公大臣詳細商議這件事。大家都認為桓玄剛剛得誌,一時無法對付。慕容備德這才作罷。

要想知道桓玄以後的情況,請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