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丫海腳

從容一杯酒 平淡一碗茶
正文

閑說花甲

(2017-09-19 14:19:41) 下一個

      關於老年,精辟的話都讓早先來的高人說完了,隨手掂幾句來吧。

      白居易語:暮去朝來顏色故;李白歎:高堂明鏡悲白發;杜甫愁:漸老逢春能幾回;陸遊悲:一年老一年,一日衰一日;李清照,畢竟是個女人家,才四十歲就“欲語淚先流”了。

      人生的路,走著走著,還沒覺著咋樣兒呢,就已“廉頗老矣”飯亦不能。從光明大道至花甲小徑,沿途風景領略無數。幾回回樓台煙雨為之傾倒、幾多多舊雨新知來了又去、幾縷縷感懷情思千帆已過、幾條條筋骨勞損自不必提。

      我之意識到自己老了早在花甲大門之外就發生了,權且總結如下:

      年輕時雖不熱衷武打片、戰爭片和恐怖片和心理格鬥片,總還是來者不拒,現如今看電影篩選是必需滴。武打片、戰爭片、恐怖片和心理格鬥片一律排除,能看的電影越來越少。這才明白為什麽老年人喜愛上戲院不愛上電影院。戲劇講究文明藝術,戲園子裏的武打是擺樣子的,不帶把刀槍耍得跟真的似的。玩心理更講究文縐縐地禮貌有佳。最耳熟能詳的莫如:

      刁德一:適才聽得司令講,阿慶嫂真是不尋常。我佩服你沉著機靈有膽量,竟敢在鬼子麵前耍花槍。若無有抗日救的好思想,焉能夠舍己救人不慌張!阿慶嫂:參謀長休要謬誇獎,舍己救人不敢當……開茶館,盼興旺,江湖義氣第一樁。司令常來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樹好乘涼。也是司令洪福廣,方能遇難又呈祥。 

      年輕時上醫院打針抽血作針灸不足掛齒之事,連三次大手術都沒覺得咋著,現如今不管是自己打針還是別人抽血,總是扭頭回避針頭,這才明白為什麽老年人寧願吃藥,害怕打針。幾十年人世風塵的蕩滌,使人對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的苦痛有太深刻的感同身受。

      年輕時在外玩得越晚越是開心,現如今出門總愛爭取天黑之前趕回家,這才明白老年人為什麽總愛囑咐兒孫們早點回家。

      年輕時看小孩愛評美論醜,現如今看天下所有的孩子個個兒那麽漂亮、那麽天真、那麽可愛、那麽叫人喜不自禁,這才明白為什麽老年人喜愛孩子。

      年輕時最煩老年人絮叨“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現如今偶也常有想對兒子說一句“跟你說過,你不聽,瞧!”的衝動。這才明白老天爺創造了鹹鹽真不是給人白吃的。

年輕時對逛商場、看時裝從來樂此不疲,現如今對逛商場的興趣越來越小,對時裝更少關注,這才明白為什麽過去的人,到了一定年齡幾乎千篇一律身著藍黑色調,帳篷樣寬大的老年製服,就像把未老先衰當廣告隨身攜帶似的。小時候,真怕老。怕老了也得穿那種讓人看著都累、想起就鬱悶的帳篷製服。好在,我老人家生得逢時,雖然曬俏興致不再,但無論如何,帳篷躲過去了,色彩嘛的也名正言順了。社會進步了真好!

      走進了花甲,明白了些許事理,頗有點有備而來的意味,不免沾沾自喜,故敲此小文,無非是無病呻吟,為一笑耳。

      “老”是一件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事,隻能是既來之則安之。那就好好地、認認真真地、安安心心地活多久算多久吧,隻要別忘了“人生有酒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