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名校擇優錄取的學生來看我們的教子重點

(2015-08-19 19:48:02) 下一個

暑期的快樂和放鬆隨著八月份前進的步伐,已將近尾聲。 家長們又逐漸回到如何讓孩子將SAT/ACT 考好等議題上來了。 我們華人家長中有相當多的人將培養孩子的重點放在升學考試上,這大該是受到中國教育製度的長期熏陶而形成的一種習慣。 在中國一個高考定終身,考試考的好當然是重中之重,考不好機會也沒有,可美國不一樣,你就是門門考試都得高分,也不見得能跨進名校的大門,這樣類似的例子在華人圈中應該不少見。 那麽美國名校在找什麽樣的人呢? 這早已不是什麽秘密,大約就是從這三個方麵來評審一個孩子是否為該校要的人:

1. 平均學習成績GPA及在校排名Rank
孩子九年級以後的平均讀書成績,俗稱GPA。 要保持一個高的GPA,首先要搞清楚在讀的高中有些什麽課可以修,其中什麽是必須在高中畢業前修完的必修課,比如健康課程,體育課,數學,英語,及至少一門外語課等,各個學校的規定不同,因此需要了解清楚而不是想當然,其次,有多少AP課可以選,因為一般AP課程的GPA最高分是5分,而普通課程的最高分是4分,多選修AP課可以提高GPA的成績。 合理按排修課的時間也會有幫助,因為大學錄取的決定是在每年三月份,當然ED 或 EA 會在前一年的十二月份,而那時候你孩子的GPA才是申請學校用的,而不是高中畢業時的GPA。在校排名亦是一個重要指標,你孩子的GPA雖然高,但排名卻不在TOP List,對名校的錄取會有影響,畢竟那些HYP一類的學校隻收取少數幾個學生。

2.各類升學考試成績
SAT I 及SATII 或者ACT的考試成績絕對是錄取名校的重要指標之一, 尤其對華人子弟,因為普遍重視考試成績,故你孩子的考試成績低了就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說到底華人孩子會考試,善於考試是我們的一大優勢,對想進名校的孩子而言,爭取SAT I 過2300, 或者ACT 達35以上。當然考過了這個分數不一定能進名校,而考不到這個分數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因為還有其它因素會影響錄取決定。

3.課外活動和社會公益事業活動
名校要找能改變世界的人,而不是書呆子,所以開拓思路,讓孩子走出去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並從中鍛煉社交能力,培養管理及領導能力,使孩子在這些活動中得到磨煉,對其一生有益。 另外要培養孩子樂於助人,有團隊精神,陽光而開心,這比讀好書更重要。

除了這些以外,怎樣將孩子的這些正能量展現在評審官員麵前是個十分艱巨而複雜的任務,所以孩子申請學校的essay 非常的重要,要花十分的精力將其寫好,寫的精彩,寫的有血有肉,能一下子吸引評審官的眼球,你孩子就有一半以上的希望了。

祝在爬藤路上的家長和孩子取得成功!

(此文雖然是筆者在飯後閑暇之餘,隨想而成,但也是用了十年的時間學習,探索,實踐後的小結,將一本三四百頁的升學指導書歸納成一頁紙。 有不當之處,還請見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飄飄欲仙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你說你的我說我的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感謝你能犧牲自己休息時間給後輩們指點,能給咱們舉些例子如何把文章寫的精彩,寫的有血有肉嗎?
ingodwetrustforever 回複 悄悄話 "對家有考生的家長來說,實在是欲哭無淚,不勝其煩,有時是憤怒其不公啊!" -

沒有必要生氣。 培養孩子快樂, 健康, 積極向上, 善良, 上州大一樣可以成才, 有出息。
匡吉 回複 悄悄話 所以國外上名校比國內難多了。無一定規則可依,即不可量化。體育,社會活動等該做什麽,做到什麽程度,都無法把握。當然你可事不關己地說這是美國名校的牛的地方,就應該這樣選拔學生。但對家有考生的家長來說,實在是欲哭無淚,不勝其煩,有時是憤怒其不公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