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也來聊聊《芳華》

(2017-12-19 12:16:32) 下一個

  《芳華》終於在眾人的期待中上映了。這幾天微信圈裏各個公眾號爭相發表關於這部電影的評論,我所看到的評論負麵的占多數。今天看到一篇個人覺著比較離譜的評論,有些感想。

    這篇評論的作者認為馮導是在利用這部電影歌頌那個時代,這是我不敢苟同的觀點。

    看完電影《芳華》後,很強烈的一個感覺就是我從電影中得到的感動遠低於我的預期值。但是我真沒看出這篇評論裏提及的歌頌的成分在哪裏。我看到的是馮導對他那個年代的青春年華的一種懷念,隻不過他把這種情懷用文工團這個特定的環境表現出來了,我是覺著在當年的那個時代,隻有文工團這樣的背景,才能把這種情懷表現得更唯美。在電影裏我還是看出了當時背景下,人性的扭曲,隻是馮導用了不多的鏡頭,沒有重墨渲染。我沒有讀過嚴歌苓的原作,但看過電影《歸來》和電視劇《小姨多鶴》,那裏表現出的那種苦澀真的是紮心的。我從電影《芳華》其實也能體會這種苦澀。我對馮導的理解是他的目的是緬懷青春,誰都有過自己的青春年華,苦也好,樂也罷,做為對自己人生的一種紀念,總是有美好的感覺在裏麵的。我個人倒是可以接受馮導的這種呈現的方式,隻是不喜歡他電影的那種漫無邊際的表現形式,也許是因為我不夠有深度,所以這種晦澀的表現方式給我帶來的感動不夠強烈。我中學同學裏就有看《芳華》看到淚流滿麵的。每個人的經曆不同,從中得到的感受也不盡相同而已。

  至於裏麵的歌,對於一代人來說,就是經典。在當時那個影視音樂作品不那麽豐富的年代,你喜歡或者反感,都不能改變這些歌曲就是當時膾炙人口的歌曲。其實檢視一下當今時代下洪水如潮的影視和音樂作品,又有幾首或幾部能給聽眾/觀眾心靈帶來這樣震撼的作品呢。

  暴力+情色的說法令我感到不知所雲,青春荷爾蒙帶來的衝動反映到真實當中難道不是這種羞澀的YY嗎?沒錯,那個年代是禁止討論這種人性,人的本能的話題。但這正是《芳華》這個文工團背景作品的特別之處,可以把這種青春的騷動用美的畫麵表現出來。
 

附:
《芳華》:馮小剛最無恥的一次歌頌 

2017-12-19 道聽圖說

 

道聽圖說(photopics)富有營養的文字閱讀,震撼心靈的視聽體驗。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免費關注,一起聆聽這個時代最真實的聲音。

 

 

人物形象單薄,故事瑣碎、平淡,這些都是小毛病了。真正的問題在於:這是基調無恥的電影。

表麵上看,這是馮小剛這個老男人的一部懷舊之作,質量低劣似乎可以原諒。但是,懷舊懷出對邪惡的歌頌,這就是無恥了。

1,暖色調掩飾下的歌頌

電影或小說,在麵對曆史上的荒唐歲月時,可以直接批判,也可從小人物的命運衝突中對那個時代進行一些側光照。無論如何,你不能歌頌荒唐歲月。

德國是有法律明確禁止歌頌納粹的。中國沒有法律條文禁止歌頌鎮反反右三年饑荒文革什麽的,所以總有一些人去唱過去的讚歌,但那些人的歌頌,局限在某些民粹網站或一些日常瑣碎言論。馮小剛則把他對邪惡的歌頌搬到了大銀幕,對觀眾公開進行了一次強暴和嘲諷。

在《集結號》中,雖然馮小剛也歌頌內戰中的某一方,但影片至少主要是表現戰爭的殘酷。而到了《芳華》,他的戰爭場麵僅僅是為了反襯他要歌頌的文工團的美好。文工團是什麽?是ZG版的W/A/F。中國可有哪部影片如此深情地歌頌過文工團?

2,對原著的扭曲

《芳華》的賣點之一是:原著嚴歌苓。嚴歌苓被大眾熟知,是她的《陸犯焉識》被改編為《歸來》之後。一個能創作出《歸來》的作家,怎麽可能又端出《芳華》這麽一盤餿了的菜肴?

答案是:《芳華》對於原著進行了徹底的扭曲。原作中是有批判性的,嚴歌苓用官方可以接受的文字,對那個時代進行了隱忍的批判。而馮小剛用唯美的畫麵對那個荒唐歲月進行了無限的懷舊和含情脈脈的歌頌。影片傳達的幾個意思是:穿軍裝是牛哄哄的,文工團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是美好的,那個時代是充滿溫情的。

《芳華》卸掉了原著的脊梁,代之以一層溫情的裱糊。嚴歌苓為何會允許馮小剛進行如此褻瀆?不得而知。

張藝謀用《歸來》這樣一部優秀作品與中國知識界進行了和解,對他2008年的納粹美學進行了間接道歉。而馮小剛則用一部《芳華》暴露了他低劣的價值觀。

3,扭曲的情色符號

暴力+色情,是電影票房的兩大法寶,馮小剛也要借用這兩大法寶,本無可厚非。影片中出現了大量的泳裝照,胸衣情節,甚至裸體鏡頭,馮小剛用這些鏡頭告訴觀眾:在那個年代,性是允許被展示美好的。而稍微年長的人都知道,1960年至1980年代初期,中國人基本是被禁止突出性別的,

4,移花接木的音樂美化

《芳華》中大段引用了三首歌曲:我的祖國,絨花,駝鈴。

這三首歌均是特殊時期中的“扭曲的經典”。

《我的祖國》美化朝鮮戰爭,但此歌的藝術性是具備的,曲調、歌詞均有民國遺風。

《絨花》是電影《小花》的插曲。現在看來,《小花》是一部很傻的電影,但如果考慮到那個電影所處的時代,我們就能理解這部電影在中國電影曆史上的地位,由王酩、李穀一合作的《絨花》,直到今天,仍是上乘之作。

《駝鈴》本身一般,但其所附著的《戴手銬的旅客》則是一部了不起的影片。在30年後的今天,中國大陸還能拍出這樣大膽的電影嗎?

這三首歌曲,各有各的曆史地位,甚至還有對文革的反思在其中。而馮小剛竟然用這三首歌為他的荒唐歲月荒唐體製進行美化與歌頌。《駝鈴》若有魂,當譴馮小剛。

可以不發聲;盡量不要讚美無恥;如果被迫讚美無恥,也不要表演那麽逼真。

5,低劣的禁演炒作

這種歌頌電影怎麽可能被禁演?馮小剛用禁演來炒作,太下賤了。

《芳華》是一部披著羊皮的《戰狼2》,《戰狼2》至少告訴你:我要強暴你了。而《芳華》則是羞答答地扯下文胸一角:人家要被強暴了。習慣於“雪夜閉門讀禁書”的人趕緊掏錢買票鑽進小黑屋,想看看馮小剛如何被強暴,結果卻發現:自己中了馮小剛的仙人跳。

馮小剛的審美可以停留在文工團水平,我們無權苛責,而且我們也知道馮小剛的水平,知道他的能耐也就是撿拾王朔掉在地上的麵包渣,逗一點小機靈而已。但是,馮小剛把他的“文工團審美水平”,變成了“對文工團的讚美”,這就無恥了。

6,又一次“青春無悔”的自瀆

“青春無悔”是被中國知青毀掉的一個詞。

作為現代中國最悲情的群體之一,知青令人同情,知青歲月的迷茫、艱難、肮髒不應該由知青來背負責任。但知青們為了夢囈自己的青春而把那個歲月稱為無悔,這就是知識貧乏導致的邏輯混亂。

馮小剛克隆了“青春無悔”,在精神錯亂中搭建出了“文工團無悔”。

 

結語:

我對馮小剛沒有任何苛求。我們作為普通個體,可以不發聲;如果被迫發生,則盡量不要讚美無恥;如果被迫讚美無恥,也不要表演得那麽逼真。

馮小剛用《芳華》這部影片強暴了原著嚴歌苓,強暴了幾首特殊時期的特殊歌曲,強暴了走進影院的觀眾,同時也完成了對自己的閹割。

  作者:王思想           來源:舊金山空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tea_f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的鼓勵,問好!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茶妞寫得真好,我們這裏在演,回頭去看。祝好,節日快樂!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