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w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正文

海權是忽悠,英國人“春江水暖鴨先知”

(2015-03-29 17:15:05) 下一個
海權是忽悠,英國人“春江水暖鴨先知”
 
剛剛看了《高柏、瑪雅:中國高鐵與“一帶一路”戰略的大智慧》,寫個感想
 
海權和陸權都是表麵現象,其實是船權和火車權,船和火車隻是手段
 
人的行為受手段的限製,人的思維不可以受手段的限製
 
或者說
 
人的行為受手段的束縛,人的思維不可以受手段的束縛
 
海權的本質還是陸權,因為人是陸地上的動物,陸地上一樣有交通要道,比如中國的各種關隘,還有土匪占的各種山頭受買路錢,等等,這些陸地上早就有,海上也走路,隻不過海上的走路是行船,所以,不要被海權忽悠了,西方的思想家、戰略家的理論家隻不過是山寨陸地上的交通要道概念

總之,人是陸地上的動物,人的目的是陸地,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陸權是根本,陸權決定海權,也可以說陸權控製海權

中國在南海造幾個島就是造一點陸地,也就是在沒有陸權的地方造一點陸權,一點陸權就可以控製一片海,控製的海大小取決於你的導彈和飛機的打擊半徑,從陸地為圓心算哦,因為人是陸地上的動物,在海上隻是過客

就算全世界所有的資源都在海裏,就算全世界隻有你一個人會從海裏撈這些資源,你撈上來了也還得乖乖的都送到陸地上來,因為你不能抱著它們在海上漂,你不是魚,就這麽簡單
 
所以,不要被海權忽悠,因為陸權生海權,而不是相反,中國政府沒被海權忽悠,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才在南海造陸地,幾平方公裏就解決問題,神馬泥馬海權,造幾平方公裏的陸地就生出一點陸權,這點陸權就決定一大片海權

好萊塢有一個好像叫水世界的電影,應該是根據什麽科幻小說改編的,說的是世界暖化,冰川都化了,全世界被水覆蓋,因為過了很長時間了,有些人居然成了兩棲動物,耳朵後麵有鰭,反正是能在水裏呼吸,就這種兩棲人還拚死向往陸地呢
 
鬼子也是一樣,拚命也要上大陸,島那麽好,海那麽好,鬼子也不肯待在島上
 
所以,我猜搞海權的人們都知道海權是忽悠,英國人知道,美國人知道,日本人也知道

因為造島還是日本人最早幹的哪,隻不過日本人隻造了一點點小的小島,也許是自然條件不允許他們造大島,也許是怕戳穿了海權的忽悠,這我就不管了
 
反正人是動物,所以,意識形態也是表麵現象,政治和宗教都是手段,都是人造的為物質目的服務的工具,跟船和火車一樣,或者說是為經濟目的服務
 
所以,我評一下這一段
 
高柏:我看了許多關於冷戰起源的書,發現大國在看待國際秩序時是持一個世界的觀點還是兩個世界的觀點,對世界的命運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二戰期間,羅斯福對戰後設想的基本框架一直是一個世界。盡管丘吉爾為了英國的利益竭盡全力挑撥美國與蘇聯的關係,羅斯福始終不為所動,堅信自己可以與斯大林合作。美國與蘇聯的合作是他設想的戰後世界秩序的出發點。杜魯門接任總統後,兩個世界的觀點,即資本主義陣營對社會主義陣營的觀點,逐漸在美國占據主導地位。如果說喬治·凱南還隻是把蘇聯當成一個政治和意識形態方麵的威脅,到了保羅·尼采就走到了極端,主張要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不計代價地對抗共產主義。這種世界觀在朝鮮戰爭爆發後主導了美國的外交政策,其結果不論是對世界還是對美國本身都有十分深刻的負麵影響。
 
唉,說冷戰起源都不提一下二戰
 
戰爭可以瞬間結束,戰爭機器不可以瞬間結束,當然了,戰敗國的戰爭機器隨戰爭的結束就差不多結束了,但是,戰勝國的戰爭機器依然強大,二戰也不例外,這是二戰結束時的一般性,所有戰爭都是一樣
 
二戰還有特殊性,那就是工業化的戰爭機器不隻是戰爭機器,還有製造戰爭機器的機器,那就是軍火工業,戰爭可以隨戰敗國的投降就結束了,如果支持戰爭的軍火工業也隨戰敗國的投降就結束了,那不就是戰勝國也在某種程度上變相繳械了嗎
 
特別是美國,二戰前美國的女人都是不工作的,因為二戰,男人上戰場缺乏勞動力,也因為戰爭需要比平時大,二戰解放了美國女人,美國女人工作了,因為是戰爭需要,這些美國女人相當大的數量是在軍火企業工作的,所以,可以想象她們的收入還不錯,軍火企業的收入就更不錯了
 
所以,雖然公開說的是兩個世界觀點,表麵上看是“喬治·凱南還隻是把蘇聯當成一個政治和意識形態方麵的威脅,到了保羅·尼采就走到了極端,主張要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不計代價地對抗共產主義”,都是表麵現象,是忽悠

其實呢,不僅人需要生存,人還需要按照自己已經習慣了的方式生存,企業也不例外,尤其是軍火企業,因為收入高嘛
 
總之,戰勝國的戰爭結束是一個過程,比如安排退伍的軍人,傷兵,軍火工業,國家經濟從戰爭到和平的調整,對於美國這麽龐大的戰爭機器來說,再加上美國的民主製度,軍火企業們給政客一點錢,這個過程持續幾十年也不算長,因為至少直接涉及相當數量的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完全不考慮他們的孩子們的話
 
今天,我們中國人不在當時的美國,不大容易理解當時美國的情況和需要,看到的是兩個世界觀點,等等,也很正常
 
其實呢,即便是我們在美國,我們也同樣不大容易理解現在美國的情況和需要,比如說911的時候,很多人認為美國反恐是給了中國十年的機會,我就不這麽看,簡單的說就是飽漢不知餓漢饑,不管911是不是本拉登一手策劃和他手下的那十幾個人幹的,也有人認為是老美自己幹的,因為畢竟那兩座樓塌的太快了,當然還有首都華盛頓的五角大樓都被攻擊,看看本拉登的記錄,911以前幹過什麽大事,幹出來個011,這小子還真是長本事了呢
 
無論如何,我們不知道美國的決策者的需要,或者說不反恐的危害,因為他們也知道不直接針對中國會讓中國輕鬆一會兒,他們也要權衡利害,因為美國堅持直接針對中國不動搖也會有堅持針對中國不動搖的問題,顧頭顧不了尾,按下葫蘆起來瓢,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兒
 
言歸正傳說海權,說海權就必須說英國,因為完全可以說日不落的大英帝國是人類海權最輝煌的頂峰
 
所以,我猜英國人最了解海權的本質
 
特別是最近英國毅然決然率先加入亞投行的行為讓全世界瞠目結舌,似乎也包括美國人,至少表麵上是給了美國人一個驚喜
 
尤其是英國人說的斬釘截鐵的沒有任何妥協的空間,因為是英國的國家利益,讓美國人欲言又止,隻好接受“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的現實
 
我們大陸人不了解島國人的需要,所以,我隻能猜英國人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那就是海權的忽悠力到頭了
 
就是嘛,島國就是一個有護城河的城,隻不過島國比城大,島國的護城河是天然的海比人造的護城河大
 
當然了,有一利,必有一弊,島國也受天然護城河的限製,雖然也可以填海造地,畢竟有限
 
因此,島國的優勢是在冷兵器和熱兵器初期,一旦人類可以遠程打擊了,島國就沒優勢了,這一點英國應該在一戰中就感覺到了,隻是感覺還不夠充分,至少也不太肯定,所以,一戰後明明力不從心的英國還要當老大,二戰中英國就感覺到了,所以,二戰後英國就服了美國了
 
雖說海權和陸權都是表麵現象,表麵現象也有表麵現象的價值,比如黃色和藍色,老中被海權忽悠的一兩百年,老中也要用陸權忽悠別人,火車就是手段,還是英國人發明的哪
 
老中不為天下先,本來就沒有世界性的欲望,沒神,也沒真理,至少不像基督徒有基督的真理(現在有民主普世價值)要拯救全人類,中庸之道,老中幹事情一般都是適可而止的

其實呢,不為天下先,中庸之道,適可而止,等等等等,對搞商業不大適合,對追求真理搞科學技術就更真是不太適合了,加上家庭觀念,上有老下有小,就別提世界性的欲望了

可是沒辦法,總是有人打到咱家裏來,先是沒有科學技術的打了來,後來又是有科學技術的打來了
 
現在老中也有科學技術了,也應該想想世界性的欲望了,咱不拯救全人類,用一句天安門上的話結束這個帖子吧

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