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晨鷹

綿薄之力,亦當有為
正文

誰來重建中國的學術誠信(四)——希望之曙光

(2015-03-22 17:48:36) 下一個

       雖說至今尚未能對《欽州灣越冬鴴鷸類對不同生境利用分析》這篇造假論文有個公平裁決,但這一年來倒也看到幾絲希望之曙光。首先是去年8月國內知名學術核心期刊《國際新聞界》發布了“關於於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公開對學術造假痛下狠手,樹立了該期刊堅持學術質量第一的形象。最新消息說,於豔茹表示“不接受校方這一處理決定”,並向北大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提起申訴。今年3月13日,申訴處理委員會在相關書麵材料基礎上,聽取了於豔茹本人與北大學位評定委員會辦公室各自陳述並進行提問。經複查和討論,申訴處理委員會認為,北大學位評定委員會《關於撤銷於豔茹博士學位的決定》事實清楚、適用依據準確、程序規範,決定維持原處理決定。16日下午,學校將《北京大學學生申訴複查決定書》送達於豔茹本人。

       個人認為,於豔茹從此將要一切從頭再起,包括今後的學術聲譽都要從零再建,雖有同情之處,但隻要是自己所為就必須由自己承擔全部後果,哪怕是用一生的代價。


         另一事件就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於2014年12月30日新聞發布會上公布7名違紀者和他們的不道德行為(其中兩名是廣西大學的),表示了NSFC對於科研不端行為的零容忍態度和堅決查處的決心!這些都表明,從今開始,中國國土上的一切違背科研道德和科學精神的行為終將被徹底鏟除、無藏身之地!希望這樣旗幟鮮明、不留情麵的果敢行為成為再建中國學術誠信之基石。

         其實,對於業已發表的有問題論文進行撤文是期刊雜誌的常態做法,國際頂尖科技期刊如《Nature》、《Science》等也時有撤文並發公告,這種客觀求實的做法絲毫不影響其權威性與專業性,反而彰顯其對科學精神的敬畏與奉行。2014日本十大科學新聞排行第一的是“STAP細胞論文因不正當行為被撤回”,其次才是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三名日本科學家,表明日本學界對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的處理結果非常嚴厲,卻恰恰反映出對造假和學術不端的零容忍態度,這正是其國家科技進步的保證。

        也有令人欣慰的消息,同為鳥類學研究人員,北師大生命科學院畢業的博士楊洪燕為課題常年駐紮京津塘環渤海灣工作考察,獲取數據後返回北京的實驗室進行處理,長此往返以至博士課程無法按時完成補研兩年才畢業,但卻成就了真正治學嚴謹的學者,值得敬佩。希望這樣的學者越多越好,是中國希望之所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