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創業-技術合作-創業者如何尋找CTO

(2015-04-12 09:43:22) 下一個

轉載自知乎-曹政專欄

幾乎整個互聯網行業都缺 CTO,特別是一些草根背景的創業者,這個問題更加顯著。從我自己的感受,身邊各種朋友委托我找 CTO 的需求,嗯,算下來超過兩位數了,光最近一個月就有 3 個,而且這三家都是剛拿了 A 輪的。其他那些公司 CTO 大部分空缺了一兩年,或者其他高管臨時暫代過渡。實話說,我覺得每個公司都不錯的,但通常也隻能遺憾的說,真沒有能推薦的。

其實,根據個人的觀察,每個互聯網團隊都喊需要 CTO,但是具體訴求卻各不相同,如果說共性,就隻有一點,那就是,公司老板對技術的期望值與目前技術團隊的能力表現,有較大的差異,而這個差異,對於老板來說,就是一個想法,找個合格的 CTO,一切就都解決了。其實,真不是這回事。

今天要說的第一點,就是期望值的控製;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希望自己走技術驅動的路線,期望小而美,複製美國技術新貴的市場表現;這不能說是一個錯誤的期望,但是,現實能有多少符合這種需求的人才呢?這樣的人才需要技術有前瞻性,對產業格局有判斷,對管理有心得,情商還不能低(算了一下,四項裏我至少三項不符合。)。整個行業內這樣的人有幾個?憑什麽會跟你? 事實上我身邊確實有這樣的案例,一個以業務為主的公司,搞定了一個超棒的 CTO,很快就轉型成以技術為驅動的公司,公司價值極大提升,問題是,這種現象很難具有複製性。

下麵我說一下一個最基本的讓人糾結的問題,到底什麽是 CTO?其實,空談這個名詞的定義毫無意義,從我身邊很多朋友公司的實例來看,他們對這個角色的定義和定位是差異非常大的。具體而言,不同創業團隊,對 CTO 需求的真實想法,包括如下層麵。

技術選型,這其實是創業公司最糾結的問題;他們往往一上來基於已有的程序員的個人習慣和愛好,選擇了一個技術方案,然後到某一天一看,我靠,全是坑(當然,也可能與執行者的能力有關)。而更糟的是,這個技術方案相對冷門,市場上去招聘都很難做。還有就是技術方案成本過高,(不隻是錢的問題,特別是時間成本!)結果嚴重影響到後續的發展速度。 我舉個簡單例子,最近我給多個創業者提建議,比如做 app,很多以內容運營為核心的 app,不要用原生態開發,目前一堆第三方的跨平台開發架構,如果選擇合適,可以極大減少開發成本,以及降低技術招聘的難度。微信開店開社區,也有一堆第三方平台,這些事情,對於一些創業者來說,就是特糾結的事情,第一,他們並不完全了解這個領域;第二,他們就算有所了解,也很難判斷究竟誰家的方案更靠譜?難道要靠百度競價排名來裁決麽? 而對於技術人員,包括相當多技術高手,他們也會有一些自己的打算,比如說,我就熟悉這個,為啥要用我不熟悉的?(沒有考慮從公司長遠的人力成本和開發效率)。比如說,我本來服務端技術很強,現在用了一個開源服務端框架,比如 skynet,我變成寫腳本的了,我價值怎麽體現?(不知道自己的價值來自於產品的市場表現)。

萬能適配器,公司有了一個基本的起步,比如在某個平台上有了一點成績,然後希望擴展到不同領域,不同平台,然後老板突然發現,哦,原來程序員不是什麽都會的。服務端,前端,運維,安全,數據庫,甚至 SEO 優化(你敢說這不是技術?)最好有個牛人都能帶起來,這個牛人,就是他們定義的 CTO,咳咳。創業公司,人少而事雜,其實,真的可以理解。我認識不少創業者,最終萬般無奈下,硬是把自己逼成了萬能哥。話說當年我也是創業的時候,萬般無奈才自學怎麽做運維的,雖然很多都沒學會,但是偶爾也能出去忽悠一下。

性能調優及架構擴展,很多小公司到了一定的用戶規模和並發規模的時候,一下子就扛不住了,甚至嚴重影響業務的拓展,某著名淘品牌自己做了一個獨立網店,結果一搞秒殺活動就崩潰,(吐個槽,他們運營人員也死心眼,就知道搞秒殺,知道技術架構不行,不會搞點別的形式麽)。結果獨立網店一直就沒搞起來。其實很多這些偏傳統的互聯網公司,他們所遇到的問題,在高手眼裏不值一提,但是這個坎過不去,他們真就發展不起來。說個題外話八卦一下,當年騰訊叫 oicq 的時候,一堆 *icq,隻有騰訊牛了,其他的為啥不行?真的是產品原因麽?其實都是這個問題,到了100萬用戶的時候,就隻有騰訊還能發展新用戶,其他的技術全都撐不住了。大家看到的都是剩者為王,我看到的是,數不清非常不錯的產品,死在這個環節上了。嚴格的說,這其實不是 CTO 的工作,按照分工來說,通常涉及係統分析師,係統架構師,以及 DBA 來做這方麵的工作,但是對於創業公司,根本就沒這種角色設定,他們遇到這個問題,通常想到的是,有個好的 CTO 就好了。

團隊管理和效率提升,這還真是 CTO 的本職工作了,我遇到技術出身的創業者,他糾結的問題是,當時自己一個人做開發,連帶著做運營,七七八八一堆事,也把東西做起來了,現在公司產品知名度有了,拿到投資了,開發團隊也搭起來了,怎麽開發效率反而下去了?所以,他的理解是,需要一個 CTO。 從技術人才招聘,團隊培養,技術培訓,到開發模式培訓(比如現在流行的敏捷開發),產品質量測評體係,信息安全防護等等,這些林林總總的事情,對於創業者來說,就全部歸納為“需要一個 CTO”,嗯。

數據決策體係。 自從“大數據”概念火了以後,基本上所有創業者都在談,我的業務模式,發展了海量用戶後,一定是基於數據驅動,可是數據咋驅動?沒幾個人真想清楚了,但是沒關係,隻要有 CTO,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我知道真有能搞定此事的 CTO,真的有,不過,真的屬於稀缺品種,目測比大熊貓還少。因為,要理解數據驅動,首先要理解業務,而理解業務,往往不是技術人員的特長。又要自吹一句,我在百度的時候,最牛逼的事情就是在產品部門裏搭出一個技術團隊,來做數據,為什麽要堅持在產品部門編製?(實話說,當年技術部門的薪酬更高一些),我堅持認為重心在於數據目標和解讀,而不是技術實現。 所以,這裏我多說一句,數據決策體係,先想清楚具體目標和具體展現,再尋求技術支持,而不是一句話推給技術團隊去弄,除非你公司裏真有這麽一隻極品稀缺大熊貓。 實際上,再吐個槽,最基本的數據處理的結果,經過正確嚴謹的解讀,就已經有極大的價值了,而很多人往往無視這些,去追求更高深的技術實現,搞一些莫名其妙的算法和邏輯,來彰顯技術價值,其實是舍近求遠的表現。 

重構商業模式,這個,咳咳,怎麽說呢,公司覺得自己商業模式不夠酷,不夠吸引資本關注,希望從業務驅動轉為技術驅動,嗯,來個牛逼的 CTO,這事真可行,嗯,話說,這事真可行,點到為止,不展開了。 

以上是我觀測到的,身邊以及業內一些典型的 CTO 需求,當然,不同公司訴求真的不一樣。有的側重管理,有的側重解決瓶頸問題,但是對老板而言,隻要他們認為目前技術團隊不夠好,不夠給力,不夠預期,那麽,這就是他們認為缺乏的,CTO。不僅僅是創業公司,上市公司乃至巨頭,這個問題也一樣存在,比如說,百度的 CTO,貌似空缺了好幾年呢。是他們的人才不夠優秀麽?還不是達不到李廠長期望值。

下麵說我的一些觀點

第一,相當比例大公司背景的技術牛人,並不適合去創業公司做 CTO,原因 
1:技術再牛,不夠全麵,這沒轍,大公司求深,創業公司求全;原因 
2:技術再牛,要懂業務。

創業公司沒有完備嚴謹的產品經理,沒有明確的目標規劃,很多工作是一個初步的目標,然後做起來看。如果技術人員不懂業務,很可能就會走彎路,做出很多不倫不類的東西,所以創業公司遇到這樣的大牛,要先溝通到位再決定,不要迷信簡曆,當然,不乏這裏有非常出色的。

第二,創始公司老板要想清楚自己當前真正需要的是什麽,控製一下目標和欲望,有些事不能強求的。

第三,要給人才成長的空間,CTO 也不是天生的,不要認為外麵的和尚一定好念經。

第四,遇到真的特別合適的人才,要舍得本錢,理想可以談,但是讓人家舍棄各種豐厚回報的機會來跟你打拚,總要出示一些誠意。要知道這樣的人才是稀缺品。

最後解釋一下 CTO 所需要的四個領域的能力

技術前瞻性,就好比 2010 年穀歌手機發布了,您還在那裏吭哧吭哧跟老板說咱們好好弄塞班。(好多技術牛人,大公司的技術總監都是這樣的!!!)。

對產業格局有判斷,舉例來說,移動互聯網起來了,能知道工具型,娛樂性,生活性的應用大概的爆發周期和爆發規模。 能對移動遊戲,電商的發展速度和市場頂點在哪裏,這樣才能給老板正確的技術投入建議和規劃目標建議,別市場噴發的時候不去考慮準備架構擴容,還在角落裏扣扣索索的算怎麽比同行省點運維成本。

管理心得,技術團隊的培養和帶動,別光顧著自己牛逼,要讓團隊牛逼。

情商,各種溝通,協調,不解釋。

就這樣,有點淩亂,湊活看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Etornado 回複 悄悄話 同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