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亞投行裏外的美國鐵哥們與中國小夥伴

(2015-04-02 20:02:03) 下一個
      331日是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的申請截止日。人們注意到,一些與中國關係不錯的國家,這次沒有“挺華”,而一些似乎與中國比較疏遠的國家,特別是英國和以色列這些美國的小夥伴們,則紛紛“入行”。這是為什麽?
       很多國際政治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在全球有三個“鐵哥們”——日本、英國和以色列。英國則是第一個支持亞投行的歐洲國家,以色列則成為創始國申請截止日期最後一個加入亞投行的國家。日本則暫時遊離在亞投行之外。這種有趣的情況讓美國一時間也顯得頗為尷尬。
       英國加入亞投行的初衷很簡單,因為英國與中國日益密切的政經關係,已經容不得英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浪費時間猶猶豫豫。還記得見了達賴喇嘛被中國晾在一邊的卡梅倫首相,終於抵達北京機場時候的陣勢麽——他不僅攜來了數百名英國官員和企業家的超級龐大代表團,而且公開大聲表達:英國要做中國在西方最強支持者!不少中國人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以為是在做夢,如今卡梅倫用行動證明了他的諾言比夢想更偉大。
      但利益還是最關鍵的——英國需要亞投行的資金,充實本國的鐵路、核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另外也需要與中國進行一定的利益交換。比如倫敦正在申請成為人民幣歐洲的離岸中心,這當然不能惹中國不高興,而要想讓中國更高興,那就在亞投行的問題上打頭陣吧
       當然英國正在大選,卡梅倫不能顯得沒有主見、過於唯美國馬首是瞻,也需要更強有力的政治和經濟政策來為自己助選。支持亞投行的確是個好主意。
       美國對此當然不舒服,雅各布·盧財長專門為此打電話給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希望英國推遲加入,當然沒有結果。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英國申請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不到半個月,雅各布·盧自己也出現在了北京,而且對亞投行的態度由“觀察”變為“歡迎”。
       幾乎與此同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以財政部長的身份簽署了申請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的文件。幾個月前被他炒掉的財政部長拉皮德,可能會為沒能成為書寫曆史的那個人而懊悔吧。
      特種兵出身的內塔尼亞胡性格很粗曠,是一個敢想敢幹的人。在簽署亞投行協議前幾周,他剛到訪美國,奧巴馬卻沒在他拜訪的名單裏。下了飛機內塔尼亞胡徑直開到美國猶太事務委員會,在這個遊說組織裏大聲表達以色列對美國伊朗接觸的不滿。此後在美國國會兩院演講,更是完全不理白宮的憤怒。外界由此分析,美以可能鬧掰了。亞投行一事似乎更加重了這種看法。
       美以關係沒表象這般簡單。以色列外交部給出內塔尼亞胡簽署申請的時間是331日。這正是美國財長雅各布·盧訪華結束的時候;也是他代表美國政府發布聲明,對亞投行由抵觸、懷疑,到“隨時準備歡迎”的態度轉變之際;同時這也是亞投行創始國申請截至的日子。以色列在這麽耐人尋味的一天“入行”,顯得四平八穩,誰都不得罪,很能體現出猶太人的精明,也確實能看出以色列在發展經濟的天平開始向中國傾斜。
      這個跡象或許很少人注意到,以色列已經與中國打得火熱了。中國最近有兩家國有企業成功申請到了以色列兩大港口的建設和運營權;同時連接地中海-紅海的以色列高鐵線路工程也很可能花落中國。這其實意味著“一帶一路”以色列段工程的先期成功。再說內塔尼亞胡親自兼任中以經濟合作委員會主席,更是說明了一切。對了,內氏剛贏得了大選,還會做上5年總理,“向東看”的政策隻會加強不會削弱。
      至於日本,成不了亞投行創始成員國也無所謂,他依然是亞洲開發銀行的老大,這個機構不比亞投行差多少,而且更具實操經驗,這應該是日本暫時沒有加入亞投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 
      有趣的是,美國的“鐵哥們”爭相加入亞投行,而中國的兩個重要小夥伴——伊朗和朝鮮——都沒有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
     
其實道理簡單又複雜。說簡單,是因為兩國可能並不符合入行的基本條件。比如有媒體透露朝鮮想加入亞投行,但中國需要朝鮮提供其金融機構的全部透明信息,朝方不能提供於是沒成為創始成員。說複雜,是因為兩國的“國際形象”並不太好。雙方都因為核計劃被聯合國製裁,而且涉及金融製裁。聯合國對這兩個國家金融製裁的嚴格程度甚至已經針對到某家銀行和某些個人。伊朗和朝鮮當然對此表示拒絕和反對。盡管聯合國並沒有否認讓其參與國際金融合作,但是在這種幾乎被全球主流金融體係隔離的背景下,他們第一批加入亞投行可能多少會連累中國。
      不過事情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變化,也會隨著國際大環境的改善而出現轉機。比如伊朗和西方進行的核協議談判即將簽署,朝鮮與外界的接觸勢頭也在保持。這說明兩國加入亞投行隻是早晚的事。
      其實,亞投行設立的原始初衷可追溯到胡時代的2010年。當年兩大國際金融機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皆上調了中國在組織內的投票權,中國成為兩家組織中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老三”。而這並未完全滿足中國的需求,也沒有完全反映中國在世界的經濟話語權。於是成立自己國際金融機構的主張,隨著經濟日益壯大,終於在201410月浮出了水麵,這就是亞投行。
      可見亞投行的本質之一就是中國要“分享”原本屬於美國和日本的經濟話語權。做慣了全球老大老二交椅的這兩個國家有抵觸情緒,也可以理解。
     
不過,雅各布·盧訪華後,對亞投行已然表達了歡迎的態度,就意味著美國給日本“入行”開了綠燈。預計幾個月的觀察期後,日本就會提出申請,美國最終自然也不會置身事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