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維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養寵物、養孩子和談戀愛

(2015-07-30 11:50:48) 下一個

同事裏有兩個養狗的人,一個是索菲,一個是凱麗。凱麗是公司為數不多的土生土長的美國白人,從小是和狗一起長大的;有了自己的家後也養條狗,與孩子們打打鬧鬧,跟在一家人屁股後麵樂顛顛地跑來跑去,是順理成章的事。凱麗很愛她的狗,一說起她的狗來眼睛裏就星光閃閃,口氣裏濃濃的都是愛。凱麗告訴我們,如果她在家上班,一到下午五點,狗就會溜進辦公室,蹲在她身邊,眼巴巴地望著她,等她帶它出去玩;每天晚上睡覺前,凱麗和丈夫都會讓兒子們擠在自己的大床上,讀書給他們聽。這時候狗就會跑過來,跳上床,四腳朝天地在床腳躺下,舒舒服服地聽一家人讀書說笑。很顯然,這條狗是凱麗家不可或缺的一員。凱麗家如果照張全家福,一定會把這條狗也捎上。

索菲和狗的淵源要淺一些,因為她是新移民,家裏並沒有養狗的傳統,原本也沒有養狗的打算。不久前,索菲的朋友外出度假,讓索菲替她照看自己的小狗。小狗很可愛,尤其是索菲喂它吃東西時它那種快樂滿足的樣子,讓索菲像少女遇見了夢中的白馬王子一樣神魂顛倒。索菲當即決定,自己也要養條一模一樣的狗,並很快付諸了行動。

自從索菲養狗後,狗就成了凱麗和索菲最喜歡的話題。狗在家裏又有什麽淘氣行為啦,周末帶著狗去了哪家公園啦,她們都說得眉飛色舞,興致勃勃。我因為經常跟她們泡在一起,也聽了滿滿一耳朵。那天吃午飯的時候,凱麗和索菲談起了狗對主人是否忠誠的問題。凱麗認為,狗對主人是忠心耿耿的。她每天早上出門上班,狗都很不開心,跟在後麵汪汪地叫,站在門口戀戀不舍;如果主人出去旅遊,把狗交給朋友照看,狗也會思念主人,黯然神傷,悶悶不樂。索菲卻認為,狗之所以在主人出門時傷心,不是因為思念主人,而是因為不喜歡獨自在家。當索菲的朋友不久前把狗交給索菲照看時,小狗每天都很開心。隻要喂它吃的,陪它玩,它就搖尾乞憐,樂不思蜀,根本沒有因為主人不在而失望。

我對寵物當然沒什麽發言權,但作為不偏不倚的旁觀者,我必須承認,索菲的結論聽起來更有道理。凱麗當然願意相信她的狗對她的家人情有獨鍾,但她的觀察隻能證明她的狗喜歡跟凱麗一家人在一起,卻不能證明這條狗僅僅喜歡跟凱麗一家人在一起。到底這條狗是對凱麗一家人忠誠不二,還是僅僅喜歡有人作伴,從凱麗的觀察並不能做出結論。而在索菲的例子中,主人剛出門,狗就跟其他人打得火熱,這就已經推翻了狗忠於主人的猜測。當然這裏的前提是,我們能夠從狗的表情動作窺見它的內心。如果索菲朋友的小狗其實思念主人,但它把思念默默地藏在心裏,不給外人知道,那麽索菲的結論當然也不能成立。

但真相到底是什麽呢?狗忠於它的主人嗎?狗對主人真的有“愛”的情感嗎?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興趣。人們常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關於狗的忠誠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傳說,其中很有名的一個是忠犬八公的故事。忠犬八公是東京大學的上野教授飼養的一條狗。它每天早上都在家門口目送教授出門上班,傍晚又到火車站迎接教授下班,跟教授好得像一個人一樣。後來上野教授因病猝然去世,但八公並不知曉。它依然每天到火車站等主人回家,一等就等了十年,直到自己也死去。八公對教授的深情感動了很多人。日本人為它塑了一座雕像,為它舉行了盛大的葬禮,還把它的故事拍成了電影。前些年好萊塢也根據這個故事拍了一部電影,Hachiko: A Dog's Story,由Richard Gere主演,拍得很動人,很好看。

忠犬八公當然是極端的例子,大部分寵物狗和主人的關係都不會這麽悲壯。但即使在一般家庭裏,狗和主人之間的關係也可以用溫馨、親密這些字眼來描述。不過,有些認真的人心裏還是有疑問,那就是狗對我們的親近和依戀,到底是因為它們喜歡我們,還是因為我們為它們提供了舒適的生活。如果它們主要是貪戀衣食無憂的生活,那麽它們就是寄生蟲而不是好朋友,是勢利眼而不是鐵哥們,是狡猾的騙子而不是忠實的夥伴。如果是這樣的話,把狗視為親密的家人和愛的使者,就不是敏銳的洞察力,而是感情空虛的人的一廂情願。

正是為了解答這些疑問,有些科學家對狗的感情生活進行了研究。比如Emory University的動物認知行為學家就用MRI觀察了狗的頭腦對一係列外界刺激產生的反應。高等動物的頭腦中的某些區域是跟快樂、獎勵等正麵情緒相關的reward center。當我們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這些正麵情感時,這些區域就會變得很活躍。當科學家們訓練狗安靜地坐在MRI機器中,觀察狗的腦子對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以及狗的氣味會產生什麽反應時,他們發現,狗的主人的氣味可以讓狗的reward center變得活躍起來。與其他氣味包括其他狗的氣味相比,人類的氣味更能刺激狗的腦子裏的正麵情緒反應。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的Paul Zak使用的又是不同的方法。Zak在自己的狗生命垂危而傷心欲絕時產生了研究狗和人之間親密關係的想法。他的研究是通過測量oxytocin進行的。Oxytocin被稱為“愛的荷爾蒙”,是人們關心和愛護他人時腦子裏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Zak測量了人和狗接觸時釋放的oxytocin的水平,以及狗和羊一起玩耍時釋放的oxytocin的水平。他發現人和狗接觸時,oxytocin水平有時會升高,有時則不然;而狗和羊一起玩耍時,它們的oxytocin的釋放量增加了48%,這表明狗已經對羊產生了一定的依戀關係,把羊當成了朋友。從這一實驗結果來看,狗完全擁有愛的能力。

作為寵物狗的主人,這些研究成果當然都是好消息,因為它們都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了狗可以愛:愛其他動物,愛人類,愛它的主人。從此狗對人的愛不再是頭腦不精確、感情不成熟的人的空中樓閣的幻想,而是被蓋上了科學的大印。但對愛鑽牛角尖的人來說,這些研究還是沒有完全到位,還有很多重要的問題沒有得到回答。比如說,我們的狗是在看見我們空手回家時oxytocin分泌得比較多,還是在一個陌生人給它喂食時oxytocin分泌得比較多?雖然我們身體的氣味刺激了狗的頭腦中的reward center,但我們的朋友的氣味,是不是也刺激了差不多的反應?隻有把這些問題都搞個水落石出,我們才能確信,我們的狗到底是更愛我們,還是更愛別人;是更愛人類,還是更愛送到嘴邊的食物。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真這麽鑽牛角尖的話,就可能把養寵物和生活中另外兩種行為混為一談了:養孩子和談戀愛。很多人都認為養寵物和養孩子幾乎是可以互相替代的行為。有的夫婦不要孩子,卻有十幾隻貓;很多人一變成空巢族,馬上牽回來一條狗。但實際上養寵物跟養小孩完全是兩碼事。養小孩是為了愛他們,是為了讓自己高興,但更是為了把他們培養成獨立的人。孩子小時候會依賴大人,但最終我們還是希望他們擺脫對我們的依賴,形成自己的獨立意識,跟我們平起平坐。既然他們是獨立的,他們就會有和我們不一樣的想法,其中有些想法我們可能不能接受。但對他們的愛要求我們包容這一切。

養寵物遠沒有這麽複雜。父母和孩子之間是平等的關係,主人和寵物之間則是從屬關係。既然是從屬關係,我們就可以期待寵物服從我們,依靠我們,聽從我們的安排,以取悅我們為己任。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愛寵物比愛孩子還要容易一些。這正是養寵物的妙處:投入相對較少,風險也小,回報卻很穩妥。怪不得有些美國人養寵物比養孩子還要起勁。

另一方麵,糾纏於“我的狗是否愛我”這樣的問題,常常懷疑對方是不是對自己愛得最深,分離時是否思念自己,又像極了談戀愛時嫉妒的戀人。但養寵物跟談戀愛當然不一樣,其中的原因也不用贅述。事實上,當兩性關係中的一方變得有點像另一方的寵物時,這種關係就已經偏離了正常和健康的軌道。

正因為主人和寵物之間是相對簡單的關係,養寵物就可以有更輕鬆的心態。看到主人回家它高興地搖著尾巴來迎接,給它好吃的它笑逐顏開,帶它去公園它欣喜若狂:這就夠了。馬虎一點的話,這也可以等同於它對主人的愛。至於它腦子裏哪個區域活躍,有多活躍,化學物質分泌了多少,跟鄰家的狗相比有什麽不同,跟見到鄰居時有什麽不同,其實都沒關係。因為這個原因,我讚成凱麗的觀點:狗看到我高興,當然是因為它喜歡我,或者說它愛我。每一個養狗的人都應該明白和相信這一點。其他任何想法,都是和自己過不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花老虎 回複 悄悄話 有意思 :-) 有點補充,狗和狗就像人和人似的,有很大差別,不能一概而論。而且有的品種鍾情一些,有的泛愛一些,有的冷漠一些,有的熱情一些。我的觀察和經驗。
維立 回複 悄悄話 我對美國的寵物文化冷眼旁觀,也有一些不以為然的地方。你說的這種中國奴才文化,與美國的寵物文化有一點相通之處,卻很不一樣。

回複 '紅兵' 的評論 :
紅兵 回複 悄悄話 吃狗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狗在中華民族的觀念中是奴才,畜生一類。是屬於被奴役的對象。

狡兔死,走狗烹,是帝王文化。

如何體現奴才的最大價值,保護自己的利益不被奴才侵犯,是儒家曆代聖賢研究的心血結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