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慧律法師:正法眼藏06

(2016-08-28 22:15:15) 下一個

正法眼藏06

慧律法師主講

司儀楊文強Michael:恭迎師父進場。

眾:阿彌陀佛!

司儀:大家向師父三問訊,一問訊。大眾向上人問訊。上人麵向大眾把法寶舉至額頭行問訊禮。

司儀:阿彌陀佛。

眾:阿彌陀佛!

諸位!請坐。

那麽,我們今天時間稍微調整一下啊,為什麽在這個時間上課呢?因為我們晚上要早十五分鍾下課,那麽這個時間就變成這樣調了,所以我們今天下午上課,上到五點十五分,給大家用餐,五點十五分休息到七點十五分,就開始演講,那麽七點十五到九點十五分,剛好結束,那麽我們尼泊爾的事,我們會總回向,會總回向!總消災,總回向!

諸位!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好,各位尊敬的大法師、慈悲的護法居士大德,我們今天進入第二天的演講。

諸位啊,要牢牢地記住!兩軍交戰,兵不在多,在精!兩軍交戰,將不在勇,在「謀」!「真如」與「無明」在內心交戰,法不在多,在「悟」!聽了那麽多法,如果不悟,不能啟動般若智慧這個心燈燃燒起來。

解釋一下。

兩軍交戰,兵不在多,在勇?不!在精!「精」,就是特別訓練過的軍隊。這個袁紹百萬大軍啊,被曹操八萬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一百萬啊,算是大軍啊,袁紹的軍隊。所以兩軍交戰,兵不在多,在精!精兵主義啊!兩軍交戰,將不在勇,就是說:隻憑著勇敢,那個沒有用的,打不過勝仗的。將不在勇,在謀!謀略的「謀」,要懂得如何來謀略!那麽「真如」跟「無明」在我們內心裏麵交戰著,無明多了,業力就強,就輪回生死,真如強了,生死就停止,妄念停止,痛苦止息,就會停止。法不在多,在「悟」!你法聽了那麽多可是你就是不能悟,不能從清淨自性裏麵,顯露出那種摩訶般若,那麽,這種力道啊,不夠大!

那麽今天,是三天課程裏麵,對初學佛法來講,很難!因為今天要講:如來的境界,最高的!既然要傳佛的心印,連佛的境界都不知道,那你如何來傳……把如來的心印傳下來,傳承下來?所以我們今天對初學佛法來講,這個課程有點難。但是呢?沒問題!

如果,像在座諸位尊敬、尊貴的法師,你們有相當的深厚的佛學底子,那麽,這個就很簡單了,也不是那麽難。那麽,我們既然講「正法眼藏」,正法眼藏,就是傳佛的心印,那佛的心是什麽?佛的境界,又是什麽?這是今天下午最重要的主題。

法,不必多!這三天裏麵,我們也不敢說,求大家你每一句都能聽得懂,但是,有舉哪一個例子,或者是哪一個典故,或者哪一句,契入你現在的境界所需要的,那麽你就值回票價!

那麽昨天大家都那麽地精進,那麽地用功,像今天早上五點多,居士就來了。這個精神讓人敬佩。不過呀!這裏交代一下,因為這個國際展貿中心,它是屬於公共的場所,所以我們來的時候,佛弟子,讓得!不要堵在外麵一個出入口那個地方,一定要給國際展貿中心一個好的印象,這是師父在這裏懇請大家能夠合作!師父理解你們求法心切!那麽早,五點多就來,讓人非常地感動!但是大家一定要配合一下,因為這裏啊,是公共場所,那麽國際展貿中心有自己的規矩、原則,所以啊,如果你早來,可以不要堵在門口,或者休息啊,稍微注意一下就行!

以下,我們講「如來的境界」。

[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先講這個偈誦。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佛的境界是什麽?「當淨其意如虛空,」在《華嚴經》常常用這個「虛空」,來比喻如來的境界。虛空,不增也不減;虛空,沒有任何的相;虛空,能包容一切;虛空,任何二六時中,都讓一切星球運作無礙。所以,如來的境界「等如虛空」,不增不減,無所不包容,無所不含攝,萬法都不離虛空。簡單講,六根、六塵、六識,全部不能離開我們的佛的境界、佛性。說:「若人欲識佛境界,」識,就是認識的「識」,如果有人想要理解、想要認識佛的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你回歸當下,除去所有的執著、所有的分別、所有的顛倒,而且要真的放得開,那一種原本的心,等如虛空、無量無邊、無所障礙,那一顆心,就是佛的心。所以,當淨其意,應當「淨」,清淨他的意念,就是心啊!他的心要像如虛空,意思就是,這樣子就是佛的境界。

「遠離妄想及諸取,」遠離,就是真的看得開、看得破、放得下、遠離妄想。我們之所以有妄想,隻有一句,著境以為實!我們認為,這個世間是真的,妄想就絕對斷不了的。這個世間的真相是什麽?萬法都是假相。既然假相,就沒有真實的東西。所以,學佛第一個步驟,要懂得放下!離相,舍之又舍,以至於盡,舍掉所有的執著跟分別,舍之又舍,以至於盡,最後,完全盡除所有的執著、所有的分別,叫做「遠離妄想及諸取」。取,就是這個東西我拿來,叫做「取」。去取一盆水來,這個「取」。

「令心所向皆無礙。」為什麽「令心所向皆無礙」?這一句話的意思是反過來講的,意思就是,眾生的心,是時時刻刻都有礙,沒有一時一刻不執著,沒有一時一刻不被相捆住,停滯在某一種意識形態的觀念裏麵。

因此,凡夫也好……為什麽我們說:書讀得很多,這不代表解脫?比如說,美國,拿到美國的一個博士,他的生活不如意。這個美國博士,這個男孩子有三個孩子,後來,怎麽樣?拿槍,這個美國的槍支啊,可以擁有槍支來防範,但是要登記,結果他拿起槍來呀,把他的老婆殺死,三個孩子統統開槍打死。然後,這個博士自己開槍,總共死了五個。那博士書讀得夠了,要拿到美國的博士,也沒那麽簡單,可是他用的,隻是文字,他所擁有的,是頭銜,是解決現實的問題。博士,地位高一點,掙錢比較容易一點,但是並沒有辦法解決生命的最大的迷茫,所以,也一樣是凡夫。

佛法可不一樣,佛法,不管你是讀小學的、初中的、高中的、大學、研究所、博士的,隻要你能契入如來藏心,佛陀的那一顆心,各個解脫!唐朝的六祖、近代的廣欽老和尚,都不認識字喔!可是,有哪一個比他活得更自在?

為天人師,如佛!博士,也是望塵莫及啊!所以高學曆能說,語言文字這個工具,他比較行,但,不代表解脫,所以大家不用氣餒。無論你念過多少書,或者是學曆很高,我們也歡喜讚歎!說:哎呀,師父,抱歉,我書讀得不多,那佛性跟文字沒有關係,諸佛妙理,無關於文字。我去台灣大學上課,就跟台大這麽說:台大算是世界一流的,跟北京大學是一樣的。我跟台大的同學也是這樣講,我說:我們今天講的這個「禪」,無關於文字,也無關於學曆,不是學曆高的就很行,這個跟學曆沒關係,這是每一個人的本心、每一個人的本性,肯下功夫的人就相應、就受用,就受用!就像今天大家這樣子,來坐在這裏,那一定很受用!不管根器。

所以今天大家看看哪一句覺得很棒的,就把它作為自己一輩子的圭臬、標準。這個「正法眼藏」就是傳佛的心印,那麽我們不了解佛的心,如何傳這個佛的心印呢?不了解佛的境界,又如何傳佛的心印呢?所以,我們依據經典。那麽,佛已經不在世了,那麽,但是佛所留下來的經典,就變成我們依據的大善知識,經典,就是法,依法不依人,雖然佛不在世,可是,我們現在依據經典,佛是我們最大的大善知識,那麽他講的法,就值得讓我們做依據。所以我們今天來講這個「佛的境界」,我們對照《說無垢稱經》的裏麵的「觀如來品」,來認識一下,佛的境界是什麽?我知道你們手中沒有資料,我就先把它念一下,這一段,也沒很長,但是也不是很短,我知道你們手中沒有資料,但是我先念一遍,最後,我們會用白話文,一定把它講得非常的清楚。

先念經文:

[說無垢稱經卷第六]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如來品第十二(節錄)]

[爾時,世尊問無垢稱言:「善男子!汝先欲觀如來身故而來至此,汝當雲何觀如來乎?」]

[無垢稱言:「我觀如來都無所見,如是而觀。何以故?我觀如來非前際來、非往後際、現在不住,所以者何?我觀如來色真如性,其性非色。受真如性,其性非受。想真如性,其性非想。行真如性,其性非行。識真如性,其性非識。不住世界,同虛空界;非六處起,超六根路;不雜三界,遠離三垢;順三解脫,隨至三明。非明而明、非至而至,至一切法無障礙際。實際非際,真如非如,於真如境,常無所住;於真如智,恒不明應。真如境智,其性俱離,非因所生、非緣所起,非有相、非無相,非自相、非他相,非一相、非異相,非即所相、非離所相,非同所相、非異所相,非即能相、非離能相,非同能相、非異能相,非此岸、非彼岸、非中流,非在此、非在彼、非中間,非內、非外、非俱、不俱,非已去、非當去、非今去,非已來、非當來、非今來,非智、非境,非能識、非所識,非隱、非顯,非暗、非明,無住、無去、無名、無相,無強、無弱,不住方分、不離方分,非雜染、非清淨,非有為、非無為,非永寂滅、非不寂滅,無少事可示、無少義可說,無施、無慳,無戒、無犯,無忍、無恚,無勤、無怠,無定、無亂,無慧、無愚,無諦、無妄,無出、無入,無去、無來,一切語言施為斷滅。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非不應供,非能執、非所執,非能取、非所取,非相、非不相,非為、非不為,無數、離諸數,無礙、離諸礙,無增、無減。平等平等,同真實際,等法界性。非能稱、非所稱、超諸稱性,非能量、非所量、超諸量性,無向、無背、超諸向背,無勇、無怯、超諸勇怯,非大、非小、非廣、非狹,無見、無聞、無覺、無知。離諸係縛,蕭然解脫,證會一切智智平等,獲得一切有情無二,逮於諸法無差別性,周遍一切,無罪、無愆,無濁、無穢,無所礙著,離諸分別,無作、無生,無虛、無實,無起、無盡,無曾、無當,無怖、無染、無憂、無喜,無厭、無欣,一切分別所不能緣、一切名言所不能說。世尊!如來身相如是,應如是觀,不應異觀。如是觀者名為正觀,若異觀是名為邪觀。」]

今天這個就是這一段經文,這個初學佛法聽到這一段啊,差不多下一堂課就會請假了,不知道在念些什麽東東?佛法怎麽會這麽地難!這麽地難!又是「非」,又是「即」,又是「是」,又是「非是」,摸不著門兒啊!摸不著門兒!這個就是大學教授來,也摸不著門兒啊!好,我們一句一句來跟大家解釋:這如來,他的境界是如何?

無垢稱,就是示現的大菩薩。爾時,世尊問無垢稱言,說:善男子!你……我們現在全部用白話文,直接就解釋。你,先一開始修行,想要了解如來的境界,叫做:觀如來身故而來至此。如來身,當然是無相,身,就是境界的意思。善男子!你本來想要觀如來的境界,所以來到這個地方。佛就問無垢稱這尊示現的大菩薩,說:你應當雲何?你應當如何來觀如來的境界呢?

現在我們接下來,一直用白話文解釋,就不在語言文字上打轉。

這個無垢稱菩薩就這麽說了:我觀如來的境界,都無所有、無所見。無所見,就是不會「頭上安頭」,也就是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都無所見,就是說六祖講的這「本來無一物」,不見一物、不見一相、不見一法,不立知、不立見,不著一法、不著一相、不著一物,無所見,就是如來的境界。我觀如來都無所見,因為沒有能所嘛!如是而觀。我了解諸法本自寂滅,本來就是如來,本來就是涅槃,所以,如來其實是不可得,所以統統叫做「無所見」,如是而觀。為什麽咧?現在開始解釋:

如來的境界,我觀如來的境界,非前際來,並不是以前跑到今天來的,非往後際,也不是存在於未來,如來的境界不存在於過去,也不存在於未來,也不存在現在,現在不住。你說「現在」,是人類時節因緣裏麵,因為有過去、有未來,推論才有現在,所以,你說「現在」,如來,絕對沒有「現在」,說是「現在」,是時節因緣裏麵、邏輯學裏麵推論,因為有過去、因為有未來,所以推論現在感受得到的,統統叫做「現在」。而現在刹那不住,豈有現在?諸法空無自性,本自寂滅,所以也無所謂「現在」。我觀如來的境界,非過去,不存在過去,也不存在於未來,也不存在於現在。那有的人,禪宗打禪七的人,常常喜歡講:回歸當下!那我問你:什麽叫做「當下」?你試說看?

有一個去打了禪七,有點兒心得,來到文殊講堂,他很得意自己,說:有所體悟。我說:那你說說看,萬法回歸當下。我再問他:回歸當下,那個回歸當下,那個「當下」怎麽解啊?他說:啊!就是當下啊!他講不出所以然,講不出所以然。「當下」是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也不著於現在,名為叫做「當下」,「當下」就是現前一念,他的觀念就是這樣子。我跟他講:佛無念啊!所以我們怎麽樣去形容每一個人本具足的佛性、如來的境界,怎麽形容都沒有辦法!當下,實無當下,當下,推論這一點就會構成有時節因緣,有時節的因緣,所以,參禪的人,大家都會講:回歸當下!誰不會講?那說:師父,那「當下」什麽意思?我說,我跟他講:就是智慧的現在啊!那師父,你又講現在。我說「現在」是沒有現在啊!智慧的現在,要不然怎麽形容啊?我說「即」,也沒有「即」,我說「離」,也沒有東西可以「離」啊!是你心中自生分別啊!我說:智慧的當下,智慧的現在,也唯有這樣形容,所以我觀如來不存在於過去,也不存在於未來、也不存在於現在,因為現在刹那不住。

說:所以者何?為什麽呢?我觀如來色真如性,我現在觀察如來,這個色,就是五蘊當下皆空,接下來,就是講五蘊:色、受、想、行、識,一一來剖析。

我觀如來「色受想行識」這個「色」的真如性,因為它空無自性,所以,「色」當下就是空、就是寂滅,但是真如性又不是色。真如性,如果是色,色法,是生滅,那麽我們老的時候,老的時候,臉上會有皺紋,那麽我們清淨自性,是不是會起皺紋呢?色身會老,哪有本性會老的呀?所以,我觀如來色真如性,色,當下就絕對空無自性,存在著如來藏性,空無自性,但是,其性非色,可是那個「性」不是色法,色的當下空無自性,就是真如性,可是,其真如性又不是色法,如果真如性是色法的話,那人死掉了,那這個「性」就跟著死去了,沒有這個道理啊!

「受」真如性,其性非受。受,就是感受的「受」,苦受、樂受、憂受、喜受、色,舍,就是無記,就是不苦、不樂、不憂、不喜。我們的感受大致上來分辨,苦受、樂受、憂受、喜受、舍受,這個舍受,就是不苦、不樂、不憂、不喜。那麽,這個「受真如性,其性非受」,受真如性,好,當我們苦來的時候,苦、空無自性,苦的當下,如來藏性時時顯露。但是,因為我們定力不夠,被這個「覺」叫做惡覺知所牽製了,我們生病了,苦,苦到一直煩惱,沒有正受。一切法不受,名為「正受」,可是我們一苦起來,一煩惱起來,憂,苦受,還有憂受,那佛性提不起勁啊!所以這個「受」其實也不離真如。如果我們了一切的苦,苦受,或者是樂受,都空無自性,不實在的,那麽,我們的真如清淨自性就顯露,所以,「受」其實就是真如,但是要「正受」,真如有正受,那麽一般眾生都是邪受,不正受,不是掉進去苦,就掉進去樂,掉進去憂,要不然就是掉進去喜悅,因此沒有辦法顯露如來藏性,苦愛、樂受、憂受、喜受,不苦、不樂,都能放得下。那麽,受真如性,其性非受,意思就是:當你有所覺受,記得放下那個無所受的正受,當下就是妙真如性。所以,當你在覺受的時候,雖然有點迷失,當下就是真如,但是真如性,其性又不是生滅的覺受,不離生滅的覺受,但是又不是生滅的覺受。

想真如性,其性非想。想,就是妄想,諸位,這個可就很難了,到這個修行人當中,沒有幾個人不掉進「想陰」的境界。什麽叫做「想陰」?就是落入妄想,諸位哦!這個妄想,是能、所不斷,就算你能、所斷,內心的深處,那種深層的意識,也是沒有辦法,深層的意識,這個想,都是由能、所,能緣心,能緣的妄心,執著所緣的境界,而有妄想,而有這個妄想,但是這個妄想,隻要掉進去深層意識,就沒有辦法!

好,把筆放下來。就看這裏,最上麵這一層,叫做表層意識,眼、耳、鼻、舌、身、意,攀緣色、聲、香、味、角、觸、法,能緣的根,攀緣所緣的境,它就會掉下來這個種子,往下掉下來,這個種子啊!白天,開始起這個貪染、執著,但是這個種子很可怕,慢慢,它會沉澱下來,慢慢,它會沉澱,往下掉。我這樣比喻,你不太聽得了解,好,如果我撿一塊東西,投進這個河裏,這個河裏啊,慢慢地,慢慢地,有浮在上麵的,經過一段時間,慢慢地沉到中間,慢慢經過一段時間,沉到最沉的地方,最深層的地方,到最深層的地方,就變成強大的業力,妄想形成微細的牽製,變成沉澱的一種業力、習氣、汙垢,這個沒辦法除。簡單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在座諸位,我今天,這個想陰十境,看一下,我今天看這個境界,諸位哦,比如說,我很貪染,有人說:唉呀!我貪染財、色、名、食、睡,貪染,這個種子掉下來,今天貪、明天貪、後天貪。有一天,人家開示說:你的貪染是不對的,要修學佛道。喔!他回光返照,知錯也改!改了以後,諸位!能解決問題嗎?不能!晚上作夢的時候,掉進去最深層的地方,它就會浮上來,叫做夢中獨頭意識,完全沒辦法控製。

諸位!我現在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沒有輕視,我必須要說明清楚,我沒有輕視任何人的職業,沒有!有一個特種行業的,一般香港叫做雞,台灣叫做妓女啊,有一天也拜佛,有一點年歲了嘛!年輕的時候,化妝起來,吹彈可破,人人追求!沒經過幾年,人老珠黃,六十多了,她有一次啊,跟師父說:師父,我不怕你取笑,我以前是做這種特種行業的,幹過妓女的。我現在學佛,我念佛很精進,我也很用功,也很懺悔過去的不對,可是,我一躺下來,一睡覺,統統那種影像,晚上作夢,那種影像也是浮上來。諸位,這個就是「想」,到達沉澱的、深層的潛意識的時候,這個就主導你的業力行為了。所以,我們修行隻在膚淺的用功,沒有深層的照見這個五蘊皆空,單單這個「想陰」啊!就很難去破。想陰,它有膚淺的,還有深層的,有根深柢固的。有一個人啊,罵人,他罵人家:你這個畜生。我跟他講:你應該跟人家道歉!說:啊!是的,我真的講錯話了。趕快道歉啊!他就道歉,對不起!畜生!(眾笑)這跟人家道歉又造業,那種內心的深層的那種我慢,那沒辦法,很難改掉,這個叫做「想」。第三關啊,幾乎沒有人能夠突得破,叫做:想真如性,其性非想。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妄想跟顛倒,其實當體卻空,就是真如自性,所以不生不滅的真如自性,其實並不是妄想,而妄想,離開了妄想,你也找不到真如自性,你也找不到。離開水,你找不到波。離開波,你也找不到水,水波的「波」。所以,想真如性,其性非想,這個顛倒妄想,其實當體即空,就是「真如自性」。而真如自性是不生不滅,但是,妄想是生滅的。

接下來,行真如性,其性非行。行,就是身、口、意的造作,名為「行」,我們身、口、意的造作,統統叫做「行」,身行、口行、意行,統統叫做「行」,行,就是造作,就是身、口、意的造作。均屬於生滅,生生滅滅。這個生生滅滅的造作,其實當下,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如性。而真如性,不是生生滅滅的造作,叫做:其性非行。

接下來,識真如性,其性非識。識,就是分別了境,我們這個分別心,其實當體即空,是一種般若智慧,所以,性、識是不二的,本性,不生不滅的本性,因為妄動,而浮現變成能、所,見分跟相分,而有這個識心分別。那麽這個識心分別,其實就是不分別的真如自性,這個真如自性,也不是生滅的意識心,但是,這個生滅的意識心,當下空相、空性,就是真如性,而真如性,卻又不是生滅的東西。

好,這樣講,如果你聽不懂,我現在用一個比喻,你就一定聽得懂,你一定聽得懂。諸位,這個是什麽?撫尺,對不對?撫尺是什麽?是生滅,對不對?撫尺是生滅,諸位,這個撫尺是生滅,你看到虛空有生滅嗎?沒有!好,那注意聽啊!這個發出來的聲音,(上人把撫尺在桌上一拍:啪!)這什麽?喔!聲音,(上人把撫尺在桌上一拍:啪!)喔!這個還是聲音。(上人把撫尺在桌上一拍:啪!)喔!這個還是聲音,隨即現,立刻就滅。(上人把撫尺在桌上一拍:啪!)所以聲音是生滅,對不對?對!請問,虛空有生滅嗎?沒有!好,再接下來就是這樣子,這花,有一天會不會敗壞咧?會的,會敗壞的,這個花一定會敗壞的,花有生滅,我們現在處的這個虛空,會生滅嗎?沒有!沒有!好,你這個牆壁,會生滅,虛空,沒有生滅,意思就是:色、受、想、行、識,是生滅,可是它當下,就是不生不滅,當下就是不生不滅,就是如來藏性。因此啊,我們要了解這一段的意思。佛的境界,色、受、想、行、識,統統是妙真如性。就眾生來講,五蘊身,有色、受、想、行、識,就如來來講:所有的色、受、想、行、識,全部都是如來藏性,這一段,就是這個意思。

我再簡單念一遍。我觀如來色真如性,其性非色,我看如來的境界,色當下就是空,就是真如性,可是真如性又不是生滅的色法。五蘊裏麵的受蘊,色受想行識的受,當體即空,就是妙真如性,但是妙真如性,又不是生滅的受。想,當下就是沒有能所,就是妙真如性,其真如性又不是想。身口意的刹那,造作的行,當體即空,就是妙真如性,其行又不是生滅的行。分別心的識,當下就是不生不滅、不分別的智,就是真如的智。這個識,當下就是不生不滅的般若智慧的真如性,這個不生不滅的真如性,又不是生滅的分別心。

接下來,如來是什麽境界呢?如來,不住四界,就是:如來在地、水、火、風,完全不執著,不住。好,如果舉這個例子,你可能聽不懂,為什麽如來不執著這個地、水、火、風?地,就是一切有形相的;水,就是一切流動的;火,就是一切溫度;風,就存在在這個世間,我們的呼吸、海風、森林也有風、地球轉動就會有風。好,為什麽講:不住地水火風?有這麽偉大?諸位啊,這個了不得!美國有一個大富豪,他花了幾個億的美金哦!做什麽?哇!打造那個景觀,有地、森林有樹木、小橋、流水、還有遊泳池,諸位啊!所有的世間人都著於美好的風景——地水水風所構成的風景。而佛陀知道: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樣就已經足夠了。所以在這個世間,不住地、水、火、風的,還很難!比如說,我們練毛筆,練毛筆,寫一下啊,我不是說練毛筆不對,而練毛筆,練得很好,不生執著的,還很難!毛筆,墨水就是水啊,硯台就是地啊,對不對?人啊,寫字要呼吸啊,身上有溫度啊,一樣練這個毛筆。當一個人,執著於自己的毛筆的時候,或者是畫畫的時候,不能說他不對,而是說:這習氣既然已經染上了,也許,他是一個很在才幹的才子,但是,佛陀並不住著這個東西,所以這個地、水、火、風,就是萬物,萬物就是地水火風所構成的。簡單講:佛陀把自己的理性,升高到最高處。我這樣講,你比較聽得懂。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點。佛陀並沒有主張絕欲,沒有!在《八大人覺經》裏麵,佛陀告訴我們,基本的生活,少欲、知足,身心安樂啊!佛陀講的是:少欲,你總不能說,叫修行人不吃飯嘛!就像印度的外道,這外道,有時候三個月不吃飯的,隻喝水的。我有看過那個報導:有的幾年,都不吃一粒米的,他們認為:這個是在修行,隻有呼吸新鮮空氣、喝喝水,就有這個能量了。那一般這種修行人,佛陀告訴我們,這個稱為自餓外道,不要去學他這樣子。因此啊,不住地水火風,簡單講,就是如來的境界是什麽呢?不著於天地萬物、地、水、火、風緣起的萬法,他都不執著,等同虛空,同虛空界;地,當下就是空,水、火、風,當下就是空。所以,佛陀看任何的東西,等如虛空,空無自性故,決定不會住著任何的境界。

接下來,如來也絕對不執著於六根,非六處起,超六根路。如來的境界是什麽?絕對不會迷戀於色、聲、香、味、觸、法,叫做非六處起,絕對不會去迷惑顛倒,在色聲香味觸法裏麵,而且他六根是完全超越能、所的,所以佛陀的六根是完全清淨的,六根門頭放光動地,能做得了主,我們六根沒辦法做得了主的,沒辦法的。眾生就是這樣子的。眾生你說:哎呀!那個不好的境界,你不要去看,那當他執著那個境界,他沒辦法,那控製不了,控製不了的。所以一般要超得六根,除了了解諸法空無自性以外,世間人的,很難的!

比如說,台灣有年輕人,去哪裏咧?去網咖,網咖,這網咖我沒去過,也不曉得那裏麵在做什麽?都看新聞報導的。網咖可能裏麵有一杯咖啡吧!還有網路吧!這個年輕人玩網路,哇!很激動。後來啊,三天三夜,就趴在網路上麵,這老板啊:喂!關門兒啊,可以了!死在網路上麵,網咖裏麵,打到心肌梗塞,執著那種線上遊戲,線上遊戲,三天三夜,有點類似賭博啦。死了!你就知道:我們的六根要不緣這個六塵啊,很難的!很難的!

就像阿難,為什麽出家呢?他觀如來三十二相,阿難,也是著於色相,而出家的。觀如來,看到如來三十二相,無比的莊嚴,全身,佛陀的身是金色身,他也是著於色相,而出家的,你就知道,要不著於色相,很難的!諸位哦!所以諸位法師,我勸導你們,出來外麵,要給居士一個好的印象,不能說:啊!我不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蓬頭垢麵啊!長發、長的指甲,看起來又像外道,對不對?也不剃頭;衣服啦,如果你沒錢,以現在的經濟不太可能,故意把它弄破,那就不好!所以,我們出家人,身口意以外,也是要注意一下莊嚴的外表,莊嚴的外表。為什麽呢?給人家一個好的印象。相,有時候可以度眾生的,是不是?像我要來演講,喔!那就~七天前就開始洗澡了。那說:師父,你平常不洗嗎?當然洗啊!七天前就開始刮這個胡須啊!慢慢刮這個胡須,上台啦,哎呀,這個眾生啊,菩薩所到之處,令眾生生歡喜心,不要說:我突破我執,讓眾生看到,哎呀!這個蓬頭垢麵,接近慧律法師以後,有一股怪味兒。我沒有的,沒有的。

所以,我們要超越六根、超越六塵,但是,我們要注意一下,我們的行為舉止,還有莊嚴的儀表,這個也是度眾生的一部分。

接下來,佛的境界是什麽咧?佛的境界,叫做斷除三界的習氣,哎唷!這個了不得!三界的習氣,這個了不得!男人的習氣,就是女色囉!沒有幾個男人能突破這一關,女色啦!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不要試驗你的定力,就說:嗯!我呀,要試試看我的定力。肯定不行!隻有遵照佛陀的戒律,叫做欲來須避,如避火坑。欲望來了,男女這個事兒,誰也說不定,現在、今天行,有這個定力,但是明天就不太行了,對不對?萬一業障現前,很快就倒了。那這比丘尼也是一樣。這比丘尼長得特別的莊嚴,又是高學曆來出家。你看,哎呀!這個比丘尼長得夠莊嚴的,你不要以為,沒有頭發就很難看,有時候沒有頭發就更好看,看久了就很耐看!所以啊,這個廣化律師就教導我們,哎呀!我們這年輕人啊,欲望熾盛啊,一定要跟女眾保持一個距離,那麽這個在家居士,也一樣!跟三寶保持一個尊重,那麽女眾,這個比丘尼啊,還是要跟長得比較帥一點的,保持一個距離。不過你認為說:哎呀!我那個男眾徒弟很醜。那可不一定哦!今天看,很醜,明天看很醜,經過一年,他對我那麽好,又好像覺得很帥。人,有時候會錯覺的,這業障現前,就麻煩大了!

台灣也有比丘尼是這樣子的。有一次呢,這個比丘尼生了重病,她的家庭不關心,有一個男眾居士就關心她,煮一點東西,拿一點水果,今天看,明天看,看了~看了~看了……咦!沒有進入佛堂,兩個人到最後就進入大禮堂,結婚了!就結婚了!

所以我就告訴你,人的那種業力、習氣跟種子啊,哎呀!這個太難斷了,這個!如來斷除三界一切的習氣,所以,我為了這些比丘啊,這是佛教將來的棟梁啊!我老了,六十多了!總要做一個傳承、交代,諸位年輕的比丘啊,聽我一言,肯定受用!跟在家的女眾保持一個距離,這一輩子,你會走上一條平穩的大道。

在座諸位,隻要比丘聽師父一句話,一輩子就成功了一半。一、遠離女色;二、常常聽聞正法。就不要說,你有什麽大修行,所以,為了怕習氣控製不住,控製不住。因此,要學佛一樣,少欲、知足。比丘尼,也是一樣。

所以,有的人講說:師父啊,你都沒有剃度女眾。我說:是的!因為廣化律師是這麽交代的,所以我有發願:一輩子不剃度女眾。那有一個女眾來,也對我有一些微詞,她說:師父,你這樣是分別心唷!女眾就不是人嗎?我說:女眾是人啊!那你為什麽?這樣也是不平等啊!我說:嗯!那佛陀也不平等啊!是不是?我遵守佛陀的教誨、律師的教誨,我一直堅持到今天,希望,希望我能夠在後半輩子走一條安穩的路。我這一句話,沒有批評任何一個諸山長老,完全沒有!我現在站在我的立場,是這樣堅持的。因為我們的眾生習氣,實在是太重了。

所以,佛陀斷除了三界的習氣,欲界、色界、無色界,遠離三垢。

什麽是如來的境界?內心絕對不動一念貪心;如來是何等境界?絕不動一念嗔恨的心;如來是何等境界?如來擁有大般若智慧,絕不動任何一念愚癡的心

順三解脫,三解脫,如來證得真如,順著真如的方向。在座諸位,如果說:我手往這樣指,順著真如的方向,叫做「順三解脫」。

 

注1.「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明此義而說頌言:……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一》

注2.[㈠受:<一>梵語,又譯為痛、覺。可分為二:(一)心所之名,為五蘊之一。俱舍宗以受為一切心遍起的心所之一,乃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認為是五遍行之一。「受」係根(感官)、境(對象)、識(認識之主體)三者和合之觸(即接觸感覺)而生。換言之,受,即領納之意,亦即領納違、順、俱非等之觸,及外界之對象,以此而感受苦、樂等感覺之精神作用。故「受」為外界影響於生理、情緒、思想等,所產生之痛癢、苦樂、憂喜、好惡等感受,由此有利(順)、不利(違)、無利害關係(俱非)等境界,產生相應之苦、樂等主觀感受,而引起遠離違境、追求順境等一連串愛欲活動。 

對受之解釋,諸論有異,如:(1)據俱舍論卷一載,領納所隨之觸,稱為受。(2)據順正理論卷二載,領納所緣之境,稱為執取受;領納所隨之觸,稱為自性受。(3)據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二載,就領納所緣而論受之義,謂一切之心、心所皆稱為受,特別是指領納隨觸。(4)據五事毘婆沙論卷下等載,領納所緣之境,稱為受。(5)據成唯識論卷三、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末等載,受不能緣俱生之觸,故領納順、違等境界之相,為其本義;此說有駁斥前列四說之意。 

關於受之分類,有諸種說法。據雜阿含經卷十七記載,受有:一受、二受、三受、四受、五受、六受、十八受、三十六受、百八受、無量受等。(1)一受,受之自相雖有苦、樂、捨等三種,然苦受屬於苦苦,樂受屬於壞苦,捨受屬於行苦;一切皆苦,故稱一受。(2)二受,心受、身受合稱二受。眼識乃至身識等前五識之感受屬肉體之受,故稱身受。第六意識之感受屬精神之受,故稱心受。大毘婆沙論卷一一五列有諸家對心受、身受之解釋,如:1.無分別為身受,有分別為心受。2.緣自相之境為身受,緣自相、共相之境為心受。3.緣現在之境為身受,緣三世之境、無為之境為心受。4.緣實有之境為身受,緣實有與假有之境為心受。5.於境一往取為身受,於境數數取為心受。6.於境暫緣即了為身受,於境推尋乃了為心受。7.依色而緣色為身受,依非色而緣色、非色為心受。8.世友論師謂一切之受皆為心受,而無身受。(3)三受,依受之自相而有所分別。即領納愛、非愛及非上記二種之觸,而生起苦、樂、舍等三種感覺。1.樂受,對可愛境之感受。2.苦受,對不可愛境之感受。3.舍受,又作不苦不樂受、非苦樂受。乃對非可愛、非不可愛境之感受。(4)四受,依界繫不同而有所分別。1.欲界繫受,又稱有味著受,屬於自體愛相應之受。2.色界繫受。3.無色界繫受。4.不繫受。後三項,又稱無味著受,屬於不相應之受。(5)五受,又稱五受根。依身、心受之自相而有別。1.樂受,又稱樂根。指五識相應之身悅,及第三靜慮的意識相應之心悅。2.喜受,又稱喜根。指初二靜慮及欲界的意識相應之心悅。3.苦受,又稱苦根。指五識相應之身不悅。4.憂受,又稱憂根。指意識相應之心不悅。5.捨受,又稱捨根。指身、心之非悅、非不悅。(6)六受,又稱六身受、六受法。指經由六根,六識得以覺知六境,複由根、境、識等和合之六觸,產生眼觸所生之受乃至意觸所生之受。(7)十八受,又稱十八意近行受。計有六喜意近行、六憂意近行、六捨意近行等。謂喜、憂、捨等三受以意識為近緣,各活動於色、聲等六境,乃有十八受。(8)三十六受,又稱三十六師句。謂前項十八意近行各有染品、善品之別,如六喜意近行之中,有順染受之耽嗜依及順善受之出離依。(9)百八受,謂前項三十六受各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別。(10)無量受,由上述各家所說之此受、彼受等,可知受之相複有無量之別。〔雜阿含經卷十三、法蘊足論卷九、卷十、發智論卷十四、成實論卷六、卷八、俱舍論卷十、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大乘義章卷七、雜集論述記卷三、卷五〕 

(二)為十二緣起之第一支,稱為受支。為幼年少年時期對苦、樂等相之了知。說一切有部基於分位緣起說認為幼年少年時期雖覺知苦、樂等相,然尚未生起淫愛,此期之位即稱為受;此係以五蘊為體,而非以受為體。於唯識大乘之看法,則以無明及行為「能引支」,識乃至受之五支為「所引支」;又以無明及行為「能熏」,識等五支為「所熏」之種子。亦即識、名色、六處、觸等,由於無明、行而影響阿賴耶識之種子,稱為受。〔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經、長阿含卷十大緣方便經、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六、卷九十三、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本〕 

<二>為「取」之舊譯。乃煩惱之異名。(參閱「取」)——《佛光大辭典》]

注3.苦受: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受者,領納外境之義。境有順、違、俱非三境,故受有苦、樂、捨三受。逼迫身心,領納違情之境而起苦惱之感者,稱為苦受。其為三受之一者,係指於身心所領納的逼迫不悅之感受;其為五受之一者,僅指於身所領納的逼迫不悅之感受。〔成唯識論卷九、四念處卷一〕(參閱「三受」559、「五受」1103)p3945——《佛光大辭典》

注4.樂受:受,為領納對境而覺苦樂之精神作用。樂受,即領受順情之境,而覺身心適悅之精神作用。乃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在三受中,謂於身、心有適悅感受。在五受中,於身之適悅感受,稱樂受;於心則稱喜受。然俱舍論卷三謂,第三靜慮無身受,隻有心受,安靜而無分別,其適悅之受最重,故稱樂受,不稱喜受。〔增一阿含經卷十二、卷四十二、成唯識論卷五、成實論卷六、大乘義章卷七〕p6097——《佛光大辭典》

注5.正受:梵語,音譯作三摩?底、三摩拔提、三摩國。意譯等至、正定現前。遠離邪想而領受正所緣之境的狀態。亦即入定時,以定之力使身、心領受平等安和之相。又定心而離邪亂稱為「正」,無念無想而納法在心稱為「受」,猶如明鏡之無心現物。觀經玄義分(大三七?二四七下):「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或謂正受為三昧、三摩地或禪定之異名。 

蓋正受新譯「等至」,據大毘婆沙論卷一六二載,等持、三摩地、等至三者有異,以等持僅通於有心定,等至則廣通有心、無心定。俱舍論卷二十八,以四禪、四無色定為等至。大乘義章卷十三,以滅盡定、無想定之無心定為等至。又慧遠之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末及智顗之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下等,就觀無量壽經中所說「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之語有所論述,謂散善之三福業為思惟,定善之十六觀為正受。〔雜阿含經卷十七、舊華嚴經卷十一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菩薩地持經卷九、解脫道論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七、雜阿毘曇心論卷七〕(參閱「三昧」580、「三摩?底」673、「定」3171)p1989——《佛光大辭典》

◎受用:禪林用語。一般指享用;禪林中,指靈活運用機法。如達於自由自在之境地,能隨己意而任運自如,稱為受用如意。又學者受到師家之點化,頓然開悟,其後不再受任何繫縛,稱為受用不盡。據禪宗無門關第三則載,俱胝禪師於示寂前告知大眾,曾得自天龍禪師之一指禪,而終身受用不盡。〔景德傳燈錄卷十一婺州俱胝章、五燈會元卷四〕 p3100——《佛光大辭典》

注6.[㈠想:梵語,音譯為僧若。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五蘊之一。係動詞 j??(知)與接頭語 sa?(一切)連結而成,相當於現代語中「概念」一詞。俱舍宗以其為十大地法之一,唯識宗則視其為五遍行之一。指對境之像,於心中浮現之精神作用而言。即相當於表象之知覺,乃次於「受」(印象感覺)而起之心所作用。其所依之根為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而由眼觸所生之想,乃至由意觸所生之想,計有六想(亦作六想身,身表複數)。其次,依所緣境之大、小、無量之別,而有大想、小想、無量想等三想。又欲想(貪欲想)、瞋想(瞋恚想)、害想(殺害想)等三想,謂三不善想或三惡想,乃與貪、瞋(發怒)、害(加害於人)等三種煩惱相應而產生之「想」。出離想、不恚想、不害想等三想,稱三善想,乃三不善想之相反。 此外,想為觀想之意。大品般若經卷一,有無常想等十想之說;往生要集卷中亦謂,修念佛時,即是住於歸命想(一心歸佛)、引攝想(為佛所引導)、往生想(往生淨土)等三想之中。〔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四、俱舍論卷一、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入阿毘達磨論卷上〕p5451——《佛光大辭典》

◎想蘊:蘊為積聚之意。佛教謂一切有為法之積聚有五種類別,想蘊即其中之一。人有想像事物善惡邪正,或想像眼、耳、鼻、舌、身、觸之種種「情想」,積聚之,稱為想蘊。俱舍論卷一(大二九?四上):「想蘊,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四、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參閱「五蘊」1212)p5452——《佛光大辭典》

◎觀想:略作想。即集中心念於某一對象,以對治貪欲等妄念。或為進入正觀而修之一種方便觀。坐禪三昧經卷下(大一五?二八一中):「行菩薩道者,於三毒中若淫欲偏多,先自觀身,骨、肉、皮、膚、筋、脈、流、血、肝、肺、腸、胃、屎、尿、涕、唾,三十六物,九想不淨,專心內觀,不令外念,外念諸緣,攝之令還。」此謂修「九想觀」能斷淫欲。又觀無量壽經謂,修「日觀」等,能方便入極樂依正之真觀。密教於初發菩提心之行者,亦屢設種種方便之觀想,如觀想諸尊之形像、三摩耶形等,藉此觀想而去除妄念,信樂倍增,進而以有相入無相,泯除一切能所差別之見,體證萬法平等,而與本尊相應。〔安像三昧儀軌經、大日經疏卷十一、卷十四、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卷下持誦法則品〕p6969——《佛光大辭典》

注7.行:音譯刪迦羅、僧娑迦羅。原為造作之意,後轉為遷流變化之意。(一)造作之義。義同於「業」。十二緣起中第二支「行」即屬此類。指能招感現世果報之過去世三業(身業、口業、意業)。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動。(二)遷流變化,即「有為」之義。蓋有為乃由因緣所造,故係指無常之一切法。諸行無常中之「行」即屬此類。五蘊中之「行蘊」亦即此義。(參閱「十二因緣」337、「五蘊」1212、「行蘊」2567、「業」5494)

<二> (一)意謂動作、行為。(二)指為到達悟境所作之修行或行法。如行解相應、行說一致、教行證、教理行果之「行」,意即對於知解言說之實地踐行。日本淨土真宗謂稱名念佛為大行。

<三>指進行、步行。行住坐臥(四威儀)之行即是此義。(參閱「四威儀」1728)p2551——《佛光大辭典》

注8.造作《佛教哲學大詞典》中關於造作的解釋:讀音:製造物品、創造、作為、作用。造、作皆「製造」之意。謂製作佛像或佛塔的形狀。又於第十三卷有雲:「造作名業」(大正第四十一卷第二○○頁)。即指眾生的一切所作所為。禦書災難對治抄(第八五頁)製造物品、創造、作為、作用。造、作皆「製造」之意。謂製作佛像或佛塔的形狀。又於<俱舍論記>第十三卷有雲:「造作名業」(大正第41第二○○頁)。即指眾生的一切所作所為。禦書災難對治抄(第八五頁)——《佛教哲學大詞典》

注9.(正行:指不邪曲之行。即以佛之教化為基準之正當行為,與「邪行」相對;或對雜行、助行而言正行。又由直接原因而成之行稱為正行,由間接原因而成之行稱為助行。 

據八正道經載,不諦見、不諦念、不諦語、不諦治、不諦求、不諦行、不諦意、不諦定等,稱為道八邪行;反之,諦見、諦念,乃至諦意、諦定等,則稱為道八正行。據中阿含卷三十八鸚鵡經及大智度論卷四十八等載,與外道凡夫之邪行相對的八正道等即屬正行。 

諸家列有數種正行說。如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舉出三種正行即:於佛寶應修供養承事正行、於法寶所應修瑜伽方便正行、於僧寶所應修共受財法正行。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以六波羅蜜為正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正行。辯中邊論卷下就十波羅蜜行之「相」分別為六種正行,即:最勝、作意、隨法、離二邊、差別、無差別正行。中邊分別論卷下則就上述之作意正行分出十種正行,即:書寫、供養、施與他、若他讀誦一心聽聞、自讀、自如理取名句味及義、如道理及名句味顯說、正心聞誦、空處如理思量、已入意為不退失故修習。法華經玄讚卷八以法華經卷四法師品所謂之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供養等,稱為正行六種法師。 

淨土宗大德善導之觀經疏散善義中,謂修習五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之行業為五正行。即:(一)讀誦,讀誦淨土之聖典。(二)觀察,觀想阿彌陀佛之相好。(三)禮拜,禮拜阿彌陀佛。(四)稱名,稱念阿彌陀佛之名號。(五)讚歎供養,讚歎阿彌陀佛之功德。反之,若以阿彌陀佛以外諸佛菩薩為禮拜、觀想等之對象者,則稱雜行。五正行中「稱名」一項特別符合彌陀之本願,故稱正定業,其餘四項則稱助業、助行,二者因相對而作此稱。若在專修念佛(稱名)之外,兼修其他四行者,則稱助正兼行。又就往生淨土之「正因」,而言正行。此外,密教中,則於加行之後所修之行業稱正行。〔轉法輪經、般泥洹經卷下、大方等大集經卷三十、解深密經卷三、大智度論卷五十六、卷八十七、辯中邊論述記卷中、法苑珠林卷十七〕(參閱「正因正行」1985)p1986——《佛光大辭典》

注10.[㈠分別:(一)推量思惟之意。又譯作思惟、計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對境起作用時,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論卷二舉有三分別:(一)自性分別,以尋或伺之心所為體,直接認識對境之直覺作用。(二)計度分別,與意識相應,以慧心所為體之判斷推理作用。(三)隨念分別,與意識相應,以念心所為體,而能明記過去事之追想、記憶作用。六識之中,意識具足上述之三分別,故謂有分別;前五識僅有自性分別,而無其他二分別,故謂無分別。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二認為三分別乃意識之作用,故謂自性分別屬現在,隨念分別屬過去,計度分別則共通於過去與未來者。但在大乘佛教,尤其是攝大乘論認為凡夫所起之分別,係由迷妄所產生,與真如之理並不契合,僅依分別,無法如實悟證真如之理,故凡夫之分別,乃為虛妄分別(簡稱妄分別)。若欲得真如,則須舍離凡夫之分別智,而依無分別智始可。亦即菩薩於初地入見道時,緣一切法之真如,超越能知與所知之對立,始可獲得平等之無分別智。此無分別智分加行(準備階段)、根本、後得三階段,依次稱為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成唯識論卷七、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二、攝大乘論本卷中、顯揚聖教論卷十六、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

(二)區分、類別、分析之意。即欲分類、分析教法,而由種種立場來研究考察之意。——《佛學大詞典》]

注11.[㈠性:(一)與「相」、「修」相對。有不變之義。指本來具足之性質、事物之實體(即自性)、對相狀而言之自體、眾生之素質(種性)等。即受外界影響亦不改變之本質。

據菩薩地持經卷一種性品、大乘莊嚴經論卷一種性品、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卷三十二等載,不待其他因緣,無始以來法爾即有的本分之因種,稱為性。據大智度論卷三十一載,性有總、別之異:(一)總性,如無常、苦、空、無我、無生、無滅等。(二)別性,如火為熱性、水為濕性、心為識性等。即無常、無我等為一切法共通之理性,熱性、濕性等則為諸法各別之自性。

摩訶止觀卷五上,解釋‘十如’中之‘如是性’有三義:(一)不改變之義,(二)種類分別之義,(三)實性之義。乃佛性之異名。華嚴經疏卷四十九謂性有二義:(一)種性之義,(二)法性之義。唯識宗謂性有真妄、真俗之別,於所立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之中,以圓成實性為唯識之實性。此外,就種性而言,有五種性、佛性、如來性等;就法之本質而言,有法性、理性等。又真實之性,稱為實性,其中之功德,稱為性德;原來即具有者,稱為性具,其體即緣起,稱為性起。[入楞伽經卷二、解深密經卷二之一切法相品、大乘義章卷一、卷四、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本、卷九末]

(二)指男女之愛欲。此係妨礙修行之行為,出家僧眾須禁絕之;而在家信徒則可有正當之性行為。故出家行者有所謂‘淫戒’之製,在家信者有‘不邪淫戒’之規定。在家信者須以純潔、平等之愛,維係夫婦間互相幫助、彼此尊敬之協調生活。

釋尊主張男女平等,以為不僅女子有所汙染,即連男子,如起淫亂之心,亦必為妖魔所蠱惑。然後世一般之社會觀念,認為女子須轉變為男子始可成佛。大乘佛教主張生死即涅盤、煩惱即菩提、佛凡一如之‘相即說’,且由於在家信眾參與大乘教團,為攝化之善巧方便,乃認可有某種限度之男女愛欲行為,此係為對現實生活價值之部分肯定。其後,印度末期之密教、喇嘛教,乃至日本之立川流、玄旨皈命壇等,遂產生認許愛欲行為之教說。(參閱‘淫戒’4714、‘愛’5457、‘愛欲’5461、‘變成男子’6915)——《佛學大詞典》]

注12.[㈡識:音譯作毗闍那、毗若南。「分析、分割」與「知」之合成語,乃謂分析、分類對象而後認知之作用。雖至後世時,心、意、識三語匯分別使用,然於初期時皆混合使用。依唯識宗之解釋,吾人能識別、了別外境,乃因識對外境之作用所顯現,故於此狀態之識稱為表識、記識音譯作毗若底)。

於大、小乘佛教皆立有六識說。六識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為所依,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產生見、聞、嗅、味、觸、知之了別作用,此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種心識。喻如‘六窗一猿’,六識之體為一,而起作用之門戶則六,概係六識說最初之意義。六識中,第六之意識稱為第六識,後世更賦予六識、意識、分別事識、四住識、攀緣識、巡舊識、波浪識、人我識、煩惱障識、分段死識等十名,稱為六識十名。

除以上六識外,唯識宗另舉末那識與阿賴耶識(即阿梨耶識),成立八識說。其中從眼識至身識之五識(與六識說相同),總稱為前五識。至第六意識,稱為前六識。至第七末那識(即第七識,或單稱七識),稱為前七識(或單稱七識)。前七識以阿賴耶識為所依,而緣各境轉起,故稱為七轉識或轉識。而前六識能清晰識別對象,故稱為了別境識。第七末那識稱思量識,第八阿賴耶識稱異熟識。據護法之唯識說,八識中第六與第七識具有執著虛妄之對象為我或為法之遍計性,故稱‘六七能遍計’。而前五識與第八阿賴耶識因無我、法之執著,故稱此為‘五八無執’。複次,印度之無相唯識派認為八識之體性皆同,故主張八識體一之說。但有相唯識派及唯識宗則謂其體性各別,而主張八識體別說;且二識乃至八識同時並起,同時轉起(俱轉),稱為八識俱轉。然而,小乘有部宗等不主張二識並起,異於前說。

攝論宗(真諦所創)於八識外另立第九阿摩羅識(庵摩羅識),成立九識說。阿摩羅識別名無垢識、真如識、真識,即所謂淨識,依此而言,第八阿梨耶識被解作妄識或真妄和合識。地論宗、天台宗亦有人主張此說。

真言宗立十識,即於八識之外別立二種:(一)多一識心,為生滅門之所依,相當於了知差別現象界之後得智。(二)一一識心,為真如門之所依,相當於體悟平等一如真理之根本智。

據真諦譯之世親所著攝論釋卷五謂,因阿梨耶識變異所生之識,共有:身識、身者識、受者識、應受識、正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與善惡兩道生死識等十一種差別。於此,‘顯識論’舉出顯識與分別識二種,其中因阿梨耶識所顯現之顯識複分為:身識、塵識、用識、世識、器識、數識、四種言說識、自他異識與善惡生死識等九識;而分別識為虛妄分別之主體,又可分成有身者識與受者識二種,其看法大致與真諦所說相符。

又楞伽經卷一說三識,即:(一)真識,相當於阿摩羅識,或相當於阿梨耶識。(二)現識,相當於顯現萬法之阿賴耶識,或阿陀那識(即末那識)。(三)分別事識,即七轉識,或前六識。然真識之說僅見於楞伽經,而不見於梵本及其他譯本。按智吉祥賢之楞伽經注謂,現識為前五識,分別事識則為第六意識。

據大乘起信論所說,由於阿梨耶識中之根本無明在阿梨耶識上起動妄念,以至認識對象而生起執著心,其相狀可分為:(一)業識,起動業作之始相。(二)轉識,因業識作用,所生見照的主觀作用之相。(三)現識,轉識成為客觀之境所現之相。(四)智識,執著現識為實在之相。(五)相續識,對現識執著不斷之相。上記五種識總稱為五意,或五識;相當於三細六粗中之前五者。此外,依無明能起動阿梨耶識,而展開迷界之相狀,如風吹大海成浪,故喻稱為識浪。[雜阿含經卷三十六、大毗婆沙論卷九、卷二十三、俱舍論卷二、卷九、釋摩訶衍論卷二、大乘義章卷三、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末、俱舍論光記卷四、宗鏡錄卷五十、十住心論卷十](參閱‘末那識’1941、‘阿摩羅識’3671 、‘阿賴耶識’3676)——《佛學大詞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