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慧律法師:正法眼藏05

(2016-08-28 04:10:11) 下一個

正法眼藏05

慧律法師主講

有的人自作聰明,自己想象,佛的意思大概是這樣子,就開始講得頭頭是道了。有一個人講淨土法門,淨土法門,講到八功德池,清涼的八功德池,我問他:你知不知道佛為什麽要講八功德池啊?他說:不知道。是因為佛當時候的印度很熱,印度某些地方是熱帶,很熱,印度人喜歡清涼,由水生涼,所以,佛陀為引導眾生。喔!原來連這個都有它的含意。對!我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來,你說說看,極樂世界在哪裏啊?他就依樣畫葫蘆,就說:在太陽西下那個地方,叫做西邊。我說:那太陽再過去,那就~太陽就變成東邊了?嗯!說的也是喔!東南西北是人定的囉!那佛的意思是什麽?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這西方是表法的,一般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西方是指一切眾生能夠歇、清涼、休息的地方,西方是表法的,要了解這個佛的意思,西方再過去就變成東方了。因為這是定位的問題,東南西北是人定出來的。喔!他說:又學得了一個知見了。我說:那你想想看,為什麽青色青光、黃色黃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佛為什麽講四種光?你能解釋清楚嗎?嗯!應該是無量無邊。怎麽個無量無邊?說不出所以然。我說:青、黃、赤、白,顏色的基本盤,這四個顏色可以調配出無量的顏色,佛總不能講幾萬種顏色啊!講四種顏色,這是學過美術的人都知道青黃赤白是調顏色的基本,用50%青色,50%白色,就調出不一樣的顏色,用千分之一的白色,跟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赤色,調出來的顏色又不一樣,所以佛講那四種顏色,能調出無量無邊的顏色,就是告訴你,那四種顏色代表無量無邊的顏色,我們講淨土法門,對這個基本的東西,都不是很了解,沒有辦法把淨土講到到位,入於佛的正見。所以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因此,佛弟子要謹言、要慎行,尤其是弘法度眾生的人要切記,一定要小心,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能強以為出頭,你的災難很快就會到,把佛法用人情亂說法要,因果等著你,要小心。你世間的法可以隨便亂說,這個出世間法是眾生的法身慧命,這個可不是開玩笑的。

接下來,口業要清淨。俗話說得好,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所以師父為什麽要講這一句話?也就是說,告訴你一個出家眾、一個在家居士一定要口業清淨。你今天每講一句話,就是講好的、善的,你內心裏麵有正麵的能量,隨喜、讚歎、喜悅的心,你的內心有正麵的能量。記得古德講:虛空遍滿耳目,虛空遍滿這個耳目——這個虛空到處都有耳目,小心我們所說的話。所以哲學家說:緊閉你的嘴巴,蒼蠅永遠飛不進來。這一句話還挺有意思的,挺有意思的。口業清淨才能成佛啊!諸位,能令正法重現要多多地鼓勵、讚歎。你回去隻要做兩件事情,如來的正法在一年、二年、三年以內決定大爆炸。一、你回到祖國大陸,一、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一定要讚歎護法居士。你看看,讚歎能令佛法一直傳遞出去,那你謗佛、謗法、謗僧,斷了眾生法身慧命,誰負責?當然是你啊!這第一點。第二點利用你現在的能力,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用最高超的科技,下定決心,這個是做功德最大的機會。

文殊講堂成立十五年前,有個男眾居士要捐一百萬,來到文殊講堂,他要捐一百萬,說:我要助印錄音帶,後來他老婆有一點反對,她說:我們的生意還沒有很成功,那你這一百萬對我們來講,有一點數目,有一點壓力。這老公就說了:好,那慧律法師,這一百萬暫時不布施,我拿去做生意的本,成功以後,我一定繼續護持,這個願一直存在。我就跟他講:行!沒事兒,沒事兒。一切的布施必須從歡喜心才能得到功德,勉強,我也不怎麽喜歡,沒關係!咦!過了十五年,他真的來了,慧律法師,我這個助印錄音帶。我說:現在沒有錄音帶了,連CVD都沒有了,DVD都快被革除了,還哪來的錄音帶、錄像帶呢?我說:你可以做別的。他說:嗯!那我回家跟我老婆再研究研究。一百萬又收回去,回去以後也沒怎麽聯絡。我做一個法師的總也不能說:盼呀!盼呀!繼續盼著……那也很辛苦。這一百萬,那十五年前,那種大心拿不出來,十五年後也布施不出來。這就說:因緣、因緣。因此,要弘揚正法、推廣正法,及時行善,不能等待。有時候,我們一輩子要有一股傻勁兒,說幹就幹,這福報就來了,福報就來了。所以正法的弘傳是很重要的,大家都有這個責任。

那麽如果你看看有人在傷害我們佛教,唉呀!或者是書,或者是網站,或者是工具,因為有的人會支持,一定有人傷害。記得!隻要傷害正法的,這一句話打死不傳,也不能講,佛教會受到傷害的。

古德雲: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求學問跟修道是不一樣的,求學問是每天增加一些知識,後天學習來的,後天學習來的總是不堪,沒辦法斷煩惱,整個腦筋裏麵概念遊戲,裝了語言、裝了文字,裝了金錢、裝了數目。我們曾經講,數學裏麵講the number play,數字遊戲,概念遊戲,每天……學問就是這樣子,為學日益,益就是好處那個「益」,對某某東西有利益那個益。益,就為學,做學問是每天都在增加;可是求道剛好相反,為道日損,修學佛道每天損,就是要減少一些執著,每天要減少,世間的學問每天增加,這是世間人;可是為道者,每天的貪嗔癡、無明、煩惱要為道日損,損就是一日減少一點點,減少一點點,這是出世間法。

禪師這麽說:當為道日損,到最後自己的主人自己作主,了了見,無所見,無一物,也無人,也無佛。禪師這麽說:當我們為道日損,體悟了聖道以後,禪師就說:了了見,無所見,無一物,也無人,「無人」就是無眾生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無佛,也無佛——自性就是佛,哪來的心外有佛呢?也無佛。諸位,執著佛,著佛見;執著菩薩,著菩薩見;執著二乘人,著二乘人見;執著凡夫,著凡夫見;執著外道,著外道見;總是見,知見的見。所以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佛弟子應當依如來的正法,正知、正見,應當發願:所言如所悟,所悟如所行。所說的話就像自己體悟的一樣,所言如所悟,所說的話跟自己大悟見性所悟的是一模一樣的;所悟如所行,你所悟到你還必須要按照體悟聖道去做、去走。所以,我們應當發願:所言如所悟,所悟如所行。

接下來,有智慧的人把佛陀的正法注入他的人格,整個生命的內涵都是法的體現。簡單講,如果你是佛陀的弟子,又開悟見性,又充滿著般若智慧,你會把佛陀的正法注入你的人格,你的人格就代表你的真理,整個生命的內涵都是法的體現,就是真理的影子。法沒有任何的私心,也沒有自我,一個沒有欲望的人,心就不會有對立,就無所求,內心就會達到一片的自在,獨立和祥和,那種內心的世界是如此的安祥,如此的知足,如此的幸福跟美滿。我們不是要追求幸福嗎?佛教教你如何得到真實的幸福,所以修行的過程有破我執,有破法執,叫做離執禪定,修行總是需要一點時間。所以我今天跟大家碰麵,也不敢要求諸位法師或護法居士,你能在這個法得到多大的受益,或者說你一念之間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那這樣當然是恭喜你了,你的根器特別地利,師父讚歎你;但是有的眾生沒有辦法,他桶底還沒有脫落,沒有破根本無明,達到歸無所得的時候,念念消歸自性,歸無所得,還是沒辦法,那就慢慢地引導,回去慢慢地聽師父的法。

接下來,我引用《華嚴經》,知道法的重要,法怎麽來?由大善知識來。大善知識的法怎麽來?由佛陀的正法來。所以回歸到根本,還是釋迦牟尼佛。所以我說八大宗派共一顆佛的心,南傳、北傳、藏傳共是佛道,彼此之間要互相隨喜、互相讚歎。大善知識,底下講大善知識的重要,這根據《華嚴經》來的,就是於一微塵,剖出三千經卷。

《華嚴經》上這麽說,說:大善知識者,長諸善根。意思就是說:你如果好好地親近如法、如律、如佛所說,真正體悟聖道的大善知識,那麽他會長養你種種的善根。說:善知識者,是功德處。為什麽要親近善知識?因為他是功德的地方,因為他是做大功德的地方。他會指引你一條大功德的路,光明的正道。說:善知識者,不染世法,世法就是生滅法,這些生生滅滅的貪嗔癡,大善知識都叫你遠離。所以善知識者叫你不染世法,不要染汙這個世間的這個貪嗔癡,心是清淨的。大善知識者,不受諸惡,受諸惡,這輩子受了貪嗔癡種種的惡念,就必墮三途。

三守六大心是所有大乘佛教的根本:一、守住因果;二、守佛的淨戒——清淨的戒律;三、守本真心——守住那一顆不生不滅的心。三守,還發六大心:一、發大菩提心;二、大般若心;三、大慈悲心;四、大喜舍心;五、大禪定的心;六、大忍辱的心。這三守六大心涵蓋所有大乘佛教的思想。

再念一遍:守住因果、守佛的淨戒、守本真心。再來:發大菩提心、大般若心、大慈悲心、大喜舍心、大禪定的心,不退轉,就是禪定;大忍辱心。

你三守六大心把它歸納起來,好好地冷靜一下,就會知道成佛需要一點功夫,下定決心才有辦法。

善知識者,不受諸惡。善知識者,照明法界。善知識者,長菩薩身,意思:隻有大善知識讓你這個菩薩的身繼續長養聖胎。

接下來。如果有人有因緣碰見大善知識,能破大障礙山;見善知識者,入大悲海,能救護眾生,見就是碰到。碰到大善知識者,得智慧光,普照法界。由親近大善知識,能勇猛勤修一切智道,因為親近大善知識,所以能勇猛勤修一切智道,智道就是智慧之道。由於親近大善知識,能於一微塵中說無量法,聲遍法界,因為大悟見性,於一微塵顯現無量法。由親近大善知識能於念念中行菩薩行,究竟安住一切智地,能夠安住一切智慧之地。地就是地上的地。由於親近大善知識能於念念當中行菩薩行,究竟安住一切智地,最後寧舍生命,生生世世不離大善知識,不離聖善知識。這一段是《華嚴經》講的。

底下,那麽我們今天已經有相當,前麵都是講的,因為不是講經典,所以隻能講重點,講重點,交叉地發揮,現在要進入更精彩的部分。底下這一段是你要用生命聆聽,一句都不能漏掉,開不開悟,就看底下這一段,保證你一輩子受用,這裏的每一句話沒有廢話。

正法眼藏是傳佛的心印,就是佛的心,欲證佛的真如本心,這個心必須先證得摩訶般若第一義諦大空的境界,除一切妄想、除一切顛倒,才有辦法成佛。簡單講:我們平常每天都在念的:照見五蘊皆空,空相、空性、第一義諦大空、畢竟空、人空、法空、空空。你看,時時刻刻都跟這個空有時時的關係,有隨時的關係,空是般若的思想,那麽我們的涅槃妙性摩訶般若,就是證得第一義諦大空的摩訶般若所顯的境界,所以底下要發揮這個空的思想,你對空有多少的認識和體悟?如果你證得第一義諦大空,待人接物、觸目,順逆二境皆是菩提,證得空性、證得空相,無處不是佛,若論佛法,一切現成。當相即道,見處即真。不離本處,即得菩提。直下無心便是道,這裏沒有尋、覓、討論的空間,就是第一義諦大空。

好,底下你就好好地聽,穩住,如果你有一點累,我告訴你,我今天講整天,我都沒說累,還在那邊打盹兒,這樣說不過去啊!

底下,這一段是修行成敗的關鍵,開不開悟就看這一段,每一句話都要用心。

好,空是什麽?因為它空無自性,所以叫做空,空是什麽?空不是什麽,空,它不是有,因為有,是如幻,條件所構成的,但也不是無,空也不是無,因為不可以壞事相的因果,所以空是非有,不能說有,空也非斷滅,斷滅見就壞了因果。什麽是空?沒有能所,他的心沒有攀緣,用的是真如本性。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空是離去妄想、顛倒、執著以後,所存在的那一顆真如、那一顆本心、那一顆妙性。空是除去妄想顛倒所留下來的,原本清淨的心態,原本的心就是清淨心,因為證得第一義諦大空,所以沒有一切的妄想、顛倒、執著,沒有一切顛倒、妄想、執著、沒有能所,就是畢竟空寂,所以無形、無相,我們說它叫做空。空就是一切萬法的真相,也叫做實相,實相其實就是無相,所以我們說它是空,空是什麽?空,它不是觀念,不是概念,空不是邏輯,不可推論,空不能夠思維,空不能尋,不能覓,空不能猜測,空,說似一物即不中,證得空相、空性,是沒有任何掛礙的,六祖講:無本無一物,沒有任何的能所,了諸法如幻,境界本來就空,不貪染任何的外境,心中無一物,名為空。空是無念,就是沒有妄想、顛倒,也沒有任何的執著,空就是無相,空就是無所住,空、假、中,統統叫做無所住,空本來超過一切語言文字,空本身不可說,當下是不二,但也不是一,不二容許異相的存在,但是有共同的性質,但也不是一,所以萬法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證得第一義諦大空,是完全地放輕鬆自己,能夠得大自在,能夠得大解脫,所到之處統統是佛果,因為心淨則國土淨,放鬆、放下,再放鬆、再放下,這個世間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你如此的執著,如此的痛苦,如此的糾結、割舍不下,因為它是無常的,它會變化的,它不是永恒的,不能錯覺。這些無明煩惱糾結在一起,都是因為心中不能體會空相和空性的真實義,所以證得空相、空性,心就沒有病。我們的病,一般人有兩種:身病,身體的病,還有心靈的病,當一個人心靈沒有病的時候,這個色身如輕飄飄,沒有地心的引力,沒有任何的執著,他的內心裏麵是多麽地知足、安祥,找到真實的幸福。空,了悟諸法如幻,空無自性,所以他沒有自我,了悟五蘊本來就空,所以他對自己也不會執著,他的生命隻有犧牲,隻有奉獻,懂得享受這份犧牲跟奉獻,因為空讓他了悟萬法沒有自我。這個萬法沒有自我,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這個空相、空性就顯露了出來,雖然顯露出來,隻是一種智慧,它不會出現任何的相貌。如果出現任何的相貌,那個空又是能所不斷,又是變成生滅。如此的般若智慧,心中不出現任何的相貌,如此才是真正佛陀所講的空。智慧顯露的時候,智慧,當我們的智慧顯露的時候,空也無所謂的空。空不是概念,當我們智慧顯露的時候,認為我證得空性,那一念就是著空相,又變成生滅。雖然講空,但是大智慧不空,心體不空,真如常存。所謂空,所謂第一義諦大空,勝義諦大空,隻是心靈無染,沒有染汙、不著於生滅,無欲、無所求,心靈沒有滯礙,當證得空相、空性的時候,心靈沒有任何的滯礙,道須流通,何以卻滯?萬法盡通,體會到第一義諦大空,萬法盡通,心無所求故。

空,不是沒有,不是斷滅,隻是心中沒有執著。如果空是什麽都沒有,那空又變成另外一種執著的境界,變成一種概念,這是學者在追求的,而空相、空性是回歸當下,就是絕對,沒有任何討論的空間,不同於學者概念遊戲,那是聖人。空不是沒有,空如果是沒有,又變成一種「沒有」的執著的境界,又變成一種概念遊戲。

空的意思是心中沒有任何的執著,因為了解我們本身,本來這個五蘊本來就空,色受想行識本自不可得,一切境界生不帶來,死也帶不去。空,心中沒任何的執著,證得空性的人沒有能緣的心,也沒有所緣的境界。所以沒有一切境界存在,內外俱遣,不可得,叫做空。

當體悟到聖道的空的時候,他開始了解這個世間無一法可得,這個世間沒有任何可以貪染,縱然遭受一切境界,也一樣在空性、空相當中去喜悅的承受,沒有一切能所的存在,隻有真如不生不滅涅槃妙心存在,涅槃妙心也不是一種觀念,它不是東西,因為它無相,所以,名叫做摩訶般若。摩訶般若無名、無形,也無相,這個時候,我們叫做無心,雖然是無心,但是有摩訶般若的心,雖有摩訶般若的心,我們也稱它叫做無心,無念、無住、無相的心就是真如的心,就叫做第一義諦大空所顯的真如。

空也不是空,因為它不可以落入觀念,如果有東西叫做空,就變成觀念,把真實的解脫境界變成一種觀念,那就不叫做空。空是絕對的解脫,不許你有任何的概念、觀念,任何的推論、猜測都不行,因為它是絕對,因為空本自不存在,因為萬法唯心現量,除去一切執著,方便說叫做空,空本自不存在,萬法唯心現量的境界,講空是為了破除執著,讓你相應如來的摩訶般若,不生不滅的大般涅槃的心性,方便說它叫做空,著一個空就是落入觀念。

當我們證得空相空性的時候,一切法都不存在。六根是虛幻的,父母未生我們以前,我們不存在這個世間,生了來到這個世間,每天攀緣這個六塵,一樣如夢幻泡影。所以我們要了解,空沒有六根,沒有六塵,也沒有能所所引發出來的妄識叫做六識,空就是如此的真如妙心,真實的存在。所以不要害怕證得空相,因為它不是斷滅,一切境界不存在,就是空相所顯的境界,不要害怕犧牲,也不要害怕奉獻,甚至不要害怕舍頭目腦髓、一切財產、食衣住行、金銀財寶,這一切境界究竟義,事實不存在,隻是你那一顆妄想不想放下而已,而說它是有。實相其實就是無相,證得第一義諦大空,時時刻刻都了諸法都是虛妄的東西。實相就是無相,了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證得空相。因為萬法總是虛妄,但不是斷滅,所以我們說它是空。我們之所以講它空,是因為它是生滅,所以我們講它是空;是因為它是緣起法,所以我們講它是空;是因為本來不存在,而借重與因緣所生的條件,才構成現在的虛偽的假相來迷惑你的真心,所以我們說它是空,因為它刹那生、刹那滅、無所住,所以我們叫做空,因為萬法總是虛妄,但不是斷滅。我們之所以講空,是因為生滅,是因為緣起,是因為它刹那無常變化。萬法虛妄,法本不可得。

空之所以不空,是因為處處都是真如那一顆心,當契入空相、空性,證得諸法畢竟空的時候,真如不空的時候,會發現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世間。

我們說看山,凡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所體悟的時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證量究竟解脫的如來、禪師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個時候,第一義諦大空所顯的,五蘊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二處——六根六塵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當證得第一義諦大空,無法不真,沒有一法不是真如。我們之所以不認識真如,就是因為我們執著虛妄的緣起假相,以假為真,妄執能,妄執所,主觀的意識心執著客觀的外在塵境,所以讓我們糾結、痛苦、不舍、恐懼,不幸的事情就會一直發生,都由於我們不認識第一義諦大空,也不認識諸法如幻是虛幻的道理,以假為真,妄執,執就成病。

世間什麽不如意的事情,不幸的事情,正因為妄執——虛妄地執著,虛妄地執著不放下,不幸的事情就重複地發生。師徒之間也不要太執著自己的觀念,夫妻之間也能夠給一個尊重,朋友之間也給個隨喜讚歎,這個世間多麽地美好。不管你今天遭遇多少的痛苦,因為它是空無自性的,有病就要看醫生,盡量減少他的痛,但是能痛身,不會痛到那個心的真如,真如是不痛的,能知道痛,可是,痛,空無自性。

當證得第一義諦大空的時候,也不會著於世間的樂,因為所有的樂都是敗壞之相。無論你歌唱得多好,無論你是《中國好音聲》,還唱得第一名,一樣是生滅,一樣是無常,當你悲哀的事情來臨的時候,冷靜一下這個悲哀是不是自己造成的,是因為無明沒有智慧,平常不寬恕別人而造成了悲劇的發生;所有的喜悅,了解喜悅的感受也是短暫的,也是短暫的。隻要我們真如的本心不要去染著,無所住,也不著於一切境界,如此輕輕鬆鬆地,如此大自在、大解脫的境界,就是如來的境界——心中沒有任何的分別,入無分別智,真如的本心自然就顯現,心中的痛苦的陰影便會慢慢地散去,生死就會慢慢地停止。

再念一遍:心中沒有任何地分別,入無分別智,證得第一義諦大空,心中的痛苦陰影就會慢慢的散去,生死就會停止。千萬不要在真如的念上生種種的妄想,名為頭上安頭。

真如無念,但是有摩訶般若智慧念,雖然有摩訶般若智慧的念,但是仍然是無念,真如的本心本來就沒有名相,本來就無念,本來就是無相,空相故,空性故,畢竟空寂。

那麽,我們所遭遇到的一切煩惱,事實上也沒有這麽的煩惱,說什麽是非,也無所謂是非。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無所謂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喜怒哀樂也不會這麽強烈地變成一種極端的刺激跟痛苦,割舍不下的問題,就是因為沒有辦法證得第一義諦大空,因此我們糾結的心,痛苦一直沒有辦法停止。貪染這個樂境,因為妄動也沒有辦法停止,悲哀的事一直發生,喜悅沒有辦法控製,到最後導致不幸的事情一直發生。

萬法都是空無自性,離一切執,心便有禪定,一切佛道可成、可期。當證得一切法空無自性,便入如幻的三昧,心永遠在定中,不一定要打坐,從此我們的生死輪回與我們無關,因為了悟了萬法如幻,因為萬法如幻,所以我們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因為我們證得了萬法本來就空,五蘊也是空,而了悟一切法無我,而無我為誰爭鋒?你在跟誰吵架?你為什麽如此地痛苦?就是卡在一個我執、我見。了悟了證得第一義諦大空,了解五蘊本空,那麽就沒有「我」,那哪來的這些客觀的環境的存在?連「我」都不認識,連「我」都體悟到,這個認識就是它是空相,那麽有什麽東西可以執著?你會發現六根、六塵、六識與「我」無關,真如的妙心、大般涅槃也與「我」無關。證得涅槃,還執著一個涅槃,那麽這個不是空相。證得真如,還著一個真如,這個不是真如。所以,證得空相、空性,真如與「我」無關,大般涅槃也與「我」無關,就是如此的祥和、如此的自在。所有的執著沒有任何的意義,所有的煎熬從現在開始要停止,所有的妄想要停止。大悟的時候,證得空相、空性的時候,這些時間、空間都會完全停止,一切既然根、塵、識都與「我」無關,那麽我們的真如本體就獨自存在,萬法皆空,萬法都與「我」無關,不關於地水火風,也無關於色受想行識,不關於四大——地、水、火、風,也不關於五蘊——色、受、想、行、識。當證得第一義諦大空,「我」,達到了「無我」的境界,「我」所有的也都不存在,因為已經不執著這個色身,那種快樂的日子是何等的逍遙,何等的自在。世間的金錢如何能夠買得到這個般若的智慧。

當我們達到五蘊空無自性的時候,這個最關鍵的「無我」的真實的「我」就顯露出來,這個「我」就是真如之心。真心本來就「如」,真心本來就空無形相,沒有名、沒有相,也沒有任何的名字,說真如,這其實就是一種方便的假名,真如就是「我」,「我」就是真如;空就是真如,真如就是空,平等不二。「我」與「無我」,當佛陀講:我跟無我,它是平等不二的,照見五蘊皆空,講我也行,講無我還是行。真如與萬法平等不二,平等不二即入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就是佛的智慧,也就是如來正法眼藏。因為空,所以不執著一切境界,心中不再為虛妄的塵境奔勞、勞累,心中隻有法的喜悅,隻有佛陀所留下來的真理,真理就是他的生命。所有的呼吸都與佛的真理相應,看了一顆石頭知道它是空,你能點石成金;看到一座破舊的房子,你能了悟這個破舊的房子就是空,那麽你就是住在皇宮。

在座諸位,不是住茅棚、穿破舊的衣服就是不幸的人,最不幸的人就是沒有佛陀的智慧,沒有智慧是人生最可怕的貧窮。所以證得第一義諦大空了悟了諸法實相,實相本來就是無相,所以實相與空還是平等不二,真如與空還是平等不二,「我」與「無我」還是平等不二,能緣空、所緣境是空還是平等不二,因為無心,沒有任何的顛倒,沒有任何的分別,也沒有任何的執著,這一顆心就契入了真如妙性,無一切妄想,也無一切執著。真如的本心是絕對的,不是斷滅的,隻是事來無所住、無所求,即入無為法。

說:師父,什麽是無為法?有為當下就是無為法,不取有為即是無為,執著無為變成有為,離有為跟無為是真無為,這裏麵沒有東西的,我們無所謂有為,也無所謂無為,都是名相轉來轉去的,著一「無為」,尚是妄想啊!何況還是有為法。

真如的本心是絕對的、是存在的,它不是斷滅的,隻是事來不住,有事也不住著,即入無為法。這一顆真如的本心,當下就是無為法,所謂無為是一切造作本自空寂叫做無為,無為就是一切法無生,一念無生,萬法無咎,我們之所以心會有種種的造作,是不能體悟到一切法本自無生,在生生滅滅裏麵搞東搞西,就是在無明的巢窟裏麵做生計,這個禪宗講的,真如的心就是無為,無為就是一切法無生,一念無生,萬法無咎。所以真心於第一義諦大空還是平等,還是不二。當我們證得第一義諦大空,便得大解脫,打破了根本無明便得大自在,脫落一切的束縛,能為眾生作獅子吼,作大導師!大家加油!

空是證得實相,證得無相,空不依一切法,空當下不二,獨自存在,二六時中,不倚一物,不倚六根,不倚六塵,不倚六識,完全不倚一物。空就是實相,空就是自在,空就是平等,空就是解脫,空就是放下一切的執著。當證得空相、空性的時候,眾生如、法界如、諸佛如,是故眾生不增不減。證得一切法空相、空性的時候,眾生界不增不減,法界不增不減,佛界不增不減。是故證得第一義諦大空,眾生界即是法界,法界是諸佛之界,佛界即是法界,法界就是眾生界,平等不二,平等不增不減,因為證得畢竟空寂,沒有任何的階位,沒有任何的次第,沒有任何的因、緣、果。空相、空性不壞於因果,但是當下都是絕對的真如,所以當證得真如不生不滅的時候,眾生界、法界、佛界平等平等。

空就是諸佛之心,空就是真如自性,真如自性是最真實的,因為它是無相,是獨立,是平等,是不二,是沒有任何的分別的。

證得第一義諦大空空相、空性的時候,如日中天,就像太陽高照,一個大徹大悟的聖人,就像太陽高照如日中天,照耀一切萬物,但是不染著一切萬法,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證得空相空性的時候,第一義諦大空本自空寂,本自涅槃,但是有本明妙覺之心,這些本明妙覺真如之心不滅,了悟一切卻不被一切所住著;了諸法本空,不被空所束縛,不被能緣心所束縛,不被境界所束縛,天然妙性顯露無遺,自己知道自己開不開悟。自覺,也自己知道平等不二的心性,一切不依萬法、不依根、塵、識,一切無所依。

所以證得第一義諦大空,空就是如來藏,俱足無量功德,證得第一義諦大空,一切法都是那麽地妙,微妙不可思議。證得第一義諦大空,是諸佛如來藏性,是絕對的空,十方諸佛都是因為證得第一義諦大空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空是無盡的寶藏,它不是沒有。空是成佛義、空是清涼義、空是自在解脫義,正法眼藏就是證得第一義諦大空,顯露無遺。

這個就是今天師父給大家的禮物。

請合掌。

回向:

願以此功德,消災在座諸位法師、消災在座諸位護法居士大德,回向此次出錢出力慈悲的法師和義工,回向本次消災牌位,回向本次所設立的亡靈牌位: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我們最後我們感謝我們的Michael,Michael就是我們的這個司儀,這個Michael跟師父認識的,他新加坡的,他中文講得非常地好,英文更棒,跟Michael鼓勵一下。

司儀楊文強Michael:好,謝謝大家!謝謝!

 

 

注1.八功德水:乃指具有八種殊勝功德之水。又作八支德水、八味水、八定水。佛之淨土有八功德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所謂八種殊勝,即: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同時,包圍須彌山之七內海,亦有八功德水充滿其中,彼具有:甘、冷、軟、輕、清淨、無臭、飲不傷喉、飲不傷腹等八特質。〔阿彌陀經、彌勒大成佛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三、俱舍論卷十一〕——《佛光大辭典》

注2.淨土:指以菩提修成之清淨處所,為佛所居之所。全稱清淨土、清淨國土、清淨佛刹。又作淨刹、淨界、淨國、淨方、淨域、淨世界、淨妙土、妙土、佛刹、佛國。對此而言,眾生居住之所,有煩惱汙穢,故稱穢土、穢國。淨土,係專於大乘經中所宣說,以灰身滅智無餘涅槃為理想之小乘教無此說。即大乘佛教認為涅槃有積極之作用,而得涅槃之諸佛,各在其淨土教化眾生,故凡有佛所住之處即為淨土。阿閦佛國經卷上、放光般若經卷十九、無量壽經卷上等,均以淨土乃諸佛於因位行菩薩道,起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之誓願,為無量永劫積功累德以建立之莊嚴清淨世界。維摩經卷上佛國品謂心淨土淨,娑婆即常寂光淨土,若眾生心不淨,此土即穢惡不淨;佛所見清淨,即成無量功德莊嚴。法華經之靈山淨土、華嚴經之蓮華藏世界、大乘密嚴經之密嚴淨土等,即以心淨土淨說為本。又無量壽經載,娑婆世界以外另有淨土,亦有於未來當其成佛時所成就之淨土;二者均是菩薩依本願,經修行而成佛時所完成之國土,為眾生願生之處。至於他方之淨土,則有阿彌陀佛之西方極樂世界、阿閦佛之東方妙喜世界、藥師佛之東方淨琉璃世界等。以上諸佛之淨土距娑婆世界,各有一定之方位,故稱為十方淨土。

極樂世界,又作妙樂、安樂、安養、樂邦,為淨土宗所特別重視之西方淨土。此淨土乃指由菩薩所修之因行而感果報之報土;或指佛為救度眾生而假現之應化土;或指位於西方,經過十萬億土,於彼方實有之淨土;或更指於眾生心中所現之淨土等,有種種不同之說法。又極樂有邊地、疑城、胎宮、懈慢界(為至極樂途中之國土,為彌陀淨土之化土)等,乃是懷疑佛智者所往生之處。

淨土宗認為淨土係於西方實在之報土,生於此淨土者能受諸樂,往生要集卷上舉有十樂:

(一)聖眾來迎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二菩薩來迎,引導至淨土。(二)蓮華初開樂,托生蓮華,往生淨土,故於蓮華初開之際,可見淨土之莊嚴。(三)身相神通樂,可得三十二相之身與天眼等五種神通。(四)五妙境界樂,可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勝妙。(五)快樂無退樂,受樂無窮。(六)引接結緣樂,從前結緣之恩人親至淨土迎接。(七)聖眾俱會樂,眾多菩薩俱會於一處之樂。(八)見佛聞法樂,得見佛、聞法。(九)隨心供佛樂,隨心供養十方諸佛。(十)增進佛道樂,修行精進,終得佛果。

淨土方位、莊嚴情形、住民種別,依諸經所述,各有差異,係由因位發願之不同而產生。若就史學立場,由阿閦、彌陀淨土之描述不同,可以看出一種發展變遷之軌跡,如阿閦之佛刹有女人、人民皆著由樹所取五色衣服、有通往忉利天之三道寶階,可視為較早之思想。彌陀淨土則無女人、皆化生、受自然虛無之體、無極之身。及至攝大乘論卷下,以淨土為出過三界之妙處。有關諸佛淨土之異同、優劣比較等,於諸經中均有記載。關於淨土之種類,於無著時代,產生自性、受用、變化之三身說,佛之變化身示現八相居穢土,受用身住於十八圓淨之蓮華藏世界,即隨佛之報化有淨穢之別;唯識論卷十有四身四土之說;大乘義章卷十九分別淨土為事淨土、相淨土、真淨土三種;維摩經略疏卷一則立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四種;華嚴經探玄記卷三,依三乘一乘之別而說不同之淨土。(參閱‘佛土’2609、‘極樂世界’ 5481)——《佛學大詞典》

注3.慧命:<一>意謂具壽命。又作具壽。乃對有德比丘之尊稱。摩訶僧祇律卷十三:「佛住舍衛城時,慧命羅睺羅到。」(參閱「具壽」3079)<二>指法身以智慧為生命。如色身必賴飲食長養,而法身必賴智慧以長養。若智慧之命夭傷,則法身之體亡失。天台四教儀:「末代鈍根,於佛法中起斷滅見,夭傷慧命,亡失法身。」〔法華文句卷九下、金剛經疏記科會卷二(長水)、禪苑清規卷七亡僧〕——《佛光大辭典》

注4.實叉難陀譯八十卷第七十七卷《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複次善男子,善知識者長諸善根。譬如雪山長諸藥草;善知識者是佛法器,譬如大海吞納眾流;善知識者是功德處,譬如大海出生眾寶;善知識者淨菩提心,譬如猛火能煉真金;善知識者出過世法,如須彌山出於大海;善知識者不染世法,譬如蓮華不著於水;善知識者不受諸惡,譬如大海不宿死屍;善知識者增長白法,譬如白月光色圓滿;善知識者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善知識者長菩薩身,譬如父母養育兒子。」

注5.實叉難陀譯八十卷之第六十九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爾時,善財童子敬善知識教,行善知識語,作如是念:「善知識者,難見難遇;見善知識,令心不散亂;見善知識,破障礙山;見善知識,入大悲海救護眾生;見善知識,得智慧光普照法界;見善知識,悉能修行一切智道;見善知識,普能睹見十方佛海;見善知識,得見諸佛轉於法輪憶持不忘。」作是念已,發意欲詣喜目觀察眾生夜神所。

時,喜目神加善財童子,令知親近善知識,能生諸善根,增長成熟,所謂: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修助道具;令知親近善知識,能起勇猛心;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作難壞業;令知親近善知識,能得難伏力;令知親近善知識,能入無邊方;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久遠修行;令知親近善知識,能辦無邊業;令知親近善知識,能行無量道;令知親近善知識,能得速疾力普詣諸刹;令知親近善知識,能不離本處遍至十方。

時,善財童子遽發是念:「由親近善知識,能勇猛勤修一切智道;由親近善知識,能速疾出生諸大願海;由親近善知識,能為一切眾生,盡未來劫受無邊苦;由親近善知識,能被大精進甲,於一微塵中說法聲遍法界;由親近善知識,能速往詣一切方海;由親近善知識,於一毛道,盡未來劫修菩薩行;由親近善知識,於念念中行菩薩行,究竟安住一切智地;由親近善知識,能入三世一切如來自在神力諸莊嚴道;由親近善知識,能常遍入諸法界門;由親近善知識,常緣法界未曾動出,而能遍往十方國土。」 

注6.五蘊:又作五陰、五眾、五聚。三科之一。蘊,音譯作塞健陀,乃積聚、類別之意。即類聚一切有為法之五種類別。(一)色蘊,即一切色法之類聚。(二)受蘊,苦、樂、捨、眼觸等所生之諸受。(三)想蘊,眼觸等所生之諸想。(四)行蘊,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誌與心之作用。(五)識蘊,即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五蘊係總一切有為法之大別,在俱舍等所立七十五法中,總類聚有為之七十二法為五蘊,唯識家則立百法,合有為之九十四法攝為五蘊,皆不包括無為法。 

五蘊通有漏、無漏及善、不善、無記三性,故諸論中亦以各種名稱說明其種別,如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五等,在五蘊之中,特以屬於有漏者名為五取蘊。大乘義章卷八本更就有漏、無漏及三性,總立九種,即:(一)生得善陰,(二)方便善陰,(三)無漏善陰,(四)不善五陰,(五)穢汙五陰,(六)報生五陰,(七)威儀五陰,(八)工巧五陰,(九)變化五陰。其中前三者為善,第四為不善,後五者為無記;又第三屬無漏,其餘均屬有漏。又摩訶止觀卷五上及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等,亦各出其說。 

小乘多數派別由對五蘊之分析,得出「人無我」之結論,主張「人我」為五蘊之暫時和合,唯有假名,而無實體。大乘學說不僅否認五蘊和合體(人我)之真實性,亦否認五蘊本身之真實性,進而發展「法無我」之理論。〔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九、般若心經、集異門足論卷十一、俱舍論卷一、卷二十九、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四、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四、顯揚聖教論卷五、順正理論卷一、卷二〕p1212——《佛光大辭典》

注7.第一義諦:二諦之一。即最殊勝之第一真理。為「世俗諦」之對稱。略稱第一義。又稱勝義諦、真諦、聖諦、涅槃、真如、實相、中道、法界。總括其名,即指深妙無上之真理,為諸法中之第一,故稱第一義諦。 佛教各宗派對第一義諦所下之定義不盡相同,如小乘說一切有部將單一而不可分解之對象視為真實存在之認識,稱為勝義諦;中觀學派則認為諸聖賢了解緣起性空之理,洞徹世俗認識之顛倒,以此道理為真實,稱為真諦;小乘經部及瑜伽行派等則將佛教智慧及依此智慧為對象之理解,稱為勝義諦。就大乘而言,則主要藉真諦與俗諦二者調和世間與出世間之對立,將此二諦聯繫起來觀察現象,稱為中觀、中道,為大乘最基本的原則之一。此外,禪林多用第一義,相對於第二義之相待差別,特以第一義來詮顯絕對不可思議之境界。第一義複稱向上門、正位等;第二義則稱向下門、偏位等。〔俱舍論卷二十二、中論卷四觀四諦品、顯揚聖教論卷二、卷六〕(參閱「二諦」244)p4760——《佛光大辭典》

注8.大空:「空」為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空」與「有」相對,遮有為空,其空亦空,即說有空亦空之,是為究竟之大空。對於小乘之「偏空」,而稱大乘究竟之空寂為大空,即大乘之涅槃。大寶積經卷二十二(大一一.一二一中):「廣大空寂,名曰虛空,涅槃宮殿亦複如是為大空寂,無有主宰,亦無我所,一切眾生設入其中,無能攝取一毛端量,廣大空寂,廣大無量,名大涅槃。」又於十八空之中,無東西南北等方位之實體,亦稱為大空。此外於密教中,了悟阿字本不生之理,亦稱為大空。〔入楞伽經卷三、無盡燈論卷上〕 p801——《佛光大辭典》

◎不思議空:<一>又作第一義空。佛、菩薩所證得之空,斷絕有無差別,非二乘凡夫所能測知,故稱不思議空。勝鬘經寶窟引龍樹之說,謂空有外道邪道空、但空、無所得空三種。但空即二乘空智,無所得空即菩薩之空智。此無所得空智非二乘所知,故稱不思議。 

<二>謂大日如來之大空三昧阿字不生之理。大空三昧,又作正覺三昧、究竟三空三昧。乃不執著於空或有,照見空與不空畢竟無相而具一切相之三昧,住於佛之無礙智。此大空微妙,超絕人之思慮言議,故稱不思議空。大日經疏卷六(大三九?六四六下):「知空等虛空者,本來不生即是畢竟空義。以自性淨,無際無分別故,同於大虛,是故以世間易解空譬不思議空也。」p980——《佛光大辭典》

注9.法空:指諸法之自性為空。又作法無我。為二空之一,三空之一。法空可從一切法無我與因緣生等二義論之。大毘婆沙論卷九(大二七?四五中):「尊者世友說言:‘我不定說諸法皆空,定說一切法皆無我。’問:‘若非我行相與空行相,俱能緣一切法者,此二行相有何差別?’答:‘非我行相對治我見,空行相對治我所見。’」於說一切有部,認為法體恒有,故不說諸法皆空,而觀一切法無我,以對治我見。然成實論卷十二滅法心品、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三等謂,五蘊等之法無我,無實在不變之自性,故為空。

又《大乘義章》卷一《二無我義》中,就四宗來分別空之義:(一)毘曇立性宗,僅說明生空,而不說法空。(二)成實破性宗,具說明二空。謂苦空無常等之集成諸法,稱為法和合。法和合之中,空無定性,故為法空。(三)般若破相宗,亦說二空。謂不須待苦空無常等之離散破壞,凡假名之諸法即為空。(四)顯實宗,亦說二空。分為二門:(1)依持門,妄想法之空,稱為眾生空;所依之真實寂,稱為法空。(2)緣起門,真如之體寂,稱為法空;緣用之寂滅,稱為眾生空。其中,破性宗之空為析空,破相宗之空為體空,顯實宗之依持門之二空為三性三無性,緣起門之二空為真如之體用。〔大智度論卷六、卷三十一、瑜伽師地論卷九十、顯揚聖教論卷十六〕(參閱「二空」202、「空」3467、「無我」5087)p3362——《佛光大辭典》

注10.空性:音譯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乃真如之異名。依唯識家之說,真如為遠離我、法二執之實體,故修空觀而離我法二執之處,真如實體即躍然而現,亦即依空而顯明實性,非謂真如之體為空。又此詞梵語除譯為空性外,經論中亦譯作無、空門(三解脫門之一)等。〔大日經住心品、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卷七末〕p3477——《佛光大辭典》

注11.空相:指諸法皆空之相狀,或指真空之體相。因緣生法,無有自性,即空之相狀。大智度論卷六:「因緣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說中道。」另據玄奘譯之般若心經所說:諸法之空相乃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又佛典中,性、相二字常為同義字,故亦可作空性。p3479——《佛光大辭典》

注12.空:與「有」相對。音譯為舜若。意譯空無、空虛、空寂、空淨、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無自體、實體、我等,此一思想即稱空。亦即謂事物之虛幻不實,或理體之空寂明淨。自佛陀時代開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經係統之根本思想。

空可大別為人空與法空兩者。人空,意謂人類自己無其實體或自我之存在;法空,則謂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緣而產生,故亦無實體存在。天台大師智顗與嘉祥大師吉藏皆以小乘佛教所說之空,係觀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故稱析空觀。相對於此,大乘佛教則針對小乘佛教之析空觀而另立體空觀,即觀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當體即是空之法。

又小乘僅見「空」,而不見「不空」,故被稱為「但空」。大乘則不僅見及一切存在悉為空,且兼及不空之一麵,故稱「不但空」、「中道空」。蓋作一切法皆空之觀者,稱為空觀。空非虛無(偏空),觀空就是發現真實之價值,故真空就是妙有。反之,將「空」視為虛無,則稱為惡取空。茲列舉諸家所作空之分類如下:

(一)二空:(1)依中論卷四觀邪見品及成唯識論卷一等說,分為人空與法空。人空,意謂在有情個體之中無實我之存在,故人空又稱我空、眾生空、生空、人無我等。法空,意謂由因緣所生之一切法無實體之存在,故又稱法無我。小乘說人空而不說法空,大乘則主張人法二空(又作人法二無我、我法二空)。(2)依成實論卷十身見品之說,分為析空與體空。析空,意謂將存在之事物分析至最後不可得時,則為空。體空,則意謂一切存在之本身即是空,故不須分析,當體即空。小乘與成實宗主張析空,大乘則主張體空。(3)依三論玄義之說,分為但空與不但空。但空,意謂僅偏於空而不知空之真義與妙有之境。不但空,意謂了知空之真義與承認妙有之境的中道空,此乃自觀一切法無自性而獲得之空。

(二)三空:(1)依辯中邊論卷中及顯揚聖教論卷十五等,法相宗認為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中之每一性均有空義,故謂之三空。即凡夫所妄執之境為遍計所執性,該性本來空無,此即「無性空」。而由因緣所生之法即依他起性,與遍計所執性不同而非完全「無」,然亦非如眾生妄情所認為之「有」,此即「異性空」。至於真如為圓成實性,係由觀人、法二空所顯之自性,此為「自性空」。(2)依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一之說,指人空、法空、俱空(人、法二空)等三空。

(三)四空:大集經卷五十四及大品般若經卷五等所說,指法法相空(法相空)、無法無法相空(無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自法相空)與他法他法相空(他法相空)等四空。

(四)六空:(1)內空,謂眼、耳等六內處(六根)為空,又作受者空、能食空。(2)外空,謂色、聲等六外處(六境)皆空,又作所受空、所食空。(3)內外空,又作身空、自身空。(4)空空,謂所觀之空亦是空,故又稱能照空。(5)大空,十方世界為空,又作身所住處空。(6)第一義空,在諸法之外,無有所謂實相之自性,亦作勝義空、真實空、真境空。語出舍利弗阿毗曇論卷十六。

(五)七空:(1)相空,謂諸法之自相與共相均空,又作自相空。(2)性自性空,謂諸法之自性即空,又作自性空。(3)行空,謂五蘊遠離我及我所,而由因緣所生。(4)無行空,謂五蘊之中未曾有涅盤,又作不行空。(5)一切法離言說空,謂一切法無法以言語形容而為空。(6)第一義聖智大空,由果位聖智所見之第一義空。(7)彼彼空,謂你我彼此互為空,一般所說的「無」即相當於此空,為淺義之空。語出四卷本楞伽經卷一。

(六)十空:指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散壞空、本性空、無際空、勝義空、空空等十種。其中,有為空,謂有為法即空。無為空,謂無為法即涅盤為空。散壞空,謂因緣假和合之物,終將離散與破壞,又作散空。本性空,謂自性為空,又作性空。無際空,謂無始以來存在之一切法皆屬空,又作無始空、無前後空。語出大毗婆沙論卷八。

(七)十一空:指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性空、無所有空、第一義空、空空、大空等十一種。其中,無所有空,謂由於一切法無自性,無法求得,故亦作不可得空。語出北本涅盤經卷十六。

(八)十六空:指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等十六種。其中,畢竟空,謂諸法畢竟是空之窮極空。無散空,謂積集之善根不會散失,然並非執於善根之空,又作不舍離空、不舍空。相空,謂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皆為空。一切法空,謂一切佛法為空。無性空,謂由於人、法二空,故不可執著任何一物。無性自性空,謂無性與自性皆空。語出辯中邊論卷上。

(九)十八空:指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等十八種。其中,諸法空,謂一切諸法皆空。無法空,謂過去、未來諸法皆空。有法空,謂現在諸法皆空。語出大品般若經卷三、大集經卷五十四、大智度論卷三十一。

此外,尚有十二空、十四空、十九空、二十空等諸種分類,而以十八空為著。

我國在魏晉時代雖已傳譯道行、放光等諸般若經典,而尚未譯出中論等論著,加以當時清談之風極盛,故多有附會老莊思想以闡釋般若經所說之畢竟無所得空,惟立論有失「空」之實義。據出三藏記集卷八毗摩羅詰提經義疏序載,當時成立之本無異宗、即色宗、心無宗、識含宗、幻化宗、緣會宗等,皆係以上記之「格義」方式宣說般若性空之宗派。[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十四、北本涅盤經卷二十五、大智度論卷三十八、菩提心論、十八空論、大乘義章卷一至卷四、維摩經義記卷三、華嚴法界觀門、中觀論疏卷二末](參閱「本體」1983、「空有論爭」3473)——《佛學大詞典》

本體一般西洋哲學將本體解釋為:其自身真正存在而與「現象」對立之存有物。在佛教,通常以「法體」一詞來表達同樣之含義,其意即指「諸法之體性」;或以諸法之本質、本性、法性、真如等,為其同類用語。於佛教之前,古代印度人認為宇宙之本體為「梵」,個人之本體為「我」,且主張梵與我之本質相同(梵我一如)。關於個人本體之我,佛教則立「無我」說,主張一切諸法皆因相依相存之關係(緣起)而存在;大乘佛教此一思想更徹底,遂有空思想之產生。

在部派佛教各派中,如犢子、法上、正量等部,肯定主觀我體之存在(非即非離蘊之我),亦肯定現象界諸法,屬於「法我俱有」之宗。另如說一切有部,認為宇宙萬有之體性通於過去、現在、未來而常恒不滅,此即「三世實有,法體恒有」之說,然另一方麵卻不認為有「我」之存在,故屬於「我空法有」之宗。經量、化地、法藏、大眾、雞胤、西山住、北山住等諸派則主張過去與未來之法無體,唯有現在是實有之法,此即「過未無體說」。又如說假部,不僅認為過未無體,即對現在法亦主張有假有實;依說假部之說,萬有分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其中五蘊為實體,然十二處、十八界為所依、所緣之法,屬於積聚法,為假有者,此即「現法假實說」。此外,說出世部認為世間法皆屬假有,唯有出世間之法有實體,此即「俗妄真實說」。一說部則認為一切萬有,無論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皆僅有假名而無實體,此即「諸法但名說」。於四世紀中期,訶梨跋摩著成實論十六卷,倡導空之思想,反對一切有部之三世實有、法體恒有說,而認為既無主觀我體之存在,亦無客觀萬象法體之實存,此即「我法俱空說」。

佛教有關本體性相之教係,啟端於小乘之有空論,轉而為大乘之有空論,如唯識教義以三性、三無性之說來敘述萬有之有空觀,考察有空中道之實理。即藉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從「有」的一端來說明萬有之自性,並藉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等三無性,從「空」的一端來詮顯諸法皆空之至理,故強調現象雖屬空或假有,然實體為真有,此即「有空中道論」。三論宗則駁斥此種相對的有空思想,而以絕對不可得之空為究極理想,故以四重二諦、八不中道等來闡論拂除情執、言亡慮絕之法性諦理,此即「無相皆空論」。

三論宗所說的空之思想被視為消極之本體論;相對者,被視為積極之本體論者,為發揮大乘最高教旨「諸法實相論」之天台宗。天台宗依據法華經、中論觀四諦品(大三○•三三中):「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之頌文,及大智度論「三智一心中得」一語,說明空假中三諦圓融之妙理,藉之揭示諸法本來圓融無礙之體性。並主張吾人若能脫卻迷妄,即可直爾步入法界洞朗之境,體達一切諸法純為實相,實相之外更無別法;法界森羅一一盡是實相,故差別即平等,現象即實體,事相本體無二無別而萬法一如。於大乘佛教中,除天台宗之諸法實相外,另如華嚴宗之法界緣起、密宗之六大緣起等,皆同屬倡言現象即本體之思想理論。

要之,大乘佛教所說之空,即無可執著之狀態。般若心經(玄奘譯)以下列之語說明本體與現象之關係(大八•八四八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法月所譯之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於此二句之上,尚有(大八•八四九上):「色性是空,空性是色」二語。蓋吾人通常以現象來捕捉物質之存在。所謂現象,即依據無數之原因、條件而時時變化者;世上絕無不變化之現象,因其不斷變化,遂有現象之產生,故吾人得以捕捉其存在,此即「色性是空,空性是色」之世界,相當於天台大師智顗所立空假中三諦中之「空」。吾人必須將無主體而主客未分之渾沌世界視為唯一者、全一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者,而捕捉之、把握之;然為達此境,亦不能不假藉現象為其線索。惟此一現象並無本體,僅由於與一切諸法彼此間有所關係才能成立;亦即由於觀察現象方能體得一切皆依原因與條件相互依存而運行之緣起世界。設令「我」之現象不活動,以觀察與他人之關連,此時即能理解「我」之現象經常不是由「我」,而是由他人所加諸之各種外來因素所牽製,而漸漸異於現在之「我」。自理論上言之,亦可理解外在一切事物正不斷否定自己或與自己對立,而吾人必須於此種條件、限定關係之下來肯定自己,此即「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之世界,相當於天台宗之「假」之世界。既能把握以上第一、第二階段之體驗,而論至第三階段,若以語言說明之,則與前段完全相同。然於生動的人類經驗中,實感上確實能有可供捕捉之世界,且較第二階段為更高度之世界,此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世界,相當於天台所說之「中」。以究竟之義而言,此空假中之三諦並無前後次第之隔曆,而係圓融無礙、一即三、三即一,此即天台圓教三諦圓融之諦義;而此一思想,不僅為天台宗核心教義之一,亦為大乘佛法對萬法本體最圓熟之證顯。(參閱「空」3467、「空有論爭」3473)——《佛學大詞典》

注13.《中國好聲音》是浙江衛視是從荷蘭引進這檔節目的,英文名是《The Voice》,由浙江衛視聯合星空傳媒旗下燦星製作強力打造的大型勵誌專業音樂評論節目,中國好聲音不僅僅是一個優秀的選秀節目,更是中國電視曆史上真正意義的首次製播分離。2012年,中國好聲音第一季首播。位於全國衛視綜藝收視榜前列。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幾乎都是每年的7月,《中國好聲音》都會推出新的一期,由新的大牌歌手擔任導師。此檔節目現實的選擇接地氣、貼近生活。選手遴選標準不是形象、身份、背景,而是聲音的好壞。導師選學員,是背對選手,以聲取人;每個學員的故事,都是在聲音獲得評價之後再展開。

注14.如幻三昧:指通達一切諸法如幻之理的三昧。亦指變現種種如幻之事的三昧。此三昧如幻師之變現男女、兵眾等,皆能如意而無所拘礙。菩薩即住於此三昧中,雖以如幻三昧之變化無礙廣度眾生,亦了知一切諸法如幻之理,故菩薩不執著度化眾生之相而化用自在。此外,如幻三昧又為二十五三昧之一,用於破二十五有中之南閻浮提有。〔圓覺經、大智度論卷五十〕(參閱「二十五三昧」)——《佛光大辭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