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慧律法師:正法眼藏04

(2016-08-28 03:08:23) 下一個

正法眼藏04

慧律法師主講

司儀楊文強Michael:大眾向師父行三問訊禮。一問訊。大眾向上人問訊。

一問訊就好。

好,諸位請坐!

我佛教的辛苦還是值得的,我們值回票價,那麽我們繼續來探討一下正法眼藏的這個議題。

那麽我們前麵所講的,禪是佛的心,那麽三藏的語言、文字是佛的口,那麽禪是生命的永恒相,也是生命的共相,所以佛佛道同。

因此,一個真正體悟聖道的人,是不會跟任何人爭什麽長短的。爭論就是戲論,爭論隻有跟自己的無明在對話,若論是跟非,對跟錯,沒完沒了。

禪、心、佛、眾生究竟平等,自他不二之所以然。所以一切皆如。禪就是真如本心的原態,也就是所謂妙性天然,是我們每一個人本來俱足的。那麽前麵講的,禪是人生宇宙當中唯一的真實,離開了這個真實,你就找不到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

所以我們再苦也要求正法,我們再累也不要被業力所打倒,畢竟頂天立地需要是漢子,真正大丈夫。

古德這麽說,說;曲談名相勞,直說無繁重。很多人說法沒講到重點,曲談就是拐彎抹角地一直講一些名相,一直講一些名相,這樣大家都很累,沒有一針見血,也搔不到癢處,結果講了老半天,連講的人都弄不清楚到底講對還是錯,這個問題就可是很大了。所以什麽是禪?表裏一如。就像古德的比喻,說:這個秤子的秤錘(砣),拿來把它鋸開來,表、裏是一致的;禪也是這樣子的,表、裏是一致的。了悟了最上乘,這當然需要大根器的,要發廣大的菩提心。

所以我們整理幾個特點:一、發大信心;二、大誠敬的心;三、決定不退轉的心;四、大般若心;第五、遠離邪見,這樣子慢慢可以入道。

那麽哪些人,前麵講的那一段,下午講的哪一些人能入道?底下講哪一些人不能入道?哪一些人不能入道?

⑴小聰明、自以為是的人,不能入道。小聰明就自己覺得很行,你也不能說他沒有一點水平,但是這個水平,登不上大雅之堂,可是他沾沾自喜,自覺知足,裹足不前。他就說:哎呀!我這一點就傲視群倫了。一講起話來,我就是所有的人的老師,沒有人比我更行。這種人沒辦法入道。小聰明、自已為是的人,沒有辦法入道。

⑵太過高傲。所謂這個山高就不留德水,我們這個山太高了,水就留不住了。太高傲的人,目空一切、目無法紀,心中隻有我,那這個沒辦法,你要開口,你講不過他的,他講的比你更厲害,但是他的出發點就是認同這個假相的自我,沒辦法溝通,他的我執、我見像鋼板一樣,開戰車來都打不破的,沒辦法。我也無能為力,也不是說佛不慈悲,或者慧律法師你不慈悲,你要救那一些能救的人。

有一個人很有意思,一個老,也不算是很老,一個女眾她來到文殊講堂,她就跟師父講說:師父,麻煩您慈悲,你要慈悲,我老公是外道,我請您有一天到我家來說法。那我跟她講:我請問您,那您這一陣子起過衝突嗎?衝突過。您有辦法改變您老公嗎?沒有辦法。那您老公對佛教有認識嗎?她說:排斥得很。嗯~!她說:師父,麻煩您一下。我說:您以為我是seven-Eleven,二十四個小時好像在開店喔!您叫我來,我就來喔!您叫我去,我就去喔!是不是?我跟她講:您一個老公掉進去外道的知見這麽深、這麽難,我不如回祖國大陸去講給更多的人聽,去救更多的眾生。這個要懂得成本會計的。我用那個二個鍾頭,二天的時間,又沒辦法感化你老公,這二天,對不對?出去,呀!能度多少眾生?算盤算一算,度你一個,還不一定能夠心服口服地來認同我咧,是不是?最起碼我今天來國際展貿中心,還得到很多掌聲呢,是不是?這人要會算的,要會算一下,度一個人,還外道,這沒辦法啦!也不叫做慈悲的問題,這個真的沒辦法,無能為力,就等唄!看看他什麽時候有這個因緣。

所以,太高傲,這個外道,唉呀!沒有辦法,他就站得高高的。

⑶大我慢的人不能入道。大我慢就是自己覺得:唉呀!我比別人強。那種慢心太強,大我慢,是嗎?講起話來,是大家都是他的學生,隻許他教人,不許人家教他,是不是?

⑷小智慧的人、得少為足的人不能入道。一點點小智慧,得到一點點少許的東西,還不一定是正法,他就:唉呀!這個就是摩尼寶珠了!因為不認識究竟義的。

⑸還有一種人不老實,講話的時候誇大其詞,也沒有什麽廉恥,反正我說得出話就算是,我說得出口就算話啦!也沒什麽禮義廉恥啦!還有這個不能入道。

小智慧、得少為足不能入道。講起話來自我膨脹,唉!無恥之徒,那不能入道。哪有一尊佛是這樣子的?搞玄,一講都很玄,很玄,

台灣有一個現在已經往生了,人家來問他,很深,因為他沒開悟見性,他就說:唉呀!這個太深了,我講你也聽不懂。因為他本身也不懂,就用這個來搪塞。還有一個就更玄了,說:什麽是禪?我告訴你,這禪,我早就講給慧律法師聽了,慧律法師的知見就是我的知見,你不要問我,要問慧律法師。因為他也沒開悟,反正就推過來,就是各種狀況都有,什麽問題都有。

⑹心浮氣躁,一點小事我就是要跟你對著幹,我就是不放手。那你想想看,不能寬恕,也不能包容,心輕浮,定不下來,沒有辦法,造業非常地精進,修行很快就打盹,沒辦法。

⑺修行還有一種不能入道的,就是懈怠、懶惰,懈怠跟懶惰,這個沒有辦法入道,提不起勁啊!台灣叫提不起勁,可是這個祖國大陸,這個話講起來比較好聽,提不起勁兒,不來勁兒,這還要個卷舌,你看,要卷舌,講久了,我就快變成北京人兒了。

有一個北京的來啊,就問了,我問你:打哪來啊?你哪來?北京,我北京來的,師父,我邀請來北京走一走。行兒!哎喲!快變成北京人了,北京的山頂洞。

接下來,這懈怠、懶惰不能入道,心浮氣躁不能入道,提不起勁兒,那怎麽入道呢?

我行我素,這是大障道的人。我說了算,我做了算,別人別想幹預我,我講經說法自己覺得講的沒什麽錯,但是有的人體會不一樣。

有一個老公跟一個老婆,都有聽慧律法師的光盤,還真的不錯,網路(網絡),結果她的老公生氣就罵她,這老婆聽了我的法好像體會錯誤。我跟她講說: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兩個夫妻吵架,他這個老婆對她老公怎麽說呢?慧律法師講的,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你改變你自己就好,休想改變我!這好像體會不是這麽一回事兒,體會相反了。我的意思不是這樣子的,體會錯誤,還真不好度喔!我行我素大障道人。

⑻脾氣暴躁是大障礙的人。脾氣暴躁,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發脾氣再說了,脾氣暴躁不管別人的感受,不管別人的感受,這種人無法入道。

⑼凡是不能忍耐,不能入道。

⑽凡事不能吃苦,也沒辦法入道。少許的困難就吹噓,我遭遇到多大的痛苦,就退轉,不能入道。

⑾遇到惡知見、邪見,便動搖自己對三寶的信心,也不能入道。

以上都不是參禪或者修學佛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根器,沒辦法入道。

《般若經》有一段話:舍利弗,法實無所有,但如斯存在,不如實知之,名無明。還講得真棒,《般若經》這麽說:舍利弗,法實無所有,意思就是諸法當下就是空無自性,本自不可得,空無自性就是空,空相,空無自性,那麽就是空,法實無所有,但如斯存在,但是它是如此的存在,意思就是說諸法本來就空無自性,它實實在在就是這麽一回事,不如實知之,名無明,沒有辦法如實地洞徹人生、宇宙諸法如幻,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究竟空寂,本自涅槃,不如實知之,名無明。眾生就是沒有一個透視的般若智慧,你要大悟見性地遮遮眼睛,應該說是他的心眼啊就像X光,照下去,一切法都是物理化學的作用。你看,你這個色身,你這個色身就是骨頭啊,那個眼睛一放就是骨頭,快速得不得了,再一照就是一堆骨灰,人來自於塵,又回歸於塵,真的六祖講的,就:本來無一物,所以我們這一些執著,說實在話,對聖人來講,唉呀,搖頭!就像無頭蒼蠅啊!無頭蒼蠅!

有一次,有一隻蒼蠅,前麵的玻璃擋住啊!前麵的玻璃擋住,可是這個,這隻蒼蠅看到前麵的光要衝過去,前麵的光要衝過去啊!可是,玻璃擋住,那隻蒼蠅,咦!又擋住,看到光明,這個就是沒有找到大善知識跟自性清淨心,這叫做什麽呢?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找不到出路,怎麽撞都是玻璃。諸位,大善知識重要就是在這個地方,能夠指引你走出一條對的路、快速解脫的路,靠自己悟還真難!

舍利弗,法無可取、法無可著、法無文字、法離一切相、法無願,法,一切法無生,無作、無染,萬法本自涅槃。

寂靜是般若智慧。唉呀!這一段特別的重要。

舍利弗,法無可取,諸法本來就空,取就是執著,貪,死執不放,法無可取,法法本空,實在是無可取。所以說:世間為吾所用,非我所有,這個世間也沒有一樣東西是你帶得走的。正報、依報,時間到,就要回去了,就要回去。

法實無可取,但是眾生迷茫、死執不放,到了死的時候,唉呀!他的房地產可能太多了,現金太多了,眼睛睜得很大,閉不上眼,死不瞑目。所以,錢太多,嬌妻美妾現前,感情割舍不下,到臨命終的時候死了以後,眼睛閉不上眼。法實在是無可取。

法實無所著,一切萬法,本自空寂,實在不值得你如此地執著。

法離一切文字,這些文字都是概念,是人類創造出來的,那麽人類創造出來的就開始,因為這個文字在體悟聖道的人來講,他入無分別智的時候,這文字是沒有任何的障礙的,可是全世界的人,都會有編出來這種種的階級,譬如說:好、更好、最好。英文也是這樣,good、better、best.好、更好、最好,來比較,the best.

兩個人起衝突。這菲律賓與台灣的漁船,台灣的漁船在菲律賓的海域,被菲律賓的那個巡邏艇,沒有越線啊!台灣跟菲律賓起衝突,菲律賓開槍,噠噠噠……開槍掃射,一個船,捕漁的船的船長被打死,被打死了。

喔!這個很麻煩啦!兩個政府僵持不下,僵持不下,對不對?說:道歉。因為那個菲律賓全部講英文的,說:I’m so sorry.那不行。台灣不接受,sorry,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抱歉,不行,後來他們又層級更高,regret,我對這件事,船長的事情,regret,很遺憾,抱歉是sorry,regret就是很遺憾,台灣也不接受。哇!這記者就起哄,台灣很悲傷,到最後逼得菲律賓的高官不得不出來講,這件事情apologize, apologize鄭重地道歉。我的意思就說:語言文字裏麵都有分層次的,都有分層次的,sorry抱歉,regret遺憾,apologize,鄭重道歉,台灣接受。當然這個事情,唉呀!這中途很複雜,我的意思就說:這個語言文字裏麵本身就有層級的分別,就有層級的分別。

那麽,舍利弗,法實無相,意思就是法本自空相,本來就無相、無願,願就是求,空、無相、無願,三門清淨絕非虞,空、無相、無願。願,發大願那個願,願就是求,就是真求法者,於一切時中無所求,是名求法。因為法法本空,不可求,所以說:真求法者,二六時中無所求,是名求法。

舍利弗,法實無有生,亦無有滅。舍利弗,一切法生滅,當體即空,就是不生不滅。舍利弗,一切法本自無所造作。舍利弗,一切法本自無染,本來就沒有任何的汙染,是因為眾生不明了真理,著境以為實,把它當作是真的來追求。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你追求的東西錯誤,那就注定一定要痛苦一輩子的,痛苦一輩子的。

學佛跟不學佛差很多的。我們讀大學的時候啊!這個同學談戀愛,談戀愛。咦!沒有回來。我跟他講:你昨天晚上跑去做壞事兒?他說:沒有、沒有!我送我女朋友回家。我說:回家,那怎麽那麽晚回來啊?他說:我們去公園走一走,實在是不舍得離開,我的女朋友太漂亮了,不舍得離開,然後又送到她家門口,也不忍心讓她進去,然後又出來公園走一走,一直在公園裏麵繞幾圈兒,繞幾圈兒,繞到淩晨五、六點。我說:都不用睡覺?他說:唉呀!那個來勁兒。唉呀!太刺激了,唉呀!睡不著!我說:你們總共走了幾圈?唉呀!大小算一算有一百圈兒。我說:要我的觀念跟你們~要我女朋友,一百圈用跑的,趕快回來睡覺,為什麽呢?因為一定要回來睡覺,所以這個觀念不一樣。

人們就是追求這種虛無飄渺,而且眾生認為是實在的。所以萬法本自涅槃,本來就寂靜,這個就是般若。

一切法不受,即入三昧。一切法不受。六祖講的,叫做離執禪定,此真如體,無可遣。《大乘起信論》講,這個真如的本心本體無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如,也無可立,何以故?諸法空無自性,以一切法,皆同本心本如,哪來的立啊!無可遣,就是一切法,本來就不用除,了諸法如幻,空無自性,輕輕鬆鬆就把它放下。遣除妄想重增妄,這個真如體是不能讓你遣的,一切法本來就是真如,也無可立,所有的立都是假相。

諸位,我們研究過天台宗的空、假、中,其實回歸到最後答案還是一樣,佛為什麽講空?佛為什麽講諸法皆空?就是叫你無所住,為什麽講有?一切都是假有?緣起所生的東西統統是假有。答案要叫你做什麽?叫做叫你無所住,離兩邊、離空、離有,名為中道。為什麽還講一個中道呢?在《阿含經》裏麵還講中道,這中道是什麽意思?不執空也不執有,名為中道。名為中道要叫你做什麽?也是無所住啊!《金剛經》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講什麽?統統叫你無所住,萬法總不用學,但學無所住。這個就是說:一切法不可遣,一切法也不可立,禪就是這樣子,所以,前麵我們講即心是佛,也對,講非心非佛,也對,但是問題如果你迷了,講即心即佛,不知所以然,講非心非佛,更重增迷茫,問題是悟?還是不悟?這個問題。

接下來,很多人都講三藏法師,三藏法師,這是不對的!真正不是三藏,那隻是小乘一個代名詞,稍微要厘清一下,要厘清一下。有時候我們稱叫做一藏,有時候稱二藏,有時候稱三藏,有時候稱四藏,有時候卻要稱五藏。

簡單解釋一下,如果講到像《華嚴經》一真法界,叫做真如法界一藏,一藏,我們講:一藏法師,也對。經、律、論,小乘四阿含,或者四分律,或者俱舍、成實論等等,叫做經、律、論,這個叫做三藏法師。所以現在已經分不清楚了,小乘也叫三藏法師,大乘也叫做三藏法師,但事實不然,我們說經藏、律藏、論藏,名為三藏,這統統究竟真實義是指小乘來說的,小乘來說的

但是我們還有大乘啊,小乘講的是釋迦牟尼佛,當時候那麽他的弟子……大乘叫做雜藏,雜叫做多,雜藏就是多,大乘所講的不是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所以你到泰國去,跟大乘,哇!那完全不一樣,你到緬甸、泰國、柬埔寨,上座部,乃至於我們到西雙版納,雲南省那個南邊上座部的進去一看,你不用問說:那個是什麽佛,那一定是釋迦牟尼佛,不用問。可是大乘就多了,十方諸佛。所以講得又廣又大,量又多,雜藏叫做「多」的意思,叫做大乘藏。所以,又稱一藏叫做真如法界藏。如果是講三藏,叫做經藏、律藏、論藏。如果講大乘的法師,叫做四藏法師,要通達小乘三藏,要大乘雜藏。最後一個叫做秘密藏,又叫做咒明藏,意思就是念咒啊!觀想啊!結印啊!所以,簡單來講,這個稍微厘清一下觀念。講一藏,叫做法界真如一藏;講二藏,也可以叫做顯藏,或者是叫做密藏,也可以叫做小乘教,或者大乘教,小乘藏,大乘藏。講三藏就是經、律、論。如果講四藏,叫做經、律、論、雜藏,因為他講遍十方。如果講五藏,就是經、律、論、雜,還有秘密藏,就我們今天所講的密宗,秘密藏。

那為什麽要解釋一下呢?一般人隻知道說:唉呀!唐三藏法師,是什麽法師,就是通達三藏,所以這個稍微在這裏解釋一下,以免佛弟子對這個不是很了解,要擴大自己的視野,一定要聽經聞法,一般的法師一輩子要通達一藏都很難,譬如說律藏,四分律、五分律、摩訶僧祇律、十誦律、毗尼作持——止持、作持,什麽叫做白一羯摩?什麽叫白二羯摩?什麽叫白四羯摩?輕重這個律,持有這個,話講回來,不要講太多,講一門唯識學就好,沒有十年的功夫,要精通唯識,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十年喔!ten years,十年,十年喔!所以,我們說實在話的,當今要稱得上三藏,或者是四藏,或者五藏,事實上很不容易,除非他願意,除非他願意放下身邊繁瑣的事,全力以赴地在經教上悟明心性,精通三藏、精通四藏、精通五藏,或者是悟明心性,一般太忙碌了,太忙碌了。所以不要口口聲聲說:唉呀!哪一個人通達三藏,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太不容易了。

禪離語言、文字,我們文字如果從內心裏麵不了解它隻是一個工具,這個文字越研究就越扭曲佛義,因為沒有大善知識,證悟的大善知識,老是在語言上、文字上裏麵尋找真理,那不可能找到真理。所以,為什麽要學佛?是為了要解脫。說:為什麽要修行?生死可怕、業力可怕。為什麽要參禪?得大自在、得獨立、得安祥。為什麽要體悟聖道?唯有佛的心是人生宇宙當中的真實。

不肯放棄假相的人是永遠與真相絕緣。與「真相」就是實相啊!在座諸位,你、我都不可能擁有全世界啊!不可能啊!總有一天,你會開始感到孤獨、挫折、喪氣,最後沒辦法,活著沒人要、沒人疼,是不是啊!這個時候年紀輕輕的花枝招展啊!年輕的時候氣色好,身體強壯,會講大話,對不對?男眾到老的時候,而發蒼蒼,而視茫茫,而齒牙動搖,很快就幹到五星上將了,都是皺紋,還不用掛牌呢!就掛在這個地方,唉呀!這個就是歲月的痕跡,也是經驗的痕跡,想當初,我是叱吒風雲啊!戰場上獨領風騷,而今安在哉?這《赤壁賦》裏麵講的,而今安在哉?垂頭喪氣。

台灣有一個將領抗日的,打了幾年戰爭,算是很有功德,很有份量,最後是怎麽樣?住在眷村,孤獨而死,死的時候什麽都沒剩,戰場是他的舞台,可是沒戰爭,年歲又大了,孤獨一個人,很可憐啊!看了就是,唉!有一天我也會老。那女孩子就更悲慘了,一看,人老珠黃,是不是?枝葉飄零,怎麽看都很不耐看。照了鏡子,晚上作噩夢;化了妝,人家以為我是妖怪。唉!真的老了,真的老了!一定會有那個的一天。師父,我不相信,不相信,咱們等著瞧。所以有一首歌,(師父唱:)我總有一天等到你……我總有一天等到你。因為那個隔壁的棺材店每天放這一首歌,那個人就告他,告棺材店的,告什麽?每天都放這首歌啊!我總有一天等到你,結果告不成,不起訴。那告人的就:每天都唱這一首歌,我住在他隔壁。他說:我放自己的歌,有什麽不好啊!見棺大吉啊!有什麽不好?有的人還來我這裏躺著棺材,想得到中獎啊!想得到棺材運啊!偏財運啊!後來不起訴。很快我們就會進入老化,想當初,我們年輕的時候,這一眨眼,三、四十年了,這麽快!唉呀!剛剃度出家,一晃,今年,我一九五三年的已經六十多了,再過幾年,我就沒辦法上台說法了,就跟大家說:good bye了,要進去棺材了。大家都是平等,上蒼對每一個人的安排都很公平的啦!公平的。

佛陀輪回之說就好像用古瓶子裝盛著,用古瓶裝盛著新酒,就說我們那個業力啊!大,重大的業力像瓶子一樣,靈魂進來,可是,是老瓶子啊!因為業力存在啊!所以我們差不多一輩子都跟著業力跑,完全做不了主,一點都不能自在。

那麽末世有五種法能令正法不滅,大家也不用氣餒,哪五種情形可以讓整個佛教興盛呢?

一、尊重如來正教,能令正法不滅。就說:當你在說法的時候,能夠讓一切眾生對如來的正法生起信心、生起希望、生起興趣,導引進入佛教的領域,佛教不會滅亡,正法不會滅亡。一、尊重如來正教,能令正法不滅。

二、止息嗔惡。你要讓佛教興盛,要做一件工作,就是止,就是停止,息,就是安息那個息,嗔,嗔恨心,惡,就是惡知見,或者是嗔恚的人。簡單講,要讓正法重現、正法不滅,一定要先改改自己的脾氣,讓你自己所到之處受人尊敬。諸位,一個溫柔、有智慧、溫和的人,能夠潛移默化眾生。一個嗔恨心很重的,開口就是自以為是,開口就是指責別人,這個脾氣大暴躁的。所以,尤其是我們走入正法的法師,或者是護法居士,要聽聽師父的勸告,脾氣改一改。如果你這件事情實在是很生氣,很生氣,哲學家講:你實在沒辦法控製,那就數一、二,數到一百,才生氣,數到一百的時候,氣就慢慢慢慢慢慢……消了。但是有的人就說:唉呀!慧律法師講的,數到一百。(上人學他人咬牙切齒地形像:)數到三的時候,先發脾氣再講啊!還數到一百,這麽的煎熬!哪有辦法耐到一百啊!數到三就杠起來了,這個不行,會毀掉整個佛教的。所以,有一顆柔軟的心,還有一個好的脾氣,這個好的脾氣養成了,也就比較不會生病,對你是有好處的,又可以度眾生。所以碰到事情的時候忍一忍,為了正法不滅,碰到委屈忍一忍,要忍一忍。

第三、要敬事上座,敬事上座就是出家三十年以上,他的德行、他的般若智慧、他的慈悲心足以感化別人,大眾都向著他,要敬事上座。為什麽?因為他是引領眾生入佛的正見,能夠啟動無量眾生的法身慧命啊!這個敬事上座可是符合我們中國的倫理喔!對不對?君臣,或者是夫婦,或者朋友,那麽我們敬事上座,也能強化整個佛教的向必力。

第四、愛樂正法。推廣正法不惜生命,能令正法不滅。前麵講的敬事上座,能令正法不滅,大家有一個領導,有一個依歸,有一個方向。第四點是愛樂正法,也就是說:唉呀!大家把這個正法好好地傳開來。其實現在的科技很快的,用手機也可以度眾生,對不對?微信、微博也可以度眾生,vcd、dvd、網站、播經機、書,現在科技,拜科技之賜,太簡單啦!就是你肯不肯做。諸位,如果在座今天,我們尊貴的法師、慈悲的護法居士大德,這些祖國大陸和香港的法師和居士,你今天聽了覺得佛陀的正法,唉呀!真是好!我發大菩提心。我告訴你,你將來的果報不可思議啊!不可思議啊!一切以心為主導,發了這個大願,寧舍生命擁護正法,唉呀!不得了。你將來的果報不得了,諸佛讚歎,師父也讚歎你,所以回去好好地發心。

第五、叫做善誨初學。就說,碰到那一些剛剛初學的,要用耐性。不要說:你怎麽那麽笨呢!我跟你講了這~麽多次,你每次都搞錯,不!善誨,善於教誨初學佛法的人,要用耐性。佛教多一個就有一份的力量,佛教多一個就有一份的力量,所以我這一輩子都是講正麵的能量,我都講鼓勵的話,對於眾生的缺點,我從來不去談,也不去看,因為他是眾生,他就一定會有缺點,他不是佛啊!對不對?他不是佛,他當然一定會有缺點嘛,哪一個人,眾生他沒有缺點的?零缺點那就是佛囉!諸位,要發心就快喔!無常迅速,生死不饒人喔!大家一定要冷靜一下,故人陸續凋零,猶如秋風落葉,唉呀!心痛哉啊!心痛哉啊!又如何?又奈何?無常迅速,生死無情。一刹那之間不用功,輪回就到了。

所以,古人講:故人陸續凋零,不是那個塞外無故人,故,舊有認識的人,以前舊有認識的人,或者叫做死去的人,故人陸續凋零,你看看你的四周圍,很快,這個死了,很快,那個死了,很可怕的。

台灣有一個弟弟,男孩子,十三歲,每天都吃什麽?吃烤香腸,每天都吃烤香腸,十三歲,十三歲得大腸癌,十三歲喔!每天都吃烤的,所以現在也不曉得應該怎麽講,說肯德基、麥當勞,這個要小心,真的要小心。如果你的四周圍有這個弟弟、妹妹很喜歡吃那種油炸類的那個薯條,極端的油炸,簡單講:這致癌的比率就非常非常地高,距離死神就很近了。南無部部帝唎伽哩哆哩 怛哆誐哆耶……很快就召請去了,嗯,很快啦!南無部部帝唎 伽哩哆哩怛哆誐哆耶……嗯!又死了一個,才十三歲喔!大腸癌死的。

有一個人,年輕人喜歡吃川菜,那個麻辣火鍋,那個麻辣火鍋辣到會麻,這個年輕人認為他的身體很行,他很喜歡吃這個川菜,川菜也不一定是全部都是辣的,但是大部分的辣的麻婆豆腐~川菜很辣,而且吃這個川菜的麻辣火鍋,還燙的、熱熱的就吃,你知道嗎?有一次他吃得非常津津有味,控製不住,連續吃了五鍋,五鍋,那個麻辣火鍋我沾到一點,啊!那一種辣,他一次吃五鍋,五鍋怎麽樣?一吃完,胃啪!爆炸,胃出血,大量出血。人,就一個這麽簡單的辣的東西都沒辦法控製,都很難控製,你看看,怎麽了什麽生死啊!一個辣的都沒辦法改,唉呀!這個男孩子胃大量了血,送到急診,急診救不了,再送到加護病房,很幸運救起來,救起來了。唉呀!生命真的很可貴啊!對吧,生命誠可貴,佛法價更高啊!是不是啊?所以真實的修行人是實修的,不搞稀奇古怪的。

有個人來到文殊講堂站了很久,你知道,101告訴我說:唉呀!師父,那個人在外麵站,站了三個小時,我問他,我剛好下去吃飯碰到在外麵,我說:你所為何來?師父,我求法心切。我跟他講:我這裏一法也無啊!你求什麽法呢?求法,有所得即成生滅,我這裏一法也無,何必這麽辛苦呢?回去看著你那一顆心,把妄念慢慢地放下就是求法,就是求法,就是真正受益的人。

所以,很重要的:智者務其實,愚者爭虛名。

這句話對當今的出家眾和在家眾,很有勉勵作用,也是一句重大的座右銘,智者務其實,有智慧的人認為生死比較重要,解脫比較重要,而愚者爭虛名,爭虛名就是我這個名氣搞得很大,我又沒有真材實學,可是碰到大家都在爭,我也爭,我也爭。諸位,把實修、實證、實受益的佛法,拿來好像商業在爭權奪利,很悲哀的。佛陀、佛法是交心啊!商業是交易,道場是交心,商場是交易,你不要把佛教搞成像商場一樣的,有時候為了小事情,少許的錢,搞得焦頭爛額,這個有失佛弟子的慈悲啊!所以,我們應當了解智者務其實,真實的、受用的,我領納。愚者爭虛名,一切眾生喜歡這個東西。

還有,不可以拿自己主觀的意識形態,自作聰明的概念來弘法,我們所說的法,依法不依人,但是這個很難分辨,依法,再來問題:什麽是法呢?如果你沒有證量的解脫境界,以解作證,能說你是說法嗎?是,也算是說法,結一個善緣。

 

注1.善知識:音譯作迦羅蜜、迦裏也曩蜜怛羅。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導正道之人。又作知識、善友、親友、勝友、善親友。反之,教導邪道之人,稱為惡知識。據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七常啼品載,能說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之法及一切種智,而使人歡喜信樂者,稱為善知識。華嚴經入法界品記述善財童子於求道過程中,共參訪五十五位善知識(一般作五十三位善知識),即上至佛、菩薩,下至人、天,不論以何種姿態出現,凡能引導眾生捨惡修善、入於佛道者,均可稱為善知識。又釋氏要覽卷上引瑜伽師地論,舉出善知識具有調伏、寂靜、惑除、德增、有勇、經富、覺真、善說、悲深、離退等十種功德。另據四分律卷四十一載,善親友須具備難與能與、難作能作、難忍能忍、密事相告、遞相覆藏、遭苦不捨、貧賤不輕等七個條件,即所謂「善友七事」。 

經論中列舉善知識之各種類別,據智顗之摩訶止觀卷四下載,善知識有如下三種:(一)外護,指從外護育,使能安穩修道。(二)同行,指行動與共,相互策勵。(三)教授,指善巧說法。據圓暉之俱舍論頌疏卷二十九載,與法者為上親友,與財、法者為中親友,僅與財者為下親友,以上稱為三友。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亦舉出人、法、人法合辨等三種善知識。 

舊華嚴經卷三十六離世間品則說十種善知識,即: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能令修習善根善知識、能令究竟諸波羅蜜善知識、能令分別解說一切法善知識、能令安住成熟一切眾生善知識、能令具足辯才隨問能答善知識、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善知識、能令於一切劫行菩薩行心無厭倦善知識、能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識。〔雜阿含經卷二十七、卷三十六、卷四十五、中阿含卷十即為比丘說經、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增一阿含經卷十一善知識品、屍迦羅越六方禮經、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法華經卷七妙莊嚴王本事品、大智度論卷七十一、卷九十六〕——《佛光大辭典》

注2.2013年5月9日上午10時台漁船「廣大興28號」在台灣屏東縣鵝鑾鼻東南方約166海裏台菲重疊海域處,遭菲律賓公務船掃射,65歲船員洪石成中槍重傷隨後身亡,漁船受損嚴重,完全失去動力。

注3.不受一切法:謂心無愛著,於諸漏心得解脫,而不取受一切法。〔法華經化城喻品〕——《佛光大辭典》

注4.中道:即離開二邊之極端、邪執,為一種不偏於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或觀點、方法。又作中路,或單稱中。中道係佛教之根本立場,於大、小二乘廣受重視,故其意義雖各有深淺,但各宗以此語表示其教理之核心則為一致。中道之意義稱中道義,中道之真理稱中道理。中道教(三時教之一)即指中道之教說,以中道為旨之立場稱為中道宗(法相宗主張唯識中道,並自稱為中道宗),觀中道稱為中道觀(全稱中道第一義諦觀,為三觀之一)。又因中道乃表示宇宙萬有之真實相,故就中道即實相之意義而言,稱為中道實相。

(一)在阿含教說而言,因八聖道之實踐是遠離快樂主義與苦行主義等偏頗之生活態度,由此得以完成智慧,趣入菩提涅盤,故稱八聖道為中道。若正確理解十二緣起之真理,因而遠離常見(認為眾生生命主體之我為永遠存續者)與斷見(認為死後全歸滅無),或有見(自然之立場、世間之常識)與無見(虛無主義)等偏頗之看法,故正觀十二緣起,是謂住於中道之正見。前者為釋尊初轉法輪時所說,乃屬實踐上之中道;後者則為思想上之中道。

(二)在部派佛教而言,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九、成實論卷十一等,繼承阿含教說之立場,謂中道遠離斷、常之二見。

(三)大乘中觀派之主張,以般若波羅蜜為根本立場,以遠離一切執著、分別而無所得者為中道。據中論卷一觀因緣品載,緣起之理法是打破生、滅、斷、常、一、異、去、來等八種邪見(八邪、八迷、八過、八計、八謬、八事之戲論),而闡明空之真理;萬有以順此緣起道理而存在,故離八邪,本無實體,不為執著之對象。如此,離八邪而住於無得正觀,稱為中道,此即八不中道、八不正觀、無得中道、八不中觀。此‘八不’即指否定生滅等八邪之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由此得破一切邪執,而顯現諸法實相。八不之中,不生、不滅是其根本,故特別以不生包攝八不。據吉藏之中論疏卷二,不生是破嬰兒闡提,不滅是破邪見闡提,不斷是破斷見之聲聞,不常是破常見之聲聞,不一、不異是破外道,不來、不去是破獨覺及初發心菩薩之各種邪執。

三論宗基此八不中道之說,說三種中道,即中論疏卷一中就八不中道與二諦之關係加以說明:(1)俗諦中道(世諦中道),從依因緣假合而存在之現象麵來說,萬法無實體,是空,但卻以假有之現象存在,故為無生滅之生滅,生與不生俱不可說。(2)真諦中道,從存在本體之真實麵來說,萬法皆是假有現象之存在,本體畢竟空,故為生滅之無生滅,不生與非不生俱不可說。以上兩者稱二諦各論之中道。(3)二諦合明中道(非俗非真中道),所謂無生滅之生滅或生滅之無生滅,其實既非生滅,亦非無生滅,而是超絕言語思慮之畢竟空。

又據三論玄義卷下謂,中道有一中乃至四中之別。即以中道為唯一清淨道是為一中,中道配以二諦而論,分‘世諦之中’、‘真諦之中’是為二中,‘二諦之中’再加‘非真非俗之中’是為三中。四中即:(1)對偏中,對斷、常等偏見所說之中。(2)盡偏中,即指滅盡上述之偏見,而顯出中道之意義。(3)絕對中,所顯現之中乃超絕言語思慮之不偏不中者,故假名為中。(4)成假中,由非有非無之絕對中,反能成立現象假有之存在(有無),為教化眾生之方便。

(四)天台宗立空假中三諦之說,主張一切諸法乃超越空、假之絕對,且其本體非為言說思慮之對象,此即中諦。此中諦為化法四教中之別、圓二教所說,但別教視三諦為各個獨立之真理(隔曆三諦),空、假二諦為現象麵,中諦為本體麵,此種釋法稱之為但中;圓教則視三諦並非孤立,一諦之中具足三諦,三者圓融無別(圓融三諦),為即空、即假、即中之中諦,故稱為不但中。又通教雖不言三諦,但所說之空理中,已包含中道,故通教亦稱含中之教。此外,天台宗主張中道之理為宇宙之真實相狀,悟其理即能自由自在趨向佛乃至地獄之十界,此即應受教化者之機而變化姿態,以應化之本源含中道之理,故稱作中道應本。藏教與通教之菩薩並不具此種能力。前者唯伏見思之惑,而不斷盡,以此惑為因而受生三界(伏惑行因);後者以誓願力扶持煩惱之習氣,生於三界而教化眾生(誓扶習生)。

(五)唯識宗立有、空、中等三時教之教判,如解深密經等所說,遠離有、空二邊(兩極端),而完全彰顯非有非空之中道真理之教,稱為中道了義教;偏於有、空之教,稱為不了義教。其所謂中道即唯識中道,即:(1)凡夫所以視有情實體生命之我與構成萬有要素之法為實在,皆因迷情之妄執所致,故是「情有理無」,為「非有」。(2)萬有為因緣之假和合,係由阿賴耶識所變現,即識是「理有情無」,為「非無」。(3)萬有無固定之本性(自性),是為空,故能自在變現,即空是「真空妙有」,為「非無」。依此,宇宙之真相即以‘非有非無’(非有非空)之中道把握之,作此主張者稱為中道了義教。據三性之說,此所謂之我與法即為遍計所執性,識為依他起性,空為圓成實性之義。

又日本方麵,執空說之南寺主張三性對望中道(三性相對中道、言詮中道)之說。即依真如之圓成實性(實有)而有依他起性(假有)之現象,再有遍計所執性執其現象之相為實有,故遍計所執性為非有,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為非無。此三性乃同立於一法(一事物)上之三性,若由三性相望之立場言,則此法係‘非有非無’之中道,此即三性對望中道之義。對此,體空說之北寺主張一法中道(離言中道)之說。即各就三性中之一性,立中道之義。例如遍計所執性是情有,故非無;然因其理無,故亦非有。亦即自具中道之立場言,三性之每一性皆顯示中道之義。但亦有人主張,一法中道說中之遍計所執性乃屬凡夫之迷情,故不可立於中道。

主張三性相望之中道,以係於言說之上而論中道,故稱為言詮中道。一法中道則主張一切存在之本來實相,乃是斷絕言語思慮、非有非空之中道,亦為絕對存在之中道,故稱為離言中道。二者合稱二重中道。前者是教化他人之中道,後者是表顯自內證之中道。此外,中道一語,亦用於指能觀之智或所觀之理等情形。[雜阿含經卷十二、中阿含經卷五十六羅摩經、轉法輪經、大寶積經卷五、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八、大智度論卷四十三、維摩經文疏卷二十一、摩訶止觀卷三上、卷五上、卷七上、天台四教儀集注卷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總料簡章]——《佛學大詞典》

注5.三藏法師:指精通經、律、論三藏之法師。又作三藏聖師、三藏比丘。略稱三藏。印度早已采用此名稱,如摩訶摩耶經卷下:「俱睒彌國有三藏比丘,善說法要,徒眾五百。」我國則專指通曉三藏,並從事翻譯經、律、論之高僧,其中以玄奘最為著名,世人每以「玄奘三藏」或「唐三藏」尊稱之,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卷首:「唐三藏法師玄奘譯」。另於南傳巴利本彌蘭陀問經中舉出 tipe語,意指「通達三藏者」。於巴利語中,ekapi係指「憶持一藏者」,dvipi係指「憶持二藏者」,tipi係指「憶持三藏者」,可見三藏之稱早已通行於印度。〔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出三藏記集卷六、卷十所載後出雜心序、梁高僧傳卷二〕p692——《佛光大辭典》]

注6.(◎一藏:指總攝一切教法之法界法輪藏。〔釋摩訶衍論卷一〕p83

◎二藏:即分類如來一代聖教為二種法藏。乃指詮釋聲聞與緣覺二乘道之聲聞藏,及詮釋菩薩道之菩薩藏。前者係狹淺而較劣之小乘教;後者則為深廣而圓滿之大乘教。慧遠、吉藏即淮此而立教判,大別佛教為二。〔菩薩地持經卷十建立品、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p250

◎三藏:又作三法藏。藏,梵,意謂容器、穀倉、籠等。(一)指經藏、律藏、論藏。係印度佛教聖典之三種分類。據大乘莊嚴經論卷四述求品載,藏,‘攝’之義,即總攝一切所應知之意。若依覺音之說,則藏為‘諳記’之義,即以諳誦之法而師徒口傳。另據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中載,藏為‘器’之義,即容受所應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眾部與其他部派在三藏之外另加雜藏(本生因緣等),犢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羅尼)而成立四藏。法藏部另加咒藏與菩薩藏,大眾部之一說部另加雜集藏與禁咒藏,成實論加上雜藏與菩薩藏,六波羅蜜經加上般若波羅蜜多藏與陀羅尼藏,五者合稱五藏。此外,經藏與律藏二者,或聲聞藏與菩薩藏兩者,並稱為二藏。

(一)經藏,音譯素怛纜藏、修多羅藏,意譯契經藏。佛所說之經典,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有關佛陀教說之要義,皆屬於經部類。(二)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伏藏。佛所製定之律儀,能治眾生之惡,調伏眾生之心性;有關佛所製定教團之生活規則,皆屬於律部類。(三)論藏,音譯阿毗達磨藏、阿毗曇藏,意譯作對法藏。對佛典經義加以論議,化精簡為詳明,以決擇諸法性相;為佛陀教說之進一步發展,而後人以殊勝之智慧加以組織化、體係化的論議解釋。論藏又稱論部,與摩呾理迦(或摩得勒伽,意譯作本母、論母)、優波提舍(意譯作論議)具有密切之關係。

據大毗婆沙論卷一載,三藏之所顯與等流等各異,經藏乃次第之所顯,律藏為緣起之所顯,論藏為性相之所顯;經藏為力之等流,律藏為大悲之等流,論藏為無畏之等流;經藏係種種雜說,律藏係講說諸學處,論藏則分別諸法之自相與共相。

大乘莊嚴經論卷四亦舉出設立三藏之九種原因,即:(一)為對治疑惑,故設立修多羅。(二)為對治受用之二邊,即令遠離樂行之邊、苦行之邊,故設立毗尼。(三)為對治自心之見取,故設立阿毗曇。(四)為說三學,故設立修多羅。(五)為成就戒學、心學,故設立毗尼。(六)為成就慧學,故設立阿毗曇。(七)為講說法及義,故設立修多羅。(八)為成就法及義,故設立毗尼。(九)為通達法及義,故設立阿毗曇。

釋氏要覽卷中亦援引阿毗達磨集論之說,謂經藏乃用以對治疑煩惱,律藏對治受用二邊之隨煩惱,論藏對治自見取執之隨煩惱。此外,茜藏喇嘛教以三藏配於三毒,而謂律藏可斷除貪欲,經藏可斷除嗔恙,論藏可斷除愚癡。

有關三藏之次第,迄無定論,或謂若就三藏結集之先後而言,則其次第為經、律、論;若就行修之順序而言,則為律、經、論。

若將此三藏配於三學,則經相當於定學、律相當於戒學、論相當於慧學。同時,經亦包含戒、定、慧三學,律包含戒、定二學,論唯包含慧學。其他尚有由各方麵立三藏之別者。原來三藏係指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之聖典,亦即小乘之三藏教(藏教),其後此語為大乘所引用,三藏遂有下乘(聲聞乘)與上乘(菩薩乘)之別,合此即成為‘六藏’。

凡是以經立宗者,如華嚴宗、淨土宗、密宗、日本日蓮宗等,皆稱為經宗;以律立宗者為律宗,如我國南山律宗;以論立宗者為論宗,如俱舍宗、成實宗、三論宗等。又精通三藏之各藏者,分別稱為經師、律師或論師。造論弘揚佛教者,稱為論主或論師。精通三藏之法師稱為三藏法師、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單稱三藏。在我國,三藏之翻譯家亦稱三藏,例如稱玄奘三藏、真諦三藏等。[增一阿含經卷二、十誦律卷六十、分別功德論卷一、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一、唐譯攝大乘論釋卷一、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

(二)分別為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人所說之教法,即聲聞藏、緣覺藏、菩薩藏,合三者亦稱三藏。(一)聲聞藏,詮釋聲聞之理行果。(二)緣覺藏,又作辟支佛藏,詮釋緣覺之理行果。(三)菩薩藏,詮釋菩薩之理行果。[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中三藏品、阿闍世王經卷下、入大乘論卷上、大乘義章卷一、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

(三)日本淨土真宗,對淨土三部經所說之教法(法門),亦稱三藏。據‘教行信證’一書之說,此三者即福智藏、福德藏、功德藏。(一)‘福智藏’意即圓滿成就智慧與福德二種莊嚴,乃指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從而謂開顯大無量壽經所說弘願真實之第十八願之教。(二)‘福德藏’即觀無量壽經所說之定散諸行,從而謂開顯第十九願要門之方便教。(三)‘功德藏’即阿彌陀經所說以自力回向之名號,從而謂開顯第二十願真門之方便教。——《佛學大詞典》

◎四藏:即佛教典籍之四類。<一>指經藏、律藏、論藏、雜藏。此為部派佛教大眾部所立。其中,經、律、論三者,即一般所稱之「三藏」。關於雜藏之解釋,據分別功德論卷一載(大二五?三二中):「所謂雜藏者,非一人說,或佛所說,或弟子說,或諸天讚誦,或說宿緣三阿僧祇菩薩所生;文義非一,多於三藏,故曰雜藏也。」雜藏主要說佛、阿羅漢,及三阿僧祇菩薩之本生因緣。因其文義多於三藏,故稱雜藏。〔增一阿含經卷一序品、出曜經卷一、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大智度論卷十一、卷四十九、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本〕 <二>指經藏、律藏、對法(論)藏、明咒藏。此為部派佛教犢子部所立。即於三藏外,加上明咒藏。明咒,即陀羅尼。據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本載,此藏之中集諸咒,故稱明咒藏。p1848

◎五藏:<一>藏,為含藏、攝持之義。含藏攝持一代聖教之典籍分類為五,稱為五藏。有如下數說:(一)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所立。即:(1)素呾纜藏,即經藏,詮定靜。(2)毘奈耶藏,即律藏,詮戒律。(3)阿毘達磨藏,即論藏,詮性相分別之慧。(4)般若波羅蜜多藏,詮大乘真實之慧。(五)陀羅尼藏,即佛為不能受持上述四藏,或犯四重、五逆、謗法、闡提等重罪者而說之真言密咒,使得消滅過罪,速疾解脫而頓悟涅槃。(二)法藏部所立。據三論玄義載,即:(1)經藏,詮定。(2)律藏,詮戒。(3)論藏,詮慧。(4)咒藏,攝諸咒等。(5)菩薩藏,攝菩薩本行之事等。(三)大眾部所立。據大唐西域記卷九載,即經、律、論三藏及雜集藏、禁咒藏。詮顯戒、定、慧三者,或僅詮其二者,稱為雜集藏,其餘淮法藏部可知。(四)成實論師等所立。據成實論卷十四惡覺品載,即經、律、論三藏及雜藏、菩薩藏。〔分別功德論卷一、異部宗輪論述記、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本、大乘法苑義林章纂注卷二、辯顯密二教論卷下、真言宗教時問答卷四〕

<二>為犢子部所立三世、無為、不可說等五法藏之略稱。(參閱「五法藏」1115)p1206——《佛光大辭典》)

注7.《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寫的散文,分為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其中《前赤壁賦》,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前赤壁賦》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全文緊扣風、月來展開描寫與議論。以風、月之景開卷,又於文中反複再現風、月形象。表現了作者的心靈由矛盾、悲傷轉而獲得超越、升華的複雜過程。

蘇軾(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法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年)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禦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方麵,取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蘇軾於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1月8日)出生,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後。

前赤壁賦: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dǒu)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qǐng)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jiǎng),擊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hè)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wéi)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zhú lú)千裏,旌(jīng)旗蔽空,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於江渚(zhǔ)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piān)舟,舉匏(páo)樽以相屬(zhǔ)。寄蜉蝣(fú yóu)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fú)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嚐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fú)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shì)。」

客喜而笑,洗盞更(gēng)酌(zhuó)。肴(yáo)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注8.上座:音譯悉他薛羅、悉提那。又稱長老、上臘、首座、尚座、住位等。乃三綱之一。指法臘高而居上位之僧尼。毘尼母經卷六,就法臘之多少而立下座、中座、上座、耆舊長宿等四階。又以無臘至九臘,稱為下座;十臘至十九臘,稱為中座;二十臘至四十九臘,稱為上座。五十臘以上而受國王、長者、出家人所重者,稱為耆舊。惟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載,滿十臘是為悉他薛羅,此蓋以上記中座以上總為上座。 集異門足論卷四所言之上座有如下三種:(一)生年上座,即指尊長、耆舊。(二)世俗上座,即有世俗財產、地位、權力者。(三)法性上座,即法臘較長,智慧解脫,已證得阿羅漢者。另於釋氏要覽卷上舉出「四種上座」之說,即:(一)僧房上座,即律所說之三綱上座。(二)僧上座,即壇上之上座,或授戒時堂中之首座。(三)別房上座,即禪林諸寮之首座。(四)住家上座,即計齋席之上座。此外,上座亦為比丘之泛稱。〔四分律卷五十四、十誦律卷三十九、禪苑清規卷一、禪林象器箋稱呼門〕——《佛光大辭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