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君

生於七十年代,農村人,學習差。執著從軍,終遇出路。。。
正文

與中國人比 西方人8大嚴重不可靠

(2015-01-24 15:46:39) 下一個
 楊振寧李政道將“宇稱不守恒定律”揭示出來後,多少可以幫助我們糾正對既往世界的看法。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南極和北極不對稱,東方和西方也不對稱,所以,壓根就不該稱地球,而應該叫“地蛋”,因為球是對稱的,而蛋是不對稱的。世界的東方和西方,像雞蛋一樣,一頭大,一頭小,從來沒有平衡、對稱過,而且還經常轉換風水。

當東方的農業文明興盛發達之時,西方仍在為爭奪土地、統一國家拚死征戰,鬥狠和血腥幾乎占據了整個西方的古代史。而當近代西方的工業文明興起並籠罩世界後,絢爛的東方竟變得四分五裂、猥瑣不堪。

本人前段時間寫過一篇《中國人哪些方麵最不可靠?》的戲文,有些見地非凡的讀者認為,我給中國人戴的帽子,如果戴在世界其他國家人的頭上,可能也很合適。我認為是這樣,人類有很多優良的秉性和劣根性都是相通的,中國人的不可靠方麵,猶太人、希臘人、高盧人甚至俄國人和意大利人也都有,隻不過中國人表現的突出一點而已。

既然東、西方不對稱,中國人總數多,而個體輕小,西方人總數少,而個體重大,所以論及不可靠方麵的問題,中國人有十大輕微不可靠,而西方人則有八大嚴重不可靠:

一、 理性——很多中國人都認為,西方人比較理性,德國哲學確實給人這種印象,當然西方人自己也以講理性自居,講理性為傲。當美國國會議員看到台灣和南韓議會上的打鬥場麵時,通常總會嗤之以鼻地笑話說:“簡直像個小孩!你們何時才能長大?”那意思是,你看我們多麽理性,多像個成熟的大人。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正是這群看似穩重理性的人,卻動不動就做出製裁別國的決定,以武力恫嚇的決定,出兵打仗的決定。有一本歐洲史書說,歐洲的每一寸土地,都經曆過無數次的爭戰、流血和死亡。從曆史上就推行霸道的種,怎麽可能與理性沾邊?要說理性,西方人隻有在戰敗和投降時才表現的最明顯。

大到戰爭,小到打孩子,可以說,西方人在理性上乏善可陳。

有位德國老師跟我說過,西方國家之所以不讓打孩子,不是因為他們仁慈,愛護孩子,而是因為他們一旦發脾氣,就怒不可遏,拿起什麽都往孩子身上打,有時候失手,竟把孩子打死了,所以要立法嚴禁。西方人的打孩子與我們中國人的打孩子,完全不是同一概念。所以,正確的看法應該是,西方人的耐性勝過理性。

二、 節約——在現代環保意識流行以前,人們對節約的概念實際上是模糊的,因為沒有搞清楚為什麽要節約,為誰而節約,怎樣才算真節約。現在有了地球主義的價值參照係,我們終於明白,真正的節約是節約能源,為地球而厲行節約才有意義,為自己實行的省吃儉用,那叫摳門,不叫節約,如吝嗇鬼葛朗台老兒。

西方人招待客人簡單至極,在飯館酒店的飯桌上,他們能當眾把餐盤添得幹幹淨淨。給人的感覺好像西方人乃是這個世界上最懂節約的楷模。中國知識分子有時候為了鞭撻政府和民眾的鋪張浪費,也常常拿西方政府和民眾的節約美德做鏡子。英國人為了表彰自己的慳吝,竟然諷刺北京奧運會辦的太奢侈。

然而,隻要你到西人的工廠走一遭,在西人的住宅區生活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有多少新鮮的麵包和蘋果餅,因為流水線上的磕碰而被扔進垃圾桶,送去喂豬或幹脆做了肥料;又有多少幹泥巴老頭,本來用掃把兩下子就可以掃除幹淨的車道落葉,他硬是用吹風機轟動世界地來回吹上二、三個小時!

中國人浪費的,大多是可以再生的農作物,浪費的後果也不過是餓死自己;而西方人的無聊機器和賽車浪費的,卻都是不可再生的石油資源,浪費的後果是破環地球生態,毀滅全人類。這種“小處揀芝麻,大處灑麻油”式的節約,除了欺世盜名,還能是什麽?所以,正確的看法是,西方人假節約、真浪費。

三、 私德——初次造訪西方的中國人,尤其是學者、遊客和留學生,很容易被西方人的彬彬有禮和秩序井然所震撼,他們對公共事務中和緊急情況下,西方民眾的表現,更是欣賞、佩服得腳趾都要豎起來。對比中國社會的混亂無序和“豬猴”爭霸,西方的政清人和、禮樂大好,豈不就是極樂世界?

遺憾的是,西方人這種優良傳統,並不是建立在溫良恭儉讓的人倫道德上,而是建立在盧梭所倡導的社會契約上。

眾所周知,西方有影響的政治、經濟製度和社會風尚,大多來源於荷蘭、英國、西班牙、威尼斯等國,這些國家的共同特點是商業立國。商業往來要求人們講信用,守規則,懂禮貌、重形象,一句話,在乎外表,注重人際。啟蒙運動讓人人有權,人人強悍的思想濫觴,不得不遵守秩序便成為人的自覺行為。

文藝複興的誨淫,大革命的誨盜,讓西方人從此不再節製人欲;今日互聯網全天候、公開的色引財誘,致西方人的心裏充滿了驚蟄後的蛇蟲螞蟻毒蠍子,這個巨大的邪惡剪力,經常爆發出來,搓動整個社會秩序。所以,西方社會寧靜祥和的外表之下,要麽不出事,一出事就是死人、死多人的人命關天大事。

中國人有姓有氏,自然免不了圈圈。親友麵前,熟人之間,大多還是遵守公德的,因為公德也是德,畢竟品德是風度和麵子的核心內容。中國人於圈圈之外,彼此不認識,既然沒有麵子問題,當然無需遵守公德。總體上說,受過教育的中國人私德普遍比公德好,西方人剛好相反,公德公行頂呱呱,私德私行爛西瓜。

四、 愛情——西方男子在愛情方麵的直白、用心和花樣,對單純、幼稚、愛做夢的中國女性產生了難以抗拒的誘惑力。持重保守的華男,嫉妒、肉麻、惡心之外,常常批評西方男子虛情假意,因為他們情來如潮,情去如風,一向給人輕佻、淫亂的感覺,而中西婚姻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事實,更加深了這種印象。

客觀地說,西方男人愛是真,不愛也是真,一如曹操哭祭袁紹,恨是真情,哭也是真情,並非故作矯情給別人看,因為此一時,彼一時。社會發展到今天這樣異化人性的地步,任何人都無法擺脫花自飄零水自流的命運。西方男子處在社會變革的最前沿,感受自然最深,移情別戀未必不是他們無奈但卻明智的選擇。

早在窮困時期的舊世界,西方男人找老婆都難,哪會有膽量、有精神Move On呢?他們那時也崇尚不嫌貧愛富的Jenny Jones,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男人,一點也不比中國少。隻是到了紙醉金迷的新世界,富得流油了,貴得一覽眾山小了,爭嫁西方金龜婿的女人都排隊了,都打架了,他們這才顯露出讓.瓦讓的嘴臉:不能怪我!

男子鍾情,女子懷春,煽情本來是男人擅長的事。西方男人因為沒有“君子,不重則不威”的講究,所以,他們在女人麵前比較能放得開。但是別忘了,責成男人盡義務可是女人的天職。中國男孩在女孩麵前山盟海誓的時候,女孩總是點著他的腦門,或是揪著他的耳朵說:“你以後可要對我好喲!”

若將同樣的要求,同樣的方法,用在西方男人身上,他們可能會說:“偶耶,今天可以,明天不一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