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拉丁美洲首都的陽光 1 命中注定的回眸

(2015-01-19 16:15:57) 下一個

拉丁美洲首都的陽光

1 命中注定的回眸

 

邁阿密(Miami)是美國最南端的大都市,因為聚集了各式各樣的來自拉丁美洲的移民和他們的後裔,所以有“拉丁美洲首都”之稱。這個稱呼是不是美譽我不知道,也許在拉美人看來是這樣的,畢竟與毒品泛濫犯罪橫生的拉美國家相比,這裏無疑是他們的天堂。如果不是颶風季節,邁阿密總是陽光明媚,海灘邊永遠美女如雲。我覺得人一輩子至少來一次邁阿密,當然想來此定居那又另當別論了。

我們一家和邁阿密頗有緣分。

大約16年前我在這裏認識了我現在的太太,當時她還是一名來自祖國大陸的清純女子,盛開的年齡,芬芳的才貌,正求學於此;而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北美WSN(猥瑣男)。說實話,WSN這個詞我是後來才在網上知道的,用來形容學業未成的糙哥傻男盡管很貼切,我當時可不那麽認為,自我感覺還算良好,不是有那麽句話,30的男人一朵花嘛,我很高興自己終於成為花朵了。兩個冤家在此相識,若幹年以後結成了夫妻,然後又是若幹年,我偶然地拿到了邁阿密大學(Univ Of Miami)醫學院的教職(Faculty),然後在這陽光燦爛的拉美首都一幹就是五年。

住夠了。現在時常想起一首老歌。“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盡管這裏是邁阿密。要離開了總是想留下點回憶,最好是什麽可以珍藏的東西,卻是欲說還休。

佛州狹長,麵積很大,邁阿密卻是絕無僅有的地方,因為這裏英語永遠是第二語言,各式各樣南腔北調的西班牙語卻是邁阿密的基本語言(Primary Language)。從邁阿密向北開車260麥,就能到達佛羅裏達的另一都市,同樣也是旅遊勝地的坦帕灣(Tampa Bay),但是這裏卻更象一座“正常”的美國都市,感覺各方麵有點象南加州。事實上,邁阿密和坦帕灣是佛州比較有代表性的兩個海濱都市。來邁阿密定居的中老年人大都從紐約附近來,而坦帕灣則聚集了更多的從芝加哥附近或“中西部”地區搬來的有錢人。當然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邁阿密要大得多。我們今天所說的邁阿密,實際上是指邁阿密和勞德代爾堡(Fort Lauderdale)都市圈,從南到北連成一片了。 

剛回邁阿密任教的時候我們很興奮,某種意義上這是故地重遊之旅,我們時有懷舊的心情。比如說,11年我們相識,曾經住過那家旅店在哪?

那時候我們都是窮學生,住的是一家便宜的汽車旅館。我去交房租的時候,在門口徘徊了半天,一半是猶豫一半是害怕,不知道該不該進去。因為隔著玻璃窗我看見那個粗壯的旅店老板就在裏麵坐著,脖子上戴著一個大大的黃金項圈----我隻見過狗才戴那麽大的項圈,當然不是金的;這還不算,老板的桌子上放著一把手槍,那槍把卻是金燦燦的。我正猶豫著,旅店老板看見了我,馬上把手槍放進了抽屜,向我招招手,臉上堆下笑來...... 按說這種地方我們不該再去的,可那畢竟是記憶的一部分。所謂懷舊,可不管那舊事是美還是醜。所幸的是時間已經將一切化作了醇香的美酒,包括故事中最恐怖的那部分記憶,正所謂時光苒苒,美人依舊。

可是我們後來再也找不到那家旅館了。從2000年以後,邁阿密的市區似乎擴建得非常多。以前邁阿密和勞德代爾堡中間還有點間隔,現在已經完全一體化了。再過10年20年,假如這裏有洛杉磯都市圈那樣的規模,我想我一點都不奇怪。

我們曾經特地去邁阿密市區(Down Town)走了一圈,也是為了懷舊。

相識的那一年,我們開車去邁阿密市區買東西,然後徹底迷路了。我這人平時可能有點路盲,但並不嚴重,何況那一次美女在旁,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應該絕無問題。但是我們確實迷路了。1998年的時候可沒有衛星導航係統(GPS),一切都得看地圖。街上所有的地名都是西班牙語的,我後悔得要死,為什麽當初第二外語沒選西班牙語。我把車停好,和老婆(當時的女友)下了車,然後找路人問路,問了好幾個,竟然沒有一個說英語的,這下我們全傻了眼了,恍惚間竟然有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我們這是在哪兒啊?不像是在美國。我們大概是開車時不小心,一不留神偷渡到墨西哥來了。也不對,我們剛才可不是在加州的聖地亞哥,而是在佛州的邁阿密,外麵可是大海呀。

正當我們目瞪口呆的時候,一個七八歲的小毛頭,用標準的英語問我們:你們要去哪兒啊?我能幫你們嗎?我扭頭一看,謝天謝地,救星終於來了。小毛頭不知道路怎麽走,但是可以說英語,他身後站著他爸爸,一個精瘦的中年拉美人,不懂英語但是知道路。好心的拉美爸爸讓他的兒子當了翻譯,我們順利地開出了市區。

市區的店麵也全變了,我們自然也找不到當初的那家雜貨店。沒變的依然是居民的語言。好在2009年的時候已經有了GPS,我們不會再迷路。11年了,那個小毛頭,想必也已經長成大小夥子了吧。

隻是為了回憶
尋覓往日的情誼
在花開的季節
走進黃昏雨
讓泥土的芬芳
彌漫你我的足跡

這是年青的時候喜歡的一首小詩,確實代表了2009年我們重回邁阿密的心情。當時覺得這是與這座城市的緣分,是有心在這裏把孩子養大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