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研究發現中醫與現代主流醫學的交匯點
正文

人有靈魂可以永生

(2017-02-11 11:27:30) 下一個

人有靈魂可以永生

鍾西宜

 

創造論和進化論都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不同曆史結段的產物,受到當時人類生產力和認知水平的限製,均有一定道理也均存在不足。其實從曆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很多看不見摸不著的科學幻想和假說,隨著人類科技進步成為看得見的現實,反而以往所謂看得見的現象後來證明並非真正存在。所以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如果將兩種觀點取長補短,融合為新型創造進化論也許更加合理。

創造論的主角是創造者叫神、上帝、自然、自然神或者其他名字,這都是由不同曆史階段的人命名的,至於個人選擇信與不信,信那一個,是人自由意誌的主動或被動過程。哲學和科學發展到今天不但沒有找到證據推翻反而從不同的領域證明創造者的存在。這是不為我們個人意誌為轉移的存在。創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願製造出外型不同,智能水平不同的物種並各從其類。就象我們人類一樣,或者人類象我們的創造者一樣可以製造出由低級到高級的產品。比如人造的很多產品外型簡單實用產量大,就象自然界的各類植物一樣。很多產品外型複雜做工精細並有驅動裝置,就像自然界的各種動物一樣。很多產品外型多樣,配有人工智能裝置,內存的軟件可以升級換代,就像人類一樣。我們從當今非常普及的智能手機(smartphone ){是指像個人電腦一樣,具有獨立的操作係統,獨立的運行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件、遊戲、導航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並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絡接入的手機類型的總稱。}的製造和應用過程的探討中,可能會加深我們對創造進化論的理解。偉大的喬布斯我們可以叫他智能手機 “掌上電腦+手機”的上帝或創造者之一。在設計和生產智能手機過程中,每個手機內部主部件基本相同,商標由製造商決定,其軟硬件的進化則遵循自由競爭和適者生存的法則去占領市場。但是智能手機再高級也不會知道創造和製造它們的是人類。我們可以推想人類的創造者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多個,名字中外不一,目前應用的名稱中自然神也許較貼切,它將中國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外國人對上帝的宗拜結合在一起。人類的創造者的高明之處在於設計的產品有自我繁殖的能力。比如人是從母親的子宮生產出來。人體中的每個細胞都包含46條染色體。生殖細胞(卵子和精子)是唯一的例外,每個生殖細胞隻包含23條染色體。當卵子受精後形成受精卵時,生殖細胞就會結合在一起。因為父母中的一方隻貢獻23條染色體,所以子女的基因結構由父母雙方基因物質混合在一個受精卵細胞中,從此人在母體子宮中經過了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簡單到複雜的達爾文的進化過程,大約在四十周左右就形成了五髒俱全的胎兒。人出生後在五官和膚色上因為人種不同差異較大。這都是由基因的不同的表現型所決定的。但是人象智能手機一樣,並不知道具有如此神奇功能自己是誰創造的。

 

外表光鮮的智能手機內部有看得見的硬件也有看不見的軟件。其中操作係統和豐富的內置軟件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可它決定了手機的性能和升級的潛力,這就是智能手機的內在“靈魂”。智能手機的硬件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叫芯片(CPU)或者叫手機的心髒,筆者認為叫智能手機的大腦更為合適,因為智能手機的芯片隨著人工智能的開發,集成電路的聯接會變得越來越像人的大腦。這就是手機“靈魂”的所在地。智能手機有了機身,芯片、操作係統和內存軟件後,打上出廠日期後就可投放市場了。由此我們可以推斷人應該也有看不見摸不著類似的操作係統和內置軟件,筆者起名叫人的內在靈魂。人體解剖學上有一個重要器官叫心髒自古一直被認為是人的靈魂所在地。但人工智能模仿的對象是大腦,現在我們有理由相信人的靈魂所在地就在人的大腦(具體部位有待研究)。至此人有了身體、大腦和內在靈魂就可以稱之為人了。

 

當市場上的一個成品智能手機被用戶選購後,需要用手機卡(SIM) 進行起動,這個卡也叫智慧卡象身份證一樣伴隨手機一輩子或多輩子,手機卡插入的那一刻通過無線電啟動了這個智能手機的操作係統和內置軟件,這個手機的內在靈魂具備無線接入互聯網的能力。通過網絡、全部實時連接形成一個統一的生態係統,在這個係統內服務器進行大量的運算和信息存儲,我們現在叫雲計算(cloud computing),雲存儲或者雲服務,這就是智能手機的外在靈魂。是一種新興的網絡存儲技術,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絡技術或分布式文件係統等功能,將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係統。當雲計算係統運算和處理的核心是大量數據的存儲和管理時,雲計算係統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儲設備,那麽雲計算係統就轉變成為一個雲存儲係統,所以雲存儲是一個以數據存儲和管理為核心的雲計算係統。簡單來說,雲存儲就是將儲存資源放到雲上供人存取的一種新興技術,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透過任何互聯網的裝置連接到雲上方便地存取數據。每個智能手機的所有信息都會在相應廠商提供的雲服務中有一個同樣的備份而且永遠存在。而高速的網絡則負責整個信息的傳輸。這個大型網絡中的智能手機本身仍單獨具有PDA的功能:包括個人信息管理、日程記事、任務安排、多媒體應用、瀏覽網頁。具有開放性的操作係統:擁有獨立的核心處理器(CPU)和內存,可以安裝更多的應用程序,使智能手機的功能可以得到無限擴展。具有個性化:可以根據個人需要擴展機器功能,實時擴展機器內置功能,以及軟件升級,智能識別軟件兼容性,實現了軟件市場同步的人性化功能。具有強大功能:擴展性能強,第三方軟件支持多。具有運行速度快:隨著半導體業的發展,核心處理器(CPU)發展迅速,使智能手機在運行方麵越來越快。每一個手機出廠後的命運會因使用者愛惜程度和不可預知的事件而各不相同。除少部分因為不小心損傷、意外丟失或落水等因素造成過早停止使用外。大部分手機都會在使用者的細心保護下損傷很小或完好無損。更換手機的原因多不相同,如果新一代手機外觀和功能變化不大,最重要的是原有手機的功能正常,軟件升級及時,沒有受到壞的應用軟件和病毒的影響的話,大部分人會盡可能使用到有願望和能力更換的時候。而且更換手機時不用擔心原有信息和應用軟件的丟失。因為有一個一樣的備份在雲服務中可供同一手機號下載。

 

反觀我們人類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大部分人都會在40周左右以正常的方式來到這個世界。嬰兒出生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哭啼,對這一現象的解釋眾說紛雲。但是有一點是不容否認的那就是需要一口氣。這也是中國人常說的“人活一口氣”的第一口。中國人講的氣太過複雜,西方人講的氣中的氧氣是人生存所必需的物質之一,從人的口或者鼻進入肺後通過血液循環抵達全身的各個部位,才能維持生命的另一重要功能新陳代謝。出生後人的內在靈魂也需要這口氣。類似於智能手機需要手機卡插入,接入無線網絡一樣,形成一個內外聯合的靈魂生態係統。人的靈魂不會象無線電信網路應用電磁波的搖控資訊傳輸係統。因為人的靈魂是真正有生命的,聯係內外靈魂的波也應該有是生命的。物理學家最新發現了“超弦”。弦理論是理論物理的一個分支學科。弦理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自然界的基本單位是很小很小的線狀的“弦”,命名為“超弦”。其實這又是一種物質、能量或場的定義。而且科學家認為“超弦”是有生命的最小物質。這個最小的生命物質隨著人的第一口氣進入人體,這個時間點可能非常重要,中外常用對命運預測的方法也與人出生的時間聯係起來,這可能並非巧合。因為每個人出生的時間如果無限分下去幾乎會出現不易重複的時間號碼,類似於每個智能手機卡的電話號碼,保證了每個人內外靈魂傳輸的專屬性。另外人種不一樣是由於基因信息性不一樣所決定的,這也決定了各類人種每個人內在靈魂的專屬性。但是由於異族通婚的現象越發普遍,這部分人的內在靈魂種類應該取決於父母一方的顯性基因。每個人的內在靈魂位於大腦,由超弦作為媒介的靈魂網絡,將與人類製造者在宇宙中建立的雲服務聯係在一起,按照一定順序儲存一個同樣的備份並不難理解,這就是人的外在靈魂,而且可以永遠保存或者叫永生。近來科學家根據目前暗物質模型發現,在無數個平行宇宙中也存在一個與我們宇宙相似的時空,更詭異的是還有一個一樣的“你”存在,隻不過我們永遠無法穿越時空接觸他們。這可能就是人類創造者為我們建立的“雲服務”。人類和智能手機最大不同是有生命的肉體(自我繁殖和新陳代謝的能力)和具有生命的靈魂。人生命的長短除了由於遺傳、生物、化學、自然和社會因素造成的突變、傷害或意外。每個人如果能珍愛生命,師法自然,生、長、壯、老、己直到壽終正寢是人生的自然進化過程。但很多人仍不明原因地出現功能或器質性病變而提前夭折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與人的心理異常有很大的聯係,心理學就是研究靈魂的學問。人的靈魂在出生後也有一個進化過程,一般來說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進化過程。人剛出生時的靈魂停留在“本我”時期。“本我”是在無意識形態下的思想,屬滿足本能衝動的欲望,與生俱來,亦為人格結構的基礎。本我隻遵循一個原則——享樂原則,影響最大化是在人的嬰幼兒時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現最突出的時候。隨著大腦發育和成熟,人的靈魂進化到有意識的“自我”結段。“自我”心理學上大致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這裏,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靈魂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個人的生物欲望和社會規範之間相互協調折衷,所表現出來的“自我”有善惡之分”,年幼時這個自我形成受父母影響巨大。成年後個人自我修養自省並非易事。傳統中國文化和佛教倡導自我修煉,與人為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等有肋於靈魂向這一層次的進化。“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管製者,由道德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超我是父親或母親形象與文化規範的符號內化,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回避禁忌。因應社會文化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期待,形成“超我”的動力。這也是理想囯和上帝創造論產生的基礎。上帝其實代替了信徒心中父親或母親的角色,上帝讓自己的信徒無條件去愛世人,信基督就得到原罪的赦免,死後的靈魂可進天堂。無論怎樣靈魂進化的程度等於或高於身體進化的速度會有利於健康,反之靈魂落後於身體的進化對人的身心健康會造成潛移默化的傷害。進化中的每個人的靈魂會同步在宇宙中有一個永生的備份。至於會不會回到這個世界隻能留給以後討論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