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樹之林

人不如樹,樹不如路,路不如山,山不如天----老家農諺
正文

林妹妹的完美人生

(2010-03-25 18:39:43) 下一個

從紅樓到佛院 --------- 林妹妹的完美人生

還是喜歡把她喚作林妹妹,因為她演的這一個角色,形神兼備,成了無人超越的經典,經典巨著裏的經典人物,她自己的外形氣質,就如同是為了這個角色而生。

如果說經典意味著別人無法超越,那麽就連她自己也不能超越自己。之後的她又演過一個角色 ---- 《家 春 秋》裏的梅表姐,一個民國版的林妹妹而已。

之後她去做了廣告這一行,成功,卻不張揚。

那時候也不流行炒作,雖然也有人不由自主地炒作,可她沒有。徹底地從大眾的視野裏退出,專心致誌地做回一個普通人。我想做廣告這一行,對她,和作別的什麽都一樣,不過是謀生而已。不過做了,也就做的一心一意。

隻記得一次在電視節目裏見到她,當年的瓜子臉圓潤了好多。多了些凡塵煙火的氣息,可是那眉眼之間還有些目下無塵的神氣。做的是張越的《半邊天》節目,討論的是“娶林黛玉還是娶薛寶釵”的話題,在場的觀眾嘉賓幾乎一邊倒,誰都覺得寶釵才是當之無愧適者生存的大眾情人,至於林黛玉,客氣點的說她是曲高和寡,直接點的就猛批她的敏感刻薄 ---- 一句話,不適合現代社會!

她坐在那裏,或許是無意識的,帶上些林黛玉式的淺笑。她一定不喜歡自己心愛的角色被人這樣評論。但是她努力保持著平和客觀,並不是把自己作為林黛玉的替身而為之辯護,她的每一句話,都是她對於林黛玉這個人物的深深理解和認同,是對於林黛玉的至純至真的深深讚賞和追求。

她似乎很理解林黛玉的寂寞 ----- 無論是在大觀園裏還是在此刻的演播室裏。對此她處之坦然,娓娓而談,但我們也分明聽出來她的鮮明立場和堅持。她說林黛玉是一個點,是一種境界,人們隻有在生活和思想達到了這個點,或者這種境界之後,才會理解林黛玉,欣賞林黛玉。

(或許還有她沒有說出來的,會“娶”林黛玉?)

我想起 60 年前豐子愷在一次演講中提起他的師父李叔同先生的出家時說過的一段話,大意是:

…… 我能理解他的心,我認為他的出家是當然的。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 : 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三層樓。懶得 ( 或無力 ) 走樓梯的,就住在第一層,即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錦衣玉食,尊榮富貴,孝子慈孫,這樣就滿足了。這也是一種人生觀。抱這樣的人生觀的人,在世間占大多數。

語出一轍,她就是在精神生活的高度上理解了林黛玉作為一個文學藝術形象的全部內涵。而此後的她又走的更遠,終於和李叔同先生殊途同歸,走向一個更高的層麵。

那次節目給我的另外一個印象是:她不等同於林黛玉。雖然她是因飾演這個角色而被邀請,從頭至尾也在孤單又倔強的為林黛玉辯護,但我們還是從中聽出了她作為陳曉旭自己的思想和風格。作為一個現代女性,一個商界強人(嗬嗬,大概她自己不會喜歡這個稱謂吧),她對現實人生也有很深的理解和體會,對平常人的感受和心態也非常的體諒和寬容。總之她是入世的,也是清醒的,就是在這樣踏實的生活狀態之下,她還能堅持自己的精神追求,自己的獨特審美,正是這種入世的姿態增加了她的個人魅力,也增加了對周圍世界的影響和感染的力度。

如果說她與紅樓之間還有什麽宿命,那就是她以林黛玉的純淨作了一個底色,一個起點,然後為自己的精神世界,靈魂之旅畫了獨特的一筆。

再以後就很少聽到她的消息,直到看到她出家的新聞,以及相關報道的她常年向佛的一些善舉。

她以宗教作為人生的歸宿看似出人意料,其實從前麵的回憶裏我們也漸漸不再吃驚。正如豐子愷先生總結的,與林黛玉的結緣是她們在精神世界的共鳴,而皈依佛門卻是陳曉旭自己走向了靈魂境界的自由。

長期的唯物主義教育,宗教在中國始終是一個模糊的地位,尤其是佛教,其博大精深的教義被掩蓋在求菩薩保佑的繚繞香火之後,人們已經習慣了燒高香發大財消災避難的功利性追求,忽略了宗教作為人類的心靈慰籍,精神家園的首要屬性。出家也似乎是普通人消極避實的借口,或者走投無路的無奈選擇。從當年的李娜,到今天的陳曉旭,人們始終在猜測,他們是否為情所傷,或者生活受挫,抑或惡疾纏身,很少人相信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人生選擇。

出國這些年來,習慣了看到宗教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論是基督教也好,還是佛教,很多人以此為精神寄托,而宗教本身也在積極主動地關心現實生活,尤其是注重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精神困擾和疑惑,引導人們依靠宗教的精神力量來克服物質生活帶來的壓力,體驗心靈的平靜和幸福。

而在中國,缺少的就是這樣一種鏈接,缺少以宗教的大智慧來疏導日常生活中的小困惑,以宗教的大慈悲來撫慰普通大眾的小糾結,引導人們走向寧靜祥和和的精神家園。

從陳曉旭出家前後的言行來看,她似乎也是領悟了佛教作為宗教的偉大力量,以淡出塵世的姿態為自己尋找到了 人生的歸宿。她以自己的行為彰顯出佛法的智慧和引力,應該說使更有價值,這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二十年前的一個經典形象,至純至真,至情至性,她的演繹,不是“入骨三分 ”, 而是那靈魂氣質裏都透了三分。

二十年後她又再次吸引我們的視線,青絲落地,獻身佛門,非有大智慧,難得此小解脫,真是至善之舉。

一個美麗的女孩子,演過自己摯愛的角色,做過一件成功的事業,終於又了卻一樁心靈的夙願。也算是了無遺憾,佛家講的,也是無量的機緣。

我們是檻外人,在此隻有深深祝福:阿彌陀佛,善始善終。

2007 年 3 月 14 日於悉尼      
                                                      

後記:2008年5月13日,陳曉旭病逝於淨土佛堂。善始善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